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9 15: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
(一)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20分)
T细胞是机体内的一种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在长时间持续的抗原(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刺激下可出现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增殖能力丧失。癌症(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产生及形成的异常内环境,称为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很容易导致T细胞耗竭,从而引发免疫功能障碍。
低氧会导致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损伤或衰老后会释放mtROS。细胞为了自我保护,会进行线粒体自噬,即溶酶体分解衰老或损伤的线粒体。近期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和T细胞耗竭有一定的关联:
图1正常环境下的T淋巴细胞 图2肿瘤微环境下的T细胞耗竭
1.(2分)图1中①是 (细胞器),它的功能是
2.(2分)T细胞可通过胞吐释放淋巴因子,体现了细胞膜的 。
3.(2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蛋白)是葡萄糖进入T淋巴细胞的“必经之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葡萄糖转运蛋白属于膜蛋白
B.葡萄糖进入T淋巴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与进入红细胞相同
C.葡萄糖进入T淋巴细胞后,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
D.葡萄糖吸收速度与膜上Glut1蛋白的数量有关
4.(2分)根据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与正常环境相比,肿瘤微环境下细胞膜上Glut1蛋白数量增加
B.肿瘤微环境下,细胞吸收更多葡萄糖,所以可生成更多ATP
C.低氧导致线粒体受损,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D.低氧可以直接影响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
5.(4分)结合图1和图2,阐述肿瘤微环境下如何导致T细胞耗竭?
上述线粒体自噬过程中,溶酶体起到重要作用。在酵母菌中,液泡的功能类似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可进行细胞内“消化”。API蛋白是一种存在于酵母菌液泡中的蛋白质,前体API蛋白进入液泡后才能形成成熟蛋白。已知前体API蛋白通过生物膜包被的小泡进入液泡的途径分为饥饿和营养充足两种情况(如图3)。
图3前体API蛋白进入酵母液泡的途径
6.(2分)在营养充足时,酵母菌细胞质中会形成体积较小的Cvt小泡,该小泡与液泡特异结合与膜上
有关。
7.(2分)在饥饿时,细胞质中会形成较大的双层膜包被的自噬小泡,自噬小泡携带着API蛋白及部分细胞质基质和部分细胞器与液泡膜融合。相较于营养充足时的Cvt途径,饥饿时发生的细胞自噬的意义是

8.(2分)像溶酶体、液泡等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结构,自身膜却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请你尝试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
9.(2分)酵母菌往往聚集在一起生活,在营养物质匮乏状态下,酵母菌菌落中衰老的个体会发生程序性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程序性死亡方式是机体自主性和生理性的
B.营养匮乏下,酵母菌程序性死亡,是一种被动的死亡现象
C.程序性死亡的细胞,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会对周围健康细胞造成影响
D.酵母菌细胞增殖过程染色体复制后精确的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二)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问题(20分)
水生植物浮萍具有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特点,高效积累目的产物是浮萍产业化应用的基础。在浮萍属植物中有一种紫萍,不仅可进行光合自养,还可利用有机碳源进行异养。研究人员探究了三种营养模式下紫萍的有机物积累状况和对氮、磷的吸收率,实验设计以及结果如表1。
表1
编号 营养模式 培养液 环境条件 淀粉产量 蛋白质产量 氮吸收率 磷吸收率
(g/m2) (g/m2) (g/m2) (g/m2)
1 自养 无机盐溶液 16h光照 6.41 10.93 133.6 28.1
8h黑暗
2 异养 ? ? 50.61 13.84 359.9 34.9
3 自养与异养 无机盐溶液、16h光照 54.21 40.59 687.9 37.28
混合 葡萄糖 8h黑暗
10.(2分)表1中编号2实验组培养液以及环境条件的设置应为( )。
A.无机盐溶液、葡萄糖;24h光照 B.无机盐溶液;24h光照
C.无机盐溶液、葡萄糖;24h黑暗 D.无机盐溶液;24h黑暗
11.(2分)浮萍可作为家畜和家禽饲料,也可用于污水处理,减轻水中因氮、磷过量导致的富营养化。结合表1可知,三种营养模式中最有利于提高浮萍应用价值的是 。(自养/异养/混合营养)
12.(2分)绿色植物叶绿体色素可分为叶绿素和 两大类,在环境条件不良时,更容易被破坏的是 。
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来改变浮萍淀粉积累,喷施烯效唑可引起浮萍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变化,相关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含量变化如表2。
表2
内源植物激素 脱落酸 玉米素核苷 赤霉素
功能 促进淀粉合成酶 抑制叶绿素的降解 促进淀粉降解
相关基因的大量表达 相关酶的活性
含量变化 上升 上升 降低
13.(2分)据表2判断,喷施烯效唑后浮萍淀粉的积累将 。(上升/下降/基本不变)
14.(2分)浮萍可作为工业上生物发酵的原料,生产乙醇等清洁能源。结合已有知识,下列对于利用浮萍制备生物燃料这一过程中的生化反应说明合理的是( )。
A.淀粉氧化分解为酒精 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有氧分解
C.淀粉水解为酒精 D.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无氧分解
研究植物对盐胁迫的应答、揭示植物耐盐机制,对培育耐盐作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盐芥与拟南芥为材料,研究盐胁迫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将两种植物置于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中培养,分别测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程度),结果如图4、5。
图4 图5
15.(3分)气孔导度下降会影响植物对 的吸收,进而直接影响叶肉细胞中 (C3/C5/葡萄糖)的生成。分析图4,对高盐环境耐受性较高的植物是 。
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可以反映叶绿体中类囊体的垛叠程度,其比值越低,类囊体垛叠程度越低、排列松散,类囊体膜的稳定性也越差。
16.(3分)据图5,增加NaCl浓度后,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明显下降的植物是 ;
