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名著导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名著导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20 11: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科学幻想之旅学习目标 一、了解小说内容,学习作品构思的巧妙、情节的惊险。
二、学习作者将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手法,培养学习精神、科学精神。
三、欣赏小说人物,培养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学习重点 一、了解小说内容,学习作者构思的巧妙、情节的惊险。
二、欣赏小说人物,培养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学法指导 大家要独立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人物对话,去理解,去表达,去感受,去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大家还应利用各种机会展示阅读成果,以获得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话作者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对话文本 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 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罗纳克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艺术特色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丰富的知识 谁见过海底森林?谁见过海底煤矿?谁见过“养”在贝壳里、价值连城的大珍珠?当了俘虏的阿罗纳克斯和他的朋友们都见到了,而且曾经徜徉其间。 精心动魄的场面 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gèn),儒艮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血战,一名船员惨死;这些场面,都十分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情节 “鹦鹉螺”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着潜艇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神秘色彩 凡尔纳时代,潜水艇刚刚面世,还是一种神秘的东西;“鹦鹉螺”号艇长尼摩又是个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
“尼摩”,在拉丁文里是子虚乌有的意思。对话人物阿罗纳克斯教授
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罗纳克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尼摩船长 书中的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是个海上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为了民族的仇恨而漂泊海底,主题分析 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艇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透过他的个性,可以看到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历史地位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于一八七0年问世,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大。希望同学们能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名 人 传》
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学习目标 一、用心体会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二、理解罗曼?罗兰的笔下“英雄”的含义,学习英雄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学习重点 一、用心体会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二、理解罗曼?罗兰的笔下“英雄”的含义,学习英雄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学法指导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分别生活在18世纪的德国、中世纪的意大利和19世纪的俄国,因此《名人传》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比较复杂,阅读时,要着重理解这些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必要时可读一些与此有关的书籍,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如果读一读这部名著,对于理解《名人传》会大有帮助。对话作者 罗曼·罗兰(Roma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 1915年,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对话文本 《名人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 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之歌。对话文本 之《贝多芬》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一位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谁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呢? 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样大量的、欢乐的乐曲——从天国发出的,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 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
——米开朗琪罗对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出身高贵,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毁于战乱。 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会获得一大笔酬劳,但他却过着像穷光蛋一样的生活,只吃面包,喝点葡萄酒;他惊人的长寿,一生渴望爱情,写出大量火热纯洁的十四行诗,但他却终身未婚,孤单到老; 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闹翻,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种种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 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 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要为那些没完成的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尽管米开朗琪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的计划,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米开朗琪罗塑造的是神灵,但他表现的却是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情!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 对话文本 之《列夫·托尔斯泰 》 列夫·托尔斯泰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 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 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过去”。 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主旨分析 在《名人传》的开头,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他称之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苏轼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主旨迁移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现在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升华为一种崇高。历史地位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海底两万里》练习题
一、填空?
1、儒勒?凡尔纳是? 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 ?”。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 ,第三部是 ?。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来提供能源。?
4、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 ?,还在于 。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 ,自然科学家 ,?仆人 ,捕鲸手 ?,“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 ?。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二、简答?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
3、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4、《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名人传》练习: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 )国著名的( )作家( )。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 )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 )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 )、( )国画家和雕塑家( )、( )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 )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 )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 )、( )
6、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 )和( )的角度,改造社会。
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 )、( )三部传记。其中,( )(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9、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 )、( )。
10、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1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 )、雕塑家( )、文学家( )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
12、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
13、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
14、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
15、《贝多芬传》还附有:( )。
1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
17、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 )的外貌描写。
18、“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 )的外貌描写。
19、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 )
20、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 )。( )是自传体作品。代表作有:( )二、阅读题
(一)
他离群索居,自我封闭,惟有大自然能给他一些安慰。特雷泽·德·布伦瑞克说,“大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是他的庇护所。一八五一年认识他的卡尔·纳特说,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那样热爱花草、云霞和大自然,他似乎是靠这些活着。贝多芬自己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爱田野……我爱一棵甚于爱一个人……”——在维也纳时,他每天都要围着城墙转一圈。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1、选文出自《名人传》,作者是? ? 国作家 ? 。
2、文段中的贝多芬生活痛苦,惟有大自然能给他一些安慰,从《名人传》的整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时期,贝多芬的最大痛苦是什么?
3、列出贝多芬的一部音乐作品,并谈谈你读了《贝多芬传》的启示。(二)
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他在痛苦中间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底阻碍,竭尽所能的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的“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曼德,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
1、作者要“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称贝多芬为“普罗曼德”?
3、谈谈你对贝多芬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的理解。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