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联合测评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联合测评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21: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联合测评
生物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杭州亚运会上,何杰为中国队在亚运史上首次获得了男子马拉松金牌。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不断挑战自我、创出佳绩,下列有关运动员生理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增强,产生大量CO2进入血浆使血浆pH下降
B.血糖不断被消耗,血糖下降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C.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活动,增加能量供应
D.运动员大量出汗,补水可恢复其内环境稳态
2.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神经传导的基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离子跨膜运输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对Na+内流存在抑制过程
B.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不为0
C.局部电流是Na+流动而形成的电流
D.神经细胞膜外K+浓度增大对静息电位的值无影响
3.当病原体被抗体包被形成的颗粒较大无法被巨噬细胞吞噬时,NK细胞可释放胞毒颗粒裂解病原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由浆细胞或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分泌产生
B.②中抗体与NK细胞的FcR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胞毒颗粒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NK细胞发现识别被抗体包被形成的较大颗粒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4.脑中约60%~70%的突触利用谷氨酸作为主要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不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B.突触后神经元上的谷氨酸受体与谷氨酸结合会引起Ca2+内流,因为谷氨酸受体也是Ca2+通道蛋白
C.EAAT的存在能避免谷氨酸对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发挥作用
D.其他神经递质释放后,也会和谷氨酸一样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兴奋
5.科学家为了证明神经对心肌细胞作用过程存在化学信号,取心脏A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剔除副交感神经,将两个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保持活性。刺激A的副交感神经,从A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的营养液中,B心脏跳动变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心脏不同,大部分血管收缩只受交感神经控制
B.心肌细胞受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二者作用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
C.该实验可以证明副交感神经可以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使心脏跳动变慢
D.心肌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组织液
6.神经元间的环状联系结构(如下图)可以使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时间延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B.神经元③兴奋时,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C.图示结构可能存在于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
D.兴奋由①传到②,并在②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7.如图为人体内分泌系统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物质A~D代表相关激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下丘脑分泌的物质A会对肾小管的活动造成影响
C.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支配胰岛中某些细胞活动加强
D.切断下丘脑和垂体的神经联系,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仍然存在
8.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经导管运输至血液中
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能够升高血糖
C.激素都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D.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9.柑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柑橘的各种生命活动与体内的各种植物激素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脱落酸能在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可以促进果实脱落,乙烯也有此功能
B.赤霉素、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影响,与这两种激素的相对含量有关
C.2,4-D与脱落酸在促进成熟柑橘脱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2,4-D能降低脱落酸的作用效果,可能是通过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实现
10.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成过程如图,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I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的受体不止存在于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表面
B.包裹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C.某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AChR抗体呈阴性,可能是存在蛋白A的抗体导致患病
D.自身免疫疾病往往与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有关
11.人体的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浓度变化可以刺激神经系统
B.内环境中存在葡萄糖、尿素、激素等物质,不存在酶
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会引起组织水肿,与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有关
12.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其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内容显示激素G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该过程中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为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NE可能通过影响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
D.NE在图中属于激素类信息分子
13.胃病是现代社会常发病之一,胃液分泌异常是常见征状。多种刺激都会引起胃液的分泌。通过头部感受器引起的壁细胞分泌胃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看到蛋糕和吃蛋糕都能引起胃液分泌,这两个过程都属于条件反射
B.图中头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过程有两条途径
C.图中能够调节壁细胞的物质只有胃泌素
