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05-11 14: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等腰三角形说课稿等腰三角形说课稿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一)教材所处的地位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备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性质,由于它的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它比一般的三角形的应用更广泛,而等腰三角形的许多特殊的性质,又都和它是轴对称图形有关,它也是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方法,学好它可以为将来初三解决代数,几何的综合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在理论上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显得相当重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如下:(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
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
形是轴对称图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剪刀,硬纸,直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初
二学生的几何知识有限,而本节课的性质的证明又添加
了辅助线,所以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针对当前学生的厌学情绪,我运用课件,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容易学,采用创设情景,实验法来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愿意学,并设置适当的追问,探究,让学生来主宰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能力,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掌握好的学习和解题方法,并且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概括,表述论证的能力。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设置
(二)探索新知
(三)例题讲解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一)情景设置 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这样的引入既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
教育学中有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我会记得,让我去做我才会懂”,由此可见实验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按要求剪出一个三角形,为下面折纸操作好铺垫,结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学习相关的概念加深印象,并指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我们知道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triangle).如图所示,AB=AC,△ABC就是等腰三解形.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CBA底边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等腰三角形?练习1、如图,点D在AC上,AB=AC,AD=BD。
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
说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
和顶角。△ABC△ABD找一找:巩固练习2 如图,五角星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10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等腰三角形沿着顶角平分线对折,仔细观察重合的部分,并写出所发现的结论。(2)再摊平,若将⊿ABD作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变换,所得的像是什么?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3)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以及所有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你的依据是什么?∠ABD=∠ACD BD=CD ∠BAD=∠CAD ∠BDA=∠CDA=90° 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线段AD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 线段AD是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 线段AD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4) 你有什么发现? 能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就是说,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在⊿ABC中,如图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几何语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些性质是在几个三角形中才具有的哪?(2)、 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3)、如何证明?ABCD受性质1的证明启发你能证明性质2吗性质1的证明 (1)、性质1(等腰三角开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
和结论是什么?∵AB=AC,∠1=∠2
∴________________AD⊥BC或BD=CD∵AB=AC,AD⊥BC
∴________________∠1=∠2 或BD=CD∵AB=AC,
∴∠1=∠2 或 AD⊥BC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几何语言:__________BD=CD⒈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36°,它的顶角为______.⒉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_______________.⒊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个角的度数。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108 °36°,108° 或 72°,72° ABCD例题应用变式练习:(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3)、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0,求∠B和∠C的度数.ABDC360,1080或720,720(∠B=720,∠C=360)(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一边长是12,则另两
边长是_____________12,6或9,9讨论:在等腰三角形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线段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中线等(四)课堂小结 你对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新的认识吗?(五)布置作业 1、必做题 P149习题14.3第1题;同步基础训练
2、选做题五.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概念:性质1:性质2:例题应用学 生 练 习 部 分讨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课上的每个环节中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手段,始终注重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请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自我评价: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