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作业含解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作业含解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8 11:30:34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1.了解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掌握进行生态修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区域认知:认识生态退化、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
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类型: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2)特征:长期渐进、区域差异。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4)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严重到某种程度时,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防范措施: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2.实施生态修复
(1)定义: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分类:自然恢复、人工修复。
3.建立自然保护区
(1)定义: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保护对象: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3)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4)作用: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科研功能、教育功能等。
新知突破 储素养
素养培优 提技能
课堂小结 理脉络
随堂巩固 测达标
新知突破 储素养
知识点一 生态退化和生态修复
自主梳理 探新知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2.生态退化的特点
生态退化通常是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3.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长期渐进
(2)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_______________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4.生态退化的防治
为避免或减缓生态退化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需要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_______________、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自然环境
生态功能
自然保护区
二、实施生态修复
1.生态修复
(1)生态修复的概念
指利用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自身恢复
(2)生态修复的类型
①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_______________,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_______________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②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_______________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
人为干扰
自我调节
工程治理
2.我国的生态修复工作
我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国家之一,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自然恢复、人工修复或两者相结合的重要生态工程,如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系统的恢复。
天然林资源
合作探究 释疑难
敦煌西湖国家湿地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库姆塔格大沙漠东沿,与罗布泊相邻,面积66.34万平方米,地势南高北低,多年平均气温9.3 ℃,年均降水量39.9毫米,降水稀少,年蒸发量2 486毫米,是典型的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其内共有16处湿地,分永久性湿地和季节性湿地两类,主要由芦苇沼泽和湖泊组成,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天然植被和珍稀野生动物。区内现有人口约14.5万人,主要产业为农业及旅游业。目前,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下图示意敦煌西湖湿地保护区地理位置。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分析西湖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2)说出西湖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具体表现。
(3)简述西湖湿地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提示:(1)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地下水补给湿地水量减少;过度的、不合理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严重破坏湿地;流域用水分配不合理,湿地的补给水源大量减少。
(2)湿地面积减小;湿地斑块化加剧;湖泊水位下降;沼泽转化为草地。
(3)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向东扩张;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调节区域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
归纳拓展
1.主要的生态退化表现及其影响
(1)破坏森林的危害
(2)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
对草地退化的分析可以依逻辑顺序从原因、表现及危害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拓展提升:
(1)草地退化的保护措施
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2)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为 原因 人类社 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原因 表现
人 为 原 因 工、农业 生产活动 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土壤、水和大气的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③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以保护遗传资源。
④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2.实施生态修复
类型 途径 举例
自然 恢复 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等
类型 途径 举例
人工 修复 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工程治理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
[知识拓展]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态价值: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等。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2)经济价值:提供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
(3)食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上等食品。
(4)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
(5)科研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
(6)社会价值: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
