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卷
一、填空题
1.(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所到的鸟叫声很 ,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答案】动听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我们所听到的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2.(2020四上·睢县期中)你听到自然界的 声, 声, 声, 声。
【答案】风;水;雨;鸟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由自然界发出的,也可由人工制造的声音,自然界中的声音,有水声、雨声、风声、鸟声等。
3.(2023四上·三河月考)敲击鼓面时,鼓面 ,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 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
【答案】振动;鼓声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
4.(2023四上·三河月考)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 。
【答案】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听觉神经和耳蜗,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把声音传入中耳;鼓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听小骨把声音传入内耳。人的外耳道就你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5.(2023四上·曹县期末)弦越长,越粗,越松,发出的声音越 。
【答案】低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跟震动的频率有关,震动烦率低,音高越低,震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琴弦越长,震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琴弦越短,震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琴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反之琴弦越松,音调越低。
6.午餐妈妈准备的牛奶、水果、面包、火腿等美食。其中 中富含蛋白质、 中富含淀粉、 中富含维生素。这些食物一靠牙齿和胃,将其研碎:二靠唾液、 、 、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妈妈提醒小涛“病从口入”,可以通过 、 等方法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
【答案】牛奶;面包;水果;胃液;肠液;洗手;刷牙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判断题
7.(2020四上·仙居期末)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 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往往可以从各种声音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例如: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8.(2020四上·仙居期末)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竖笛管璧振动产生。(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笛管本身没有振动,也不是人的声音传给竖笛的。
9.(2020四上·仙居期末)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土电话”,从“土电话”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拉直的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10.(2023四上·三河月考)耳蜗可以收集声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把声波聚集在耳朵中。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1.(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题目说法错误。
12.N95口罩是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可以有效阻档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三、单选题
13.(2023四上·三河月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这句话中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是( )。
A.风声 B.雨声 C.读书声
【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是人为发出的声音,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故选C。
14.(2020四上·江川期末)下列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是( )。
A.小鸟的鸣叫声 B.雷鸣声
C.狂风暴雨声 D.工厂里,机械的轰鸣声
【答案】D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工厂里机械的轰鸣声属于人类生产活动才能发出的声音,小鸟的鸣叫、雷鸣声、狂风暴雨声都属于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15.(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后,用手握住音叉,音叉会( )。
A.继续发出声音 B.停止发声 C.声音会变强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后用手握住音叉,音叉的振动停止了,因此会停止发声。
16.(2020四上·仙居期末)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 )。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强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17.(2023四上·三河月考)听觉神经属于( )的结构。
A.外耳 B.内耳 C.中耳
【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对耳的结构的认识,耳蜗和听觉神经属于内耳。选项B正确。
18.(2023四上·陵城月考)在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①→④→⑤→③→②→⑧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⑧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即途径是: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19.(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 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在上下跳动,该实验探究( )。
