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目前,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主要方向还是寻找液态水和碳元素,因为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的,没有液态水便无法生存,而且科学家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脱离液态水而保持活动状态的生命。也就是说,我们对外星生命的定义是地球以外的符合人类现有认知水平的生命。
然而,这样的定义很可能阻碍了我们发现外星生命,因为人类的“非注意盲视”心理问题,在搜寻地外生命时,我们总是倾向于从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意识中寻找它们,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的可能。例如,目前提出的外星生命宜居带理论仅仅适用于碳基生命而已。
除了碳基生命,大多数读者应该还听说过硅基生命、硼基生命和砷基生命等。因为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十分稳定的化学键和长链,同时碳也是构建复杂大分子的完美基石,碳原子内部有四个未配对的电子,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许多相对稳定但也容易断裂的共价键,形成脂肪、糖类、氨基酸等有机物,所以碳元素是完美的生命“骨架”。
此外,最常被提及的其他可能的生命形态是硅基生命,因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硅位于碳的下方,所以和碳元素的许多基本性质都相似,比如说碳能和四个氢原子化合形成甲烷(CH4),而硅也能同样形成硅烷(SiH4);而且硅和碳两种元素都能组成长链或聚合物(质量较大的链状化合物),两种元素都可以与氧结合,并交替排列形成长链。碳—氧链可以形成“聚缩醛”,它经常用于合成纤维,而用硅和氧搭成骨架可以产生“聚合硅酮”,一些特殊的生命形态就有可能以类似硅酮的物质构成。而且许多硅基化合物比碳基更耐高温,比如硅—氧可以承受大约327℃的温度。因此科学家相信,由于硅—氧化合物能承受高温,硅基生命可以在更炎热的行星上生活,所以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硅基的。外观看上去,硅基动物很可能像是会活动的晶体。科学家们推测上述其他生命形态的原因也差不多。
根据目前的宇宙理论,宇宙的95%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发光物质仅占很少的含量,而发光物质中大部分可以看作是等离子体。那么,暗物质、暗能量,又或者等离子能否构成新的生命形式呢?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可能性。
(摘编自《大科技杂志社》)
材料二
美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许多行星上可能存在所谓的“自催化”化学反应,其能使用碳以外的多种化学元素,制造出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杂志》。
地球上的生命以有机化合物为基础,这些分子由碳组成,通常也包括氢、氧、氮、磷和硫等元素。但科学家们一直怀疑外星生命的基础可能基于截然不同的化学反应,例如,有科学家推测硅也可能是生命的基础。该研究资深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天体生物学家贝图·卡萨指出,探索这些可能性很重要,这样人们才能了解所有形式的生命,而不仅仅局限于地球生命。
自催化是一种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的化学相互作用,自催化反应会产生促使相同反应再次发生的分子,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旨在寻找有机化合物之外的自催化反应。
为找到这些反应,科学家们分析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用多种不同语言撰写的科学文件。研究团队指出,通过有效的语言搜索和翻译工具,他们得以设计并首次评估自催化反应的普遍性。
最终,他们发现了270种不同的自催化反应,其中大多数没有使用有机化合物,一些反应与地球生命中不存在或极为罕见的元素——如汞或放射性金属钍有关。许多自催化反应可能只在极高、极低温度或压力下发生,研究人员甚至发现了4个涉及稀有气体的自催化反应。
卡萨表示,最新研究除了对寻找宇宙中的生命及了解生命起源等产生影响外,还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例如优化化学合成、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
(摘编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碳元素被称作完美的生命“骨架”的原因之一,就是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十分稳定的化学键和长链,有利于和其它元素形成脂肪、糖类、氨基酸等有机物。
B.目前,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主要方向还是寻找液态水和碳元素,而这对于探寻生命,就陷入了人类“非注意盲视”心理误区,导致忽略了其它的可能。
C.美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使用碳以外的多种化学元素,制造出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因此,推断外星生命的存在或许并不以碳为基础。