典例剖析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
例题 1
(1)下列省区(简称)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  )
A.青 B.宁
C.新 D.秦
(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生态退耕 ②开采矿产 ③合理载畜 ④增加水井数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故选D。第(2)题,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应退耕还草、合理放牧,①③正确;应减少水井数量、禁止开矿等,②④错误。故选B。
D
B
读“我国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对点训练
(1)从图中可判断(  )
A.四川牧区草原退化面积不变
B.西藏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D.甘肃牧区草原退化面积不变
(2)为恢复草原牧区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轮牧退牧 B.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C.发展种植农业 D.多打机井
C
A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四川牧区草原退化率是增加的,说明退化面积发生了改变,A错误;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变化最大,B错误,C正确;图中显示甘肃牧区草原退化率增加,说明面积也发生了变化,D错误。故选C。第(2)题,图中显示的问题是草场的退化,可以实行轮牧退牧等措施防治草场退化的问题,A正确;游牧不符合当前的发展方向,B错误;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错误;多打机井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不利于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A。
知识点二 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主梳理 探新知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指对自然界中有____________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_______________等。
代表性
自然遗迹
3.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
(1)在自然保护区中,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_______________。
(2)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自然状态
稳定状态
4.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
(1)核心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
(2)缓冲区:严格禁止旅游和_______________活动。
(3)实验区: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
生产经营
5.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涵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森林、草原和湿地
生物多样性
(3)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__________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_________________、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生态监测
生态文明观
合作探究 释疑难
问题探究
材料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2017年7月7日,我国青海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这片“净土”将得到更好保护。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面问题。
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归纳拓展
1.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依据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2.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典例剖析
(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自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至今已有2 700多个自然保护区。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B.是“天然旅游胜地”,可以发展旅游
C.是“活的自然博物馆”,可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例题 2
B
(2)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
解析: 第(1)题,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由保护区中的生物部分及其生存环境等非生物部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A项叙述正确;自然保护区不是“天然旅游胜地”,自然保护区只有外围区可以发展旅游,B项叙述错误;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C项叙述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项叙述正确。故选B。第(2)题,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A错误;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B错误;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C错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D正确。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据此完成(1)~(2)题。
对点训练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2)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主要原因的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气候寒凉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D
A
解析: 第(1)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域。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寒凉;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冰川众多,湿地广大,因此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故选A。
素养培优 提技能
策略指导
动物栖息地分布图的判读
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动物栖息地范围是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分布范围、活动区域面积和相关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具体判读思路如下:
判读思路 具体内容
获取时 间信息 经历了多长时间,可分为几个阶段等
抓住构 图要素 根据图中数据或曲线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分布区域变化等要素,推断动物分布范围、活动区域面积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判读思路 具体内容
分析影 响因素 依据变化过程推断影响动物栖息地范围演变的主要因素。例如,分析动物活动纬度范围的变化,应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候鸟迁徙路线的变化,应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提出保 护措施 针对动物栖息地范围不断缩小的影响因素,从经济、社会、行政、技术和生态等角度提出保护措施。常见的行政措施是划定自然保护区等;技术措施如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建设全球性的物种基因库等
考题展示
