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16:5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同步训练含答案
鲁教版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选择题。(16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①③⑦ D. ②④⑤
2、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3、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下列读法错误的是( )
A.通电条件下,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
B.通电条件下,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C.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反应生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
D.通电条件下,每36份质量的水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4、已知:2Na2O2+2CO2 2Na2CO3+O2。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将13.2 g CO2与一定质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M为x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4.8,气体M中含有CO2
B.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15.9 g
C.若x=7.6,Na2O2反应后可能有剩余
D.若x=7.6,气体M中CO2与O2的质量比为11∶8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会燃烧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6、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7、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
D.X的值为4
8、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和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9、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31.6g的高锰酸钾(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记录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段固体质量不变,因为反应结束
B.t4时制得氧气质量是3.2g
C.高锰酸钾分解只生成一种氧化物
D.图2表示的是固体中氧元素质量的变化曲线
1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点燃 B.未与氧气接触
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水的温度太低
11、生活中常见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案例(  )
A.水的蒸发 B.煤炭燃烧 C.干冰升华 D.糖块融化
12、(多选)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各物质质量单位为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X=10
B.物质甲一定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4∶3
13、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A.CaS B.SO2 C.SO3 D.CaSO3
14、实验室欲测定一包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只含铜和锌),取5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加入3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312.6g,则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A.39% B.74% C.61% D.26%
1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体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从火灾现场逃生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
16、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
B.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二、填空题。
17、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2)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白磷燃烧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
18、(1)“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求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
(2)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请结合如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图中x的值为    。
(3)检验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用         ,反应中共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    g。
(4)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单车”已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气体排放,“共享单车”采用铝合金作支架,铝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慢慢消失的原因是血液中的乳酸(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C3H6O3+3O2=3CO2+3R,则R的化学式为 ,新能源公交车环保,节能,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无人机的动力来源是锂系电池,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甲烷、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合成气,不但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得到在化工生产中有看重要用途的合成气,反应原理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新型陶瓷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常采用在H2的保护下使SiCl4与NH3反应生成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请写出下图反应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三、综合应用题。
22、(一)认识镁的性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与镁元素,这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不同(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2)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_。
(3)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原因是镁粉燃烧时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二)制备过氧化镁
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医学上可治疗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工业常以菱镁矿(MgCO3) 为原料来制备,生产工艺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4)反应时将菱镁矿石粉的碎的目的______ 。
(5)生产流程中,Mgx(OH)y(CO3)z性质与碱式碳酸铜相似,受热会生成三种氧化物,则物质Y的化学式______。
(6)过氧化镁(Mg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反应②中加入稳定剂来防止H2O2分解,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三)碱式碳酸镁定量测定
碱式碳酸镁Mgx(OH)y(CO3)z是一种白色固体,举重运动员常将其粉末抹在手上以增大摩擦力。为确定固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都吸收完全):
[资料]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实验]
(7)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连接好装置,首先要______ 。
(8)称取一定质量固体样品于A装置中,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上图的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持续加热至完全分解,最终得到MgO质量为30.0g,足量浓硫酸和足量石灰水装置最终分别增重2.7g、26.4g。
(9)足量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10)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计算出固体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 。
23、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 酒精 ,蒸馏水 。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 比硬纸片的低。
(3) 向下图大烧杯内的小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①小烧杯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低处 (选填先于或后于)高处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不助燃: 。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 。
【拓展】
(1)步骤(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撤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
四、计算题。
24、硅胶是常用的一种干燥剂。利用氯化钴含有不同数目的结晶水呈现不同颜色的性质,在制备硅胶时加入一些氯化钴得到变色硅胶。用CoCl2·xH2O表示含结晶水的氯化钴。试计算:
(1)若其中一种含结晶水的氯化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8,则x ,该结晶水合物中的氯、氧原子个数比为 ;
(2)若x=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同步训练含答案
鲁教版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选择题。(16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①③⑦ D. ②④⑤
【答案】A
2、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答案】A 
3、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下列读法错误的是( )
A.通电条件下,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
B.通电条件下,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C.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反应生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
D.通电条件下,每36份质量的水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答案】B
