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第三章 声的世界 达标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个工人从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则关于另一个工人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空气传来的
B.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传来的
C.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
D.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
2、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3、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声波吹灭蜡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乙图:小兔子根据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C.丙图: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D.丁图:发生台风海啸时常伴有超声波
4、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情况
C.抽去罩内一些空气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
D.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轻声说话声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打雷时,我看到闪电约1秒才听到雷声,声源离我的距离约为( )
A.440m B.340m C.240m D.140m
6、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9、鱼儿在水中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12、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 )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
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 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
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相同
14、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6、关于乐音与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
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C.乐音也有时变成噪声
D.乐音和噪声有本质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
二、填空题。
17、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18、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② ______,③______。
19、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____________的标志.
20、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 __(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 _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_ 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
21、如图所示,是人们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或潜艇等水下目标的示意图,声呐发出的是________波,它的频率高于_______Hz。如果从发出到接收到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s,那么目标距离声呐源为_______m。(设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距离等于声速与时间之积)
22、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 __ m/s.
三、实验题。
23、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这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4、有一艘停在水面上的汽艇发出汽笛声,在6s后听到经高山反射回来的回声,试计算高山和汽艇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第三章 声的世界 达标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个工人从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则关于另一个工人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空气传来的
B.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传来的
C.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
D.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
【答案】C
2、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答案】B
3、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声波吹灭蜡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乙图:小兔子根据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C.丙图: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D.丁图:发生台风海啸时常伴有超声波
【答案】C
4、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情况
C.抽去罩内一些空气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
D.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轻声说话声
【答案】B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打雷时,我看到闪电约1秒才听到雷声,声源离我的距离约为( )
A.440m B.340m C.240m D.140m
【答案】B
6、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答案】B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答案】C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A
9、鱼儿在水中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答案】B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A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答案】C
12、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 )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
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 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
【答案】A
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相同
【答案】A
14、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答案】C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16、关于乐音与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
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C.乐音也有时变成噪声
D.乐音和噪声有本质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
【答案】D
二、填空题。
17、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答案】钢管 空气
18、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② ______,③______。
【答案】响度;音调;频率
19、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____________的标志.
【答案】定位 鸣笛
20、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 __(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 _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_ 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
【答案】响度大 声源 超声波
21、如图所示,是人们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或潜艇等水下目标的示意图,声呐发出的是________波,它的频率高于_______Hz。如果从发出到接收到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s,那么目标距离声呐源为_______m。(设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距离等于声速与时间之积)
【答案】超声 20000 750
22、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 __ m/s.
【答案】15000
三、实验题。
23、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这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A;D;F (2)控制变量法
四、计算题。
24、有一艘停在水面上的汽艇发出汽笛声,在6s后听到经高山反射回来的回声,试计算高山和汽艇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答案】高山和汽艇间的距离是10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