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合花》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百合花》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8 22: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情境导入
花语
红玫瑰——热情、爱情
红牡丹——富贵、圆满
百合花——纯洁、纯真
茹志娟
百合花
茹志娟
1925--1998
浙江杭州人
地位 中国文坛“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
主要经历:1943年参加新四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陆续发布短篇小说和特写;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协分会;1958年在《延河》发表《百合花》;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百合花》
作品风格: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反映时代的本质。

知人论世
写《百合花》时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丈夫也是这场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文体知识
小说
定义: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本质特征——虚构
主体——讲故事
人物——虚构

文体知识
人物
情节
环境
主旨情感
塑造
丰富
影响
烘托
依附
服务
虚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人物、情节?
小说三要素

活动一:故事会
《百合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是什么?
以时间为顺序,
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1946年的中秋
前沿包扎所
我,通讯员,新媳妇
带路、借被、牺牲、献被
1946年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新媳妇执意将新被献给为救人而牺牲的小战士。
1.讲故事
故事会
故事会
2.理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1-23)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去包扎所。
(24-43)通讯员随“我”借被子,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44-57)通讯员救人牺牲。
(58-59)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

活动二:人物喜爱度打榜
共塑造了哪些人物?
你最喜欢哪个人物?
哪段描写打动了你?
通讯员

新媳妇
打榜单
1.找人物
打榜单
2.析性格
人物 文本内容 人物形象特点 手法
通讯员
新媳妇

形象小结
小通讯员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又憨厚朴实,拘谨腼腆,不善言辞,质朴纯洁,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军人形象。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
肖像描写
漂亮、质朴
细节描写
娴静、羞涩、淳朴
动作、心理描写
善良、深明大义
神态、动作描写
尊敬军人,品质高洁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新媳妇
新媳妇
新媳妇是一位友善、关心他人、崇敬军人、娴静、淳朴、善良、纯真、无私、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的农村妇女。
“我”: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特点:大方爽朗
善解人意
善于做群众工作
次要人物作用
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者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知识拓展
“我”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情节。
②“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者。
③“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④帮助读者理解人物和主旨。
情节
人物
主题
人物总结

通讯员
腼腆、质朴、英勇
线索:百合花被
新媳妇
善良、纯朴、圣洁
馒头
02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 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01
第一次是通讯员要回去时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
表现通讯员对同志的关心体贴
“我”睹物思人,物在人亡,怎不让人心痛?

活动三:做侦探找细节
破洞
第一次
通讯员——朴实、腼腆、执拗
新媳妇——友善、热情、关切。
第二次
通讯员——天真质朴、乐观
第三次
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 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
新媳妇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爱护,崇敬的感情。
百合花被子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活动四:当杠精找反常
为什么小说以《百合花》为题?
她喜欢他吗?
“百合花被”—— 线索
“百合花”—— 人物的美好心灵。

活动四:当杠精找反常
表层义
借代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深层义
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
百合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洁、高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少男纯爱,人性大爱
课文小结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以小见大),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主 旨
拓展学习
《百合花》中新媳妇最后的行为与《麦琪的礼物》中的主人公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百合花》:明知毫无意义,只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深挚情感和自然倾泻。
《麦琪的礼物》:主人公是先有他们至诚至极的爱情,后来导致实用价值全部丧失,并且主人公欣然接受这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