D.迷走神经引起G细胞分泌胃泌素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神舟十七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对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空间站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保障其生命安全。下列有关空间站整个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更新空间站内空气,使宇航员周围充满氧气
B.通过净化宇航员尿液,使尿液中尿素等废物得到无害化处理
C.通过调节空间站内的温度,维持航天员的体温不发生变化
D.通过调节空间站内的气压,避免航天员的肺由于环境压力变化而发生损伤
15.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的为抑制性突触。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兴奋传至突触a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B.PSP1和PSP2不同的原因是突触a后膜和突触b后膜属于不同树突所致
C.若突触a前膜释放递质增多会使PSP1最大值变大
D.突触b前膜对应的轴突发生和PSP1类似的电位变化也可以引起PSP2的发生
16.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可通过调节骨细胞活动以维持血钙稳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含量的调节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甲状旁腺分泌的PTH能被运输到破骨细胞,因为破骨细胞上有PTH的受体
C.血钙含量是影响肌肉功能的因素,血钙含量过高会导致抽搐现象
D.甲亢患者甲状腺C细胞活动旺盛,往往会出现低血钙症状
17.某人被狗咬伤后,医生给其注射了狂犬病病毒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及时在伤口周围浸润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也可以中和狂犬病病毒
B.疫苗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灭活的病毒或病毒表面蛋白质等成分
C.狂犬病病毒疫苗刺激人体后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D.狂犬病病毒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都属于抗原
18.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在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中起重要作用,重力能引起生长素运输方向变化
B.光敏色素能感受红光和蓝光,并将光信号转化为其他信号,最终影响细胞核内基因的表达
C.植物激素通过参与化学反应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进行
D.春化作用体现了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2分)血糖调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内容。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理如图所示。
(1)胰高血糖素由_________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_________。血糖降低时,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的物质有_________(写2种)。
(2)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能够_________而使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一经肝脏细胞_________就失活了,胰高血糖素没有直接参与肝细胞升高血糖过程,这体现了激素调节___________的特点。
(3)某人胰高血糖素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而失去作用,造成氨基酸代谢异常,这属于免疫异常导致的_________病,据图简述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机制是_________。
20.(13分)2023年匈牙利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因为mRNA疫苗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S蛋白是新冠病毒主要的抗原蛋白,将编码S蛋白的mRNA用磷脂包裹后可制得mRNA疫苗。人接种该疫苗后,能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监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常见的免疫活性物质除图中所示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图中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图中属于免疫系统产生的信息分子的是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mRNA疫苗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性,直接刺激免疫细胞的不是S蛋白的mRNA,而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B细胞分裂分化除了图中所示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B细胞分裂分化除产生图中细胞,还产生_________________细胞,后者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21.(12分)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激素调节也受到环境影响,结合题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人类最早研究的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原料是_______________。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在植物的幼叶和幼根中合成,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_____________运输。
(2)科研人员用野生型和赤霉素(GA)合成缺陷型拟南芥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研究GA对形成层细胞分化为木质部细胞的影响。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依据结果说明赤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___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和高度,并测量___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①甲组植物生长高于乙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下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图甲中①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脊髓中含有排尿中枢。图乙是图甲中虚线框部位的放大。
(1)图甲中“某物质”是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分泌的。引起“某物质”分泌增多时,刺激下丘脑中感受器的变化因素是____________。
(2)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控制膀胱,体现了神经系统中存在_____________调节。某人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脊髓高位损伤)后无法自主排尿,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B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膜。A释放的信号物质与B表面的_________结合,使B上的________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电位变化。
23.(12分)冬季大雪过后道路堵塞,给人们生活工作造成很多不便。为尽快清理道路积雪,环卫工人顶着寒风热火朝天地清理路上积雪,天气虽然寒冷,汗水却已将贴身衣物湿透。在清理积雪时,有关环卫工人体内的相关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剧烈劳动,组织细胞需要从周围吸收更多的能源物质。若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A是_____________,A在内环境各成分间转化时主要去向是_____________。