(2023·浙江杭州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地区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读图指导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片;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面积缩小;修建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秦岭隧道通车,原路段废弃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可供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而遭破坏的植被。
解析:
课堂小结 理脉络
随堂巩固 测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很多人认为指狐猴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是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据此完成1~2题。
1.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这主要表现了生态退化中的(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
①指狐猴生活的环境受到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D
解析: 第1题,指狐猴是一种生物,它濒临灭绝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D。第2题,指狐猴生活的环境受到破坏后,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存和繁殖,加上因为经济利益,人类高强度地捕猎指狐猴,加剧指狐猴数量的减少。①④正确,故选D。
(2023·辽宁省凌源市期末联考)海南孔雀雉栖息于海拔150~1 500 m原始林区的山林或竹丛等处,喜欢钻入稠密的枝丫间,夜间栖息在树枝上,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若受惊扰,即行遁去,为海南岛特有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海南孔雀雉,目前已建设主体功能区。下图示意海南孔雀雉图片,据此完成3~4题。
3.海南孔雀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以反映出当地(  )
A.石漠化较严重 B.水体污染严重
C.雨林面积缩减 D.自然灾害频发
4.为保护海南孔雀雉而建设的主体功能区可以给人类提供(  )
A.工业产品 B.农产品
C.服务产品 D.生态产品
C
D
解析: 第3题,据材料分析可知,海南孔雀雉栖息于原始林区(热带雨林),因人口增多、城镇化进程等,导致海南孔雀雉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面积缩减,C正确;海南孔雀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不能反映出当地石漠化较严重、水体污染严重和自然灾害频发,A、B、D错误。故选C。第4题,我国为保护海南孔雀雉,最合理的措施是建立以生态为主体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或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或国家森林公园可以给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精神财富等功能,不是为人类提供工业产品、农产品、服务产品。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建设了许多森林防护体系。下图示意我国三大防护林,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据此完成5~6题。
5.①防护林起到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吸烟滞尘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净化空气
6.②③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②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②防护林繁衍物种,维护物种多样性
C.③防护林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③防护林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
A
解析: 第5题,①防护林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为“三北”防护林,起到的主要生态作用是防风固沙。故选B。第6题,②防护林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故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故选A。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域。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7~8题。
国家公园名称 位置
①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③大熊猫国家公园 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秦岭片区
④武夷山国家公园 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省中部
7.首批国家公园中(  )
A.①—湿地遍布,冻土发育
B.②—草原广袤,物种丰富
C.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
D.④—全年高温,降水均匀
8.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
A.需加大兴建旅游设施
B.应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首要任务
C.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
A
D
解析: 第7题,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分析获取能力。三江源地区被称之为高原湿地,海拔高冻土广布,A正确;老爷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部,为长白山支脉,因此是林地广布,B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山区,因此地势不平坦,C错误;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第8题,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D正确。因此不需要加大兴建旅游设施,A错误;这些国家公园人口都较稀少,远离大气污染之地,也远离城市,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9.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a区域土地退化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A.石漠化 B.草地退化
C.沙漠化 D.土地污染
(2)试分析乙区域相对于丙区域土地退化更为严重的人为原因。
(3)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分析b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的原因。
答案: (2)地表植被遭破坏(乱砍滥伐、过度樵采等);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陡坡开荒、过度开垦、过度耕种等);开矿。
(3)地形: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降水丰富(夏季多暴雨),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人口稠密,过度开垦。
B
C
解析:第(1)题,a区域位于内蒙古东部,该区域气候较为干旱,土地退化的主要方式是草地退化和沙漠化。第(2)题,乙区域土地退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樵采等引起的植被破坏,陡坡开荒、过度开垦、过度耕种等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开矿等。第(3)题,b区域位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该区域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季,土壤侵蚀严重,加上该区域人口稠密,过度开垦,导致该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第三章 第三节
[基础巩固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
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D.土壤盐碱化
