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ppt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ppt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3-22 19: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小结与复习(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有进一步的理解,能灵活运用代人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并能熟练地列出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把“二元” 转化为“一元’’的消元思想,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的思想方法。
2.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2.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复习提问 1.知识结构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注意事项
(1)在实际问题中,常会遇到有多个未知量的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一样,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数学模型之一,要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很多,但它的基本思想都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最常见的消元方法有代人法和加减法。一个方程组用什么方程来逐步消元,转化应根据它的特点灵活选定。
(3)通过列方程组来解某些实际问题,应注意检验和正确作答,检验不仅要检查求得的解是否适合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所得的解答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二、课堂练习 1.求二元一次方程3x+y=10的正整数解。 分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是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如y=10-3x,给定x一个值,求出y的一个对应值,就可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而此题是对未知数x、y作了限制必须是正整数,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x可能是1、2、3、4…但是当x=4时,y= 10-3×4=-2,y却不是正整数,因此x只能取正整数的一部分,即x= 1,x=2,x=3。 2.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
求m和n的值。 分析:因为,x=1,y=2是方程组的解。
根据方程组解的定义和x=1,y=2既满足方程①又满足方程②于是有:解这个方程组即可。 3.A、B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月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车3小时可追上乙车;相向而行,两车1.5小时相遇,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分析:这里有两个未知数:甲、乙两车的速度;有两个相等关系:
(1)同向而行:甲3小时的行程=乙3小时行程十150千米
(2)相向而行:甲1.5小时行程+乙1.5小时行程=150千米
解设甲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y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4.一个三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为13,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如果把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所得新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大99,求这个三位数。 小结与复习(二)目的
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难点:间接设元以及找出2个等量关系。
一、复习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如何设未知数?
我们已经知道,有两种设元方法——直接设元、间接设元。当直接设元不易列出方程时,用间接设元。
在列方程(组)的过程中,关键寻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决定直接设元,还是间接设元。 二、讲解 例1.某旅行团从甲地到乙地游览。甲、乙两地相距100公里,团中的一部分人乘车先行,余下的人步行,先坐车的人到途中某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先步行的那部分人,已知步行时速是8公里,汽车时速是40公里,问要使大家在下午4:00同时到达乙地,必须在什么时候出发? 分析:这个问题实质上求的是如果按题设的行走方式,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时?
本题比较复杂,引导学生用线段图帮助分析。例1.某旅行团从甲地到乙地游览。甲、乙两地相距100公里,团中的一部分人乘车先行,余下的人步行,先坐车的人到途中某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先步行的那部分人,已知步行时速是8公里,汽车时速是40公里,问要使大家在下午4:00同时到达乙地,必须在什么时候出发? X公里 乙 y公里 C 甲上车点下车点ADB(1)汽车从A→B→D所需的时间与先步行的一部分人从A到D所需的时间相等。
(2)汽车从B→D→C所需的时间与后步行的一部分人从B到C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因此可设先坐车的一部人下车地点距甲地x公里,这一部分人下车地点距另一部分人的上车地点相距y公里,如图所示。
由以上两个等量关系,得:X公里 乙 y公里 C 甲上车点下车点ADB(1)汽车从A→B→D所需的时间与先步行的一部分人从A到D所需的时间相等
(2)汽车从B→D→C所需的时间与后步行的一部分人从B到C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因此可设先坐车的一部人下车地点距甲地x公里,这一部分人下车地点距另一部分人的上车地点相距y公里,如图所示。
由以上两个等量关系,得:解方程组即可得到方程组的解。 (100-X)公里 例2:某学校新建一栋4层高的教学楼,每层有8间教室,进出
这栋楼共有4道门,其中2道正门大小相同,2道侧门大小也相
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1道正门和
2道侧门,2分钟内可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1道正门和1
道侧门时,4分钟可通过800名学生。
(1)求平均每分钟1道正门和1道侧门分别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
20% ,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
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楼每间教室有45名学生,问:
建造的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解:(1) 设平均每个分钟1道正门可以通过x名学生,1道理侧门可以通过y名学生。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平均每分钟1道正门可以通过120名学生,1道侧门可以通过80名学生。 经过检验,符合题意例2:某学校新建一栋4层高的教学楼,每层有8间教室,进出
这栋楼共有4道门,其中2道正门大小相同,2道侧门大小也相
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1道正门和
2道侧门,2分钟内可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1道正门和1
道侧门时,4分钟可通过800名学生。
(1)求平均每分钟1道正门和1道侧门分别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
20% ,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
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楼每间教室有45名学生,问:
建造的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解:(2) 这栋楼共有学生4×8×45=1440(名) 拥挤时5分钟4道门可以通过:
5×2×(120+80)×(1-20%)=1600(名) 因为1600>1440,所以建造的4道门符合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