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8 16:2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雕岩谷是一种壶穴相互贯通、具有陡立曲壁的峡谷地貌。甲图示意重庆市某山区的雕岩谷,两侧谷壁呈破碎圆弧状,乙图为雕岩谷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利于图示雕岩谷形成的月份为 (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2.利于图示雕岩谷形成的条件是 (  )
A.地表水丰富,水流平稳 B.地势落差大,侵蚀力强
C.板块挤压带,地壳抬升 D.岩性差异大,差异侵蚀
3.图示壶穴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下宽上窄 溶蚀作用 B.穴壁光滑 冰水磨蚀
C.壶形似井 涡流侵蚀 D.壶壁陡峭 重力崩塌
  武功山位于我国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下图示意武功山花岗岩地貌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段的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武功山最晚形成的岩石是 (  )
A.花岗岩1 B.花岗岩2 C.沉积岩1 D.沉积岩2
5.根据图示沉积岩1和沉积岩2分布状况推断,该地沉积岩形成过程中 (  )
A.岩浆强烈侵入 B.地壳间歇下沉
C.板块强烈挤压 D.地壳持续上升
6.该时段过后,形成花岗岩地貌的武功山需要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岩浆喷出
  下图为南大西洋裂解和大陆漂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导致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分离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底火山喷发,岩浆重熔大陆板块
B.洋壳隆起造斜,大陆板块滑脱
C.大洋地壳断裂,大陆板块发生位移
D.大陆板块断裂,海水淹没低地
8.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的距离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下图是某区域岩层分布及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Y3岩层所在地属于 (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山
10.从地形和岩层新老关系来看,与Y4岩层分布处最相似的是 (  )
A.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 B.中国云南路南石林地区
C.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D.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地区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湘江的江心洲。下图为湘江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橘子洲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 (  )
A.海水顶托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侧向侵蚀作用 D.地壳抬升作用
12.推测未来橘子洲 (  )
A.洲头不断变大 B.洲尾逐渐变小
C.西岸增长较快 D.东岸增长较快
13.湘江阶地在形成过程中 (  )
A.由早到晚依次形成Ⅰ、Ⅱ、Ⅲ
B.地质作用过程一直比较稳定
C.河流搬运泥沙能力不断增强
D.经历了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过程
  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的澧阳平原,存在多处史前遗址,并被确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地。下图示意澧阳平原及其史前遗址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澧阳平原主要是 (  )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15.相较于周边城镇,史前遗址多分布于地势较高处,其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农耕 B.便于聚居 C.防御洪水 D.防御滑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消融的前端常分布着冰碛垄。当供冰量和融冰量相当时,冰川消融前端的位置基本不变,棱角分明的砾石、粗砂等多种物质就被冰川持续地在同一位置堆积下来,形成冰碛垄。该地貌的形成作为古冰川停滞位置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古气候的变化。下图示意某地区不同年代的冰碛垄分布位置。
(1)描述图中冰碛垄分布的形态特征。(3分)
(2)指出与河口三角洲相比,冰碛垄沉积物的不同。(4分)
(3)图示时期该冰川的供冰量较稳定,推测图示时期该地区的气温变化。(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某地质考察队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将考察的地质地貌情况绘制成图(下图)。
(1)分析图示地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4分)
(2)说明甲处的地质构造并描述地貌景观特点。(4分)
(3)结合乙处的地质环境说明其极易发育的外力作用地貌。(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秘鲁东南部的圣母河(下图)是亚马孙河支流,流域森林茂密,年降水量2 500~3 000mm,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河流流出山地,河道弯曲,河水浑浊。
(1)分析圣母河流出山地后河水变浑浊的原因。(4分)
(2)分析图中圣母河下游牛轭湖较多的原因。(6分)
