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率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太行之力一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一一《山海经》
人类总是对英雄怀有天然的崇敬。传说中追日的夸父因缺水而亡,至死不悔;太行山人为引水而战
生生不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韧性。
1960年,红旗渠开挖不到两个月,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就牺牲在修渠的工地上。取水,这个往日男
人承担的重活,落在了母亲肩上。女人力气小,被抢水的人群挤落在水中。母亲扛着空桶,穿着湿透的棉
衣,一进家就撵张买江出门:“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通水的那天夜里,她坐在渠边,整整
守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她拦住了前来挑水的人群。她要先于别人打第一桶红旗渠水,因为她贡献了丈
夫,又把13岁的儿子送到渠上,她比别人更有资格。这是为内心一口气,坚韧地活着的女人!
又是一年的桃花盛开了。不是在春天,而是在千里冰封的雪天里:不是在温室,而是在高耸巍城的绝
壁上。有桃花的艳丽,又有梅花般的品格。冬季每有游人来到林州,石板岩乡桃花洞村是必去的地方
那里冬天可以看桃花。
申兰英与原海生,青梅竹马,就长在那个冬天里桃花烂漫的村子。2000年,原海生掉入山谷。当支
书的他,是死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就在他走后,桃花洞村的旅游开始热起来。就像莫邪当年铸剑七七四
十九日,以身赴铜水,血凝剑气,其志感天动地,因而铸就名剑。原海生以冬天的离去,为这个小村带来
了春的生机。
丈夫留给申兰英两个孩子:儿子上大学,女儿刚刚初二:还留下了点账面上的钱,是一直没有领到的
村主任工资,每年700元,一共欠了10年。咬咬牙,申兰英支起了桌子,搭起了棚。过路人吃她一婉面,
丢下两块钱。一张桌变成了十张桌,棚子变成了面馆。吃面的人开始直接叫这个爽快麻利的女人“桃花嫂
子”。一位画家给地写了几个字贴到了屋里:“桃花嫂子面,好吃看得见。”浙渐地,她把“桃花螋子”
的招牌挂在了外墙上。当地人说,桃花谷里桃花店,桃花嫂子桃花面:桃花乡里桃花香,桃花溪漂桃花瓣。
“桃花搜子”成了太行山里的品牌,老粗布、杂极,都追者赶着标出桃花嫂子的名字。
高一i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高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
1.(3分)B(从原文看,申兰英是直接站在前台的人,“幕后英雄”错)
2.(3分)C(“主要是正面描写”错)
3.(5分)不认同。首先,“用事实说话”不等于没有作者立场,用什么样的事实“说话”就取决于作者。本文报道三个典型人物,选材本身就体现了作者倾向。(2分,对“用事实说话”的解读基本正确)其次,根据行文需要,加以必要的议论,有画龙点睛的启示作用,能更好地体现新闻价值。例如“总有一些英雄没有……幕后”,既赞美为林州发展付出生命的英雄,也启示读者发展的艰难和代价的巨大。再如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处议论浑然一体,凸显了太行人身上的夸父精神(红旗渠精神),体现了报道的新闻价值。(3分,议论的作用2分,举例1分)
4. (6分)参考示例:“滴水穿石的坚韧”是指在种种困难面前执着坚守,最终突破困境。(2分,对概念的阐述基本准确。)《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出身贫寒,背负沉重的家庭负,缺衣少食没有击垮他,他从书本中找到想要的世界。毕业后他不甘心务农,来到异地煤矿当矿工,凭自己努力成为矿工组长。工作、感情不断锻造他,矿难毁容后他拒绝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回到矿区,完成平凡向伟大的蜕变。(2分,对人物相关经历的叙述基本准确。)在生活的磨难中,他不卑不亢,凭借艰苦的奋斗一点一点改变命运,成熟自我,他身上有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2分,对人物精神的评析基本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Ⅱ(13分)
5.(3分)B “文章首段写绍兴兰亭墨华池来反衬王羲之故居里池水的洗砚用途以及清雅的意境”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可知“墨水池和建在绍兴兰亭的墨华池意境相仿”。
6.(4分)①选用了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诸如“疏旷萧寥”“欣畅”“吊古怀人”“波磔”等,格调典雅;②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如“临池碑廊,尽展墨华,将心中吟咏寄诸正行草隶”,具有典雅之美;③多处引用、化用古典诗文名句,如“营山水弋钓之娱”“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等,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7.(6分)(示例一)不同意。最后一段补写王羲之的籍贯和宗族传承,侧面烘托出王羲之的孝义品格,加深了人们对王羲之的印象;最后一段写“出城”到孝友村与第一段“临沂城内”形成首尾呼应,拓展了游记的地理空间,结构更为完整;丰富了作品的人文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示例二)同意。最后一段写临沂和王祥,突出孝义,脱离了洗砚池这一写作对象;最后一段并非洗砚池内的游记部分,显得冗余拖沓,删去可使结构更为紧凑;删去之后文章更为简洁,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8.A
9.D【解析】D项,谥号不一定都是带有褒奖意义的,而是有褒有贬。“厉”是贬义。
10.C “临死前把平生俸禄所得都散给族人”错误,选项对应的文字在文章最后一段,文中是说“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可见“临死前”错。
11.(8分)(1)等到长大,博学能写文章,郡中将领夏侯威认为他不平常,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
(2)羊祜生病卧床,于是推举杜预代替自己,不久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2.(3分)B(颔联是通过诗人的想象写燕子,“远看人”好像是燕子对诗人的同情与疑问,使诗人倍感身世的凄凉。)
