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8 22:2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一章
山前桃花山后雪,怎能叫人不回头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南端:
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最北端:
黑龙江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上
135°E
53°N
4°N
73°E
知识回顾
分析我国经纬度位置带来的影响
135°E
53°N
4°N
73°E
东西跨经度广
从东五区到东九区,相差5小时
南北跨纬度广
同一季节尤其是冬季,气温差异大
东9区
东5区
知识回顾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及数据分析,理解秦岭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通过观察地图,准确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划分的主导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海南·南海观音
黑龙江·雪乡
青海·青海湖
上海·外滩
贵州·侗寨
西藏·珠穆朗玛峰
江西·上堡梯田
自然环境差异
纬度差异
气温由南向北降低
北寒南暖
南北温差大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除青藏高原外
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不大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最低值:新疆托克逊
最高值:台湾火烧寮
自然环境差异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差异
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中国的干湿区
自然环境差异
▲中国地形图
自西向东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逐级下降
地势差异
我国地势的特点:
人文环境差异
农业差异
人文环境差异
▲中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中国主要铁路分布示意图
▲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
在如此广袤辽阔的疆土上,地域差异将是永恒的话题,而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南北差异。
中国人常以北方人、南方人自居,却极少自称东部人或者西部人。
人们也热衷于创造各种句式。比如:气候南涝北旱,交通南船北马,物产南橘北枳,饮食南米北面等。
大到地形、气候,小到穿衣、饮食,无不被拿来品评调侃,甚至发展为唇枪舌战。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物,把我国庞大的疆域,一分为二,划为南北呢?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一条非比寻常的山脉,气势磅礴地横亘在中华大地上,这条巍峨的山脉就是秦岭。它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各种各样的功能。由于它的存在,带来了强烈的“南北差异”,小到喜欢吃甜粽还是咸粽,大到南方的柔和与北方的豪放都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岭对水汽有阻滞作用,秦岭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那么,秦岭是怎么挡住南下冷空气的呢
秦岭-淮河
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
有云的一侧其实是南方
秦岭-淮河
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全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流域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
秦岭-淮河
▲ 秦岭地理位置示意
思考:在图中圈出秦岭和淮河的位置
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走向有什么特点?
秦岭走向:东西走向
淮河走向:自西向东
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秦岭和淮河所在的主要省份
秦岭两侧气候差异
秦岭-淮河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请读图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西安
-20.6℃
安康
-7.6℃
▲ 秦岭地形剖面图
▲ 秦岭地形图
秦岭-淮河
西安
-20.6℃
安康
-7.6℃
▲ 秦岭地形图
秦岭
冬季,秦岭阻挡南下的冷空气
气温差异
秦岭-淮河
西安
500-700mm
安康
945mm
秦岭
夏季,秦岭阻挡北上的暖湿气流(夏季风)
降水量差异
▲ 秦岭地形图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
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旱田/水田分界线
河流有结冰期/无结冰期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思考:秦岭淮河南北的农村生活场景对比
差异
农田类型
农作物
作物熟制
民居特点
交通工具
北方·亚寒带针叶林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常绿阔叶林
思考:你还能说出南北方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的不同?
陕西肉夹馍
扬州炒饭
浙江绍兴
山西碛口窑洞
西双版纳吊脚楼
黄土高原窑洞
暖气片
小太阳
秦岭-淮河
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状况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农田类型
秦岭-淮河以

秦岭-淮河以

<0℃
>0℃
封冻
不封冻
<800mm
>800mm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秦岭-淮河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主要经济林木
主要运输方式
秦岭-淮河以

秦岭-淮河以

小麦、玉米
水稻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苹果、梨、柿子、枣
柑橘、茶叶、油桐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四大地理区域
A
思考: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400mm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
降水
四大地理区域
思考: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月0℃等温线
主导因素
气侯
B
800mm等降水量线
四大地理区域
C
思考:界线C大致与哪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第一阶梯的边界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主导因素
地势(海拔)
思维导图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每个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
四大地理区域
思考:朋友,你从哪里来?
“我的家乡南面有座山脉,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连片,橘园飘香。”
北方地区
“我的家乡,降水丰沛,山青水碧,常常被人们称为鱼米之乡。”
南方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
思考:朋友,你从哪里来?
“我的家乡日照强烈,空气稀薄,气候高寒。”
青藏地区
“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风吹草动见牛羊。”
西北地区
思维导图
1.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随堂检测
2.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相同的自然特征是(  )
A.油料作物都是种植花生 B.1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
C.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 D.都属于我国湿润地区
3.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以下不属于这种差异表现的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势 D.经济差异
4.春节期间,海南岛春意盎然,鲜花盛开;黑龙江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经度因素
随堂检测
5.造成“南稻北麦”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风俗习惯 B.自然环境 C.人们的爱好 D.经济水平
6.我国东南沿海比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多得多,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距海远近之不同 D.洋流的影响
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不包括(  )
A.秦岭﹣﹣淮河一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黑河-腾冲一线
随堂检测
8.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主食以    为主,南方人则以    为主;(米饭/面食)
(2)北方地区屋顶坡度   ,墙体厚,南方屋顶坡度   ,墙体高;(大/小)
随堂检测
面食
米饭


(3)北方地区主要交通方式是   ,南方则以   交通为主;(陆路/水运)
(4)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河流    ,南方河流冬季   。(结冰/不结冰)
随堂检测
陆路
水运
结冰
不结冰
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随堂检测
青藏
地形地势
西北
400
(1)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④是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区主要分布在   ;
(4)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山脉)和C  (河)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随堂检测
②③
①④
秦岭
淮河
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