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感受本词的豪放风格。
2.理解本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3.感受苏轼矿大洒脱、积极乐观地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豪放雄浑的气势,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中秋佳节刚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依旧萦绕在耳畔,今天又要开启伟大词人苏轼新课的学习。作为一节研讨课,这节课我将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今天在座的你们,请各位“小专家”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情境任务一:走进苏轼
1.以苏轼诗词与生平有关信息为依据,搭配必要文字,选取一个合适标题,设计一幅手抄报,参与苏轼展。(学生分享设计思路)
不同的海报代表苏轼的不同阶段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我们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苏轼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也是这样的存在。在林语堂的心中苏轼好像就是有着千面形象的一个人。
2.假如你是研讨会主持人,你将如何介绍苏轼,如何介绍今天的研讨内容《念奴娇 赤壁怀古》呢? (学生分享)
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为一首咏史怀古诗词,我们有必要了解其基本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情感表达往往分为:怀人伤己;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这些知识,将非常助于研讨会的开展,请记好笔记。
情境任务二:文本大研讨
作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苏东坡虽仕途失意,但东坡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精神,面对人生沉浮永葆风度,请齐读壮美的上片部分。
1.苏轼词的主要风格是豪放,这一特点在上片中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请小组专家合作探讨,尝试从多角度作答。
预设:
小组1: 通过豪放的意向体现的,比如:大江、浪、故垒、赤壁、乱石、惊涛等等,由这些意向构成一幅带有豪放气息的意境图。
小组2:通过重点字词体现的,比如:乱、穿、惊、拍、卷等字,这些词读起来气势宏大,展现豪放风格。
小组3:通过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所见所听结合,以视角的转换呈现长江的浩大气势与赤壁的雄伟奇景。
根据概述,用语言文字描绘一下上片景象。(预设:一幅大江向东流,山石嶙峋高峻,浪涛汹涌,拍打着堤岸,卷起层层白狼的风景图)
2.历史上那么多英雄风流人物,为什么本词偏偏写得是周瑜?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又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真是“一时多少豪杰”。可苏轼为何就选中了周瑜?请专家组继续讨论。
预设:
小组4:通过下片对周瑜的的描述,能得出周瑜在多方面有着不凡的特点,比如:家庭:幸福美满;外貌:英气俊朗儒雅有风度;指挥战争大胜曹军等,这都是苏轼所羡慕的方面。
小组5:其实很多英雄都有诸如此类的特点,这里面最鲜明的特点还是苏轼将自己代入与周瑜形成了对比,一个无论在自身外貌、成就还是家庭生活上都有着斐然成果,相对比之下作者则十分悲凉,这是在借古人对比衬托自己当时的境遇。
根据大家的分析,请完成对比表格填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豪杰周瑜官场、情场、战场,场场得意,而作者却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正是借周瑜年少有为的形象,表达对英雄的赞颂和敬仰,也突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之情。
3.有人说本诗既让人“热血澎湃”,也让人“黯然神伤”,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什么?
讨论了豪放的赤壁之景、研究对比了有为的豪杰形象,有人感受是“热血澎湃”,也有人“黯然神伤”,请你思考片刻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同学1:选热血澎湃。
同学2:选黯然神伤。
同学3:都不选。分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得出苏轼虽年将老至,壮志未酬,但已看开,越发超然洒脱,无畏旷达。
4.作为本场研讨会的听众,请你谈一谈本次会议令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并说明原因。
任务情境三:为赤壁代言
活动:请你为赤壁写一句广告推荐语。
要求:(1)结合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来提炼构思;
(2)语言精炼且富有表现力,不超过20个字。
作业:
1.根据本课所学,尝试鉴赏《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领会怀古诗词的特点。
2.苏轼的生平和豪放、豁达、淡薄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发,积累成作文素材。
板书:
基本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
赤壁 周瑜 赤壁之战 壮志难酬
情感表达:
怀人伤己;怀古伤今;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