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插秧歌》(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6.2《插秧歌》(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9 06:4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插秧歌 》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学生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分析诗中描绘的农民插秧的图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生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生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理解诗歌中蕴含 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学生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学生感受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们怀抱着对荷塘之上美景的憧憬, 从童真走来。今天, 让我们一齐走近杨万里描绘的另 一幅生活图景, 一起来学习《插秧歌》。 一、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 。吉州吉水(今江西)人。 著名诗人, 与 、 、范成大并称为“ ”,当时被奉为 。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 勉励杨万里以“ ”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 ,世称 。 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 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 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 侯。开禧二年(1206 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 ,谥号“ ”。 杨万里的诗作数量极富,在宋代仅次于陆游,达 4200 余首。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 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 别转一路, 自成一家, 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诗风。初学 ,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 由师法前人到师法 , 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 ”。诚斋体讲究所谓“ ”,即善于捕捉稍纵即 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 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写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 ;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 时值 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 之辛劳,作该诗。
(三)题目解读 “插秧 ”指将秧苗栽插于 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 里。《插秧歌》 是杨万里在途中见到农民男女老幼冒雨 后写的。 (四)字词 1.明确字音。 兜( ) 鍪( ) 蓑( ) 胛( ) 渠( ) 朝( ) 霎( ) 莳( ) 匝( ) 2.解释词语。 ①抛秧: 。 ②兜鍪: 。 ③ 胛 : 。 ④ 渠 : 。 ⑤半霎: 。 ⑥ 莳 : 。 ⑦ 匝 : 。 ⑧照管: 。
(五)板书设计 二、合作学习
第一组 阅读《插秧歌》,回答下面问题。 1. 下面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用“抛 ”、“接 ”、“拔 ”、“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 “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来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 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C. 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 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D. 《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2. 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笠是兜鍪蓑是甲”堪称“神来之笔 ”,请作 要赏析。 第二组 3.下面对《插秧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暗示分工精细明 确。 B.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无异于一场战斗。 C.五、六句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抢插的紧张程度不言而 喻。 D.七、八句写田夫对送饭的人的回答:抢插还未结束,稻苗还未栽稳,体现了农夫的吃苦 耐劳。 4.诗歌的尾联写得极富生活气息,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试加以赏析。 第三组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诗连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了紧张的劳动场面。 B. 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暗示农人对插秧这场“战斗”的厌恶。 C. 雨中抢插秧苗的生活画面,既表现插秧的繁忙,又突出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 D. 诗歌内容朴实,语言通俗,平白如话,撷取农村生活中的典型场景,自然又逼真。 7、《唐宋诗》中评价本诗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教考融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气象、天文、农事进行观察和总结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 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历史 。尽管 ,先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 仍有其现实意义。它体现了中国古人超前的科学认知水平,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其中的“ 二分 二至”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农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通过对天象的研究, 古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明白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 并凝练出对农业 生产具有指导作用的二十四节气。其中,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都与农业生产密 切相关, 这些表征物候的节气反映出我国早期相对成熟的农耕文明深厚的根基。二十四节气集 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气候学的发展高度。从《诗经》《吕氏春秋》直至汉代《淮南子 · 天文训》, 古人对气候的记录和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汉代所确定的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 及内涵沿用至今 ,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古人对气候学认识的高度和深度 , 其科学性 。除了指导农事外,二十四节气还影响着民俗活动、饮食养生理念等多个 领域。它提倡遵循自然规律, 出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对现代社会人们加强 生态意识仍具有启示作用。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积淀时过境迁不言而喻折射B .沉淀事过境迁不可言喻折射C .沉淀事过境迁不言而喻映射D .积淀时过境迁不可言喻映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的节气概念。 B .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具有对农业发展重要意 义的节气概念。 C .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的节气概念。 D .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的节气概念。 3.下列语句所对应的节气时间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登泰山记》)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③④②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插秧诗〔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歌〔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的“低头便见水中天 ”一句, 既是对插秧劳动情景的真实再现, 又富有佛家的哲理 意味。 B.