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新知突破 储素养
素养培优 提技能
课堂小结 理脉络
随堂巩固 测达标
1.通过分析地理背景条件,明确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设主体功能区。
2.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分析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海洋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为例,说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
1.通过观看视频或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结合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地理特征,运用综合思维,说明其地理背景及发展方向。
2.以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综合思维,结合专题地图综合分析其发展条件及战略措施。
3.结合我国海洋国情及海洋权益的内涵,说明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以及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意义;结合史料及地理知识说明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
1.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包括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海洋蓝色空间等。
2.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
3.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国家制定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
4.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要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5.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新知突破 储素养
知识点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
自主梳理 探新知
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_________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确立的意义: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_______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___________、有序开发。
最核心
经济
因地制宜
3.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_____,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___________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___________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___________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_______________,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少
区域差异
集约利用
自然资源
工业化和城镇化
空间利用效率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_________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_______________差异。
4.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1)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2)主要类型: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多极化
经济发展水平
合作探究 释疑难
问题探究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未来国土空间将形成如下战略格局:“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我国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了“四轮驱动”的新格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列举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分类的地理背景。
提示: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但是存在区域分布差异显著、人均占有量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分类,可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主体功能开发方面的差异及原因。
提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优化开发区域,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黄淮海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因此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的供给,为限制开发区域。
(3)结合海南岛区域地理环境,说说海南岛的区域开发项目。
提示:海南岛处于热带地区,植被茂密,自然风光优美,因此适宜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业。
(4)有人建议可以在三江源地区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的看法。
提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若大规模开发旅游业,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对三江源地区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禁止对该区域进行过度的商业活动开发。
归纳拓展
1.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比较
主体功能区 区域特点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举例
优化开发区域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城镇化 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珠江三角
洲地区
主体功能区 区域特点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举例
重点开 发区域 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 城镇化 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兰州—西
宁地区
限制开 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推进较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 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 三江平
原地区
主体功能区 区域特点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举例
禁止开发区域 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三江源
保护区
2.我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 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典型地区
优化开发区域 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和优化的海域 渤海湾、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峡西部、山东半岛等
重点开发区域 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 城镇建设用海区、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区、海洋工程和资源开发区
主体功能区 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典型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 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 海洋渔业保障区,海洋特别保障区和海岛及其周边海域
禁止开发区域 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 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典例剖析
一个地区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称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读我国一些主体功能区的地域类型图,回答(1)~(2)题。
例题 1
地域类型:城镇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遗产保护地
(1)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域类型是( )
A.城镇化地区 B.农产品主产区
C.重点生态功能区 D.自然遗产保护地
(2)自然遗产保护地主体功能是提供( )
A.矿产品 B.农产品
C.文化产品 D.游憩产品
A
D
[解析] 第(1)题,城镇化地区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开发程度最高;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限制开发区域,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为禁止开发区域。第(2)题,矿产品为矿产资源功能区提供;农产品为农产品主产区提供;文化产品作为服务业的产品,主要由城镇化地区提供;自然遗产能让人赏心悦目,具有旅游价值,游憩产品由自然遗产保护地提供。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被誉为中国的国土“宪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
对点训练
(1)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特色性 D.联系性
(2)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明确区域的归属和范围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因地制宜,促进可持续发展 D.实现各类区域的均衡发展
[解析] 第(1)题,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区域内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成为一个整体,而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第(2)题,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使各功能区因地制宜进行可持续发展。
B
C
知识点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自主梳理 探新知
1.长江经济带概况: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__________,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_______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城市密集,_______广阔。
21%
资源
市场
3.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4.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
(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3)推进_____________,优化产业布局。
新型城镇化
合作探究 释疑难
问题探究
如图为长江水系略图。
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及城市①②的名称。
提示:长江的发源地为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城市①②分别为宜昌、湖口。
(2)长江流经了哪些省(区、市)?干流南北两侧有哪些重要的支流?