(3)若下图所示圣母河河段最终演化为牛轭湖,请画图示意其形成过程(该河段两岸沉积物及岩性相同)。(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塑造出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丹娘乡位于大峡谷中游宽谷,年降水量约640毫米,降水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节多大风,且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在丹娘乡对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6分)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3)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影响的角度,说明丹娘乡选址的合理性。(6分)
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C 2.B 3.C 4.A 5.B 6.C 7.B 8.A
9.B 10.D 11.B 12.C 13.D 14.C 15.C
1.C 由材料可知,雕岩谷是一种流水侵蚀形成的壶穴相互贯通、具有陡立曲壁的峡谷地貌,重庆市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水量大,侵蚀能力强,易发育形成壶穴。5—9月为重庆市雨季,故可排除A、D。壶穴地貌的演化需要一定的侵蚀时间,5—6月刚刚进入雨季,壶穴地貌演化时间短,8—9月为流水侵蚀作用持续时间的末期,更有利于雕岩谷的形成,B错误、C正确。
2.B 图示雕岩谷位于山区,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A错误、B正确;该地位于板块内部,C错误;基岩相对较软,硬度较小,抗侵蚀能力弱,易被流水侵蚀形成雕岩谷,因此形成雕岩谷的岩石岩性差异不大,D错误。
3.C 由材料可知,图示壶穴相互贯通、具有陡立曲壁。下宽上窄,是流水冲击和砾石磨蚀作用下,壶穴拓宽加深的过程,A错误;壶穴贯通后流水挟带沙砾继续磨蚀谷壁,因此穴壁光滑的原因不是冰水磨蚀,B错误;壶壁陡峭,是流水冲击和砾石磨蚀作用造成的,不是重力崩塌,D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壶形似井,是涡流旋转侵蚀形成的,C正确。
4.A 在地质构造形成过程中,后出现的岩层会覆盖或切断早期岩层。由图可知,花岗岩1侵入到了花岗岩2,切断了沉积岩1和沉积岩2,故花岗岩1最晚形成,A正确。
5.B 读图可知,沉积岩1和沉积岩2间隔分布,岩浆侵入不是沉积岩间隔分布状态形成的原因,A错误;沉积岩一般是在地壳下沉过程中形成的,两种沉积岩间隔分布,说明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地壳下沉速度不一致,可能经历了间歇下沉,B正确;板块挤压会使水平方向上的沉积岩发生褶皱弯曲,但不会造成不同沉积岩间隔分布,C错误;地壳持续上升会出现明显的外力侵蚀作用,会使上部岩层缺失,不会使沉积岩出现间隔分布的特征,D错误。
6.C 图示时段,花岗岩侵入到了沉积岩中,如果要形成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地貌,则需要地壳进一步抬升,在地壳抬升过程中,上覆岩层被外力风化侵蚀而缺失,花岗岩山体才能出露,C正确;武功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主要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A、B错误;岩浆喷出会形成玄武岩等喷出岩地貌,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岩,D错误。
7.B 由图可知,地壳下部岩浆上涌导致洋壳隆起造斜,重力作用使得两侧大陆板块向两侧发生重力滑脱而移动,导致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分离,B正确;岩浆重熔大陆板块与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分离无关,A错误;大陆板块发生位移的原因是重力因素,而且大洋地壳未断裂,C错误;大陆板块未断裂,只是发生滑落,D错误。
8.A 南大西洋大洋中脊处地壳运动活跃,且已经移动的大陆板块会产生降压作用,诱发深部上地幔处的岩浆扩容上涌,洋壳会进一步隆起造斜,从而推动大陆板块进一步移动,使得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A正确。
9.B Y3处有河流发育(也可根据等高线分布判读),该处为谷地地形,A、D错误。Y3处中心岩层较两翼老,因此该处为背斜构造,故Y3岩层所在地属于背斜谷,B正确、C错误。
10.D 从等高线数值变化来看,Y4处为山坡上凸起的山丘,且该处岩层较新,应为内力作用下岩浆喷发经冷却凝固形成的,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地区多喷出岩形成的火山,D正确;其他选项几个地区均为外力作用主导下形成的,A、B、C不符合题意。
11.B 橘子洲位于湘江,湘江是长江的支流,不直接流入海洋,因此橘子洲的形成未受到海水顶托作用,A错;橘子洲是江心洲,是河流挟带泥沙沉积形成的,B对;侧向侵蚀会使河流展宽,但这不是形成江心洲的主要作用,C错;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会形成河流阶地,而不是江心洲,D错。
12.C 由上题解析可知,橘子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江心洲。橘子洲头位于上游,受流水侵蚀作用强,会逐渐变小,A错;洲尾泥沙沉积作用强,会逐渐变大,B错;湘江向北流动过程中流水向东(右)偏,橘子洲东侧主河道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西侧河道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因此橘子洲西岸受泥沙沉积作用强,可能增长较快,东岸泥沙沉积相对较少,增长较慢,C对、D错。
13.D 河流阶地在形成过程中,离现代河床越近,形成时间越晚,故图中三个阶地由早到晚的形成顺序为Ⅲ、Ⅱ、Ⅰ,A错;多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经历了间歇性的抬升,B错、D对;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沉积作用不断增强,若是搬运作用不断增强,则不利于泥沙沉积与阶地形成,C错。
14.C 由材料可知,澧阳平原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应为河流挟带泥沙冲积而成,主要是河漫滩平原。
15.C 由图中信息可知,澧阳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河网密布,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为了防御洪水,史前遗址多分布在地势较高处。
16.答案 (1)呈弧形(或呈堤状、垄状)排列,中部向山下(向外)突出。(3分)
