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初中科学 八上 第2单元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 初中科学 八上 第2单元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0 08:38:15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单元复习
浙教版 八年级上
复习导入
天气与气候
大气层:
分层依据:
对流运动:
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
层序 高度 气温变化 特点
对流层
赤道上方17-18km,
两极上方8km 越高越冷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明显的天气现象
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平流层 往上到55km 越高越热 有臭氧层、利于高空飞行
中间层 55km-85km 越高越冷 流星体大部分燃尽
暖层 85km-500km 越高越热 电离层,温度高,能反射电磁波信号
外层 1000km以内 越高越热 卫星传送电视、电话信号
气温:
冷的空气(或液体)下降,热的空气(或液体)
百叶箱:
最高温度计
最低温度计
普通温度计
1.百叶箱里大气不受太阳直接照射。
2.百叶箱里温度稳定、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一天中最高气温在14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在日出前后。
复习导入
天气与气候
大气会向各种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大气压:
原因:
a.大气受到重力;b.大气会流动
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定义:
大小:
标准大气压P=1.01×105pa=760毫米水银柱
影响因素:
大气的密度越高,气压越高
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流速的越大,气压越低
影响
影响:
气压越大,沸点的越大
天气:
高气压地区,晴朗天气;低气压地区,阴雨天气。
大气层
气温
复习导入
天气与气候:
项目 天气 气候
概念 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气候指的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要素 气温、降水、风、云、雾等 气温、降水等
区别 短时间 长时期
联系 均指大气状况;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
天气与气候
大气压
大气层
气温
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风吹来的方向
风:
风向标
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米/秒、千米/时
风速仪
风向:
风速:
降水:
与相对湿度有关:
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读数就越小。
干湿球湿度计:
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
B、气温继续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
C、空气中有微小的尘埃
条件:
要素:
(箭头)
复习导入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大气压
大气层
气温

降水:
空气上升
冷却降温
水汽凝结
云滴增大
降水
过程:
形式:
降雨、降雪、降冰雹
雨量筒
降水量:
融化
天气预报:
天气系统:
锋后
锋前
锋面前进的方向
C、冷锋 D、暖锋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降水位置
大风、降温、降水
持续降水、升温
降温、天气转睛
升温、天气转睛
锋后
锋前
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
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
冷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锋
复习导入
影响气候的因素: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大气压
大气层
气温

降水
天气预报
气候:
(3)地形
(1)纬度位置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
(4)季风
太阳辐射
比热容
迎风坡和背风坡
夏季风:
冬季风: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我国的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
非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旱气候
半干旱气候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分界线
分界线
课堂练习
1.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是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B
课堂练习
2.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度效应”,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__(填“阳光下”或“黑暗中”)。
(2)红墨水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A.美观 B.指示 C.湿润 D.吸热
(3)甲和乙中的气体分别为______。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空气 C.空气、空气
(4)根据以上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阳光下
B
一段时间后,红墨水向乙移动
课堂练习
3.某足球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踢出一记神奇的“香蕉球”,足球从右侧绕过“人墙”射入球门,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 )
A.左侧空气流速慢
B.两侧空气流速相同
C.左侧空气流速快
D.不断改变旋转方向
C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试管a内装有水,浸入装有水的烧杯b内,用酒精灯加热,设环境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那么能使试管a内水沸腾的正确做法是 ( )
A.延长加热时间
B.换用火焰更旺的酒精喷灯
C.用塞子将试管a的口塞紧
D.用环形盖子将试管与烧杯间的部分塞紧
D
课堂练习
5.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时间,他测得t1+Δ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推知(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了爆炸
B.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在0~t1时间段内,轮胎在向外漏气
D.在t1+Δ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C
课堂练习
6.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晚上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晚上形成的陆风
C
课堂练习
7.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B.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
D. 气温即大气温度,故气温测量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读得
D
课堂练习
8.小明所在的实验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右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③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对应容积刻度的长度L。
⑴完成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⑵活塞的横截面积S = 。
⑶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 。
⑷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等。
使注射器筒内空气尽量排完
V/L
FL/V
注射器筒内很难真正做到真空状态;橡皮帽气密性不是很好
课堂练习
9.如图所示装置内有一根燃着的蜡烛,将点燃的线香放在装置左上端,发现本来向上运动的白烟沿图中虚线轨迹运动,请解释形成白烟运动规律的原因: ;
蜡烛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左边冷空气向下运动,形成对流
课堂练习
10.根据你对百叶箱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百叶箱内放置有三种温度计,分别是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
计、 温度计,主要是由于 。
(2)百叶箱一般离地面1.5米,这是因为 。
(3)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记录观
测结果(图示为某日的气温观测记录)。根据图示可知,当天最高气温为 ℃。
一天中气温在不断变化
在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化比较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常是人类活动的高度,便于实际操作
15
最低
课堂练习