13.(6分)两句诗都表现出羁旅漂泊的孤独感。(2分)本首诗燕子在别人的居室中筑巢,看似稳定,但是“处处”二字写出其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恰如四处漂泊的我自己;(2分,结合诗句,分析基本正确。没有具体分析只谈漂泊,不给分)《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点出离家之远,“常”字写出时间之久,表明作者常年客居远方的漂泊动荡之苦。(2分,结合诗句,分析基本正确。没有具体分析只写漂泊,不给分)
(三)14.名句名篇填空(10分)
(每空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1)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2)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2分)
15.(3分)B
16.(3分)倾盆而下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每个1分,合乎语境即可)
17.(6分)选段⑵巧用修辞描摹冬雨:一是比喻,将冬雨洗过的田野之景比作干净利落的木刻,侧面写冬雨的洁净;以水银柱作比,写出冬夜雨水降落凝固为雪的独特过程。二是拟人,将雪比作雨的精灵和公主,使之具有情感和灵性,表达对化而为雪的冬雨的喜爱之情。修辞的使用,将冬雨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每种修辞3分,其中叙述1分,分析评价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18.(6分)示例:①“数字+”新业态遍地开花/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数字化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②一批数字经济催生的新职业;③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9. (2分)杜甫虽“艰难苦恨繁霜鬓”,但一生始终抱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
20.(4分)① “根据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或“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
④ 桥上5G网络平均速率达到600M/S
⑤ 5G技术的运用解决了大桥安全检测与应急管控的难题
⑦ 此外,5G将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或“项目”)。
四、写作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日常见到的灯,都是四面八方发光,譬如打开电灯,整个房间都亮了。激光不同,它在传播中始终像一条笔直的线,发散的角度极小,射出20公里,光斑只有茶杯口那么大。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照2022年高考评分细则。
(一)立意分析
材料写到两种不同的光,一种是四面八方发散的灯光,另一种是笔直不发散的激光。两种光是对立的,也可以是统一的。对于其象征意义,也可以对照分析:灯光和激光是不专一和专一者的象征,也可以是无私者与自私者的象征,当然二者也可以是辩证统一的。
文章可以围绕身边或社会上与此相关的人、事、物,讲故事,谈看法;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见闻,讲故事,谈如何做人、做事。自选角度即可。
参考立意:
角度一:肯定激光的专注与成就;或否定灯光的四处发散,缺乏专注;或否定一方,肯定另一方。
角度二:肯定灯光的温暖无私;或否定激光的自私自我;或否定一方,肯定另一方。
角度三:辩证分析适度的专注与发散,或自我与关照他人。
参考译文: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已经九代,都以为官清廉品德高尚而闻名。等到长大,博学能写文章,郡中将领夏侯威认为他不平常,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太原郭奕见了他说:“这是当今的颜回啊。”
武帝接受禅让,羊祜因为有辅佐之功,进升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食邑三千户。羊祜坚决辞让封爵,于是把封赏的爵位改为侯。武帝有灭吴的志向,任用羊祜为管理荆州各项军务的长官。羊祜带领军队出师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百姓之心。他向吴国人表明自己的诚意,凡投降的人要想离去都悉听尊便。当时长吏死于任上,下一任长吏忌讳,经常毁坏旧官府,羊枯认为死生自有定数,与居室无关,于是向镇守地下文书,普遍加以禁止。
羊祜进占险要,开建五个城,收取肥沃的土地,石城以西,全归晋所有。从此前后投降的人不断,又宣扬德行信誉,以此安抚初来依附的人,慨然有吞并吴国的志向。每次与吴人打仗,将帅中有想要出诡计的,就拿醇酒给他们喝,使他们无法说出自己的计策。吴将陈尚、潘景来犯,羊祜追杀了他们,因赞美他们死得有节操而厚加殡殓。潘景、陈尚的子弟来迎丧,羊祜按礼遣返他们。每次与众人在江沔游猎,常限制在晋的地域。如果禽兽先被吴人打伤而被晋兵得到,都还给他们。于是吴人都心悦诚服,称他为羊公,不叫他名字。
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双方使者来往沟通。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即使乐毅、诸葛亮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经患病,羊祜送了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地服用了。许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服药,陆抗说:“羊祜岂能是下毒药的人!”吴人入侵弋阳、江夏,掠夺人口,下诏派遣侍臣传文书责问羊祜不追击讨伐的原因。羊祜说:“江夏距襄阳八百里,等到得知敌兵来犯,敌兵已经离去好几天了。步兵赶去,怎么能救得了呢!调动军队来避免责备,恐怕不合适吧。”派去的侍臣不能责问。
羊祜生病卧床,于是推举杜预代替自己,不久去世,时年五十八岁。皇帝穿素服为他哭泣,很悲哀。南州人在赶集的日子听到羊祜的死讯,没有不痛哭的,关门歇业,街巷里哭声一片。吴国守卫边境的将士也为他哭泣。羊祜为人清廉俭朴,衾被衣服都很简朴,得到的俸禄,全都资助了族人,赏赐了军士,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留下遗嘱不许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材中。皇上赐给离城十里以外靠近皇陵的葬地一顷,谥号成。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游览休息的地方树立石碑建造庙宇,每年按时祭祀。看见石碑的人没有不落泪的,杜预便把石碑命名为堕泪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