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往昔岁月,激昂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八下第一单元《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清作者对灯笼的遐思与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思。
2.联系本文的写作时间与时代背景,理解结尾处情绪的陡然一扬,感受作者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说起灯笼,同学们会想起什么?也许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盏灯笼,或是孩提时的新奇,或是奔波中的慰藉,或是元宵灯节的流连......在作家吴伯箫笔下,灯笼与他更是结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缘。那盏灯火点亮了往昔岁月,光耀于历史长河,更激昂了家国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篇抒情性散文——《灯笼》,体会作家吴伯箫在特殊年代下的抒怀与誓愿。
学习任务一:自读课文,梳理内容
1.作者在文中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作者将记忆比作网,那记忆中到底有哪些与灯笼结下的“缘”呢?(提示:《灯笼》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后的阅读提示往往为大家指明阅读的方向,同学们在梳理内容时,可以结合起来思考。请同学们边读边批注,可以标注这些字词的读音,还可以标注你找到的相关信息。)
明确:
第3段写到挑灯笼,伴祖父夜行;4、5段写到接纱灯,上、下灯学;第6段写到村口挂红灯,慰藉孤行客;第7段元宵张灯,跟着龙灯跑半夜;第8段写到族姊远嫁,曾经的富贵破落;第9段写到朱灯描红;第10段联想献帝伴灯;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
2.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
“灯笼”串起了作者与它相关的诸多回忆,“灯笼”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学习任务二:品味语言,体会风格
作者在文中娓娓道来的这些记忆,仿佛能勾起我们对某些生活片段的回想。其实本文中让人很有感觉的不仅仅是作者的这些记忆,更有作品的语言。每一位作家都有其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常常体现在作家运用语言的特有方式上。
1.下面这些有关语言风格的词语,哪些可以用来描述这篇课文?
预设:平淡、质朴、简洁、含蓄、自然、雅致、乡土......
2.接下来,请同学们深入文本,细细品味吴伯箫的文字,根据你的阅读,从选材、语言、抒情三个角度,体会吴伯箫散文的艺术风格。
(1)选材。文中有这样两段话特别有感觉:
明确:
作者通过岁梢寒夜,小孩子玩火玩灯、五个“想起”——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所有这些都是当时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事物,将这些极为家常,具有乡土气息的内容写入文中,这就是吴伯箫散文艺术风格:选材质朴自然。
(2)语言。吴伯箫的语言别具一格,读来饶有趣味,请同学们朗读下列句子,吟咏品味吴伯箫的语言风格。
明确:
这样的短句,这样口语化的表达,简洁含蓄,有种声韵之美。可见,吴伯箫的散文语言也是质朴自然的。
再看以下两个句子,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预设:
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明确:
这两处都是化用了古诗文,读起来有种诗的味道,真是雅致极了!吴伯箫认为,“美文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他早期的文章善于神思飞接今古,裹挟着传统文赋的神韵,兼用通俗口语与雅致文言,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言自然雅致,诗意深沉,需要大家在品读的时候用心领会。课后,请同学们从文中摘录两句,反复诵读,细心体会。
(3)抒情。吴伯箫在文中却很少有直抒胸臆的语句,但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课堂上,小文和小林就本文的抒情语言展开了讨论,请同学们细细品读文章,帮助他们完成对话。
预设1:
“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么 梦都随了蜡火开花。”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对童年灯会的爱恋与喜爱,而是通过写将小灯悬在床头这样一个表现孩童天真烂漫的细节传递出细腻的情思,道尽“我”心中的美好、憧憬与回味。
预设2:
“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对祖父的怀念,而是通过写“忘路之远近”道出了祖孙间的长幼情笃,更让这条可能原本并不那么让人踏实的夜路充满了温馨与安宁。“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熙熙然,温和、欢乐、热闹的样子;静穆,不仅仅是指环境,联系前句,更是内心的一份安然与归属。
明确:
可见,本文的抒情也独具作者的匠心,不热烈、不喧噪,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融为一体,寓情于景,陈情于事,融情于理,寄情于物。抒情也是自然质朴的。
总结: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难怪评论家们对吴伯箫的评论最多的还是他的散文“质朴、自然”的特点。
学习任务三:结合材料,探究主旨
“灯笼”在作者的记忆里,蕴含着太多的美好。灯笼是祖父讲的故事,是母亲疼爱的温暖,是元宵节张灯结彩的热闹,是族姊远嫁的岁月沧桑,是纱灯上描红的惬意……但本文抒发的情感仅仅是对民俗的情感、对童年的眷恋吗?这些灯笼里,有一盏灯笼,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这说的是汉献帝。汉献帝当时身处怎样的境地呢?文中说到“驾小舟”与“疯狂浪大”“浪大风狂”的对比,可见其处境可悯。
明确:
刘协虽为帝王,但实质上并无实权,家国于他其实早已沦丧。
为什么作者由如此美丽的宫灯联想到如此哀痛的画面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关注本文的写作背景。
明确:
作者之所以会联想到汉献帝,是因为当时中华的处境与之相似——同处飘摇之际,同为沦陷之时。在家国沦丧的背景下,在民族存亡之际,作者一辈子思慕着的静穆也不复存在,温馨的家庭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令他流连的盛况更是满目疮痍……身为中华儿女,那盏灯笼此时又激起了吴伯箫的感慨。
明确: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文中所提及的历史人物无一不是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名将。“正萧萧班马鸣”的一触即发下,激荡在作者心间的,除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更有那“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身先士卒!然而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仅凭一人之力犹如杯水车薪,于那份“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团结起来,共御外辱。所以作者在最后这样呐喊:“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作者热切地盼望着全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一天早日到来,自己宁愿做一名“马前卒”。由此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总结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生活中细碎的小事入手,以灯笼做媒介,用质朴自然含蓄雅致的语言,表达了难忘温馨的亲情缘、流淌遐思的民俗缘、痛击心灵的家国缘。吴伯箫的心中一直有一盏灯笼,从个人到文化,再上升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正是灯笼在“我”记忆中的那份深入骨髓的温情与温暖,才有了在家国沦丧、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时,心中激越的那份悲壮与痛切。在如今的疫情大背景下,我们再读《灯笼》或许能更激起共鸣,或许对于幸福、对于珍惜、对于等待,我们都有了重新的定义。但更多的是我们能感受到,身在其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与担当。最后,请同学们怀着这份情感,再次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