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颓、疙、瘩”等 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 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 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难点 :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语文要素
1、阅读可以带我们跨越时空,任意串门,所以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今天我们就一起串门走进第三单元,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本领(出示单元导读)。齐读: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2、说到阅读方法
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有哪些?是的,在这里我们回顾了书里的小学六年我们学过的所有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展示),这些都是我们的学习成果。真好,那么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作家范锡林的文字跨越时间,回到他的童年看看他的童年玩具,一起读题《竹节人》。
3、大家通过任务单对竹节人有什么印象?
它风靡全班、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又威风凛凛、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一副没头没脑、不知疲倦、呆头呆脑的样子
二、感知阅读,引出
学习任务
1、《竹节人》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什么学习任务呢?阅读课文导语,确定阅读任务。(出示课文导语及任务 PPT)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从文中寻找与阅读任务相关的段落,完成下面的表格。
3、全文有 29个自然段,我们要去关注哪些内容呢?谁有好主意?阅读任务关注文章哪些段落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阅读任务 关注文章哪些段落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设计意图】
这个过程要在三分钟内完成,遇到和自己所选任务关系不大,或者无关的段落,要加快速度阅读,涉及自己的任务的段落,要仔细阅读,做好段落标记。
学生汇报完成情况,老师指导:学习制作竹节人和教别人玩竹节人,我们需要关注第 3-8自然段;整篇文章都体现了竹节人的乐趣,我们需要关注第,9-23自然段;从第 24到 29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老师没收了我和同桌的“竹节人”,却也偷玩“竹节人”。
三、合作探究、学习有目的的阅读。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阅读任务,结合探究单,小组合作探究。
(一)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提炼,用词语或短语完成下面表格,从而完成任务(一)。
竹节人制作指南和玩法
师:这简直就是一份完美的竹节人说明书!在读的时候你已经将转成了自己额学习技能,你真了不起!那你在完成月度任务的时候有什么阅读经验要传授给大家吗?
生:在完成任务一时,我提取了里面的关键信息:锯、钻、穿等动词,更好的帮助了我完成竹节人的说明书制作。生:在完成任务一时,我使用的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了文章,提取了关键信息。
【设计意图】小组探究要求:
(1)先读一读与自己探究的问题相关的段落。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3)讨论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4)派代表汇报。汇报交流。
任务一:
(1)讨论交流竹节人的制作指南:材料和工具:毛笔杆、纳鞋底的线和锯子。
步骤概括:
①锯一节长的;②锯八节短的;③摆形状;④穿线。
温馨提示
聚的时候要小心,有些地方的线头要打结才能更好地固定。师;竹节人已经制作完成,那我们该怎么玩竹节人呢?讨论交流玩法:将线嵌入课桌缝隙,在下面线绳拉的一松一紧。在第8、9自然段中找出与竹节人的玩法相关的文字,画出重点词句,重点抓住玩时的动作。概括阅读方法:
1、先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段落,仔细读。
2、圈关键词。(二)从哪里可以体会到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乐趣?完成任务(二)。
A、我从 句子中,感受到竹节人的乐趣,特别是这个句中的_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从 句子中,感受到竹节人的乐趣,特别是这个句中的_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我从 句子中,感受到竹节人的乐趣,特别是这个句中的_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这个任务,我用的阅读方法是: 。
所有同学体验玩竹节人的乐趣。
【设计意图】
任务二:体会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梳理信息:
①利用破课桌玩竹节人,破课桌变成了古战场。
②玩出种种花样,一个竹节人独自表演,两个在一起搏斗,现被卡住,竹节人变成呆子,制作成孙悟空;
③装扮成窦尔敦;佩戴偃月刀,手持蛇矛枪的武士。
④课下玩,课上也玩。
⑤老师也玩的津津有味。概括阅读方法:同学们,解决第二个学习任务时,我们更多的是从关键词句出发,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还能够根据作者的描绘展开想象,从而体会玩竹节人带来的快乐。
(三)完成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阅读方法
同学们,如果要解决第三个阅读任务,你一定有了好方法吧?请谈一谈,你要如何解决这部分内容。
(1)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方法。
(2)梳理提取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老师梳理:
同学们,我们用记叙文的要素来讲讲这个故事,起因我课上完竹节人。经过,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我跟同桌在办公室窗外寻找老师,扔掉的主人,结果我们意外发现老师也在全神贯注的玩竹节人。阅读方法:理清顺序,复述故事老师有个小问题,为什么”我”和同桌,虽然没有拿回竹节人,却“心满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了?老师也像同学一样喜欢玩竹节人,自己跟老师感受到了同样的乐趣,同时自己做的竹节人得到了老师的青睐。既然竹节人这么有趣,想不想看看别人怎么做,怎么玩的?
四、总结课文,提炼阅读方法。
1、速读,找关键段落,抓关键词
2、抓关键句提取信息,展开想象
3、理清顺序,复述故事
五、迁移写法。
我们平常在写物这类的文章时,也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写法,先来介绍喜欢的玩具的来历,做法外形特点,然后写它的玩法或者用途,最后写自己与这件物发生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10 竹节人
阅读目的 阅读方法
做竹节人 快速阅读,提取关键信息
体验乐趣 仔细阅读,抓关键句展开想象讲
一个故事 浏览阅读,运用复述法讲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