提示: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区、市)。北侧支流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等,南侧支流主要有乌江、湘江、赣江等。
(3)说出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地形区。
提示: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4)填写框图,并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提示:原因:长江的水量、流域面积均居我国首位;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落差大。
归纳拓展
1.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优势 表现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黄金水道、南北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完善的高速公路网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旅游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带,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轴 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两翼 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
三极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 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措施
战略方向 具体措施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典例剖析
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区、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回答(1)~(2)题。
例题 2
(1)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
(2)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
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D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及历史悠久并不能体现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第(2)题,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应该是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东西部互动合作,而不是提供生态产品,①错误,④正确;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应在发挥大城市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同时,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从而推行新型城镇化,②错误;长江经济带应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③正确。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3) 题。
对点训练
(1)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B.地跨我国三大地区
C.改革开放起步早 D.交通便利
(2)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 )
A.生态保护 B.经济建设
C.灾害防御 D.城市建设
(3)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辐射范围最广的是( )
A.上海市 B.武汉市
C.成都市 D.重庆市
D
A
A
[解析] 第(1)题,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交通便利,D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地跨我国三大地区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A、B错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早的地区是珠三角地区,C错误。故选D。第(2)题,国家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所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
亲河永葆生机活力,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3)题,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诸如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这些都赋予了上海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A正确。武汉市、成都市、重庆市的城市地位不如上海市,所以B、C、D错误。故选A。
知识点三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和维护海洋权益
自主梳理 探新知
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海洋的作用:“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_________漫长,_________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___________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海岸线
大陆架
季风特征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___________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___________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发展措施:立足于保护海洋_________,清晰规划海洋_________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_____________能力。
海洋灾害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空间利用
可持续发展
二、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1)定义:___________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国家可主张的海洋权益范围:_______、领海、毗连区、_______ ______、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国家领土
内水
专属经
济区
2.南海诸岛:
(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_________多年历史。
②中国最早_______、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③中国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_____________,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2)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权利。
①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_______。
②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_______和毗连区。
③中国南海诸岛拥有_____________和大陆架。
④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2 000
发现
主权和管辖
主权
领海
专属经济区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在历史上
①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_______和利用的。
②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_______活动。
③早在_____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2)在地质上
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_________,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
②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是我国台湾省的________。
命名
生产
明
大陆架
附属岛屿
4.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1)中国政府的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___________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2)意义
①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_______及外部环境。
②巩固_______,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双边协商
周边
海防
合作探究 释疑难
问题探究
中国的海洋战略
海洋政治上,维护主权,坚定不移;
海洋经济上,适度开发,重在保护;
海洋军事上,立足科技,建设现代化海军;
海洋外交上,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海洋文化上,强化国民海洋意识。
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提示: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农耕文明影响,海洋意识薄弱,重陆轻海,错失海洋大发展机遇。
(2)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包含哪些产业?今后应该如何发展?
提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包含海洋生产、海洋水产、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信息服务业等。今后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远洋开发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对于海洋划界应做哪两手准备?
提示:一是友好协商,以协议的方式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坚决反对别国侵占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4)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域划界争端,我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手段?