A.声音的强弱与鼓面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豆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高低与敲击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振动。轻轻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小、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大,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这探究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故选A。
20.(2023四上·三河月考)课堂上,大家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亮,用下面科学词汇描述最合适的是( )。
A.高 B.弱 C.低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课堂上,大家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亮,说明声音强。
21.(2020四上·仙居期末)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一首悦耳的钢琴曲,这个钢琴曲是由( )振动产生的。
A.钢琴琴弦 B.空气 C.电视喇叭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是由钢琴琴弦振动发出的声音。
22.(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用木锤敲打,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图中能敲出的音高最高的编钟是( )。
A.① B.② C.③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编钟时,编钟由于振动发出悦耳的声音。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选C。
23.(2022四上·麻城期末)以下乐器中,不属于靠弦的振动发声的是( )
A.二胡 B.竖笛 C.小提琴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 A.二胡是弦乐器,是依靠弦的振动发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竖笛属于管乐器,是依靠空气振动发声的,故B符合题意;
C.小提琴是弦乐器,也是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
24.(2023四上·盘龙期末)要使吉他的弦发出的声音高一些,应( )
A.把弦调得紧些 B.把弦调得松些 C.让弦的松紧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吉他的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应该将吉他的弦调的紧一些。
25.(2022四上·润州期中)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
A.小铁盘 B.吸管 C.纸盒
【答案】A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应该选择的材料是小铁盘,敲击小铁盘会发出声音。
26.(2022四上·润州期中)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拇指钢琴”,其中最长的钢条发出的声音( )。
A.最高 B.最小 C.最低
【答案】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物体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所以最长的钢条发出的声音最低。
27.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毛细血管 B.肺 C.心脏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28.(2023四上·昭化期末)下列情形中,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的是( )。
A.慢走20步后 B.睡觉时 C.跳动10次后 D.快跑400米后
【答案】D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气,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所以快跑400米后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
29.(2023四上·昭化期末)小丽是一名身体健康的四年级小学生,她的肺活量最可能是( )毫升。
A.4500 B.1500 C.500 D.100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四年级小学生肺活量及格到优秀标准为1100~2600毫升。小丽是一名身体健康的四年级小学生,在4500毫升、1500毫升、500毫升、100毫升四个数据中,她的肺活量最可能是1500毫升。故B选项符合题意。
30.(2023四上·西山期末)肺活量是肺部健康的标准之一,肺活量越大就说明我们肺部的吸氧能力越强,呼吸系统功能越强。小明同学想要继续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坚持锻炼 B.多吃食物 C.多睡觉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A符合题意。
31.(2023四上·西山期末)下列所示的食物中属于动物类食物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按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鸡蛋来源于鸡,属于动物类食物;玉米、香蕉都来源于植物,属于植物类食物。
32.(2023四上·南山期末)周慧一天所吃的食物如下
时间 所吃的食物
早餐 面包、豆浆、鸡蛋
午餐 馒头、鸡腿、排骨、白菜
晚餐 米饭、鱼、牛肉、菠菜
其他时间 牛奶
周慧将一天中的食物分为两大类:面包、馒头、米饭、豆浆、白菜、菠菜归为一类,其他食物归为另一类。你认为她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 )
A.来源于植物还是动物
B.主食还是副食
C.肉蛋类还是果蔬类
【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用方法分为生食食物和熟食食物。周慧将一天中的食物分为两大类:面包、馒头、米饭、豆浆、白菜、菠菜归为一类,鸡蛋、鸡腿、排骨、鱼、牛肉和牛奶归为另一类,这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可见A符合题意。
33.(2022四上·金华期中)在课堂上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对食物进行辨认
B.方便对食物的储存
C.方便对食物的研究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关于将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四、连线题
34.(2023四上·三河月考)把下面各现象与它们是否能发声连起来。