(2)环卫工人感到炎热,热觉产生于_____________,产生热觉的过程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热觉感受器兴奋后将兴奋传至_____________(填中枢名称),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的调节和_____________等腺体的分泌,最终调节皮肤血管等结构增加散热。自主神经是指控制血管、腺体、内脏等的_______________神经。
(3)动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大,会刺激位于_____________的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还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受______________。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通过内分泌系统、______________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4)剧烈运动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和钠盐等,引起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钠盐减少会刺激_____________(填结构),进而导致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继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联合测评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C C C C C B C D B C B AC AD ABC CD BC
1.B【解析】呼吸作用产生大量CO2进入血浆会被缓冲物质中和,血浆pH基本不变,A错误;血糖下降通过自身调节会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B正确;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蠕动,C错误;汗液中既有水也有无机盐,大量出汗,既需要补水也需要补充盐,D错误。
2.A【解析】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促进Na+的内流,当膜内变为正电时则抑制Na+的继续内流,A正确;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会出现0电位,B错误;局部电流形成原因是在膜的同侧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不是Na+流动形成的,C错误;神经细胞膜外K+浓度增大减小静息电位的值,D错误。
3.C【解析】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A错误;抗体与NK细胞的结合,没有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胞毒颗粒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图中体现的是免疫系统防御,免疫监视指识别清除突变细胞,D错误。
4.C【解析】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A错误;谷氨酸受体与离子通道偶联,谷氨酸受体不是Ca +通道蛋白,B错误;EAAT能回收谷氨酸,避免谷氨酸对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发挥作用,C正确;神经递质也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抑制,D错误。
5.C【解析】大部分血管收缩只受交感神经控制,A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心肌时,作用相反,释放的神经递质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B正确;该实验不能证明神经释放了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C错误;心肌细胞等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组织液,D正确。
6.C【解析】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不会进入突触后膜,A错误;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错误;图示结构可能存在于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C正确;兴奋由①传到②,在②的神经纤维上只发生单向传导,D错误。
7.C【解析】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A正确;物质A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A,会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B正确;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C错误;下丘脑和垂体之间通过激素(体液)联系,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切断下丘脑和垂体的神经联系,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仍然存在,D正确。
8.B【解析】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不经导管运输,是弥散至血液中,A错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能够升高血糖,B正确;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C错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D错误。
9.C【解析】脱落酸合成于萎蔫的叶片、根冠等,乙烯可以促进果实脱落,A正确;植物激素的作用与激素的相对含量有关,B正确;2,4-D是生长素类物质不能促进脱落,C错误;植物激素可以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而起作用,D正确。
10.D【解析】神经递质的受体还可能存在于腺体细胞表面,A正确;突触小泡是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B正确;某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AChR抗体呈阴性,可能是存在蛋白A的抗体可以导致蛋白A不能促使AChR成簇组装,导致患病,C正确;自身免疫疾病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有关,D错误。
11.B【解析】内环境中的CO2浓度变化可以刺激神经系统相关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A正确;内环境中存在乙酰胆碱酯酶等多种酶,B错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过敏反应时,组胺等物质会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导致血管内物质渗出,进而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12.C【解析】激素G在图中的分泌过程中不存在反馈调节,A错误;垂体分泌的激素为促糖皮质激素,B错误;NE可能通过影响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C正确;NE在图中属于激素类信息分子和神经递质类信息分子,D错误。
13.B【解析】吃蛋糕引起胃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图中头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过程有两条途径,B正确;图中能够调节壁细胞的物质有胃泌素和神经递质,C错误;迷走神经引起G细胞分泌胃泌素属于神经调节,D错误。
14.AC【解析】通过更新空间站内空气,使宇航员周围充满空气,A错误;太空中可以通过净化尿液中的废物使尿液得到无害化处理,保障环境适合宇航员生存,B正确;人体的体温相对稳定,不会不变,C错误;气压会影响航天员的肺部压力环境,D正确。
15.AD【解析】当兴奋传至突触a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题干已说明“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所以PSP1和PSP2不同的原因是突触a后膜和突触b后膜接受不同神经递质,引起不同离子跨膜运输,进而分别产生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变化所致,B错误;突触a前膜释放递质增多,不会使PSP1最大值变大,C错误;突触b前膜对应的轴突发生和PSP1类似的电位变化,即动作电位,若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就可以引起PSP2的发生,D正确。
16.ABC【解析】血钙含量的调节过程不存在分级调节,A错误;甲状旁腺分泌的PTH能被运输到破骨细胞,因为随血液循环运输,B错误;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C错误;甲亢患者甲状腺C细胞分泌增强,进而引起血钙降低,会出现低血钙症状,D正确。
