《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备教材内容
1.本节课学生将会认识第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2.重视1厘米长度表象的建立。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础,为此,例2借助实际大小的厘米尺,让学生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再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操作活动,利用课件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同时给出了表示厘米的符号“cm”,让学生了解。例3教学用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具体方法的指导,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尺子和用尺子量,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数出“长度单位”的个数。从而领会为什么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它最能体现测量的本质。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测量、记录,学会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的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还渗透了模型思想,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备教法学法
学生已经有了比较长短、高矮的生活经验,又懂得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教学《认识厘米》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操作性强的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和点拨者。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时,要结合尺子展开教学,通过比画、比较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1厘米、几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做到:一放正,二对“0”,三读数。1厘米长度表象的建立,渗透了数学模型思想,也为后面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
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积累测量经验。
2.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活动,建立1 厘米的长度表象,体会测量的本质即数
出“长度单位”的个数。
3.感受长度单位和测量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
法(限整厘米),积累测量经验。
教学难点:
建立1 厘米的长度表象,体会测量的本质即数出“长度单位”的个数。
备已学知识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掌握运用)
问题(1)导入 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教材3页例2)
过程讲解
1.观察尺子,认识厘米
[重点提示: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2.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
[思想方法解读:厘米直观表象的建立,渗透了数学模型思想。数学模型思想,从狭义上讲,是反映特定问题或特定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
图中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尺子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借助实物感知1厘米的长度
食指的宽 田字格的宽 图钉的长
大约1厘米 大约1厘米 大约1厘米
4.观察上面的实物特点,发现规律
食指的宽、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相对较短,所以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问题(2)导入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教材3页例3)
过程讲解
1.明确测量工具及单位
要想知道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的尺子进行测量。
2.探究测量方法
[方法提示: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应做到:一放正,二对“0”,三读数。
归纳总结
1.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拓展提高
在量物体的长度时,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尺子的刻度0,而是对着其他刻度,用物体两端所对着的两个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如:
7-2=5,该物体的长度是5厘米。
备易错易混
误区 判断:铅笔长5厘米。(√)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用尺子量铅笔的长度时,铅笔的左端对准的不是尺子的刻度0,而是尺子的一端。
错解改正 ×
温馨提示
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要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而不是与尺子的一端对齐。
备综合能力
能力点 运用数形结合法解决用缺少刻度的尺子测量长度的问题
例 下面这把尺子只有3个刻度,它可以直接量出哪几种长度?
分析 尺子给出3个刻度,根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物体一端对准尺子的刻度0,可以直接量出3厘米和5厘米的长度。还可以把“3”作为起始刻度,它和“5”之间的长度是5-3=2(厘米)。如图:
解答 它可以直接量出3种长度,分别是3厘米、5厘米和2厘米。
总结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通常是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物体的末端对准尺子的哪个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几;也可以以其他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所对应的刻度,起点和终点对应的两个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备教学资源
以黍定尺
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人们用山西、北京等地产的浅黄色和深褐色黍(shǔ)子横排100粒,作为一尺之长,约合现在的23厘米。
小朋友,你能计算出横排1厘米的黍子大约需要多少粒吗?
正确解答 横排100粒的黍子长度约为23厘米。横排1厘米的黍子大约需要100÷23≈4(粒)。
计量的历史
古时候没有统一的长度单位,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例如,古埃及最早的长度单位——腕尺,是以法老的小臂(肘至中指指尖)长度为标准的;我国古代曾用步作为长度单位;英国曾规定查理曼大帝的脚长为1英尺,至今在英语里“脚”和“英尺”仍然是同一个词(foot)。
几种古代的长度单位如下图:
拃 庹
步 腕尺 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