D.人类一直未止息探寻外星生命的步履,美国最新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了解对生命起源等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实际应用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外星生命的探寻,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符合地球以碳为基础的认知,要解放思想,调整思路,美国的最新研究就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B.说明文要注重事实,语言力求科学严谨,准确有分寸。如“这样的定义很可能阻碍了我们发现外星生命”中的“可能”;“目前提出的外星生命宜居带理论仅仅适用于碳基生命而已”中的“仅仅”。
C.根据美国的最新研究,他们发现了270种不同的自催化反应,其中大多数没有使用有机化合物。那么,这些没有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元素,都可能成为构成外星生命的基础。
D.为寻找有机化合物之外的自催化反应,研究团队付出了辛勤努力,设计并首次评估自催化反应的普遍性。表明只要选准方向,就能找到解密外星生命的密码。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可能作为外星生命基础的一项是(3分)( )
A.宇宙的95%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发光物质中大部分等离子体。
B.硅基、硼基和砷基
C.一些反应与地球生命中不存在或极为罕见的元素——如汞或放射性金属钍有关
D.4个涉及稀有固体的自催化反应
4.科学家认为,可能以硅基生命存在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是对外星生命基础的探究,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卖雪球的人
包鑫
直到天明,人们才发现碧瓦上撒了一层薄雪。曲阜的初雪是在夜晚悄悄下的。金黄的银杏叶有如马耳,将雪抖得簌簌扑落,未及落地,就在风中化了。路面的雪同样待不到鞋印与车辙,就干净地消失,消失得干干净净。
雪客是老友,久别未相逢,这不免让人失望。在太阳尚未高挂之前,我走进明故城,见行人寂寂,游人稀疏,青石板上也已无清脆的马蹄声。这期间,一些导游不时问我要不要参观,一些蹬三轮载客的问我要不要转转。几个月来,他们的营生不太可观,这自然是疫情闹的。
我走着走着,在这老城里寻找雪客的辞别之迹,就有路旁红枫树上洒落的雪粒扑面而来。拐进阙里街,红墙内的翠柏顶上托着一捧雪,太阳照着亮眼,似乎就要消失。从牌坊上、墙檐上融化的雪水滴在石板路上,卖古玩的老人正躬身蘸着雪水写大字。我绕着字走过,转到孔庙南面的“万仞宫墙”下,阳光正照着城关与古钟,照着旌旗与大鼓,也照着蹲靠在城墙根的一位老人。
我走过去时,他掀高帽檐,拉低口罩,热气腾腾地说:
“买吗小伙子?一块一个,不论大小。”
我看到在他面前摆着一堆大小不一的雪球,五五二十五个,大的如黄梨,小的如青杏。
我说:“您是艺术家啊大爷。”
“什么艺术家,这是正经营生,”他说,“买的那才叫艺术家。”
从他一身的蓝灰衣装来看,的确和所谓的艺术家无关。他也许是在夏天卖冰棍的。
“要买得趁早啊,雪球能等人吗?”他袖着手说。
我就挑了一个最大的扫码买了。拿在手里掂量了掂量,在耳边晃晃,在鼻前闻闻,又对着太阳瞧了瞧。
“真结实啊。”我说。
“那是。”他说,“这是昨晚下的雪,下得薄小,但是纷纷扬扬,一片是一片。像孔子说的,‘君子无所争’,不争不抢,不紧不慢,不急不怠,不追不赶,该什么时候下就什么时候下,该落到哪儿就是哪儿。天还没亮我就起来,净了手,从磨台、案板和树枝上揩下来,一点一点地团成球按结实,这样不容易化。”
围上来了几个人,有的对着他拍照,有的像买瓜一般,挑挑拣拣,挨个掂量。那两个女学生买了一个大的,托在手里拍,又拉远了将雪球和万仞宫墙框在一起拍,之后便相揽着胳臂走了。
一对情侣凑过来,女的说:
“大爷,你应该把这些雪球捏出花样,那样卖得更多,卖得更贵。”
说着把手中的雪球捏碎,想重新打造,可是太结实。她突发奇想,拿了一个稍小的雪球放在大的上面,找了一根草棒插上去,塑成了一个雪人。之后她把雪人交给男友,拿了两个大的,跑出去没多远,就回过身照着男友扔了过来,雪球“啪”的一声碎在了蓝色冲锋衣上。男友不敢扔掉手中的雪人,还需要一边护着雪人一边躲避雪球,躲闪不及,不料被第二个雪球正中额头,他“哎哟”了一声。
“哈哈,真狠啊你。”他看着雪球掉在地上打转,“硬得能当球踢了。”
我笑了笑,托着我的雪球走到了西边的半壁街。街两旁的银杏树的叶子大都掉光了。我想起曲阜人常打趣,说曲阜没有春秋,只有冬夏,因为《春秋》被孔夫子写掉了。但如果要说曲阜真有秋天,那可能也只有这一条街吧。我从南走到北,又原路走回,两手不断倒替着雪球。等转回到万仞宫墙下的时候,那个卖雪球的人已经走了,地面留下一圈圈融化的雪迹,这正是久违的雪客最后的辞别吧。
我手中的雪球也慢慢融掉,两只手在冷冬已被暖得红彤彤了。
(选自微小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卖雪球的人”也是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蹲靠在城墙根”,最后悄无声息地走了,不知姓甚名谁,也不知家居何处,但令“我”难以忘怀。
B.“几个月来,他们的营生不太可观”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老人卖雪球之举也就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C.小说将笔触集中到卖雪球的老人身上,寄托着作者对颇具创意和艺术感的生财之道的由衷的赞赏之情。
D.“像孔子说的,‘君子无所争不争不抢,不紧不慢,不急不怠,不追不赶,该什么时候下就什么时候下,该落到哪儿就是哪儿。’”卖雪球老人随口道出,表明了在曲阜这个特定地域儒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对雪景的描写,为后文老人卖雪球做了必要的铺垫,“金黄的银杏叶有如马耳,将雪抖得簌簌扑落,未及落地,就在风中化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充满动感,生动形象。
