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 海水“晒盐” 同步学案+教案+课件+素材(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 海水“晒盐” 同步学案+教案+课件+素材(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3-22 10:33:17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过程粗盐母液 (苦卤)蒸 发水的量减少饱和溶液蒸发析出晶体知识点一: 海水晒盐与结晶海水“晒盐”的过程结晶: 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蒸发结晶是常用的结晶方法之一蔗糖晶体硫酸铜晶体
氯化钠晶体明矾晶体海水晒盐的过程海 水蒸发池结晶池母 液粗 盐 咸菜的表面有食盐溶液,放置在空气中,水分会不断的蒸发,当达到饱和时,食盐就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所以过一段时间就能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 如果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 间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析出。请简要解释其原因。
学以致用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100g溶剂知识点二:溶解度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时,100g水中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质量为31.6g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D、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A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一定温度100克溶剂 (一般指水)饱和状态克溶解度的四要素第一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 溶解度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方法“盐田法”, 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复习饱和溶液,能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知道什么是结晶。
3.能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的因素;认识溶解度。
教材预览:
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方法为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_)。
2.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盐田法”生产食盐主要生产过程为:先将海水引入___________,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__________,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_________溶液,再晒就会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得到的食盐即“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_________(也称“苦卤”),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过程可表示如下:
海水
4.固体物质从它的_________________中以________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_________。海水“晒盐”就是结晶的一种,这种方法是_______结晶。
5.溶解度是指在_________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_____里达到______________时,所能________的_______。单位是_______。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 海水晒盐与结晶
结合教材预览,说出“盐田法”得到食盐的流程。
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由 状态转化为 状态,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变的。如何判断食盐水饱和了?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什么是结晶、晶体,根据生活经验结晶的方式有哪些?
知识点二:溶解度
实验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探究8-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记录
将上述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I:
加入10ml水并振荡
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
氯化钠

结论:
实验II: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第一步:
第二步:
结论: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限量会
;当温度降低时,其最大溶解量会 。
小组讨论
1.什么是溶解度?如何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注意四个要点: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标准:在100g溶剂中,状态:达到饱和时,单位:以克为单位。
2. 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的意义。
归纳整理:
1.海水晒盐的步骤及原理,海水晒盐是利用了结晶法中的 法。
2.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通常为水)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固体物质限量的因素有: 、 、 。
知识拓展:自学气体的溶解度
当堂达标:
1.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
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3.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
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
A.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4.为探究溶质种类对固体物质的溶解限量的影响,实验中需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
A.温度高低 B.水的质量 C.溶质的种类 D.温度和水的质量
5.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36g NaCl溶于水中制成饱和溶液,NaCl的溶解度为36g
B.20℃,100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26.5g 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6.5g
C.在20℃时,100g 水中溶解了20g 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g
D.20℃时,100g水中溶解36g NaCl并达到饱和状态,因此NaCl在20℃的溶解度为36g
第一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 溶解度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 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2. 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蒸发结晶的理解
难点:影响物质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限量的因素、溶解度、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通过海水晒盐图片、录像等展示晒盐过程和大型盐场。
任务一:自学课本,根据学案完成教材预览,不太明白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小组内解决。
任务二:探究海水晒盐与结晶
通过小组展示,总结海水晒盐的流程,展示海水晒盐过程的图片。
讨论什么是晶体,展示常见晶体的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结晶的方法。
总结
4学以致用:
如果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 间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析出。请简要解释其原因。
任务三:探究溶解度
实验与讨论: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探究8-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并完成学案内容。
溶解度定义的拓展: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20℃时,100g水中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质量为31.6g ;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3.小结与巩固:
