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单元内容要点
一场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
两场民族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两部重要文献:《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三位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
三位著名人物: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林肯
三次著名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视频导入:日本的崛起
新课导入
日本?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日本幕府统治的内外危机,知道倒幕运动的发动。
2.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改革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3.认识日本善于学习外国的优良传统;理解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时改革才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1
知识点一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内忧——幕府统治:
2.外患——列强入侵: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
(2)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1)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
(2)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德川幕府
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
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
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幕府禁令
原因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
幕府时期的日本纺织工场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也译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原因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
1854年,美日签署《日美亲善条约》。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①观察此图,获取的信息有:美国人首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通商。主持倒幕运动的四强藩是萨摩、土佐、长州、肥前。明治维新前,日本已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
②命题方向: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倒幕运动的原因、明治维新的背景等。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名师点拨
最早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英国;最早打开日本大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
2
知识点二 倒幕运动
1.原因:
2.发动:
3.政变:
(1)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日本黄金大量外流,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2)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4.结果:
5.迁都:
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开港通商后,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社会危机加剧。
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幕府统治
封建统治阶级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士
农
工
商
年代 一年农民暴
动平均次数
1801-1810 9.8
1811-1820 16.6
1821-1830 13.3
1831-1840 27.9
1841-1850 12.9
1851-1860 17
1861-1867 19.4
开港通商后,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社会危机加剧。
倒幕运动爆发
倒幕运动
史料: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
解读:“裂开的房子”是指当时存在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美国社会。这段话表明了林背希望美国结束分裂,成为一个完整国家的愿望。
设问:史料中的“半奴隶”“半自由”指的是什么?
答案: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制度,即南方的种植国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①此图显示的是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存在的封建等级关系,其中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此时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大名、武士同属“士”这一阶层,他们是统治阶级;武士常常受到将军、大名的控制,特别是中下级武士,他们后来成为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农、工、商属于被统治阶级,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供养着统治阶级。
②通过此图可直观地了解日本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等级关系。
③命题方向:明治维新的背景、倒幕运动等。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
理解倒幕运动的性质
思维延伸
(1)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部分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强藩的大名组成的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武力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斗争,胜利后逐渐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因此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
(2)从运动的目的、结果和作用来看,倒幕派要求用武力推翻腐败的幕府,进行社会改革,最终结束了幕府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地主联合专政的统一的新政权——明治政府。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保证了一系列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措施得以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
3
知识点三 明治维新
时间 1868年 目的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意义 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
维新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改革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什么是明治维新?
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
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明治维新
二、明治维新的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方面 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文化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
对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最有利(资本、
原料、市场)
A、最体现改革性质 B、影响最深远 C、巩固新政权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最具远见卓识,有
利于可持续发展
大名的
世袭领地
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
积极
消极
影响
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项 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名 称
时 间
主持者
学习国
作 用
7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中国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
明治天皇
欧美
1868年
646年
合作探究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戊戌变法(19末)
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国际环境
结果
回顾所学,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了政权
资阶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1)自由资义时期
2)西方侵略中国
(有利的国际环境)
1)向帝义过渡阶段
2)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成功
失败
合作探究
回顾所学,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相同点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方式 自上而下
积极作用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本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作用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不同点 日本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维新前还经历了倒幕战争。日本明治维新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各项措施比较全面等。 俄国则没有。 合作探究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异同点?
①本图记录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教育改革的历史事实,图中教师正在教学生数学知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其中包括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②图片说明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大力培养人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命题方向:常用来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意义等。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思维延伸
(1)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倒幕派掌握了国家权力。
(3)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4)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家国情怀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并投身到改革中。
(2)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3)要主动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情不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也不同
思维延伸
(1)革命方式:英国、法国都是因为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采取革命的方式。
(2)独立战争方式:美国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采取民族独立战争的方式。
(3)改革方式:俄国、日本分别因农奴制和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课后活动:
1.制作《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写出在以下年代中国和日本发生的大事。
1840-1860年
1861-1880年
1881-1900年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影响?
1.提示:
《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
时间 中国 日本
1840-1860年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美国等西方列强入侵,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1861-1880年 洋务运动 倒幕运动、明治维新
1881-1900年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2.提示:
(1)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响: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7世纪的日本如果拒绝学习和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日本的原始文明照样可以在其列岛生存下去。当历史行进到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则“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上述材料说明( )
A.大化改新是日本被动学习唐朝文化的结果B.明治维新是日本严重民族危机催化的产物
C.日本具有极强的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能力D.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是日本发展的转折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若某个民族在19世纪不想灭亡的话,就得接受百方的“文明制度”,这与日本的民族存亡有关。19世纪中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日本遭受民族危机,同时日本也意识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遂进行明治维新,故B项正确。
考查角度一 明治维新的背景
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在明治维新后深受日本民众欢迎,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一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一边用整脚的英语谈论时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工商业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答案】D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考查角度二 明治维新的内容
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明治维新( )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但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C.使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了日本的文化D.通过“和平宪法”推进日本民主化改革
【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信息是“成功”“几近毁灭性的失败”“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但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B项符合题意。
考查角度三 明治维新的影响
谢谢观看!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