提示:我国政府坚持友好协商的基本方针,运用政治、法律、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通过共同开发使争议各方都能获得现实经济利益,在“多赢”的基础上解决海上纷争。
(5)我国为什么要规划和建设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
提示:我国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局部海域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时有发生;建设海洋主体功能区可以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归纳拓展
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
名称 划分 相关权益
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内水 是领海基线向陆的一面海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名称 划分 相关权益
毗连区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大陆架 大陆架包括沿海国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名称 划分 相关权益
专属经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公海 是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国际海底区域 指国家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
[方法技巧] 图示记忆海域的划分
典例剖析
(2023·江苏南京高一期末)下图示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和钓鱼岛。读图,据此完成(1)~(2)题。
例题 3
(1)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 )
①巩固国家安全 ②强化公民海洋意识
③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④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近年来,我国维护钓鱼岛权益的重要措施是( )
A.加强对钓鱼岛的定期巡航
B.设立钓鱼岛管理机构
C.加快向钓鱼岛移民
D.鼓励渔民到钓鱼岛海域捕鱼
B
A
[解析] 第(1)题,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公民海洋意识,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①②④正确。第(2)题,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钓鱼岛的定期巡航,有效地维护了钓鱼岛权益。
英法海底隧道位于英吉利海峡,连接法国的加来和英国的多佛。读英吉利海峡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对点训练
(1)下列与材料中对英吉利海峡开发利用海洋方式相同的是( )
A.长芦盐场 B.鱼虾贝藻养殖
C.杭州湾跨海大桥 D.海水淡化厂
(2)图中岛国从其东部海域可开发的海洋资源最可能是( )
A.石油、海盐 B.淡水、溴
C.石油、鱼类 D.锰结核、天然气
[解析] 第(1)题,英吉利海峡的英法海底隧道属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结合选项可知,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属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2)题,图中岛国为英国,其东部海域为北海,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和重要产油区。
C
C
素养培优 提技能
策略指导
判断海洋权益归属的方法
确定某国在某海域的权益时,可按下图所示思路进行分析。
(1)距领海基线的距离。按照距领海基线的距离确定某海域是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还是公海,一旦该海域所属权限类型确定后就可判定该国在某海域的权益。
(2)海底地貌特点。海底地貌的差异影响相关国家的海洋权益,尤其是大陆架的外部界限。例如,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而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近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归中国所有。如下图所示。
(3)历史事实。确定岛屿及附近海域权益时,要尊重最先发现原则、历史习惯原则。例如,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政府和人民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
考题展示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M海域( )
①归属需甲国和芬兰通过友好协商确定 ②存在污染问题
③赤潮频发 ④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航线必经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甲国和芬兰对于波的尼亚湾应( )
A.尊重其归属国开发所有海底资源的权利
B.尊重其归属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
C.公平分担保护每一寸海洋国土的义务
D.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A
D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为瑞典。M海域属于瑞典和芬兰共同的领海,其归属需瑞典与芬兰通过友好协商确定;M海域纬度位置较高,发生赤潮的温度条件较差,“频发”不恰当;M海域存在污染问题,但不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航线必经之路。第(2)题,波的尼亚湾属于芬兰和瑞典共有,不属于某一个国家,故A、B、C均不对,选D。
课堂小结 理脉络
随堂巩固 测达标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2.长江干流流经我国的( )
①地势三大阶梯 ②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
③三大自然区 ④三个温度带和三类干湿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A
[解析] 第1题,长江的大支流自西向东分别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第2题,长江干流只流经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未流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经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区两个温度带;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三类干湿地区。
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不属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举措的主要有( )
A.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B.最大限度开发海洋资源
C.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D.维护海洋权益
B
4.下列关于我国对南海的海洋权益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
②中国最早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③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④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3题,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要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而非最大限度,因此答案选B。第4题,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因此答案选C。
C
随着《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正式出炉,我国强化了对海岛的保护。读我国部分海岛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岛屿中,全部位于我国南海的是( )
A.舟山群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黄岩岛
6.关于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北温带 B.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C.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 D.隶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黄岩岛全部位于南海,D正确。舟山群岛在东海,钓鱼岛也在东海,台湾岛主要在东海,A、B、C错。第6题,南沙群岛及周边海域位于热带海区,因此答案为A。
D
A
二、综合题
7.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_____海域为甲国的毗连区,甲国可在此行使哪些权力?
(2)按《大陆架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沿海国对其所属大陆架享有的主权权利有哪些?
(3)乙国的渔船未经甲国许可到丙地捕鱼,与甲国发生海洋权益争执。请分析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应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4)乙国的某船舶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进行劳务交易,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为什么?
