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21: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1、选择性必修 2 第 1 章第 1~2 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内环境是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支气管中的氧气 B.肌细胞间隙的液体 C.胃腔中的胃液 D.膀胱内的尿液
人体某处组织中细胞的内环境如图所示,其中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②~⑤表示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由③渗入④的量一般大于渗人⑤的 B.若图示组织为骨骼肌,则④处 O2 的浓度低于①处的 C.④中的缓冲物质能维持其 pH 稳定 D.若图示组织为骨骼肌,则进食后①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④处的
某同学的手在不小心碰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但在抽血化验时,却不会躲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大脑只通过小脑与脊髓相连 B.抽血时不会躲避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控制 C.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构成 D.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脑细胞死一个就会少一个”是传统的观点,但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已逐步发生了改变。下列说法不能推翻传统观点的是( )
科学家在性成熟的大鼠脑区和金丝雀的某中枢均发现新生神经元 B.生活体验和学习活动可促进成年人脑中的神经元产生 C.成年动物的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且不再继续分裂
D.有望通过培养新生神经元来修复因疾病或创伤引起的受损的脑区 5.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寒冷环境中,健康人的产热量远大于散热量 C.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完成的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 6.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H 分泌后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B.肝脏细胞与软骨细胞都有与 GH 结合的受体 C.IGF-1 含量增多会促进垂体分泌的 GH 增多 D.GH 与 IGF-1 能协同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7.以下叙述只存在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静脉注射康复病人的血清 B.泪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 C.肌肉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D.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抗体 8.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序号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腺是 T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B.①表示 T 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分布有该细胞
C.②表示 B 淋巴细胞,在淋巴液中分布有该细胞 D.①和②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9.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等。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范畴,有记忆性 B.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与风湿性心脏病的相同 C.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可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D.免疫功能低下引发的过敏反应不会损伤机体 10.免疫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细胞能识别自身细胞的 HLA,可避免白细胞攻击自身细胞 B.通过免疫因素清除衰老的细胞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C.细胞毒性 T 细胞能增殖分化生成记忆 T 细胞
D.B 细胞接受辅助性 T 细胞呈递的抗原后即能活化 11.李子在未熟透的时候被采摘下来,颜色青黄,味道酸涩,但其若是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以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了苹果产生的( )
A.乙烯 B.生长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取三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 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让三段胚芽鞘如图放置,其中 A 端是形 态学上端,B 端是形态学下端,然后分别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在图示位置,并让胚芽鞘②接受单侧光照射。据此分析,一段时间后,能够向右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是( )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油菜素内酯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芽、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在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菜素内酯在植物体内含量微少,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油菜素内酯和萎蔫叶片中产生的脱落酸均能促进种子萌发 C.油菜素内酯和根尖中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分裂 D.油菜素内酯和根冠中产生的脱落酸在细胞分裂方面相抗衡
下列各项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草原中每平方千米绵羊的数量 B.每平方千米山林中树的数量 C.某池塘一年中的鲤鱼的新增数 D.一亩地中小麦的产量
调查作物植株上某种蚜虫的种群密度时通常不使用标记重捕法,其原因可能是( )
①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强 ②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弱
③蚜虫的活动范围较小 ④蚜虫的活动范围较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 0 分。 16.神经元受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神经元外正内负的膜电位主要与 K+外流有关 B.刺激后,兴奋部位的动作电位主要是 Na+内流引起的 C.刺激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D.兴奋后,神经元的细胞膜又会恢复到静息电位的状态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饥饿条件下,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调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饥饿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会减少,肝糖原的分解会加快 C.长时间不进食会引起脂肪代谢加快,脂肪大量地转化为糖类 D.长时间不进食后,注射的葡萄糖溶液的作用只是为细胞提供能量
研究人员测定了正常大鼠和经药物处理后的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脑组织部位的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检测指标 正常组 甲减组
乙酰胆碱含量/(μg·g-1) 116.02 87.71