弹钢琴
揉搓皮筋 能发声
拉伸皮筋
按压鼓面 不能发声
抓挠桌面
敲击铝片琴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弹钢琴、抓挠桌面、敲击铝片琴,都会产生振动,从而能发声。揉搓皮筋、拉伸皮筋,按压鼓面不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5.(2022四上·巨野期中)把下列食物与它们的日常食用方法连起来。
白菜 葡萄 瘦肉 带鱼 黄瓜 番茄 桔子 鸡肉
生食 熟食 既可以生食,又可以熟食
【答案】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类, 熟食是经过烹饪的食品,如米饭,肉类等到;生食是不经过烹饪,能够生吃的食品,如葡萄、苹果等,既是生食又是熟食的有黄瓜、西红柿等。
五、综合题
36.(2023四上·三河月考)
【答案】①耳郭②外耳道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觉神经⑥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
六、简答题
37.(2023四上·三河月考)宇航员在太空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能听到外边的声音吗 为什么 (6分)
【答案】不能。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因此,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不能听到声音。
七、实验探究题
38.(2020四上·仙居期末)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1)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
①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填字母)。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尺子的力度
c.尺子的材质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
(2)我们也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下表是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尺子振动长度的关系,请分析:
尺子振动的长度(cm) 5 10 15 20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①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②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尺子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强且更高。
a.减小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b.增加拨动的力度,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
c.增加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相同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至少写出两个影响的因素) 、 。
【答案】(1)B;幅度
(2)低;C;琴弦的松紧、;琴弦的粗细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①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A错误;
B.拨动尺子的力度大小可以影响尺子振动幅度大小,影响声音强弱,故B正确;
C.尺子的材质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C错误;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2)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②A.减小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弱,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A错误;
B.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低,故B错误;
C.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C正确;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除长度外,相同条件下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琴弦的松紧、粗细、材质等因素有关。
39.(2023四上·西山期末)学习了“声音”单元后,明明进行了声音的探究
(1)他先探究了竖笛的声音,吹竖笛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塑料管 C.空气
(2)从竖笛的结构图可知,吹奏同一个音阶,用力吹竖笛,发出的声音( )。
A.更低 B.更强 C.更弱
(3)他在吹的过程中,发现桌子上“鼓膜”模拟装置上的纸屑在跳动,这是因为( )。
A.竖笛的声音引起了纸屑的振动
B.竖笛的声音引起了气球皮的振动
C.竖笛的声音引起了桌子的振动
(4)他用同样的力吹了一组“5 (so)” -“3 (mi)”-“1 (do)” 由高到低的音阶,发现气球皮上的纸屑跳动得( )。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没有变化
(5)明明利用奶茶吸管做了一个简易的排箫演奏美妙的乐曲。如图所示,依次从长管吹到短管,发出的声音音高( )。
A.从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音高没有变化
【答案】(1)C
(2)B
(3)B
(4)A
(5)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竖笛是吹奏乐器,吹竖笛能发出声音是由于竖笛管中吹进去的空气在振动产生的。故C选项正确。
(2)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的,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从竖笛的结松图可知,吹奏同一个音阶,用力吹竖笛,空气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更强。故B选项正确。
(3)他在吹的过程中,发现桌子上“鼓膜”模拟装置上的纸屑在跳动,这是因为竖笛的声音引起了气球皮的振动,气球皮的振动引起纸屑跳动。故B选项正确。
(4)他用同样的力吹了一组“5(so)”-“3(mi)”-“1(do)”由高到低的音阶,音调越来越低,是因为空气振动越来越慢。因此,会发现气球皮上的纸屑跳动得越来越慢。故A选项正确。
(5)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明明利用简易的排箫演奏美妙的乐曲,依次从长管吹到短管,振动会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音高从低到高。故B选项正确。
40.(2022四上·杭州期中)下图的乐器有四根琴弦1234,每根琴弦的粗细不一样,弹奏时左手在琴颈处按压琴弦,右手在琴箱处波动这根琴弦使其发出声音。请回答:
(1)相同条件下,依次弹拨四根琴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1号琴弦 B.2号琴弦 C.3号琴弦 D.4号琴弦
(2)如果演奏前发现1号琴弦声音偏高,下面方法可以帮助调准的是( )
