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4 语文园地五(第三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4 语文园地五(第三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9 09:1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语文园地五
第3课时
看图猜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
画蛇添足
导入
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宝剑 船舷 记号 捞
不慌不忙 你 靠岸
读一读
我会读
不要读成“xuán”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宝剑:原指稀有而珍贵的剑,后来泛指一般的剑。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
再读课文,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刻舟求剑
“寻找,寻求”
这个故事写了什么?
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的故事。
①抓住“催”字,读出旁边人的干着急。
②抓住“不慌不忙”,借助体态语,读出相应的语气。
阅读技巧:
我爱阅读
那个人用这种方法捞自己的剑,能捞到吗?为什么?
交流:
我爱阅读
掉宝剑的人最终没能寻到剑
因为船是在移动的,而掉剑的位置是固定的。那个人在江中掉了宝剑,却等船到岸边了才去捞,是捞不到的。
刻舟求剑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宝剑是静止的,但船是运动的,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做事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想一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人或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爱阅读
主旨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楚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zhuì)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huò)乎!
你会读吗
楚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zhuì)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huò)乎!
你会读吗
拓展阅读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买一双新鞋。他先比着自己的脚量了个尺码,就急急忙忙到集上去了。
他在集市上挑中了一双鞋,才发现量好的尺码忘记带了,就对卖鞋的人说:“请等一会儿。”他回到家拿了尺码就急匆匆地赶回
来,可是集市已经散了。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呢?”这个人
振振有词地答道:“我宁
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
己的脚。”
推荐阅读
语文园地五
识字加油站
区分形近字
书写提示
左短右长
右短左长
我爱阅读
《刻舟求剑》
字词句运用
带“言、语”的四字词语
把句子写具体
日积月累
《江雪》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