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学案+教案+课件(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学案+教案+课件(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3-22 10:42:10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导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教材预览: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__ 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 ;铁丝在氧气中___ ,生成__ 色固体;铜在空气中加热,有___ 色变成___ 色固体。
2.金属+酸 → 盐 + 氢气
该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必须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的前面; 或 除外,因为它们有强氧化性,反应后不产生H2,而生成水;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现象是 、 ,且反应后溶液质量 (填“增加”或“减少”)。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Sn Pb (H) Ag Pt
金属活动性由 逐渐 三、置换反应
一种 与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 与另一种 的反应。
四、完成下列方程式:
(1)_Fe+_O2__ (2)__Cu+_____CuO
(3)H2SO4+___=FeSO4+___ (4)__Al+___=AlCl3+____
自主探究:
探究一
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吗?想一想你学习过哪些有关金属的反应?
探究二
铝比铁活泼,为什么铝制品要比铁制品耐用?
探究三
通过我们的分组实验,你认为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吗?金属与酸反应时现象相同吗?怎么样判断出哪一种金属活动性强呢?
探究四
通过对多媒体展示的镁、锌、铁、铜与酸反应的现象的观察,你能否排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试着说一说这几个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镁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现象 。
归纳整理 与氧气反应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现象 。
铁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现象 。
金属的化学性质 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现象 。
铁与硫酸反应:方程式 ,现象 。
与盐酸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现象 。
铝与硫酸反应:方程式 ,现象 。
课堂达标
1.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氧化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2.下列各种物质中,能够用盐酸跟金属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
A.FeC13 B.MgCl2 C.CuC12 D.AgCl
3.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4.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导学案学习目标:
1. 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进一步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3.了解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
教材预览:
1.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钠溶液
Zn
Fe
Cu
结论:锌、铜、铁的活动性顺序: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 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 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湿法炼铜”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现象是 、 。
3.铁在与酸、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生成 盐。
自主探究:
探究一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属能与酸反应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离子,想一想金属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盐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金属能否与盐反应置换出盐中的金属离子呢?
探究二
在《淮南万毕术》中说过:“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在西汉时期应用于生产,是我国湿法炼铜的先驱,同学们知道它的反应原理吗?我给同学们演示一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探究三
通过我们的分组实验,你认为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盐反应吗?金属与盐反应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探究四
你试着总结一下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哪些应用?
探究五
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你还能说出它们发生反应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吗?根据你的认识快速完成课件中的问题
归纳整理
1.金属 + 盐 → + 新金属
(1)必须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反应发生的条件 (2)盐必须是
(3)K、 、Na除外
①金属与氧气反应,依据: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判断;
2.金属活动性判断方法 ②金属与酸反应,依据: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 判断;
③金属与盐反应,依据:根据金属与盐能否发生 判断。
课堂达标
1.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X>Z
C.Y>Z>X D.X>Z>Y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甲>铜>乙 B.乙>铜>甲 C.铜>甲>乙 D.甲>乙>铜
3.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
A硫酸亚铁溶液、铜、氯化铝 B硫酸铜溶液、铁、氯化铝溶液
C.硫酸铜溶液、铁、铝 D. 氯化铝溶液,铁,铜
4.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进一步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3.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第2课时】任务一 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常见金属与盐反应的实验现象,识记方程式的书写。
任务二 通过金属与盐反应进一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巩固置换反应。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问题再现→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分组实验→实验记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问题导航→学生讨论→金属活动顺序探究→得出结论
在线测试→组内互评→畅谈收获→课后反思
(复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等知识。
(引导)金属能与氧气、酸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与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盐溶液中往往会电离产生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能否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呢?
(实验探究)完成P64实验探究9--4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硝酸铜
硝酸银
氯化钠
Zn
Fe
Cu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分析下列问题:
哪些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发生的反应中,加入盐溶液中的金属与盐中的金属在活动性的强弱上有何关系?
(板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特点。
(小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规律
金属(强)+盐溶液→新盐+新金属(弱)
(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剧烈程度,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等。
(开阔视野)湿法冶金术
(练习)完成课本P65“在线测试”,各小组共同交流。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共同回顾复习,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各组合作检查。
引起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
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回答问题。
写出化学方程式,相互检查。
共同归纳并识记
正确描述出实验现象
各组讨论归纳并全班交流,共同得出结论。
认真阅读识记
先独立完成提出的问题,再各组共同交流核对。
独立完成在线测试
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
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有依据的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
巩固方程式的书写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化学用语的准确表达能力
进一步当堂巩固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
【教学小结】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教学反思】
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后,学生对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利用给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通过学生讨论,得出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这样安排,既找出了规律,又应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起到对当堂所学知识加深巩固的作用。利用问题导思,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激励学生加倍努力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已经知道了镁带、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铜能跟氧气反应,镁与盐酸、硫酸反应等事实,但这些知识是零碎不系统的。本节课从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入手,使学生对不同的金属化学活泼性不同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金属在水溶液中与酸反应的情况,归纳其活动性规律,以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使同学们在实验中获得结论,使同学们体验到合作探究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的操作,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树立了自信心,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第1课时】任务一 让学生认识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知道反应的难易的影响因素,
任务二 掌握常见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方程式的书写、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任务三 识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了解置换反应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示→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批→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提示→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引导复习)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与氧气的反应
③铜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探究)教师演示P61实验探究9--2铝粉的燃烧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想一想)完成P61交流共享,分析哪些原因可以导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引导)很多金属不仅可以跟氧气反应,还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与盐酸的反应
锌与硫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完成P62实验探究9--3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
稀硫酸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下列问题:①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②比较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排列。
(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板书,介绍谐音记忆方法:“加盖那煤炉,心铁西迁,轻,统共一百斤。”
(活动天地)完成课本P63“活动天地”中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反应的共同特点。
(小结)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特点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各组分别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互检查核对。
认真观察反应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分析可能的原因。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各组分别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互检查核对。
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思考提出的问题
共同小结并识记
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共同分析归纳。
各小组讨论归纳化学反应类型并分析特点,认真识记。
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
巩固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现象描述能力、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方程式的书写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一节课学习收获的能力。
【教学小结】1.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结论,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10张PPT。化学性质第二节deFeCuMgZ第一课时n金属第一课时知识再现我们曾经学过有关金属的哪些反应?

能得出金属的那些性质?提出问题 镁、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铁、铜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
金在加热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和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为什么铝会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呢?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结论:1.不同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条
件不同. 2.与氧气反应条件的不同,说明
明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不同.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不最活泼。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酸反应吗? 2、它们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讨论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活动与探究:Mg + 2HCl = Mg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以上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Mg Zn Fe C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结论:课件9张PPT。化学性质第二节deFeCuMgZn金属第二课时你能否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一般规律呢?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何现象? 铁钉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若时间足够
长,则溶液会从蓝色变为浅绿色。Fe + CuSO4 = Cu + FeSO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忆:活动性:Fe﹥Cu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我们已经知道,金属的活泼性,我们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呢? 三.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Cu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溶液中观察并记录活动与探究:根据刚才的实验填写表格活动性:Zn﹥Cu活动性:Cu﹥Ag活动性:Zn Na Zn Cu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结论: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反应出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
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反应出
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若能,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5)银与氯化铜溶液 (6)镁与硫酸亚铁溶液
解答:可发生反应的:(2)(4)(6)
化学方程式:(2)Zn + CuSO4 = Cu + ZnSO4(4)Al +3AgNO3 = Al(NO3)3 + 3Ag(6)Mg + FeSO4 = MgSO4 +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