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15.八角楼上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编版
了解背景,引出课题
学习任务一
背景资料
在1927年的时候,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背景资料
“女”的横要长。
“木”的横笔和“米”的横笔大致持平。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板书:
八角 上
初读课文 ,认读生字
学习任务二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重难句朗读
楼 争 代 临 腊
章 握 视 察 油
lóu
zhēng
dài
lín
là
zhāng
wò
shì
chá
yóu
认读生字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临
降临
来临
光临
结合语境识字
腊
形声。从肉,巤( liè)声。本义:年终祭祀。
结合字源识字
八角楼
斗争
年代
腊月
文章
握着
凝视
察觉
油灯
识字游戏
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课文写了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在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在茅坪村的八角楼上写文章的事情。
整体感知
①一个冬天的夜晚,毛主席坐在破旧的桌子前写文章。
②屋子里没有电灯,只有一盏清油灯,灯光很昏暗。
条件艰苦、简陋。
整体感知
说说毛主席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课文讲的是寒冬腊月的__________(什么时间),________(谁)在________(哪里)上________(做什么)的事情。他写下了许多_____________,指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概括课文内容:
借助图片,理解课文
学习任务三
1.自由读课文,体会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2.结合插图说说毛主席工作的环境
阅读要求
读一读,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时间
人物
地点
第1自然段
指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
强调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
你也试着说一说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指艰难困苦,形容生活、工作等条件差,十分困难。
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
想一想,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第2自然段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说明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十分艰苦。
当时条件艰苦,大家都用油灯照明,油灯发出类似蜡烛的微光,毛主席将灯芯拨一下,火焰能更亮一些。
合作探究
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2)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说明不止一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常如此。从中体会毛主席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
练习句式
用上连续动词,写一段话。
放学铃声响了,我把文具和书本放进书包里,拉上拉链(liàn),冲出教室,向家里跑去。
放学铃声响了,我把文具和书本放进书包里,拉上拉链(liàn),冲出教室,向家里跑去。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从画出的这三处词语,你能感觉到毛主席此时的 ?
专注
想一想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
沉思:认真、深入地思考。
察觉:发觉,看出来。
A.灯光(小)→
B.党的力量(弱)→
拨亮
发展壮大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光明灿烂的。
为什么说是光辉的著作?
因为毛主席写的著作能指明革命的方向,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这不是一般的著作,它好像放射着万道光芒,所以称之为“光辉著作”。
想一想
——寒冬腊月的深夜
对照课本插图和关键词语,说一说毛主席在那个夜晚是怎么工作的。
老师引导:毛主席工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毛主席工作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毛主席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时间
样子
成果
——穿 披 坐 写 握 拨 凝视 沉思 没察觉
——光辉 照亮
说一说
在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拨灯芯。凝视着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说一说
在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又开始工作了。八角楼的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只穿了一件单军衣,披着薄毯子。毛主席右手握着笔,左手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真是太专注了。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结构梳理
15 八角楼上
条件艰苦
寒冬腊月
薄毯子
拨灯芯
单军衣
清油灯
毛主席
(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光辉著作
为革命照亮道路
指导书写 ,巩固生字
学习任务四
轻
年
楼
夜
披
利
写一写
按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年 夜
左右结构:楼 披 轻 利
楼
披
利
轻
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重难字书写指导
课堂总结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在井冈由斗争的艰苦年代里,_______不畏寒冷,深夜在______上 ______的动人情景。
毛主席
八角楼
写文章
1.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八角楼上”的故事。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下来。
3.课后搜集毛泽东的故事,同学之间相互分享。
推荐《吃水不忘挖井人》
自主作业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