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化学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化学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16:37:06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了解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通过动手实验掌握CO2相关性质的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
3.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知道温室效应的危害,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增强环保意识;
4.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5.掌握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6.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对环境的污染,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新知导入
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鸣呼了,人们百思不解。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那么,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
新知讲解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操作】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装有2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6-3
现象
分析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新知讲解
学以致用:
“屠狗洞”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现在的你能解释吗?
山洞中有大量石笋,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氧气和空气的密度大,因此二氧化碳沉积在人类腰间以底,狗的身高不足人膝,狗的呼吸也需要氧气,因为氧气的含量不足所以狗因缺氧而死。
新知讲解
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阅读课本P117的实验6-4,完成下面的表格。
现象
分析
塑料瓶变瘪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新知讲解
总结一下吧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气态
无味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
于水
不支持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
新知讲解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该过程中有没有化学变化呢?
【实验操作】
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注意】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思考:
新知讲解
步 骤 现 象 分 析





喷上稀醋酸
紫色小花变红
稀醋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石蕊是一种指示剂,遇酸变红色
喷水
紫色小花不变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直接放入CO2中
紫色小花不变色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喷水后放入CO2中
紫色小花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将Ⅳ中的小花取出,加热
红色又变成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所以红花又变成紫色
新知讲解
【实验操作】
2.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吹干,观察现象。
现象
分析
红色又变成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所以红花又变成紫色
总结一下吧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2.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H2CO3===H2O+CO2↑
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红色又恢复成紫色
一、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了,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CO2 + Ca(OH)2 CaCO3 ↓+ H2O
新知讲解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
①虽然二氧化碳_______毒性,但它不能__________,人在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环境中,会感到气闷、头痛乃至窒息死亡。因此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要注意通风换气。
没有
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CO2 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
10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新知讲解
②二氧化碳的用途
a.光合作用
b.重要的化工原料
c.灭火
d.作气体肥料
e.作制冷剂
f.人工降雨
新知讲解
2.对环境的影响
①什么是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CO2、O3、CH4、氟氯代烷(氟氯昂)等。
新知讲解
2.对环境的影响
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新知讲解
2.对环境的影响
③防治措施
a.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 。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采取的措施
1.制定限制CO2的政府和国际规定,签订公约。
2.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CO2等。
3.倡导“低碳”生活。
新知讲解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常用排水法来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一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28(小于29),密度比空气略小。
二、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新知讲解
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一氧化碳气体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 + O2 2CO2
点燃
1.可燃性
新知讲解
炭火中CO的燃烧
煤炉中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CO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煤炉中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
2CO + O2 2CO2
点 燃
C + CO2 2CO
高 温
C + O2 CO2
点 燃
二、一氧化碳
新知讲解
温馨提醒: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一氧化碳有毒性
中毒原理:
新知讲解
【讨论】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
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
掺入难闻气味的气体是便于发现煤气泄漏
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阀,打开门窗通风,杜绝一切明火。
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新知讲解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新知讲解
CO+CuO Cu+CO2
Δ
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CO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夺得氧 失去氧
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
作还原剂 作氧化剂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分析:
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新知讲解
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加热前要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
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玻璃管内的
空气与一氧化碳混合后,加热时发生爆炸。
2. 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至冷却?
防止空气进入,把生成的热铜重新氧化成氧化铜。
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 要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气体烧掉或用气球收集起来?
新知讲解
三、一氧化碳的应用
a.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在高温下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
2Fe2O3+3C 4Fe+3CO2
高温
原理:
b.作燃料
2CO+O2 2CO2
点燃
原理:
高温炼铁
二、一氧化碳
板书设计
1.CO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CO2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1.CO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CO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CO+O2 2CO2
点燃
一、二氧化碳
二、一氧化碳
(2)毒性
(3)还原性
CO+CuO Cu+CO2

3.一氧化碳的应用
a.用于冶金工业
2Fe2O3+3C 4Fe+3CO2
高温
b.作燃料
2CO+O2 2CO2
点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