甲状腺激素受体含量/(fmol·μg-1) 0.57 0.97
A.甲减大鼠伴随有代谢缓慢、精神萎靡等症状 B.甲减大鼠乙酰胆碱含量下降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C.甲减大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较高 D.甲状腺激素减少会抑制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19.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通常一个 a 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B.红细胞膜上有特定的抗原物质 C.该病的发病机理与哮喘的相同 D.巨噬细胞可以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20.下列结合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的①大于② B.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提高野生动物的②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影响③ D.春运期间,河南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受④的影响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21.(11 分)图 1 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C、D、E 分别代表反射弧上不同的位点。由于某些原因该
反射弧在图中阴影处部分受损,但损伤的具体程度未知。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图 1 中,在A 点给予适宜刺激,A 点由静息状态到产生动作电位再恢复静息状态时,膜外侧电位的变化是 。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细胞膜外的 Na+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膜内 Na+浓度。
图 1 中,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原因是 。
为检测损伤的部位,将图 2 中灵敏电流计的甲、乙两电极分别连接在 A、B 两点,并电刺激
(填“C”、“D”或“E”)点,观察灵敏电流计偏转的次数和骨骼肌的反应情况。若灵敏电流计偏转了 2 次,骨骼肌不收缩,则表明 。
22.(11 分)适量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需水量约为 2500mL,除去食物中含有的水分,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喝水 1200mL。人体水代谢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分析,ADH(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 (填“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长期饮水过少会导致 ,造成内环境紊乱,不利于身体健康。
当高血浆渗透压对下丘脑 的刺激增强时,会促进下丘脑合成并分泌 ADH,ADH 通过血液运输后作用于 ,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导致排尿量 。
肾性尿崩症是多种病变引起的肾脏对 ADH 敏感性缺陷,导致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肾性尿崩症患者临床表现为 ,患者体内血量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常常引起血浆中 ADH 含量 (填“增多”或“减少”)。
23.(11 分)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出血热的有效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系列研究。科学家采集了感染过 EV 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他们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EV 侵入人体,首先要通过的屏障是( )
EV 进入内环境后,EV 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 (填“抗原”或“抗体”)会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体液免疫主要靠 “作战”。EV 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需要借助 (填免疫方式)将靶细胞裂解。
根据题图分析,最好选取 (填“甲”或“乙”)的血液分离记忆 B 细胞用以制备抗体。若用 EV 再次感染甲,则与初次感染 EV 相比,甲的患病程度会 (填“加重”、“减轻”或“相似”),因为 。
24.(11 分)某实验小组研究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简称抑制剂)对芹菜茎伸长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赤霉素在植物细胞生长方面的生理作用是 。结合实验结果推测 2 组的处理为 。
植物感知光信号可以通过 蛋白实现,本实验通过 1 组和 组或 组和
组对比,说明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使植株增高。
本实验是否能说明芹菜自身可以合成赤霉素? (填“是”或“否”),原因是 。 25.(11 分)油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树种,在建筑、家具制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为合理开发油松资源,研 究人员对某区域油松林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树龄 0~5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50~55
株数 103 57 35 28 19 16 15 13 8 7 4
调查油松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取样关键是 。
表中数据是调查了种群的 (填种群数量特征)所得,该区域油松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最可能是 。
研究人员在调查该区域油松林的过程中发现,生活在该区域的某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图中 A 点以前,该种害虫的种群数量达到 (填“K1”或“K”)值时,种内竞争最激烈。A 点以后, K 值明显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 2 点)。
生物学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D 6.C 7.B 8.D 9.C 10.D 11.A 12.A
13.B 14.A 15.C 16.ABD 17.AB 18.ABC 19.ABD 20.D
21.(1)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3 分) 大于(1 分)
(2)小于(1 分) 在突触处神经冲动的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经历的时间较长(3 分)
(3)C(1 分) 该反射弧只损伤了阴影处的传出神经(2 分)
22.(1)神经调节(2 分) 代谢废物滞留,不能正常排出(2 分)
渗透压感受器(1 分) 肾小管和集合管(1 分) 减少(1 分)
多饮多尿(合理即可,2 分) 减少(1 分) 增多(1 分)
23.(1)皮肤、黏膜(或人体的第一道防线)(1 分)
抗原(2 分) 抗体(2 分) 细胞免疫(2 分)
甲(1 分) 减轻(1 分) 甲体内有记忆 B 细胞,再次感染 EV 后其体内的记忆 B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合理即可,2 分) 24.(1)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分化(2 分) 光照(8h·d-1)+赤霉素(2 分)
(2)光敏色素(1 分) 4(1 分) 3(1 分) 6(1 分)
(3)是(1 分) 5 组经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后,植株高度低于 4 组的,说明没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时,4
组本身就可以合成赤霉素(2 分)
25.(1)样方法(2 分) 随机取样(1 分)
(2)年龄结构(2 分) 逐渐增加(2 分)
(3)K(2 分)该害虫种群遭遇食物短缺、该害虫种群的天敌迁入、该害虫种群遭遇了病毒感染、该害虫种群遭遇人为干扰破坏等(答出 2 点即可,2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