2.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下图为非洲生态退化现状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两地的天然植被分别是( )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
4.图示土地退化的分区中,相应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严重退化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B.轻度退化区同时进入多雨期
C.相对稳定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D.轻度退化区同时结束高温期
(2023·甘肃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2023·威海检测)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措施属于人工修复的是( )
A.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B.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
C.矿山生态修复
D.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
8.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举措是( )
A.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
B.退耕还林
C.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
D.生态移民
二、综合题
9.(2023·江苏扬州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已经由陆入海。图甲为上海市附近海上风电景观。
材料二 上海将在横沙岛以东的海上通过人工促淤的方式进行填海造陆,后续将通过规划建设,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地位。图乙为长江口自然保护区分布和横沙岛东滩区规划简图。


(1)简述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的意义。
经济意义:_ __。
生态意义:_ __。
社会意义:  。
(2)就生态安全保护而言,长江口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分析横沙岛东滩区填海造陆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意义。
(4)有专家对该填海造陆项目提出了反对意见。例如,上海已经建设了深水港与自贸区,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请从生态环境方面,写出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
[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辽宁沈阳市第一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图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据此完成1~2题。
生境类型 生境面积(km2) 丹顶鹤数量
草滩 230.37 351
盐地碱蓬滩 175.53 17
泥滩 3 176.36 37
芦苇滩 107.04 136
水产养殖塘 251.17 236
盐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滩 81.54 34
1.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是( )
A.草滩 B.芦苇滩
C.稻田 D.泥滩
2.各生境类型为丹顶鹤生存所提供的条件,叙述合理的是( )
A.收割后稻田中有散落的稻谷和草籽为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B.芦苇滩地势平坦,为丹顶鹤的觅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C.稻田植株高大,冬季可以为丹顶鹤提供避风和躲避天敌的场所
D.稻田中有浮游植物和鱼类为丹顶鹤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我国某山脉北麓的一处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超过90%,垂直分异显著(如图)。区内生活有一定数量的斑羚,其生性胆小,对人类和捕食者十分警觉。调查发现,斑羚在冬、夏季选择的栖息地存在一定的海拔差异。据此完成3~5题。
3.在冬季,斑羚栖息地一般下移至海拔1 500~1 900米,主要原因是在该海拔范围内( )
A.隐蔽条件好 B.容易获得食物
C.可远离天敌 D.地表更为和缓
4.与冬季相比,夏季斑羚( )
A.偏好在阔叶林区域活动
B.提高了对人为干扰的忍耐性
C.更容易被偷猎者所捕获
D.栖息地可选择的空间范围大
5.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
A.秦岭 B.祁连山
C.南岭 D.太行山
(2023·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检)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土地退化强度与方向、退化等级(退化等级越高,土地生产能力越差)。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土地退化强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干湿状况 B.温度高低
C.地形分布 D.植被覆盖度
7.土地退化强度最大的地区是( )
A.极端干旱区 B.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2023·山东济南一模)内蒙古阿拉善是我国北方重点防沙区域,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该地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下图示意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空间分布,该指数变化是风速、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数值越大,气候对风蚀的影响越大,风蚀越强。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减小最大的是( )
A.额济纳旗 B.拐子湖
C.阿拉善左旗 D.阿拉善右旗
9.近年来,导致该地风蚀程度整体减弱的关键气候因子是( )
A.风速 B.降水
C.气温 D.相对湿度
二、综合题
10.(2023·山东淄博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可分为季节冻土、连续多年冻土(大面积连续分布)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分散、不连续分布)。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势起伏大,多种冻土并存,分布有大面积湿地,近数十年来,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的冻土退化,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会造成该地区湿地萎缩。下图为黄河源区冻土分布示意图。
(1)指出黄河源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推测近数十年来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表现。
(3)分析黄河源区冻土退化造成该地区湿地萎缩的原因。
第三章 第三节
[基础巩固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C )
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
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D.土壤盐碱化
2.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C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①②两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缺乏,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沉积物,多大风,风力侵蚀作用显著,人类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加剧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三个地区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三个地区都是人口密集,过度开垦造成植被破坏,加重了土壤侵蚀。
(2023·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下图为非洲生态退化现状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两地的天然植被分别是( B )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