A.将琴弦调松一些
B.换一根细一点的琴弦
C.将琴弦调紧一些
(3)左手按住琴颈时,拨动琴弦后振动的部分是( )
A.整根琴弦 B.按压琴颈以上部分 C.按压琴颈以下部分
(4)演奏时,小明左手在4号琴弦从上往下按压,右手弹拨4号琴弦,听到的声音( )
A.从高到低变化
B.从低到高变化
C.弹拨同一根琴弦,所以高低没有变化
(5)小明通过电话弹琴给奶奶听,奶奶听到的声音是( )
A.琴弦振动发出
B.喇叭振动发出
C.琴箱内空气振动发出
【答案】(1)D
(2)A
(3)C
(4)A
(5)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琴弦越粗,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1)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4号琴弦声音最高。
(2)考查调低音高的办法,可以通过将琴弦调送一些,降低音高。
(3)通过按压秦颈可以调整琴弦振动的部分,振动的是秦颈以下的部分。
(4)因为振动的部分不同,音高不同,从上往下压时,是从高到低变化的。
(5)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1 / 1教科版(2019)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卷
一、填空题
1.(2023四上·三河月考)我们所到的鸟叫声很 ,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2.(2020四上·睢县期中)你听到自然界的 声, 声, 声, 声。
3.(2023四上·三河月考)敲击鼓面时,鼓面 ,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 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
4.(2023四上·三河月考)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 。
5.(2023四上·曹县期末)弦越长,越粗,越松,发出的声音越 。
6.午餐妈妈准备的牛奶、水果、面包、火腿等美食。其中 中富含蛋白质、 中富含淀粉、 中富含维生素。这些食物一靠牙齿和胃,将其研碎:二靠唾液、 、 、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妈妈提醒小涛“病从口入”,可以通过 、 等方法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
二、判断题
7.(2020四上·仙居期末)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
8.(2020四上·仙居期末)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竖笛管璧振动产生。( )
9.(2020四上·仙居期末)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
10.(2023四上·三河月考)耳蜗可以收集声音。( )
11.(2023四上·三河月考)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
12.N95口罩是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可以有效阻档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 )
三、单选题
13.(2023四上·三河月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这句话中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是( )。
A.风声 B.雨声 C.读书声
14.(2020四上·江川期末)下列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是( )。
A.小鸟的鸣叫声 B.雷鸣声
C.狂风暴雨声 D.工厂里,机械的轰鸣声
15.(2023四上·三河月考)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后,用手握住音叉,音叉会( )。
A.继续发出声音 B.停止发声 C.声音会变强
16.(2020四上·仙居期末)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 )。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强 C.不变
17.(2023四上·三河月考)听觉神经属于( )的结构。
A.外耳 B.内耳 C.中耳
18.(2023四上·陵城月考)在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①→④→⑤→③→②→⑧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⑧
19.(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 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在上下跳动,该实验探究( )。
A.声音的强弱与鼓面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豆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高低与敲击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
20.(2023四上·三河月考)课堂上,大家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亮,用下面科学词汇描述最合适的是( )。
A.高 B.弱 C.低
21.(2020四上·仙居期末)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一首悦耳的钢琴曲,这个钢琴曲是由( )振动产生的。
A.钢琴琴弦 B.空气 C.电视喇叭
22.(2023四上·三河月考)如图所示,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用木锤敲打,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图中能敲出的音高最高的编钟是( )。
A.① B.② C.③
23.(2022四上·麻城期末)以下乐器中,不属于靠弦的振动发声的是( )
A.二胡 B.竖笛 C.小提琴
24.(2023四上·盘龙期末)要使吉他的弦发出的声音高一些,应( )
A.把弦调得紧些 B.把弦调得松些 C.让弦的松紧不变
25.(2022四上·润州期中)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
A.小铁盘 B.吸管 C.纸盒
26.(2022四上·润州期中)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拇指钢琴”,其中最长的钢条发出的声音( )。
A.最高 B.最小 C.最低
27.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毛细血管 B.肺 C.心脏
28.(2023四上·昭化期末)下列情形中,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的是( )。
A.慢走20步后 B.睡觉时 C.跳动10次后 D.快跑400米后
29.(2023四上·昭化期末)小丽是一名身体健康的四年级小学生,她的肺活量最可能是( )毫升。
A.4500 B.1500 C.500 D.100
30.(2023四上·西山期末)肺活量是肺部健康的标准之一,肺活量越大就说明我们肺部的吸氧能力越强,呼吸系统功能越强。小明同学想要继续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坚持锻炼 B.多吃食物 C.多睡觉
