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高一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该标识中
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每个行星以各自的特征呈现。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序号和名称匹配的是
A.①一水星
B.②一火星
C.③一木星
D.④一天王星
2.图示反映出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是
A.体积质量适中
B.具有适宜的温度
C.宇宙环境安全
D.有大气层的存在
3.图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拉开帷幕,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了100%
绿色电能供应。绿电主要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发电,以及浙江省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下图为
青海省光伏发电场景,据此完成4~5题。
【高一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第1页(共6页)】
241186Z
4.相较于浙江省,青海省进行光伏发电的突出有利条件是
A.经济发达
B.海拔高,气候较为寒冷
C.环境优美
D.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大
5.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电能,反映出太阳辐射能的特点是
A.获取方式简单
B.清洁无污染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发电量不稳定
2020年6月21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共同目睹了“日环食”这一奇观,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
发生时,中间部分呈现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因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距地球较远,不能完全
遮住太阳而形成。据此完成6一8题。
6.图中月球遮住的是太阳的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大气层
7.若太阳表面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体现的太阳活动现象是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日冕物质抛射
8.日环食奇观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干扰居民正常睡眠
B.局部地区突发暴雨
C.太阳能发电量减少
D.火山喷发变得活跃
2022年7月2日,日本德岛县博物馆宣布称德岛县胜浦村附近新发现了大型草食性动物
禽龙的化石。此次发现的禽龙化石距今1.3亿年左右,是日本境内出土的最古老动物化石。据
此完成911题。
9.推测禽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寒武纪
B.二叠纪
C.新近纪
D.白垩纪
10.若发现禽龙化石的地层中,还存在其他化石,最可能是
A.裸子植物化石
B.三趾马化石
C.蕨类植物化石
D.人类化石
11.人类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
①推测古地理环境
②确定地球的年龄
③重新培育出古生物
④了解地球生命的历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9日18时58分,澳大利亚东部瓦努阿图群岛发生6.8级地震,震
源深度50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速度km3
36
91215
1“
]0000
20000g
300r0
张
1000
5000
6000
【高一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第2页(共6页)】
241186Z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一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C3.A4.D5.B6.C7.B8.C9.D10.A11.D12.B13.D14.A15.C16.B
17.D18.C19.D20.A21.D22.D23.C24.A25.B
26.(1)三叶虫化石:古生代。(2分)恐龙化石:中生代。(2分)
(2)①⑤(6分)
(3)全球平均降水不断增多,气候变得湿润:全球平均气温下降,气候变冷。(4分)
(4)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4分)
27.(1)反射(3分)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3分)
(2)塑料薄膜可阻挡地面辐射向空中散失;会增强膜下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果。(6分)
(3)地面铺设反光薄膜主要是为了反射太阳辐射,增加水果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水果品质。(4分)
28.(1)B>A>D>C。(4分)
(2)B西南风(4分)
(3)顺时针(图略)。(4分)
(4)A增强(4分)
【高一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参考答案】
24118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