B.“我”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而非作者本人,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与亲切感。
C.小说中一对情侣活泼开朗、充满情趣,他们的出现为小说平添了一抹亮色,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D.小说综合运用动作行为、语言、心理描写等方法,完成了对卖雪球老人形象的刻画塑造,使之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8.小说刻画了“卖雪球的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
9.小说结尾“我手中的雪球也慢慢融掉,两只手在冷冬已被暖得红彤彤了”。“暖”字意蕴丰厚,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材料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郎。元和十年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居易累以忠鲠抗,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尝科头①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②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注】①科头:不敞帽子,裸露头髻。②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0.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和十年/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B.元和十年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C.元和十年/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D.元和十年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与之意义相似的有“补”“出官”“迁谪”等,“出官”指外出做官,“迁谪”指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B.司马,官名,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唐代的司马是刺史的属官。
C.贾人,商人。古代一般称为行商坐贾。
D.弱冠,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十八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对《琵琶行》这首诗歌的创作目的作了简要说明,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B.根据材料一,说明诗人被贬江州一直很郁闷,不遇之情耿耿于怀,遇到老朋友琵琶女后得以解脱。
C.材料二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的才华横溢。
D.材料二中,针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然被送入宫中,但却没有回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14.白居易为什么“放纵诗酒”、“仕情顿尔索寞”,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雪晴晚望①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②。
【注】①背景:作者贾岛公元816年长安应举落第,次年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②暮天钟:寺庙里用以报时的钟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
B.“溪云几万重”,表面看是写溪水与白云二景,但“几万重”的背后,是对于艰难困苦几万重的诘问,也是对于未来何去何从的一种担忧与困扰。
C.颔联中的“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遍山皑皑白雪,白屋的背后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D.“野火”、“断烟”是一联近景,它一明一暗,山下的野火烧燃着山冈上的枯草,时断时续的烟雾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同时这幅“晚望动景图”,也让整个雪晴图多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16.贾岛作诗精益求精,自称“二句三年得”。《雪晴晚望》中“闻打暮天钟”作为诗的尾声,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接赞美琵琶曲像仙乐般好听。
(3)《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且抒写得极为凄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澡雪精神”一词出自“汝齐戒,疏渝而心,澡雪而精神”。(《庄子·知北游》)“澡雪”即以雪洗身,“精神”即清净神志,以雪洗身可使思想保持纯正。