31.(2023四上·西山期末)下列所示的食物中属于动物类食物的是( )。
A. B. C.
32.(2023四上·南山期末)周慧一天所吃的食物如下
时间 所吃的食物
早餐 面包、豆浆、鸡蛋
午餐 馒头、鸡腿、排骨、白菜
晚餐 米饭、鱼、牛肉、菠菜
其他时间 牛奶
周慧将一天中的食物分为两大类:面包、馒头、米饭、豆浆、白菜、菠菜归为一类,其他食物归为另一类。你认为她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 )
A.来源于植物还是动物
B.主食还是副食
C.肉蛋类还是果蔬类
33.(2022四上·金华期中)在课堂上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对食物进行辨认
B.方便对食物的储存
C.方便对食物的研究
四、连线题
34.(2023四上·三河月考)把下面各现象与它们是否能发声连起来。
弹钢琴
揉搓皮筋 能发声
拉伸皮筋
按压鼓面 不能发声
抓挠桌面
敲击铝片琴
35.(2022四上·巨野期中)把下列食物与它们的日常食用方法连起来。
白菜 葡萄 瘦肉 带鱼 黄瓜 番茄 桔子 鸡肉
生食 熟食 既可以生食,又可以熟食
五、综合题
36.(2023四上·三河月考)
六、简答题
37.(2023四上·三河月考)宇航员在太空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能听到外边的声音吗 为什么 (6分)
七、实验探究题
38.(2020四上·仙居期末)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1)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
①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填字母)。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尺子的力度
c.尺子的材质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
(2)我们也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下表是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尺子振动长度的关系,请分析:
尺子振动的长度(cm) 5 10 15 20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①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②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尺子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强且更高。
a.减小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b.增加拨动的力度,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
c.增加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相同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至少写出两个影响的因素) 、 。
39.(2023四上·西山期末)学习了“声音”单元后,明明进行了声音的探究
(1)他先探究了竖笛的声音,吹竖笛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塑料管 C.空气
(2)从竖笛的结构图可知,吹奏同一个音阶,用力吹竖笛,发出的声音( )。
A.更低 B.更强 C.更弱
(3)他在吹的过程中,发现桌子上“鼓膜”模拟装置上的纸屑在跳动,这是因为( )。
A.竖笛的声音引起了纸屑的振动
B.竖笛的声音引起了气球皮的振动
C.竖笛的声音引起了桌子的振动
(4)他用同样的力吹了一组“5 (so)” -“3 (mi)”-“1 (do)” 由高到低的音阶,发现气球皮上的纸屑跳动得( )。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没有变化
(5)明明利用奶茶吸管做了一个简易的排箫演奏美妙的乐曲。如图所示,依次从长管吹到短管,发出的声音音高( )。
A.从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音高没有变化
40.(2022四上·杭州期中)下图的乐器有四根琴弦1234,每根琴弦的粗细不一样,弹奏时左手在琴颈处按压琴弦,右手在琴箱处波动这根琴弦使其发出声音。请回答:
(1)相同条件下,依次弹拨四根琴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1号琴弦 B.2号琴弦 C.3号琴弦 D.4号琴弦
(2)如果演奏前发现1号琴弦声音偏高,下面方法可以帮助调准的是( )
A.将琴弦调松一些
B.换一根细一点的琴弦
C.将琴弦调紧一些
(3)左手按住琴颈时,拨动琴弦后振动的部分是( )
A.整根琴弦 B.按压琴颈以上部分 C.按压琴颈以下部分
(4)演奏时,小明左手在4号琴弦从上往下按压,右手弹拨4号琴弦,听到的声音( )
A.从高到低变化
B.从低到高变化
C.弹拨同一根琴弦,所以高低没有变化
(5)小明通过电话弹琴给奶奶听,奶奶听到的声音是( )
A.琴弦振动发出
B.喇叭振动发出
C.琴箱内空气振动发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动听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我们所听到的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2.【答案】风;水;雨;鸟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由自然界发出的,也可由人工制造的声音,自然界中的声音,有水声、雨声、风声、鸟声等。
3.【答案】振动;鼓声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
4.【答案】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听觉神经和耳蜗,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把声音传入中耳;鼓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听小骨把声音传入内耳。人的外耳道就你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5.【答案】低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跟震动的频率有关,震动烦率低,音高越低,震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琴弦越长,震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琴弦越短,震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琴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反之琴弦越松,音调越低。
6.【答案】牛奶;面包;水果;胃液;肠液;洗手;刷牙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 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往往可以从各种声音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例如: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笛管本身没有振动,也不是人的声音传给竖笛的。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土电话”,从“土电话”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拉直的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把声波聚集在耳朵中。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题目说法错误。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13.【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是人为发出的声音,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工厂里机械的轰鸣声属于人类生产活动才能发出的声音,小鸟的鸣叫、雷鸣声、狂风暴雨声都属于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1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后用手握住音叉,音叉的振动停止了,因此会停止发声。
1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17.【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对耳的结构的认识,耳蜗和听觉神经属于内耳。选项B正确。