(2)粒度不均匀,分选性差(或有更大的沉积物、大小不一);(2分)磨圆度低(或棱角分明)。(2分)
(3)图示时期冰碛垄位置(冰川消融前端)向山上移动,表明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2分)冰碛垄形成时期,冰川消融前端位置稳定,融冰量稳定,气温变化小。(2分)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冰碛垄大致呈弧形排列,年代越老越靠前,中部向山下微微突出。第(2)题,冰碛物多是粗细不等、棱角分明的碎块(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分选性和磨圆度差;而三角洲的沉积物分选性好,磨圆度较高。第(3)题,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碛垄位置向山上移动,而该时期冰川的供冰量较稳定,则说明该时期该地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冰碛垄的形态看,冰碛垄形成时期,冰碛垄位置稳定,没有发生大的移动,说明融冰量稳定,气温变化小。
17.答案 (1)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构造,断裂错位地带裂隙发育;(2分)软流层的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在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分)
(2)甲处为地垒构造。(2分)特点:地貌突立,顶部平缓,山坡陡峻。(2分)
(3)乙处位于断裂破碎地带,岩石松软,易遭受风化和流水侵蚀,在其长期作用下,形成沟谷、河谷或洼地地貌。(4分,说明地质环境与外力作用类型的关系2分,点明外力作用地貌类型2分)
解析 第(1)题,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过断裂,之后沿着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然后岩浆顺着断裂面侵入到岩层当中,进而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第(2)题,甲处地貌海拔明显高于两侧地区,结合地质结构可知,甲地两侧存在断层,使得两侧地块相对下降,甲处相对上升,最终形成地垒。读图可知,该地质构造的特点是顶部较为平缓,山坡较为陡峻。第(3)题,乙处位于断层线附近,该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风化、侵蚀,形成沟谷、河谷、洼地地貌,且易形成河流。
18.答案 (1)雨季水量大,河流流入冲积平原后,侧蚀增强,大量沉积泥土进入河流;(2分)流域森林茂密,枯枝落叶多,进入河流下游后水流缓慢,发生腐烂,使河水更加浑浊。(2分)
(2)圣母河下游平原广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侧蚀作用强烈,易形成河曲;(2分)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促使河曲愈加弯曲,汛期洪水一旦冲破河曲颈部,裁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就被废弃,形成牛轭湖;(2分)因河曲较多,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故牛轭湖较多。(2分)
(3)(4分)
解析 第(1)题,“年降水量2 500~3 000mm,季节分配不均”,说明雨季水量大,河流流入冲积平原后,侧蚀增强,大量沉积泥土进入河流,河水含沙量大;该地区水热组合好,流域森林茂密,枯枝落叶多,进入河流下游后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减小,水流缓慢,枯枝落叶发生腐烂,使河水更加浑浊。第(2)题,牛轭湖的形成过程要结合流水的侵蚀、沉积作用进行分析叙述。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所以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水主要侵蚀北(左)岸,堆积南(右)岸。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侧蚀作用强烈,北(左)岸不断被侵蚀,南(右)岸边滩堆积体不断增大,河流逐渐变弯,在凹岸处水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裁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第(3)题,第(2)题解析讲解了牛轭湖形成过程,其图示如下:
19.答案 (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挤压抬升强烈;(2分)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2分)河流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2分)
(2)位于中游宽谷,河水流速较慢,泥沙易沉积于河漫滩;(2分)冬春季节河漫滩出露,且多大风,风沙活动活跃;(2分)受山坡阻挡,风速减慢,沙尘在山麓堆积,形成沙丘。(2分)
(3)该处河谷宽广,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耕和聚落建设;远离河岸,地势较高,避免洪水的威胁;位于山麓,水源充足;远离陡坡,避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第(1)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亚欧板块受挤压抬升强烈,形成高原;年降水量约640毫米,降水较多且集中在6—9月份,夏季河水流量大;该地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形成山高谷深的峡谷地貌。第(2)题,该处位于中游宽谷,河水流速较慢,泥沙易沉积于河漫滩,而冬春季节当地多大风天气,且此时水位降低,河漫滩大面积出露水面,大风挟带泥沙在山麓堆积,形成沙丘。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丹娘乡所在位置河谷宽广,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开展耕作、房屋修建和交通线路建设;图中丹娘乡的位置离雅鲁藏布江较远,地势较高,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胁;丹娘乡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丹娘乡所在地区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