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8 20:4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观看短片战国大事记,思考战国时期的特点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2.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通过回顾已学朝代和对比春秋战国的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基本情况,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
2.通过图片、文献、表格、视频等,了解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并对兼并战争做出评价,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论从史出和评价历史现象要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
3.通过文献、视频,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强大的重大意义,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学习商鞅的改革创新精神,认识到改革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4.通过观看图片,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知道都江堰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爱国情怀。
壹·大国形势之变
——战国七雄
壹·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1.背景:
对比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你能看出什么变化呢?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加明显。
②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田氏代齐
任务1:阅读课本,识读图片,思考春秋后期和战国初期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
壹·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2.战国七雄:
秒学巧记: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上中下
要求:记住战国七雄
及其地理位置!!!
任务2:阅读课本,识读地图,找出战国七雄的位置。
壹·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材料一: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材料二:战国时期三场经典战役
战役 交战双方 持续时间 参战人数 影响 典故
桂陵之战 魏——赵、齐 不详 齐国8万 魏国10万 魏国元气大伤 齐国逐渐强大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魏——齐 不详 齐国10万 魏国10万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秦——赵 2年 秦国45万 赵国60万 赵国元气大伤 东方各国无力抵御 秦国进攻 纸上谈兵
规模大
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如果你是诸侯国的统治者,面对如此频繁的兼并战争,要怎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别国消灭?
任务3:阅读课本,研读材料,概括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
贰·大国求强之变
——商鞅变法
贰·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1.背景: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渴望获得政治权利
各诸侯国统治者
渴望在兼并
战争中获胜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变法改革
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②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变法的原因:
变法的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任务4:阅读课本,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有哪些?目的又是什么?
贰·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燕国乐毅改革
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秦国商鞅变法
齐国邹忌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2.概况:
贰·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2.概况: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又称卫鞅,他“少好刑名之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商鞅其人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时间:公元前356年,支持者:秦孝公
任务5:阅读课本,准确说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
贰·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3.内容: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以法令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有利于军事强兵
加强中央集权
富国
强兵
提高劳动积极性,经济发展
方便税收和商贸
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对旧贵族打击最大
任务6:阅读课本,列举商鞅变法的内容,概述商鞅变法的影响。
贰·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4.影响:
十年 “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百年 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前260年)
百三十年 “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 ——《阿旁宫赋》
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任务7:阅读课本,研读史料,概述商鞅变法的影响。
贰·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5.评价: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并联系当前改革,你有什么启发?
判断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终虽被处死,但秦国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为增强,变法获得了成功。
贰·大国求强之变——商鞅变法
6.启示: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秦国国情;
(2)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
(3)商鞅取信于民,公正无私,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斗争。


1、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创新精神;
2、改革的道路是曲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叁·农田水利之变
——都江堰
叁·农田水利之变——都江堰
1.背景:
战国后期,秦国注重兴修水利
2.时间:
3.地点:
4.修建者:
5.构 成:
6.影 响:
公元前256年
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李冰
鱼嘴: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飞沙堰: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宝瓶口:灌溉农田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构成
任务8:阅读课本准确说出都江堰建造的时间、地点、修建者、构成,概述其影响。
叁·农田水利之变——都江堰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200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史记》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的社会
变化
七雄局面形成
战国时期社会状况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齐、楚、秦、燕、赵、魏、韩
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七国相互之间展开征战
概况: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
构造原理: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
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顺应历史趋势、商鞅执法公正、
秦孝公支持、措施全面、制度合理
背景: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国变法、秦孝公求贤
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影响: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取得成功原因
内容及作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富国强兵)
随堂训练
1.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
出反映了( ) (指向目标 一)
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统一趋势增强
C.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分封制彻底崩溃
2.(青岛中考)“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地主相互混战不休。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的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指向目标一)
A.争霸战争 B.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C.商鞅变法 D.秦朝的统一
B
B
随堂训练
3.《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指向目标二)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4.(昆明中考)《华阳国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 )(指向目标三)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通惠河
D
A
随堂训练
5.《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指向目标二)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耕织 C.废除井田制 D.按功授爵
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指向目标二)
A.奖励耕战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以农养战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