雪,色白质洁,备受 ① 喜爱,它既是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宁静,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飘落轩辕台”的粗犷,也是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清寒,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的高洁等……中华传统文化注重自我修身、讲求人格追求,古代冰雪诗词恰好传承了其 ② ,清净纯朴,不失志节的宝贵精神。
自东晋葛洪在《抱朴子·汉过》中以“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喻一种卓尔不凡、 ③ 的高尚人格开始,历代文人便一直赋予雪别样的精神亮色,南朝宋文种卓尔不凡、学家鲍照就是一个典范。他以雪之洁喻高尚人格,以雪之寒喻人生磨难,两者完美融合。“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以白雪自喻,毫无隐讳地写出一种高洁独立的精神品质。
朱熹善用雪意象,凝聚了深厚的意蕴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观雪、赏雪的休闲淡泊之志;二则流露了内心孤寂失意之感;三则抒发了在外做官求学问道,对故土与友人的深切怀念;四则牵系着家国情怀之思和收复故土的满腔热血。
中国传统文人澡雪而精神,其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至今依然散发出灿烂而持久有力的光芒。
18.请在文中标序号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朱熹善用雪意象,凝聚了丰富的意蕴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赏雪、观雪的休闲淡泊之志
B.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凝聚了丰富的意蕴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观雪、赏雪的休闲淡泊之志
C.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凝聚了“雪”深厚的意蕴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赏雪、观雪的休闲淡泊之志
D.朱熹善用雪意象,凝聚了“雪”深厚的意蕴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共有四重内涵:一则表达了观雪、赏雪的休闲淡泊之志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将不厌倦地守护着我的羊群,安详地在肥沃的牧草地上吃草,孕育自家乡摇篮的,我的传统、歌谣及故事,我将带着它们到远方……”这是乌仁娜的声音,尘世中的天籁。
选择她的CD时,我完全没有听说过她,没有受到任何宣传的推动和蛊惑。三联书店的音乐架柜上, ① 。她的样子与众不同,丝毫不符合封面美女的造型,烈日灼伤留下的晒斑非常明显,直接得让我不习惯。乍一看,这个与我同龄的女人比较显老,但她脸上流露着一种沧桑者身上稀有而别样的纯真,瞬间吸引了我。
杜丽曾把蒙古族作家冯秋子形容为“身怀五谷的女人”,对,也可以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乌仁娜和她的歌声。她的歌吟有时神秘高渺,有时生蛮莽撞,听了就觉得牛羊都忠诚,爱恨都结实; 。地气饱满,水草丰实,这里养护着羔羊清润的肠胃,而呼麦那奇异的喉音回荡在远方的地平线…… ② ,歌唱起来才能如此荡气回肠,令人沉浸。
传统民谣里一般都是情歌,但乌仁娜不,许多作品都是她对传统的延伸性继承,包含着即兴创作成分,直接表现爱情的所占比例甚微。她歌唱大地、河流、兄弟、蒙古族人的品德,当然,还有温柔忠诚的马匹。 ③ ,“挺立在水塘边,骄傲而野性,沿着池边漫步,像流水一样从客……它是琴达木尼马,美丽的珍宝”,或者,“我的小棕马们有漂亮的毛色、健壮的脊骨,我用上好的草料精心喂养,我要骑着它们云游四方”。
记得那年在康西草原,我骑马,从下午到黄昏。后来我疲倦了,喝过浓酽的奶茶,就仰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羊群,听耳畔的马头琴。A那匹枣栗色的牝马温顺地垂下弯长的睫毛,似乎鼻息也调整得轻柔。B那夜,在草原里,在奶奶的摇篮里,我沉睡如婴儿。
20.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仿写一句话,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21.请在文中标有序号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水滴石穿”中,水展示了自己“刚”的一面;而在“随物赋形”里,水又将自身“柔”的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说,水的智慧就藏就在刚与柔之间。
读完材料,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导致忽略了其它的可能”错,原文是“完全忽略了其他的可能”。
2.D【解析】“只要选准方向,就能找到解密外星生命的密码”错,“只要……就能”不合逻辑。
3.D【解析】“4个涉及稀有固体的自催化反应”中“稀有固体”错误,是“稀有气体”。
4.①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的。
②硅和碳元素的许多基本性质都相似,
③许多硅基化合物比碳基更耐高温,可以在更炎热的行星上生活。
(评分参考:答对1点2分,任答2点,共4分,意思对即可)
