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8 20:4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大单元大主题大概念教学
第二单元 第二次及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新航路的开辟
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
全球一体化
早期殖民扩展
第一次及工业革命
进步殖民扩展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第二次及工业革命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侵略性
扩张性
目录
CONTENTS
工业化国家社会进步
01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问题
02
中国式现代化
03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进步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政局稳定。
单击此处添加描述。
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工人阶级不断壮大
劳动力结构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描述。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单击此处添加描述。
在19世纪,一些工业城市开办机械学院,不仅向工人提供有用的技术知识,而且也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机会。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56-1882年的(报纸销售)增长率高达600%。……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促进了社会发展。
工业革命促进大众教育
单击此处添加描述。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973年,美国教育学和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观点,认为,当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是精英教育阶段,超过15%时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时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
单击此处添加描述。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
的比例变化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
城市化
需要大量雇佣劳动力,劳动力高度集中形成了城市化。
城市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更多雇佣劳动力进入工业化
由于早期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
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铺、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美国大城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増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
19世纪90年代的英国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人们用砖块、石子铺设街道,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城市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问题
工业化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工业化的展开,英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而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城市病”便在英国发作起来。英国的“城市病”最突出的病症表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上。
工业化城市贫富分化严重
随着工业化的展开,英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而由工业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 也造成了巨大的两极分化。 在这个社会秩序中,有的人拥有千百万的收入,而有的人却连吃饭的钱也没有。
——法国思想家夏托布里
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敛形成。
那里(工人宿舍区)肮脏、发臭和拥挤的情形:一间18英尺长15英尺宽的屋子,里面有七张像船上那样的双层床,住了42个成年男人和14个男孩,一共56个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工厂
贫富分化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纺织厂里的童工
贫富分化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中国式现代化
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如贫富分化、战争、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我们的健康,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同时使资源日益匮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坚持科技强国!
发展科技要趋利避害!
合作共赢,各国履行国际责任,携手应对环境问题
绿色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坚决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沟通对话,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当堂巩固
1.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这表明工业革命 ( )
A、促进经济发展 B、引发了社会动荡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导致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2.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说明( )
A.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 B.在大众教育方面西方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C.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D.西方各国大众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D
A
3.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发展至今由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妇女开始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从根本上讲,该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兴起是基于( )
A.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 B.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C.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D.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