11.货车驾驶员在卸货后,把空的纸箱放在车斗里。在汽车行驶时,发现有纸箱从车斗里“飞”了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进行了模拟实验:将纸屑放在一个铁盒里,用吹风机向铁盒上方水平吹风,发现有纸屑从铁盒中“飞”出来,如图。请回答:
(1)小明向铁盒上方吹风是模拟 。
(2)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纸箱从车斗里“飞”出来的原因。
(3)下列四种情形中,哪几种情形能够运用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 。
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
C.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D.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
车斗内的纸箱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纸箱上方的气压小于纸箱下方的气压,纸箱从车斗里升起,然后在风的作用下被吹离车斗。
A D
课堂练习
12.下图中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据此回答:
(1)该锋是 锋,判断依据是 。
A、B两处属暖气团的是____。
(2)锋面若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移动,预报24小
时后的天气:甲 ;
乙 ;丙 。
(3)某医院救治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境时发生的。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锋面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
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冷锋过境时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B
晴天,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锋面过境,出现雨、雪天气
课堂练习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认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1)材料一、 二告诉我们,气候受 的影响。
(2)“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 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 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
(3)将下列地理知识重新排序,组成地理联系,并将序号填入对应空格内。
A.全球气温升高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燃烧煤、石油 E.沿海低地被淹 F.两极冰川融化
E
人类活动
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
D
C
A
F
B
课堂练习
*
14.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毫米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
(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
(“升高”或“降低”),从面使饭菜熟得更快;
(2)高压锅是一种实用的厨具,登山队很喜欢使用它,因为在高原上,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未达到100℃时开始沸腾。若如图某型号的高压锅的锅盖面积为450cm2, 当锅内水蒸气的压强达到1.6个当时大气压时,锅内气体对锅盖的作用力(压力)为 N。
(3)此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F限压阀=G=mg=0.1kg×10N/kg=1N
p限压阀=F限压阀/S=1N/(10×10-6m2)=1×105Pa
p最大=p0+ p限压阀=1×105Pa+1×105Pa=2×105Pa
7200
升高
低于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后小练
选择题
1.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
2.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3.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暖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A.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③④
4.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043.9米纵
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
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5.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①和风细雨  ②冬暖夏凉  ③电闪雷鸣  ④长夏无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某中学召开《中国古诗词大会》,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天气的
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④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7.如图是北半球气压与气流运动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高压区②,空气上升,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B.低压区①,空气下沉,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C.低压区②,空气上升,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D.高压区①,空气下沉,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8.在给病人输液时,为了使整个输液过程中,药液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将一张明信片沿着其边长弯成弧形放在玻璃台面上,形成一座“拱形纸桥”,当你对着“拱形纸桥”使劲吹气时,你会发现( )
A.“纸桥”被吹开较长的距离 B.“纸桥”被吹开较短的距离
C.“纸桥”被吹得上下跳动几下 D.“纸桥”的“桥面”将贴向桌面
二、填空题
10.如图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它经常出现在
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气压控制,天气以 为主。
(2)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角度2:冷锋和暖风
4.如图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四地都为阴雨天气 B.a、c为晴朗天气
C.b、c将出现阴雨天气 D.a、d将出现阴雨天气
11.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 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
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
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 ;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
水泥的 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的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
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12.读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此图出现的时间
应该是我国的 季。
(2)B区为非季风区, (冬、夏)季
风难以到达。
(3)①为 (填风向)季风,主要来
自 洋。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______沿
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3.如图甲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图乙是某品牌高压锅,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
甲 乙
(1)由图甲可知, 。
(2)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甲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
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参考答案
选择题
C 2.B 3.C 4.B 5.C 6.B 7.C 8.B 9.D
填空题
(1)高; 晴朗干燥 (2)B 4.D 5.C
11.(1)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不易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增加水量);
(3)热量;比热容;蒸发。
12.(1)夏;(2)夏;(3)东南;太平;(4)东南
13.(1)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6℃
① ②
吹气
水的沸点/℃
130
120
110
100
1.0 1.2 1.4 1.6 1.8气压/105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