4.图示土地退化的分区中,相应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C )
A.严重退化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B.轻度退化区同时进入多雨期
C.相对稳定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D.轻度退化区同时结束高温期
解析: 第3题,图中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天然植被是热带雨林,②地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天然植被是热带草原。故选B。第4题,位于非洲东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南、北部地中海气候区的严重退化区降水季节变率大,A错误。位于南、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轻度退化区,多雨期不同,高温期不同,B、D错误。相对稳定区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季节变率小,故选C。
(2023·甘肃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B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包括沙漠化和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和东北西部地区,内蒙古东部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草原地区过度放牧造成的,东北西部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造成的,故①④正确;环境污染不是土地荒漠化的成因,②错误;该区域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且东北西部年降水量较大,③错误,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华北地区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主要是河北、山西北部的少部分地区,A错误;观察图中箭头,荒漠化的推进方向为南、东、东南,并不是向北,B错误;荒漠化向东南方向扩展的原因与该地区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相关,西北风将风沙带往东南方向,C正确;绿洲内部并没有荒漠化,应在绿洲外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D错误;故选C。
(2023·威海检测)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措施属于人工修复的是( C )
A.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B.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
C.矿山生态修复
D.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
8.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举措是( A )
A.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
B.退耕还林
C.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
D.生态移民
解析:第7题,人工修复指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主要有植树种草、矿山生态修复等。故选C。第8题,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既可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又利于生态恢复,可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故选A。
二、综合题
9.(2023·江苏扬州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已经由陆入海。图甲为上海市附近海上风电景观。
材料二 上海将在横沙岛以东的海上通过人工促淤的方式进行填海造陆,后续将通过规划建设,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地位。图乙为长江口自然保护区分布和横沙岛东滩区规划简图。


(1)简述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的意义。
经济意义:_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保障经济发展;依托海上风电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__。
生态意义:_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__。
社会意义: 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碳减排,降低碳排放强度,有利于我国积极承担碳减排义务,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增加就业机会 。
(2)就生态安全保护而言,长江口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分析横沙岛东滩区填海造陆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意义。
(4)有专家对该填海造陆项目提出了反对意见。例如,上海已经建设了深水港与自贸区,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请从生态环境方面,写出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案:(2)保护自然本底,保留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贮备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3)可以满足城市化、工业和交通建设对土地(空间)资源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第三产业、交通事业)的发展。
(4)会破坏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导致滨海湿地消失;还会使自然岸线减少,改变长江口的河口与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物、鸟类的栖息、繁殖和迁徙(破坏生物多样性)。
解析:本题目以长江口自然保护区分布和横沙岛东滩区规划简图为背景材料,涉及风电、环境保护、填海造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第(1)题,发展海上风电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能源安全、增加就业等方面回答。经济意义:依托海上风电开发,可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保障经济发展;带动高压输电、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意义: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碳减排,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提高环境质量;减少化石燃料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长江口自然保护区建立可以保护自然本底,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留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保护环境,贮备物种;长江口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少,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第(3)题,横沙岛东滩区填海造陆可以增加陆地面积,增加土地资源,建设新城区,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人口压力,后续将通过规划建设进一步强化上海航运与贸易中心的地位,发展第三产业等,开拓发展空间。第(4)题,该填海造陆项目会破坏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影响长江口的河口环境。
[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辽宁沈阳市第一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图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据此完成1~2题。
生境类型 生境面积(km2) 丹顶鹤数量
草滩 230.37 351
盐地碱蓬滩 175.53 17
泥滩 3 176.36 37
芦苇滩 107.04 136
水产养殖塘 251.17 236
