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五四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 古代诗歌三首》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北宋晏殊的《破阵子 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现代作家也一样(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 ,惟妙惟肖。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脍炙人口。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 ,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A.角(jiǎo)色 吝惜 不胜(shèng)枚举
B.精粹(cuì) 寥寥 跃(yuè)然纸上
C.翩跹(qiān) 景像 脍炙(zhì)人口
D.即(jí)便 嘹亮 惟妙惟肖(xiāo)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A.刮目相看 简洁
B.情有独钟 简捷
C.情有独钟 简洁
D.刮目相看 简捷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A.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B.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C.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D.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2.绝句是唐诗的一种主要体裁,它的特点主要是:
3.下面这首诗包括两幅鲜明的生活画面,前一幅画面已经描述如下,请续写后一幅。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③字数不超过50。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画面一:柴门半开,一位美丽的少女捧着一碗水,递给干渴的书生,少女娇羞的面庞和院子里明艳的桃花相映生辉。
画面二:
4.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 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 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 脱鞍暂入酒家垆: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 。(颈联)
A.风高 还
B.风高 回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二、默写
5.默写。
(1) ,同到牵牛织女家。
(2)千里莺啼绿映红, 。
(3)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三、古诗词赏析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5)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桃李无言”句在诗中的作用是
(2)诗人笔下紫薇花的特点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9.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下列各题。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刻画出小主人公 的形象。
(2)根据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小娃”的心理。
10.课外阅读。
春宿左省①
杜甫
花隐掖垣暮②,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③,因风想玉珂④。
明朝有封事⑤,数问夜如何?
【注】①宿:指值夜;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②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③金钥:即金锁,指开官门的锁钥声;⑤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因此得名。
(1)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一幅宁静幽美而又巍峨清丽的 ,按照 的空间顺序和利用 的手法。
(2)这首诗前两联具体描写春宿左省之景,技巧突出,请结合诗句予以赏析。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值宿所见所闻写起,由近及远,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和“栖鸟”点明“宿”。
B.颔联,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虚实结合,语意含蓄双关。两句既写景,又含情
C.颈联,描写夜中值宿情形,实写听到开宫门的锁钥声与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两句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
D.全诗八句,自暮至夜,自夜至将晓,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一心为国的精神。
(4)诗的尾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五四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 古代诗歌三首》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
1.【解答】答案:
(1)B
(2)C
(3)D
2.【解答】每首诗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三、四句押韵。
3.【解答】解答此题需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可发挥想象。
答案:
如今,春光依然烂漫,可少女却杳无踪迹。
4.【解答】答案:
(1)①知识竟答;知识竞答
②将“召开”改为“举行”
③添加署名:校学生会
(2)①帆船;马
②折柳;饯饮
(3)C
二、默写
5.【解答】(1)如今直上银河去
(2)水村山郭酒旗风(注意“郭”的书写)
(3)一水护田将绿绕(注意“绕”的书写)
三、古诗词赏析
6.【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解答时明确诗句的意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黄莺在欢乐地歌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画面的描述要抓住这几处景物:莺、红花、城郭。
(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意思的理解。江南春这首诗为了突出江南春色、桃红柳绿、寺庙楼台。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分析。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如果没有找到,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本篇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历来都是令人想往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就把它描绘得如诗如画,是江南风光的整体感官形象,他不仅从整体上描绘了江南春光的明媚,到处绿树红花,具体到描写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妩媚动人。
(4)本题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作者在后两句写出了深邃幽远,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
(5)本题考查了诗歌的写作手法。结合诗歌的理解和译文可知,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答案:
(1)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
(2)莺歌、红花、水乡、寺庙。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
(4)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幽远,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
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5)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7.【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指出精彩巧妙之处,在秋天,用桃李来衬托紫薇的独特之处。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俏丽,不与群花争春。
答案:
(1)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
(2)清新俏丽,独占秋光。
译文
一支初绽的紫薇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无言的桃花、李花现在不知道在何处,笑对那些争着在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了。
8.【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竹石》一诗中,把竹石拟人化。”咬”是一个主动的。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与大自然抗争;这首诗表面写竹,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
答案:
(1)生长在破岩中竹子。
(2)“咬”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竹子要格化了,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顽强生存的精神。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它依然那么坚强,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9.【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人物形象的把握。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勾画出一幅采莲图,天真活泼的儿童,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可亲,富有韵味,有小娃的动作,表现了他的天真幼稚和活泼淘气。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解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得意忘形的心理。
答案:
(1)天真幼稚、活泼淘气
(2)采到白莲后的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0.【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以及写景的顺序和手法的运用。“花隐掖垣暮,日已将暮,一群群鸣叫着飞过,月傍九霄多”的意思是星临宫中。靠近天廷。前两联具体描写春宿左省之景,啾啾栖鸟过”,由近及远。“隐”“暮”写傍晚,诗歌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月傍九霄多”的意思是“星临宫中。靠近天廷,由暮至夜。虚实结合,语意含蓄双关。
(2)本题考查诗歌写景顺序及手法的运用。答题的角度很明显。前两联具体描写春宿左省之景,啾啾栖鸟过”,由近及远。“隐”“暮”写傍晚,诗歌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月傍九霄多”的意思是“星临宫中。靠近天廷,由暮至夜。虚实结合,语意含蓄双关。
(3)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ABD.正确。
C.有误,“实写”错误,仿佛听到开宫门的锁钥声,好像听到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都是虚写。
故选:C。
(4)本题考查诗句的含义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本题一共有两问,诗的尾联有什么含义,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时辰几何,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什么样人物形象。“数问”,多次问。他为什么如此呢。“明朝有封事”。诗人为了国事而焦灼不安、尽职和一心为国。
答案:
(1)春宿左省之景 由近及远
(2)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特征。“隐”“暮”写傍晚,循序渐进。②虚实结合。“万户”“九霄”貌似状物。③由近及远。先写近处的偏殿、花丛。
(3)C
(4)“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含义是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时辰几何,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刻画了一个居官勤勉,一心为国的人物形象。
译文: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一群群鸣叫着飞过,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