两诗的动词“把、插、低头、退步 ”“抛、接、拔、插 ”都准确地刻画出插秧人专注劳 作的状态。 C.后诗将“笠 ”和“蓑 ”比喻为“兜鍪 ”和“甲 ”,化静为动, 使人联想到紧张激烈的战 斗场面。 D.后诗写作角度灵活有变, 先描写场景后描述对话, 绘就一幅多彩而富有生机的劳动图景。 5.请分析概括这两首诗的主旨。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田歌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6.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插秧歌》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少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 ” “接”“拔”“插”四个动作,自然流畅,勾勒出插秧工作的繁忙情形。 B. 《插秧歌》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秧 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C. 《插田歌》以花鸟发端,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画面:山冈上面花草繁密茂盛,燕子 飞东又飞西;远远望去,田埂笔直如线,秧田里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D. 《插田歌》用简练笔触,刻画了农民夫妇的形象: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 着绿草编的蓑衣, 一起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的唱和很像《竹枝词》。 7. 如果说《插秧歌》中的劳动者是“繁忙 ”的, 那么《插田歌》中的劳动者则是“轻松 愉快”的,请结合诗句对《插田歌》中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 参考答案 (一)作者简介:诚斋 南宋 陆游 尤袤 中兴四大家 诗坛宗主 正心诚意 诚斋先生 秘 书监 光禄大夫 文节 江西诗派 自然 诚斋体 活法 平易浅近 (二)写作背景:吉水 农田大忙 插秧 (三)题目解读: 水田 稻田 插秧 (四)字词 1.明确字音。 兜(dōu ) 鍪(m6u 蓑(suō) 胛(jiǎ) 渠(qú) 朝(zhāo ) 霎(shà) 莳(shì) 匝(zā) 2.解释词语。 ①抛秧:插秧前,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 叫作抛秧。 ②兜鍪(m6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③胛: 肩胛。 ④渠: 他。 ⑤半霎:极短的时间。 ⑥莳(shì) :移栽,种植。
⑦匝:布满,遍及。 ⑧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 二、合作学习 1.A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 ”,有一股火药味儿,暗 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地奋斗拼搏。(意 思对即可) 3.B 【解析】B 项, “ 以‘兜鍪 ’和‘甲 ’借代 ”错误。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不 是借代。将“笠 ”和“蓑 ”分别比作“兜鍪 ”和“甲 ”,营造出一种战争的紧迫感, 农家儿女 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地奋斗拼搏, 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 突出了劳动的 艰辛。 4.诗的尾联是农夫岔开呼唤送饭人的答话: “秧还没插完,没空吃早饭,你回去要管好家 里的鹅与鸭, 免得它们糟蹋庄稼。 ”这两句极富生活的气息, 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 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爱惜劳动成果的农民形象)。 7 、B 8、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①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 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②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 四、教考融合 1.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识或者经验。沉淀:比喻凝 聚,积累。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是民俗文化和历史积累的结果,对象是“二十四节 气”,故应选择“积淀”。排除 BC。时过境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事过 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改变了。语境强调时间过去,应选择“时过境 迁”。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不可言喻: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不用说,大家都能明白,选择“不言而喻”。排除 D。折射:
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映射: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语境是说二十 四节气表现了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应选择“折射”。故选 A。 2.C 【解析】 关联词搭配上, 应该是“正因为能够……才能…… ”,据此排除 AD;“对农业发展 ” 是状语,应当放在前面修饰“具有 ”,据此排除 B。故选 C。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古诗文的能力。 ①“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这句诗描述江南插秧的情景, 一般 4 月上旬后期开 始插秧。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十二月的节气有小寒、大寒。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描绘七夕情景, 节气是立秋。④“采采芣苢, 薄言 采之。 ”描写春季采摘野菜的情景。据此可以排出:④①③②。故选 B。 4.C( “化静为动 ”错,“笠、蓑 ”是物,“兜鍪、甲 ”还是物,没有动静的变化,只是 以战喻农,突出了不敢耽误农时的紧张的劳动气氛) 5.①前诗旨在表达从插秧劳动中领悟的哲理(禅意)。诗歌写插秧时“低头 ”能看见水中 天空,说明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说明人主 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②后诗旨在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与钦敬之情。诗歌表现了田夫一家 人插秧的紧张辛苦,也将他们劳作的场景表现得和谐而富有情趣,透露出作者的欣赏与敬佩。 (意思对即可,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B.以“兜鍪 ”和“ 甲 ”借代错误, 本句手法应是比喻, 不是借代。以“兜鍪 ”和“ 甲 ”分别比喻“笠 ”和“蓑 ”,不同类的事物, 具有相似点, 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本体喻体均出现于句中,用“是 ”连接, 属于暗 喻。 7.(1)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2)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 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3)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 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形象,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冈头花草齐, 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 白水光参差 ”这是描写景物的诗句, 冈头花草崭 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 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
节春光明媚, 整个田野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以优美的笔调抒写自然美景, 体现劳动的轻松 欢愉。 一、二句诗歌以花鸟发端, 通过简练的笔触, 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在这样 的美景中进行劳动自然是轻松的。 “农妇白纻裙, 农父绿蓑衣 ”这是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 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 草编的蓑衣的农夫, 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 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美, 也 展示了自然生机的美与明媚春光的和谐统一。五、六句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 白裙绿水映照 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可见其“轻松愉快”。 “齐唱郢中歌, 嘤咛如《竹枝》 ”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 这些歌虽然是俚歌, 也 缠绵柔媚、如琢如磨, 传达出农民们劳动时毫无机心的欢乐与热情。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 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