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8 20: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温故知新
1.巴黎和会的本质、签订条约、确立了在哪些区域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记住单元题和课题之间的关系常考选择题)
列 宁
斯 大 林
自学提纲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时间、领导者、内容和作用?
2.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是什么?
3.列宁何时逝世?
4.苏联工业化开始时间、重点、特点和评价。
5.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和评价。
6.苏联模式的表现和评价。
列宁的探索
斯大林的探索
(1)经济上:1921年,实行 政策
(2)政治上:1922年,成立 。
(1)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 化和农业 化
(2)政治上:1936年颁布 ,宣告确立了 主
义制度,标志着 的形成。
(3)苏联模式的特征: 。
评价: 。
内容
经济恢复和发展
苏联模式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思维导图
新经济
影响
苏联
工业
集体
新宪法
社会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积极+消极
苏联模式
十月革命后
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解体
促进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农业集体化
巩固政权
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苏联成立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新宪法颁布
一化三改
对中国
新经济政策
本课小结
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 十月革命
1921 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底 苏联成立
1928-1937 执行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6 通过新宪法
英国与苏联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工业化的?
2.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道路有何不同?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完成工业化;
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工业化。
①英国工业化道路是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苏联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英国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起来;苏联则依靠行政手段发展起来。
拓展
1.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请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X。
(1)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 )
(2)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
(3)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 )
(4)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
课后活动

X


1.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但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按劳取酬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发展经济
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哪些?(“新”在哪里?)
新经济政策中“新”的含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新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启示:结合_____,实事求是,勇于____。
国情
创新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22年12月最初入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共有15个加盟国。
沙俄
苏俄
苏联
1917年
十月革命
1922年
苏联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俄罗斯
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C
历史上俄国名称变化
苏联成立
4.苏联成立的时间和全称?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
斯大林认为,苏联已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可以依靠政权力量,加快经济发展。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苏联不应走这条旧路。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因为苏联的重要企业都是国家所有的,政府可以通过指令性计划,调动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去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斯大林
5.继任者斯大林认为应该怎样发展苏联经济?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计划经济
苏联的工业化
1925年
1926年
1928-1932年
1932-193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T-34型坦克
苏联的工业化
6.阅读教材,梳理苏联工业化的过程和成就。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________________,国防力量大为增强。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_____世界_______。
强盛的工业国
第一 第二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苏联的工业化
7.根据材料分析苏联工业化的成就。
背景:
苏联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威胁
时间:
1926年起
过程:
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措施: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评价:
积极+消极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的工业化”阶段小结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背景:
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农业集体化
8.斯大林为什么要实行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是不可能的。 斯大林认为,落后的小农经济正在拖国家工业化的后腿。
——吴于廑《世界现代史》
开始: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农业集体化
1930年1月5日,党中央根据斯大林的要求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要求在几年内实现全盘集体化。
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在农业集体化浪潮中,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小家畜等一律公有化。
措施:
①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②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③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④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的农业机械化
农业集体化
9.农业集体化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1: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另外,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积极性:解决了粮食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材料2: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消极性: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农业集体化
10.根据材料分析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苏联民间笑话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这笑话说明什么?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农业集体化
背景:
(1)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解决粮食问题
时间:
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
措施:
(1)开展消灭富农运动。
(2)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
评价:
目的:
积极+消极
解决粮食问题
“农业集体化”阶段小结
农业集体化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11.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让这些变化从法律上加以确定?
标志着 “苏联模式”形成。
国家性质: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模式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经济上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排斥市场、缺乏积极性)
政治上
权力高度集中
(忽视民主法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经济上
政治上
教师备课时用,上课时隐藏
材料1: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①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②为二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2:在1928年至1952年这25年中苏联的工业产量增加了三倍半,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同一时期其他任何国家……从而大大有助于在二战中打败希特勒。 ——《全球通史》
12.根据材料分析苏联模式的影响。
苏联模式
③弊端:没有尊重经济规律,苏联模式的弊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跛脚巨人
12.根据材料分析苏联模式的影响。
苏联模式
材料3:
材料4:
1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启示)呢?
①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②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③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政策;
④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⑤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苏联模式
1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启示)呢?
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需要从法律上肯定。
时间:
1936年
标志:
苏联公布新宪法。
特点:
评价: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1)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之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阶段小结
1.1922年,列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2.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
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突出发展重工业 D.制定国家新宪法
C
当堂练习
A
3.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