C
[答案] (1) 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和邻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2)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物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
(3)不一定。因为题目未说明甲、乙两国是如何平等协商解决两国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的权益争议的,所以不能认定是乙国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
甲、乙两国应对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海域,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或者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自然资源的办法。
(4)是。因为丁处是甲国的毗连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国非军事用途船舶未经甲国允许,在此只享有航行、飞越的权利。
[解析] 第(1)题,沿海国所属的毗连区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沿海国对所属毗连区海域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第(2)题,大陆架内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物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第(3)题,丙处是甲国与乙国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部分,甲、乙两国应对这部分海域的权益进行平等协商解决,既可以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根据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本题对此未做明确说明,故乙国渔船在丙处捕鱼,不能认定是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第(4)题,乙国船舶未经甲国允许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交易的行为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第五章 第三节
[合格考达标练]
一、选择题
(2023·广东天河期中)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2.从主体功能区角度分析,图中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为( )
A.优化开发区 B.重点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依据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石油化工业
C.原材料加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家具制造业、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某区域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可反映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读1999—2017年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情况图,回答5~6题。
5.与京津冀经济圈相比,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占比更低的原因可能是( )
①科研人才较少 ②农业、副业生产发达
③私营工业比重较大 ④资金投入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京津冀经济圈中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功能定位 B.科研人才集中
C.名胜古迹众多 D.金融行业发达
(2023·江苏沭阳期中)下图为“海洋空间的划分”图。据此完成7~8题。
7.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 )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8.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国对E海域行使的权利为( )
A.可禁止其他国家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
B.可禁止其他国家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C.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水域航行和飞越
D.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水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
二、综合题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地区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1)说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的重要意义。
(2)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地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该省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等级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读“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山东省的主体功能区分布情况是( )
A.有三种主体功能区类型
B.山东半岛都是优化开发区域
C.鲁西南地区没有禁止开发区域
D.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全省的一半多
2.下列主体功能区中不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是( )
A.东部沿海农产品主产区
B.鲁西南农产品主产区
C.鲁中南山地生态经济区
D.胶东半岛的烟台和青岛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生境适宜性指某种生境可为生物物种提供适宜生存和繁衍的能力,也可视为单位时间内栖息地的潜在供给能力。行为辐射需要量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影响周边栖息地质量,从而引起的生境维持服务的减少量。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生境维持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2000~2013年,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生境服务能力供需不平衡,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B.海水入侵范围扩大
C.气候干旱程度加剧 D.行为辐射需求量大
4.为提高京津冀地区生境供给能力,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开垦荒草地 B.控制经济规模
C.实施生态移民 D.跨流域调水
(2022·江苏扬州高一学业考试)宫古海峡是我国船只进出太平洋,从近海走向深海的重要通道。宫古海峡十分宽阔,除了南北靠近岛屿的12海里范围属于日本领海之外,其他水域都属于国际公共水道。下图是2021年4月辽宁舰航母编队远海训练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是( )
A.领海权益 B.公海权益
C.专属经济区权益 D.毗连区权益
6.此次远航训练的主要目的是( )
A.勘探台湾岛的周边海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B.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
C.监测航线海域的环境并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
D.为我国渔民提供精确的气象信息和导航服务
二、综合题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群的集散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受城市发展阶段、经济水平和用地面积等因素影响,城市群的集散程度可分为趋于集中和趋于分散两种类型。城市夜间灯光强度及其增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城市群的集散程度。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集散程度现属于趋于分散型。图Ⅰ示意部分国家级城市群平均灯光强度变化,图Ⅱ示意城市群集散程度类型。
(1)分别说出长江三角洲与成渝城市群集散程度的类型,并分析形成该差异的原因。
(2)简述沿海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有利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合格考达标练]
一、选择题
(2023·广东天河期中)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B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2.从主体功能区角度分析,图中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为( D )