教学小节:
海水“晒盐”的原理
蒸发结晶
3、溶解度及其表示的意义。
教学反思:
当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逐渐升华为个性化的学习智慧,会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对概念的把握要严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课件12张PPT。第二课时 溶解度曲线 粗盐提纯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3.331.620.945.863.985.5138168202246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曲线110.....硝酸钾....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描绘出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知识点一:认识溶解度曲线(数形结合法)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你发现了吗溶解度/g溶解度/g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变化不大 ,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1.如图,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溶液是______溶液;
2.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时,a的溶解度___ b的溶解度(填“>”“<”或“=”)
4.C点对于a物质是_________溶液,
对于b物质是_________溶液。 请你试一试80℃时,a的溶解度为85g饱和a,b两物质在60 ℃时,溶解度相等为52g>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A.CB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是:
2.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溶液为_________溶液,且有_________
4.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点对应的温度下配制的溶液为_______溶液。1.曲线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交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饱和剩余溶质不饱和请你总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1、不同的物质,其溶解度曲线也不同。
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4、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6、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有相同的溶解度。
7、可查到0--100 ℃时,各物质的溶解度。
蒸发结晶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的物质多识一点结晶方法知识点二:粗盐的提纯(含可溶性杂质)1.过滤:利用物质溶解性的差异。
2.蒸发结晶: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蒸馏蒸发重结晶化学沉淀法课外探究 对下列现象你熟悉吗?请查阅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相关资料,来解释一下吧!
(1)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2)喝了汽水后,你常会打嗝,这是什么原因?
(3)打开汽水瓶盖,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第二课时 溶解度曲线 粗盐提纯学案
学习目标:
1.熟知溶解度的概念;会使用溶解度曲线,能对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类,提高识图和分析图表的能力,结合粗盐的提纯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教材预览:
1.溶解度是指在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里达到_____时,所能_____的_____。单位是____。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中变化的关系可以用 来表示。
2.根据课本上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知道: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2)只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__________。
3.一般根据_____℃时的溶解度,将固体物质分为四类:
范围/g
>10
1--10
分类
难溶
4.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常含有可溶性杂质(如________、________等),通常用化学方法除去;还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通常可以用________后再 的方法除去。
5.食盐的用途:制造 、 、 、和 的基本原料。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思考讨论
课本中39页的“活动天地”的有关内容。
小组合作
查一查:查一查课本第37页溶解度曲线,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想一想: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大”或“小”),由此说明,为什么可用蒸发结晶从海水中“晒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结晶法。
知识点二: 粗盐的提纯
小组合作
如何把粗盐中的泥沙除去得到精盐,通过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
步骤
现象
1
充分 后,得到浑浊的液体混合物
2
经 后,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滤液)
3
再经过 是氯化钠再次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归纳整理:
1.溶解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达标:
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
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的是 (填物质序号)。
2.10℃时某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则该物质属于( )
A.易溶 B.能溶 C.微溶 D.无法判断
3.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 法(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
第二课时 溶解度曲线 粗盐提纯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认识溶解度曲线,能从溶解度曲线获取物质溶解性的有关信息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3.知道结晶的方法,知道如何对粗盐进行提纯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溶解度涵义、结晶的方式、提纯粗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学风,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流程:
任务一:自学课本,根据学案完成教材预览,不太明白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小组内解决。通过展示完成学案的教材预览内容。教材预览的第5小题可以向学生渗透化学变化的元素守恒观。
任务二:认识溶解度曲线。
完成课本39页的活动天地8—2。
2.学生展示:
查一查:查一查课本第37页溶解度曲线,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想一想: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大”或“小”),由此说明,为什么可用蒸发结晶从海水中“晒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结晶法。
3.课件总结:
(1)根据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
不同的物质,其溶解度曲线也不同。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有相同的溶解度。
可查到0--100 ℃时,各物质的溶解度。
(2)结晶的方式及适用物质的类型。
任务三:粗盐的提纯(先引导学生明确粗盐提纯的方法,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在实验课上再强调),总结如下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绘图等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新知后及时通过练习进行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和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习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增强学生关注生活、学好化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