5.材料一指出目前对外星生命探寻的误区和障碍,重点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硅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材料二则运用实验研究成果,从“自催化”化学反应的角度,证明外星生命或不以碳为基础,并指出实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6.C【解析】“对生财之道的由衷的赞赏之情”错,应是对卖雪球老人颇具艺术感之举,且能带给人们温暖与希望的赞美之情。
7.D【解析】对卖雪球老人的塑造没运用心理描写。
8.①精明,有经营头脑。把握商机,利用下雪卖雪球。
②勤劳,能吃苦。天还没亮就起来,从磨台、案板和树枝上揩雪,一点一点地团成球按结实。
③能说会道。“我”称赞他是艺术家时,他脱口而出“买的那才叫艺术家。”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①阳光照射之暖。
②卖雪球老人充满艺术感的经营带来的温暖。
③一对情侣充满情趣之举带来的温馨。
④对生活充满希望之暖。
(评分参考:答对1点2分,任答3点,共6分,意思对即可)
10.A【解析】句意:元和十年,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
“元和元年”为时间状语,应与后断开,排除BD;
“盗杀”的宾语是“宰相”,故“盗杀”和“宰相”不能断开;“京师”是“汹汹”的主语,“宰相盗杀”是动宾短语,“京师汹汹”是主谓短语,故应在“京师”前断开。排除C。
11.D【解析】弱冠,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
12.B【解析】“遇到老朋友琵琶女”错,由原文“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铮铮然有京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可知,琵琶女不是作者的老朋友。
13.(1)如今漂泊沦落,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评分参考:“漂沦”,漂泊沦落;“转徙”,辗转迁移;“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句,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2)都含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政事的缺陷。
(评分参考:“存”,含有;“箴”,针砭;“病”,弊病。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14.①因白居易多次耿直谏言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遇到的是不堪重任的年少君主,于是做官心情顿时消沉。
②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于是白居易上疏皇帝,结果惹怒权贵,最终被贬。
③因元稹被贬,白居易上疏恳切劝谏,并未得到回应。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2分,2点3分,任答2点,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容貌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作歌用来赠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材料二
白居易字乐天,从小聪慧过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生活在这里,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
白居易文辞富丽华美,尤其擅长于写诗文。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他写的上百篇诗歌,都含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政事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这些诗文)也常常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广纳谏言,思虑着如何治理好天下,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征召白居易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学的君主,破格提升自己,(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遇。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十年,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官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应。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15.D【解析】“野火”、“断烟”是一联近景,近景错误,是远景。
16.①内容上: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郁的诗意。
②写作角度:前六句逶迤写来,景色全是望景。“闻打暮天钟”一转,紧接着一声清脆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的诗境。读完末句,回味全诗,总觉绘色绘声,余韵无穷。
③情感:此时作者在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听到山寺晚钟,禁不住心潮澎湃。“闻打暮天钟”,表面看是交代诗人平安返寺,实则是诗人对于未来不可预测的一种惆怅与寂寥。除了科举这一条路,摆在诗人面前的还有什么路呢?