A.优化开发区 B.重点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可知,①处位于甘肃河西走廊附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制约本地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水源;②处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制约本地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属于禁止开发区,保护和恢复本地区自然环境为主,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依据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C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A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石油化工业
C.原材料加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家具制造业、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解析] 第3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资源更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②③正确;交通和技术力量处于劣势,①④错误。故选C。第4题,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产业。服装制造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家具制造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都不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故A正确,B、C、D错误。
某区域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可反映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读1999—2017年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情况图,回答5~6题。
5.与京津冀经济圈相比,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占比更低的原因可能是( C )
①科研人才较少 ②农业、副业生产发达
③私营工业比重较大 ④资金投入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京津冀经济圈中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 )
A.城市功能定位 B.科研人才集中
C.名胜古迹众多 D.金融行业发达
[解析] 第5题,农业、副业属于第一产业,私营工业属于第二产业,长江经济带由于农业、副业生产发达,私营工业比重较大,第一、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比京津冀经济圈大,因此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比重更低,②③正确;长江经济带科研人才较多,资金投入多,①④错误。第6题,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由于城市功能定位使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大;科研人才集中、名胜古迹众多、金融行业发达均不是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最大的主要原因。
(2023·江苏沭阳期中)下图为“海洋空间的划分”图。据此完成7~8题。
7.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 B )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8.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国对E海域行使的权利为( A )
A.可禁止其他国家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
B.可禁止其他国家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C.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水域航行和飞越
D.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水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
[解析] 第7题,领海是属于沿海国家或岛屿国家行使主权范围内的海域。领海范围还包括海域的上空、海岛、海底的海床及底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据图可知,C海域为国家的毗连区。故选B。第8题,据图可知,E海域属于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有下列权利: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以及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等的主权权利;对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仍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故选A。
二、综合题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地区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1)说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的重要意义。
(2)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地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该省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分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与天津、河北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2)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止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碱、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止风沙危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3)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力、技术等方面的联系,推动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解析] 本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材料,注意涉及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第(1)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企事业单位迁出;能够腾出空间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调整城市功能区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减少城市人口,缓解城市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压力;与天津、河北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等。第(2)题,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措施可从农业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配,缓解春旱和夏涝等问题;排灌结合,防止土地盐碱化,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碱、耐旱作物,提高经济收益;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减少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产值等。第(3)题,三个地区在区域发展中有不同的定位,发挥各区域优势,河北发挥资源优势、北京发挥技术优势、天津发挥制造业等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使得三个地区协调发展,需加强产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系,推动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对已污染环境的治理,注意生态保护等。
[等级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读“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山东省的主体功能区分布情况是( D )
A.有三种主体功能区类型
B.山东半岛都是优化开发区域
C.鲁西南地区没有禁止开发区域
D.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全省的一半多
2.下列主体功能区中不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是( D )
A.东部沿海农产品主产区
B.鲁西南农产品主产区
C.鲁中南山地生态经济区
D.胶东半岛的烟台和青岛
[解析] 第1题,山东省有四种主体功能区,只是禁止开发区域呈点状分布在各功能区内,不单独占据大面积的空间,A错误;山东半岛部分地区是优化开发区域,B错误;禁止开发区域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区,鲁西南也有,C错误;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较大,图中可以看出有半数以上,D正确。故选D。第2题,限制开发区域分两类,一种是农产品主产区,另一种是重点生态功能区。胶东半岛的青岛市是城市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烟台也属于优化开发区域。故选D。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生境适宜性指某种生境可为生物物种提供适宜生存和繁衍的能力,也可视为单位时间内栖息地的潜在供给能力。行为辐射需要量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影响周边栖息地质量,从而引起的生境维持服务的减少量。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生境维持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2000~2013年,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生境服务能力供需不平衡,主要原因是( D )