18.【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即途径是: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19.【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振动。轻轻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小、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大,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这探究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故选A。
20.【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课堂上,大家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亮,说明声音强。
21.【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是由钢琴琴弦振动发出的声音。
2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编钟时,编钟由于振动发出悦耳的声音。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选C。
2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 A.二胡是弦乐器,是依靠弦的振动发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竖笛属于管乐器,是依靠空气振动发声的,故B符合题意;
C.小提琴是弦乐器,也是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
2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吉他的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应该将吉他的弦调的紧一些。
25.【答案】A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应该选择的材料是小铁盘,敲击小铁盘会发出声音。
26.【答案】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物体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所以最长的钢条发出的声音最低。
27.【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28.【答案】D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气,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所以快跑400米后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
29.【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四年级小学生肺活量及格到优秀标准为1100~2600毫升。小丽是一名身体健康的四年级小学生,在4500毫升、1500毫升、500毫升、100毫升四个数据中,她的肺活量最可能是1500毫升。故B选项符合题意。
30.【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A符合题意。
31.【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按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鸡蛋来源于鸡,属于动物类食物;玉米、香蕉都来源于植物,属于植物类食物。
32.【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用方法分为生食食物和熟食食物。周慧将一天中的食物分为两大类:面包、馒头、米饭、豆浆、白菜、菠菜归为一类,鸡蛋、鸡腿、排骨、鱼、牛肉和牛奶归为另一类,这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可见A符合题意。
33.【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关于将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34.【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弹钢琴、抓挠桌面、敲击铝片琴,都会产生振动,从而能发声。揉搓皮筋、拉伸皮筋,按压鼓面不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5.【答案】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类, 熟食是经过烹饪的食品,如米饭,肉类等到;生食是不经过烹饪,能够生吃的食品,如葡萄、苹果等,既是生食又是熟食的有黄瓜、西红柿等。
36.【答案】①耳郭②外耳道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觉神经⑥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
37.【答案】不能。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因此,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不能听到声音。
38.【答案】(1)B;幅度
(2)低;C;琴弦的松紧、;琴弦的粗细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①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A错误;
B.拨动尺子的力度大小可以影响尺子振动幅度大小,影响声音强弱,故B正确;
C.尺子的材质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C错误;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2)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②A.减小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弱,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A错误;
B.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低,故B错误;
C.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C正确;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除长度外,相同条件下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琴弦的松紧、粗细、材质等因素有关。
39.【答案】(1)C
(2)B
(3)B
(4)A
(5)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竖笛是吹奏乐器,吹竖笛能发出声音是由于竖笛管中吹进去的空气在振动产生的。故C选项正确。
(2)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的,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从竖笛的结松图可知,吹奏同一个音阶,用力吹竖笛,空气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更强。故B选项正确。
(3)他在吹的过程中,发现桌子上“鼓膜”模拟装置上的纸屑在跳动,这是因为竖笛的声音引起了气球皮的振动,气球皮的振动引起纸屑跳动。故B选项正确。
(4)他用同样的力吹了一组“5(so)”-“3(mi)”-“1(do)”由高到低的音阶,音调越来越低,是因为空气振动越来越慢。因此,会发现气球皮上的纸屑跳动得越来越慢。故A选项正确。
(5)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明明利用简易的排箫演奏美妙的乐曲,依次从长管吹到短管,振动会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音高从低到高。故B选项正确。
40.【答案】(1)D
(2)A
(3)C
(4)A
(5)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琴弦越粗,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1)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4号琴弦声音最高。
(2)考查调低音高的办法,可以通过将琴弦调送一些,降低音高。
(3)通过按压秦颈可以调整琴弦振动的部分,振动的是秦颈以下的部分。
(4)因为振动的部分不同,音高不同,从上往下压时,是从高到低变化的。
(5)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