盐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滩 81.54 34
1.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是( C )
A.草滩 B.芦苇滩
C.稻田 D.泥滩
2.各生境类型为丹顶鹤生存所提供的条件,叙述合理的是( A )
A.收割后稻田中有散落的稻谷和草籽为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B.芦苇滩地势平坦,为丹顶鹤的觅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C.稻田植株高大,冬季可以为丹顶鹤提供避风和躲避天敌的场所
D.稻田中有浮游植物和鱼类为丹顶鹤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草滩面积为230.37 km2,丹顶鹤数量是351只,计算得出每平方千米内仅仅只有不到两只丹顶鹤;芦苇滩生境面积为107.04 km2,丹顶鹤数量是136只,每平方千米内也只有不到两只丹顶鹤;稻田生境面积为6.67 km2,丹顶鹤数量是140只,每平方千米内约有21只丹顶鹤;泥滩的生境面积最大,但仅仅只有37只丹顶鹤。综合以上分析,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为稻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丹顶鹤为了生存,需要觅食,而稻田在收割之后,会散落较多的稻谷或者草籽,可以为其提供食物来源,因此丹顶鹤会选择稻田栖息,A正确;表中显示,与其他生境相比,芦苇滩面积并不大,因此空间并不广阔,B错误;稻田植株并不高大,且冬季已经收割,不能为丹顶鹤提供避风和躲避天敌的场所,C错误;稻田的管理,属于精耕细作,稻田中很少出现浮游植物,鱼也较少,D错误。故选A。
我国某山脉北麓的一处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超过90%,垂直分异显著(如图)。区内生活有一定数量的斑羚,其生性胆小,对人类和捕食者十分警觉。调查发现,斑羚在冬、夏季选择的栖息地存在一定的海拔差异。据此完成3~5题。
3.在冬季,斑羚栖息地一般下移至海拔1 500~1 900米,主要原因是在该海拔范围内( B )
A.隐蔽条件好 B.容易获得食物
C.可远离天敌 D.地表更为和缓
4.与冬季相比,夏季斑羚( D )
A.偏好在阔叶林区域活动
B.提高了对人为干扰的忍耐性
C.更容易被偷猎者所捕获
D.栖息地可选择的空间范围大
5.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A )
A.秦岭 B.祁连山
C.南岭 D.太行山
解析: 第3题,冬季高海拔处气候恶劣,食物匮乏,饮用水源冻结,斑羚为了获得食物被迫下移至海拔较低处(1 500~1 900米),B正确;由于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故隐蔽条件较差,增加了被天敌(或人类)发现的概率,A、C错误;地表和缓不是斑羚追求的栖息环境,相反斑羚更倾向于在陡峭的地形区活动,D错误。第4题,夏季水热条件好,食物来源范围广,斑羚为了躲避人为干扰,偏好上迁至海拔较高的针叶林区域活动;夏季植被茂密,食物相对充足,斑羚对栖息地的选择有更大的余地,故选D。第5题,该山脉北麓基带为落叶阔叶林,说明北部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祁连山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南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C错误;读图并结合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该山脉海拔超过3 000米,太行山植被覆盖率较秦岭低,且最高海拔不超过3 000米,故可判断该自然保护区应位于秦岭,A正确、D错误。
(2023·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检)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土地退化强度与方向、退化等级(退化等级越高,土地生产能力越差)。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土地退化强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A.干湿状况 B.温度高低
C.地形分布 D.植被覆盖度
7.土地退化强度最大的地区是( C )
A.极端干旱区 B.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植被覆盖度和土地生产力从湿润区向极端干旱区逐渐降低,说明影响土地退化强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干湿状况。故A正确。第7题,土地退化强度主要看初始基准面和终极基准面的差异,二者差异越大,说明土地退化强度越大,由图可知,半湿润区初始基准面与终极基准面差异最大,且土地退化等级为3,土地退化强度最大。故C正确。
(2023·山东济南一模)内蒙古阿拉善是我国北方重点防沙区域,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该地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下图示意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空间分布,该指数变化是风速、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数值越大,气候对风蚀的影响越大,风蚀越强。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地区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减小最大的是( D )
A.额济纳旗 B.拐子湖
C.阿拉善左旗 D.阿拉善右旗
9.近年来,导致该地风蚀程度整体减弱的关键气候因子是( A )
A.风速 B.降水
C.气温 D.相对湿度
解析: 第8题,根据两次等值线递变规律判读即可,额济纳旗风蚀指数由80~90变化到30~40,减少40~60;拐子湖风蚀指数增大;阿拉善左旗由20~30变化到10~20,减小0~20;阿拉善右旗由130~140变化到50~60,减小70~90。综合上述分析知,阿拉善右旗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减小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9题,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是我国北方重点防沙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风速减小,风蚀减弱,A正确;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整体偏少,降水略微增加对风蚀作用影响有限,B错误;该地区温差变化大,不会导致风蚀减弱,C错误;该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即使相对湿度增加,对风蚀作用影响也有限,D错误。
二、综合题
10.(2023·山东淄博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可分为季节冻土、连续多年冻土(大面积连续分布)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分散、不连续分布)。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势起伏大,多种冻土并存,分布有大面积湿地,近数十年来,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的冻土退化,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会造成该地区湿地萎缩。下图为黄河源区冻土分布示意图。
(1)指出黄河源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推测近数十年来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表现。
(3)分析黄河源区冻土退化造成该地区湿地萎缩的原因。
答案:(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处(或河流上游)。
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土层(或岩层)容易冻结。
(2)连续(或不连续)多年冻土面积缩小;季节冻土面积扩大;冻土层厚度变小(多年冻土层上限下移)。
(3)蒸发增强,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导致湿地水分减少(或湿地水源补给减少)。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连续多年冻土多分布于河流源头,结合当地地形特征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这也是其多分布连续多年冻土的原因,即海拔高导致气温较低。第(2)题,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表现主要有两个,一是面积缩小,即连续或不连续多年冻土面积缩小;二是级别降低,即由原来的连续或不连续多年冻土转变为季节冻土,或由原来深厚的冻土层转变为较薄的冻土层。第(3)题,冻土退化短时间内会导致液态水增加,但是伴随着水分蒸发,这些水得不到补充,最终将减少,导致湿地水源补给减少,最终导致湿地退化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