4、已知:2Na2O2+2CO2 2Na2CO3+O2。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将13.2 g CO2与一定质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M为x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4.8,气体M中含有CO2
B.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15.9 g
C.若x=7.6,Na2O2反应后可能有剩余
D.若x=7.6,气体M中CO2与O2的质量比为11∶8
【答案】D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会燃烧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答案】D
6、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D
7、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
D.X的值为4
【答案】C 
8、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和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答案】 B
9、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31.6g的高锰酸钾(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记录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段固体质量不变,因为反应结束
B.t4时制得氧气质量是3.2g
C.高锰酸钾分解只生成一种氧化物
D.图2表示的是固体中氧元素质量的变化曲线
【答案】D
10、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点燃 B.未与氧气接触
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水的温度太低
【答案】B
11、生活中常见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案例(  )
A.水的蒸发 B.煤炭燃烧 C.干冰升华 D.糖块融化
【答案】B
12、(多选)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各物质质量单位为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X=10
B.物质甲一定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4∶3
【答案】ABD 
13、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A.CaS B.SO2 C.SO3 D.CaSO3
【答案】 A
14、实验室欲测定一包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只含铜和锌),取5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加入3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312.6g,则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A.39% B.74% C.61% D.26%
【答案】B
1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体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从火灾现场逃生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
【答案】B
16、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
B.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答案】C
二、填空题。
17、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2)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白磷燃烧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
【答案】(1)①③⑤⑥
(2)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3)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弹出
18、(1)“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求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
(2)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Cl2; ; (2)MgH2+2H2O=Mg(OH)2+2H2↑
19、请结合如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图中x的值为    。
(3)检验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用         ,反应中共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    g。
(4)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过滤 漏斗  (2)5  (3)带火星的木条 2.4 (4)5.1 g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单车”已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气体排放,“共享单车”采用铝合金作支架,铝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慢慢消失的原因是血液中的乳酸(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C3H6O3+3O2=3CO2+3R,则R的化学式为 ,新能源公交车环保,节能,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答案】二氧化碳;混合物;H2O;不污染环境;化学;电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无人机的动力来源是锂系电池,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甲烷、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合成气,不但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得到在化工生产中有看重要用途的合成气,反应原理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新型陶瓷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常采用在H2的保护下使SiCl4与NH3反应生成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请写出下图反应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答案】(1)
(2)
(3)
(4)
三、综合应用题。
22、(一)认识镁的性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与镁元素,这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不同(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2)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_。
(3)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原因是镁粉燃烧时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二)制备过氧化镁
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医学上可治疗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工业常以菱镁矿(MgCO3) 为原料来制备,生产工艺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4)反应时将菱镁矿石粉的碎的目的______ 。
(5)生产流程中,Mgx(OH)y(CO3)z性质与碱式碳酸铜相似,受热会生成三种氧化物,则物质Y的化学式______。
(6)过氧化镁(Mg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反应②中加入稳定剂来防止H2O2分解,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三)碱式碳酸镁定量测定
碱式碳酸镁Mgx(OH)y(CO3)z是一种白色固体,举重运动员常将其粉末抹在手上以增大摩擦力。为确定固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都吸收完全):
[资料]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实验]
(7)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连接好装置,首先要______ 。
(8)称取一定质量固体样品于A装置中,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上图的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持续加热至完全分解,最终得到MgO质量为30.0g,足量浓硫酸和足量石灰水装置最终分别增重2.7g、26.4g。
(9)足量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10)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计算出固体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 。
【答案】(1)质子数 (2)Mg2+
(3) 发出耀眼的白光 2Mg+O22MgO
(4)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5)MgO
(6) -1 MgO+H2O2=MgO2+H2O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甲
(9) 吸收CO2 CO2+Ca(OH)2=CaCO3↓+H2O
(10)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等于固体样品中镁元素质量,30.0g 解:生成水中氢元素质量全部来自样品中氢氧根,则氢氧根质量为;
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全部来自样品中碳酸根,则碳酸根质量为

样品中镁元素质量为18g;
则碱式碳酸镁x:y:z==5:2:4,故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5(OH)2(CO3)4
23、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 酒精 ,蒸馏水 。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 比硬纸片的低。
(3) 向下图大烧杯内的小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①小烧杯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低处 (选填先于或后于)高处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不助燃: 。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 。
【拓展】
(1)步骤(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撤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
【答案】能燃烧 不能燃烧 着火点 先于
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 二
氧化碳受热气体膨胀,密度变小,聚集在烧杯的上部

堆积的面粉与空气接触面小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小:
撒向空中的面粉与空气(氧气)接触面积大(或充分接触),同一时间(瞬间)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膨胀而爆炸。(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
24、硅胶是常用的一种干燥剂。利用氯化钴含有不同数目的结晶水呈现不同颜色的性质,在制备硅胶时加入一些氯化钴得到变色硅胶。用CoCl2·xH2O表示含结晶水的氯化钴。试计算:
(1)若其中一种含结晶水的氯化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8,则x ,该结晶水合物中的氯、氧原子个数比为 ;
(2)若x=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6;1:3; (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