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历史 课题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知道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位置,著名战役,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的总趋势,辩证的认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懂得“改革推动历史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讲究策略,了解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3.了解都江堰工程,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知道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媒体技术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多媒体视频等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朝代歌》视频,前面我们学习了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东周的前半段动荡的春秋时期,这节课我们来一起了解东周的后半段战国,这又是一段什么样的时期呢? 讲授;一、战国七雄 春秋初期 2.春秋后期 3.战国时期 对比三幅图,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诸侯国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节课我们已经见识了春秋霸主的风采,到了战国时期,春秋霸主中的晋国和齐国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实力较强的是哪几个?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并在战国形势图上圈画他们的地理位置。当时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那么当时的战争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又有哪些主要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涌现了我们熟知的成语和历史典故,我们放在课后活动中一起处理。 过渡: 七雄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如果你是战国时期的人民,你最渴望的是什么?那么七国中哪一个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潜力?我们看秦国的地理位置并不是七国中最优越的,为什么秦国能够迅速强大,并且统一六国? 讲授:二、商鞅变法 时间; 人物: 你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吗?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获得人民信任和支持下,商鞅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内容: 下面我们进行一下角色扮演,在农民、地主,士兵,贵族四个角色中选择一个,选取一条措施,谈谈商鞅变法给你带来的影响。 影响: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二:……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我们能够看出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过渡: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迅速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而秦国在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就是哪一座水利枢纽呢? 讲授:三、都江堰 时间: 修建者: 修建地点: 都江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到现在还在为四川8个市,32个县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都江堰的设计原理,在看视频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都江堰由哪两大主体工程构成?2.都江堰作为一个综合性水利枢纽,都发挥了哪些方面作用? 材料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岑参(唐)《石犀》 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我们能看出都江堰的修建对于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识记背诵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提升作业:课后活动题第一题 板书设计: 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化 注重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梳理朝代的更替。 明显减少 晋国不见了,被韩赵魏三家取代 齐国被田氏取代。 战国七雄 学生在地图上圈画七国的位置,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国家能够早日统一,实现和平。 秦国 商鞅变法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答案 获得群众信任,讲究诚信。 学生发言,代表各自的阶层,谈谈商鞅变法的影响。小组成员加以补充,最后教师加以点评和讲解。 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 学生阅读教材,快速找到答案。 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有利条件。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其他同学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