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本课目录
新知导入
1
学习目标
2
新知讲解
3
要点梳理
4
课堂小结
5
板书设计
6
课堂练习
7
新知导入
质量守恒定律
含 义
实 质
适 用
参加化学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切化学反应
微观上: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宏观上: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温故知新
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硫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反应?哪种方式最简单、科学?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语言表达
文字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2.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3.S+O2 SO2
点燃
√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1
3
2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掌握化学反应宏观、
微观以及质、量方面的含义。
学会从化学方程式获得有关反应的信息、培养归纳、
总结和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新知讲解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和”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生成”
观察思考
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
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新知讲解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S + O2 SO2
点燃
“与”
“反应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生成”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3
一
新知讲解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
二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S +
O2
点燃
SO2
:
32
16×2
32
64
:
:
:
32+16×2
32
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
3.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3
三
新知讲解
1.直接读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和反应条件
+读“和、与、跟”
读“生成”
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
每多少份质量×××物质与多少份质量
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点燃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SO2
3.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每1个硫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新知讲解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C+O2 CO2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NaOH+CuSO4=Cu(OH)2 ↓+Na2SO4
3.CO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
CuO+CO Cu+CO2
新知讲解
1.系数比 = 分子个数比
4 : 32 : 36
2H2 + O2 2H2O
例: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1:2( )
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32:36( )
2.系数比≠物质的质量比
易错辨析
?
理论质量比=___________
4 : 32 : 36
4g
32g
36g
72g
64g
8g
理论质量比:
实际质量比:
18g
16g
2g
实际质量比
理论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实际质量比不用×系数
?
?
?
2H2 + O2 2H2O
一、根据质量比 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在高压锅炉水处理时,肼(N2H4)用于脱除氧气以防锅炉腐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O2 = N2+2X。则X的化学式为 。
H2O
原子种类 左边个数 右边个数
N
H
O
2
4
2
2
0
0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应该相等,得:
练习.硝酸可发生4HNO3 4NO2↑+X↑+2H2O的反应,根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推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_______、_______。
分解
O2
质量守恒定律
低温
避光
新知讲解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 、 和反应条件。
(2)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 比。
(3)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比。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
(1)物质转化读法: 碳与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
(2)质量比读法: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粒子数量比读法:每 个碳原子与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
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C +
O2
点燃
CO2
反应物
生成物
质量
粒子个数
氧气
二氧化碳
12
32
44
1
1
1
要点梳理
课堂小结
概念
意义
读法
化学
方程式
点燃
C+O2 CO2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
宏观: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微观: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点燃生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读法: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条件 B.生成物 D.反应物
2.下列变化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C.将食盐溶于水配制成食盐水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A
C
课堂练习
3.对化学方程式 理解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2:71:73
D.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2
H2 +
Cl2
点燃
2HCl
B
课堂练习
4.FeCl3溶液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是( )
A.Fe B.FeCl2 C.Fe(OH)2 D.Fe(OH)3
B
2FeCl3+Cu
CuCl2+2X↑
课堂练习
5. 现有化学反应A+B=C,已知A、B、两种物质各12克,加热进行反应,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C16克,则参加反应后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4:1 B.5:1 C.3:1 D.3:2
C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