17.CD【解析】及时在伤口周围浸润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也可以中和狂犬病病毒,A正确;灭活的病毒或病毒表面蛋白质等成分都可以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都可以做疫苗,B正确;灭活的病毒制成的疫苗表面有多种抗原成分,刺激人体后可产生多种抗体,C错误;狂犬病病毒疫苗属于抗原,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D错误。
18.BC【解析】生长素在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中起重要作用,重力能引起生长素运输方向变化,A正确;光敏色素能感受红光和远红光,B错误;植物激素通过传递信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进行,C错误;春化作用是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D正确。
19.(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胰岛A 蛋白质 葡萄糖、神经递质(2分)(只答一个不给分)
(2)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2分)
接受并起作用后作为信使传递信息(2分)
(3)自身免疫 胰高血糖素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进而将信息传递至细胞内,使磷酸化酶被激活,活化
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运至胞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2分)(合理即可)
【解析】(1)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血糖降低时,血糖本身作为信号能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同时还能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胰岛A细胞,因此葡萄糖、神经递质都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物质。
(2)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升高血糖。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激素不直接参与代谢,只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这体现了激素调节作为信使传递信息的特点。
(3)被自身抗体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据图可知,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机制是胰高血糖素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进而将信息传递至细胞内,使磷酸化酶被激活,活化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运至胞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
20.(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溶菌酶 B细胞 细胞因子
(2)流动 病毒S蛋白 抗原肽
(3)细胞因子的作用(2分) 记忆B 再次接触同种抗原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2分)
【解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和免疫自稳。常见的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图中未给出溶菌酶。抗原呈递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图中显示的细胞是B细胞。免疫系统产生的信息分子的是细胞因子。
(2)图中,mRNA疫苗进入细胞的过程存在膜融合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据图可知,与免疫细胞结合而直接刺激免疫细胞的是病毒S蛋白和抗原肽。
(3)B细胞分裂分化需要抗原物质的直接刺激、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接触和细胞因子的促进,图中未给出细胞因子的作用。B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还产生记忆B细胞,它在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21.(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色氨酸(1分) 乙烯(1分) 极性(1分)
(2)拟南芥的品种(或拟南芥的种类、类型都可得分)和是否用GA处理(或GA处理情况)(两条必须都答出才可得分) 赤霉素能促进形成层细胞分化为木质部细胞(或赤霉素能促进木质部细胞数量增多)
(3)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1分)
②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
【解析】(1)生长素的合成原料是色氨酸。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极性运输。
(2)实验中选用野生型和赤霉素(GA)合成缺陷型两种拟南芥,而且每种拟南芥均分别设置两组,一组用赤霉素处理,一组不处理,所以实验自变量有两个,拟南芥的品种和是否用GA处理。据实验结果可知赤霉素能促进形成层细胞分化为木质部细胞,从而使木质部细胞数量增多。
(3)实验目的是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自变量是紫外线的有无,所以对照组甲组给予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光照,实验组乙组就应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紫外线能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所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需要测定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所以实验结果应是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
2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2)分级 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控制(合理即可)(2分)
(3)神经递质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受体 离子通道
【解析】(1)图甲中“某物质”是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脏影响尿液含量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2)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控制膀胱,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某人因车祸导致脊髓高位损伤,使得大脑皮层与脊髓间联系被切断,所以某人无法自主排尿的原因是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控制。
(3)图乙是突触结构模式图,A是突触小体,B是突触后膜,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B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离子流动和电位变化。
23.(12分,每空1分)
(1)组织液 回渗回血浆
(2)大脑皮层 不属于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腺 传出
(3)脑干 抑制 神经
(4)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解析】(1)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
(2)热觉产生于大脑皮层,产生热觉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热觉感受器兴奋后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的调节和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最终调节皮肤血管等结构。自主神经是指控制血管、腺体、内脏等的传出神经。
(3)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受抑制。内环境稳态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4)钠盐减少会刺激肾上腺皮质,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