(评分参考:答对1点3分,任答2点,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7.(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2)小弦切切如私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3)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评分参考:每空1分,共6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18.示例:①文人墨客 ②洁身自好 ③独立不群
(评分参考:每处1分,共3分,不是成语不给分)
19.B【解析】画线句子的语病有:
(1)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凝聚了……”的主语不能是“朱熹”,可将“朱熹善用雪意象”改成“朱熹诗中的雪意象”,让“雪的意象”作“凝聚了……”的主语。
(2)搭配不当,“深厚的意蕴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搭配不当,“深厚”与“意蕴”不搭配,“丰富”与“文化内涵”不搭配,应改为“丰富的意蕴及深厚的文化内涵”。CD成分赘余。“凝聚了‘雪”中的“雪”应该删掉,因为“丰富的意蕴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属于“雪的意象”的;AC“赏雪、观雪”语序不当,应该是“观雪、赏雪”。故选B。
20.示例:她的歌吟有时怡然恬静,有时慷慨激昂,听了就觉得花草都可爱,悲欢都虚幻;(评分参考:4分,答案不唯一,句式要与所仿写句子相似或相同)
21.①我偶然遇到她的专辑②只有襟怀敞亮③她经常歌唱骏马
(评分参考:每处2分,共6分,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22.A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我”停止骑马休息时,马儿的温顺乖巧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马儿的喜爱和赞美。
B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因骑马而非常高兴,所以晚上睡觉很香很美,突出“我”特别爱骑马。(评分参考:A句2分,B句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3.【解析】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比较简单,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指出,水在“水滴石穿”中展示了“刚”的一面,在“随物赋形”中展示了“柔”的一面,第二句话指出了人们的一种观点:水的智慧就在刚柔之间。可见,本次作文主题是:“刚”与“柔”的辩证关系。审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刚”与“柔”的内涵。
从字面来看,“刚”与“柔”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如下:刚:坚硬(与柔相对);(性格或态度)强硬;(意志)坚毅。柔:软,使变软;温和(与刚相对)。可见“刚和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刚可以理解为刚强、刚烈、刚健、力量、坚持、豪放、洒脱、不服输、不放弃、勇敢、毅力、执著等等,刚不是骄傲、自大、主观臆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妄自尊大。柔可以理解为柔和、温柔、宽容、温和、和平、友好、忍让、忍辱负重等等,柔不是自卑、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妄自菲薄。
“刚”与“柔”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相反相对的矛盾关系,刚能治柔,柔能克刚;相生相伴的关系,人生需要刚柔相济,既不能缺少柔,也不能没有刚;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困境中忍辱负重,坚持“柔”有时候就是一种刚强;而逞一时之勇的“刚”有时候却不堪一击变成了柔弱,因此,把握“刚和柔”要注意适度的原则。结合人生与社会来看,刚柔可以有新的理解:刚,是底线、原则、立场、态度;而柔,则可以是变通。对于一个即将成年的学生来说,社会是新鲜的,但也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既要有原则立场,又需要结合现实,懂得变通。但,变通不是随波逐流,不是胆小怯懦,更不是抛弃底线原则的圆滑与世故。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实属不易。
从“感悟和思考”“谈谈你的看法”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根据以上分析思考立意,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能围绕“刚”与“柔”,阐述它们的关系即可。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首先阐述何为刚,何为柔,然后分析刚与柔的辩证关系,最后阐述我也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既要有原则立场,又需要结合现实,懂得变通。但,变通不是随波逐流,不是胆小怯懦,更不是抛弃底线原则的圆滑与世故。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实属不易。从“感悟和思考”“谈谈你的看法”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根据以上分析思考立意,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能围绕“刚”与“柔”,阐述它们的关系即可。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首先阐述何为刚,何为柔,然后分析刚与柔的辩证关系,最后阐述我们如何做到刚柔相济。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单纯地分析刚与柔的辩证关系。
立意:
1.刚柔相济,才能立足社会,谋求发展。
2.该刚则刚,当柔则柔。
3.刚中施柔,以柔克刚。
4.刚柔并济,所向披靡。
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只要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中的立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