A.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B.海水入侵范围扩大
C.气候干旱程度加剧 D.行为辐射需求量大
4.为提高京津冀地区生境供给能力,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D )
A.开垦荒草地 B.控制经济规模
C.实施生态移民 D.跨流域调水
[解析] 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服务需求量增加,导致生境维持服务量减少;由材料信息“行为辐射需要量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影响周边栖息地质量,从而引起生境维持服务的减少量”可知,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生境服务能力供需不平衡,主要原因是行为辐射需求量大,D正确。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较弱,A错误。与海水入侵关系不大,B错误。该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并未导致气候干旱加剧,C错误。故选D。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为了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实施了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D正确。如果草地开垦不当,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A错误。控制经济规模和实施生态移民不太现实,B、C错误。故选D。
(2022·江苏扬州高一学业考试)宫古海峡是我国船只进出太平洋,从近海走向深海的重要通道。宫古海峡十分宽阔,除了南北靠近岛屿的12海里范围属于日本领海之外,其他水域都属于国际公共水道。下图是2021年4月辽宁舰航母编队远海训练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是( B )
A.领海权益 B.公海权益
C.专属经济区权益 D.毗连区权益
6.此次远航训练的主要目的是( B )
A.勘探台湾岛的周边海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B.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
C.监测航线海域的环境并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
D.为我国渔民提供精确的气象信息和导航服务
[解析] 第5题,宫古海峡位于琉球群岛的宫古岛与久米岛—冲绳岛之间,是所谓第一岛链地带最宽的海峡,是国际航道,上下各12海里是琉球的领海,其他为专属经济区和公海,并非领海,他国有自由航行权,属于公海航道。它连接中国近海和西太平洋。中国船只奔南太平洋到澳大利亚等国,或者横穿太平洋到中美洲、南美洲等地,穿行宫古水道都是经济活动的,也是中国海空军穿越第一岛链进入深海及美军进入中国近海的重要地带。所以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是公海权益,A错误,B正确;毗连区是指毗连领海之外的一带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也就是从领海再向外拓宽12海里。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00海里,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片海域。我国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海域与专属经济区权益和毗连区权益无关,C、D错误。故选B。第6题,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域划界争端,我国政府坚持友好协商的基本方针,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进行,此次远航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B正确;与勘探台湾岛的周边海域的油气资源、监测航线海域的环境并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和为我国渔民提供精确的气象信息和导航服务等内容无关,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群的集散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受城市发展阶段、经济水平和用地面积等因素影响,城市群的集散程度可分为趋于集中和趋于分散两种类型。城市夜间灯光强度及其增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城市群的集散程度。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集散程度现属于趋于分散型。图Ⅰ示意部分国家级城市群平均灯光强度变化,图Ⅱ示意城市群集散程度类型。
(1)分别说出长江三角洲与成渝城市群集散程度的类型,并分析形成该差异的原因。
(2)简述沿海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有利影响。
[答案] (1)类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集散程度为趋于分散型;成渝城市群集散程度为趋于集中型。原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起步较早,经济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差异较小,城镇化增速放缓;中心城市后备土地有限,部分产业趋于向周边城市发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起步较晚,经济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差异较大,城镇化增速较快;中心城市对人口和产业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发展趋于集中。
(2)利于中心城市分散城市职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利于周边城市承接部分中心城市转移的产业,促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利于沿海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趋于分散状态,成渝城市群整体趋向于集中状态,因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集散程度为趋于分散型,成渝城市群集散程度为趋于集中型。形成长江三角洲与成渝城市群集散程度类型的原因主要从经济水平、城镇化、城乡差异与土地的角度来分析。从经济水平的角度来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起步较早,说明经济水平比较高;成渝城市群发展起步比较晚,所以经济水平比较低。从城镇化的角度来说,由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经济水平比较高,所以城镇化水平也比较高,城镇化速度放缓;成渝城市群由于经济水平比较低,所以城镇化水平也相对比较低,城镇化速度较快。从城乡差异的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于城镇化水平比较高,所以城乡差异小,中心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有限;成渝城市群由于城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城乡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较强。从土地的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后备土地有限,所以部分产业会趋向于向周边城市发展;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后备土地较多,所以产业趋向于向中心城市发展。因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集散程度为趋于分散型,成渝城市群集散程度为趋于集中型。第(2)题,沿海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有利影响主要从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产业结构、环境质量、周边城市的城镇化、经济、基础设施及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与区域的协同发展等角度来分析。沿海城市群的发展能够分散中心城市职能;沿海城市群的建立,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沿海城市群的发展能够改善中心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沿海城市群的发展,能够使周边城市承接中心城市转移的产业,从而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由于周边城市能够承接产业,所以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有利于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也有利于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沿海城市群的建立,能够加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能够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信息交流,从而能够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