请分析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下降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影响

17.(2分)综合分析图4、图5,当NaCl浓度大于100mmol/L时,拟南芥光合速率进一步下降的原因是 。
18.(2分)培育耐盐植物,需研究植物适应高盐环境的生理特性。有利于植物对高盐环境适应的特性有
(多选)。
A.细胞膜上离子转运蛋白增加
B.能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无机盐离子至液泡中
C.细胞质内合成可溶性有机小分子
D.细胞内产生一类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蛋白
(三)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分子基础的问题(20分)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元凶之一。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中做出决定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总结在图6中。
图6
19.(2分)人体感染HCV病毒会得丙型肝炎,感染肺结核杆菌则易患肺结核。HCV病毒和肺结核杆菌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0.(4分)包括病毒在内的生物体合成DNA或RNA由四种性质不同的核酸聚合酶催化。根据所学知识和图6信息,正确填写下表:
核酸聚合酶的类型 核酸聚合酶发挥作用的场合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1)肝细胞分裂周期中的 期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2)中心法则中的 步骤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3)图6中的过程 (填序号)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4)图6中的过程 (填序号)
21.(2分)研究发现,HCV在肝细胞中表达的NS3-4A蛋白既能促进病毒RNA的复制和病毒颗粒的形成(即图6中的③和④),还能降解线粒体外膜蛋白(MAVS);而MAVS则是诱导肝细胞抗病毒因子表达的关键因子。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抗HCV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抑制图6中步骤③的buvir、抑制图6中步骤④的asvir、以及抑制NS3-4A合成的previr。试根据题干和图6信息,从理论上推断抗HCV效果最好的候选药物是 。
铁蛋白是人体几乎所有细胞中用于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如下图7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7
22.(2分)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丝氨酸(密码子为UCU、UCG、UCC、UCA),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 。
23.(2分)通常一个铁蛋白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生理意义是 。
24.(2分)结合图7和已有知识,人体在调节Fe3+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
B.核糖体与基因上的启动子部位结合,起始翻译
C.Fe3+浓度低时,因为影响了翻译过程,无法合成铁蛋白
D.细菌细胞中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调控现象
25.(2分)上述对铁蛋白合成的调节机制有何意义?
26.(2分)若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表型。这种生物体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 。
27.(2分)针对上题中提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橘生准南测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生物的性状与环境相关
B.上题中的现象里,基因发生了突变,进而使表型发生改变
C.上题中的现象里,分子修饰只能发生在DNA分子上
D.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RNA聚合酶与调控序列的结合抑制转录
(四)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问题(25分)
人类的生命诞生需要卵与精子结合形成合子,随后合子开始分裂发育成胚胎。然而临床上有部分进行试管婴儿的患者表现合子不分裂,进而导致反复试管婴儿失败及不孕。研究表明,TRIP13基因发生突变是病因之一。如图为某患有合子不分裂的家族系谱图(图8)和TRIP13基因测序结果(图9),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8 图9
28.(2分)卵和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 (多选)。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29.(2分)根据家族系谱图判断,致病基因位于 (常/X/Y)染色体上,是 (显/隐)遗传病。
30.(2分)与正常的碱基序列相比较可得知,致病基因产生的原因是 。
A.碱基对增加 B.碱基对缺失 C.碱基对替换 D.基因重组
31.(2分)研究发现TRIP13基因变异会导致卵母细胞阻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TRIP1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纺锤体形成有关
B.卵母细胞阻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会导致没有第一极体形成。
C.阻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卵母细胞是单倍体
D.患者体内的卵母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32.(2分)下列可减缓或治疗合子不分裂的是 (多选)。
A.诱导TRIP13致病蛋白在细胞内特异性降解
B.干扰异常TRIP13基因mRNA的翻译
C.对患者卵子进行基因治疗改变异常TRIP13基因
D.向患者卵子体外注射一定剂量的正常TRIP13mRNA
33.(2分)研究发现带有TRIP13基因突变的病人表型不尽相同。有些病人患有合子不分裂但细胞有丝分裂正常,而另一些病患细胞有丝分裂异常甚至会导致癌症发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TRIP13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同一位点
B.TRIP13基因突变后可能影响到细胞周期
C.患有合子不分裂的病人体内TRIP13蛋白质可能仅有个别氨基酸错误
D.患者的表型与TRIP13蛋白质肽链长度和结构密切相关
“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是PANX1基因突变引起的PANX1通道异常激活,如图10所示,加速了卵子内部ATP的释放,卵子出现萎缩、退化的现象,最终导致不育,该基因在男性个体中不表达。
图10
34.(2分)图10所示PANX1通道4个突变位点与正常通道相比,差异是 。
A.氨基酸排列顺序 B.磷脂的排列顺序
C.葡萄糖排列顺序 D.脱氧核糖排列顺序
35.(2分)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判断,“卵子死亡”的原因是 。(多选)
A.卵子内染色体异常 B.卵子内能量供应异常
C.PANX1基因突变 D.细胞膜破裂
某女子婚后多年不孕,经检测为该病患者,图11是该女子(4号)的家庭遗传系谱图,基因检测显示,1、4、6号含有致病基因,2、3、5号不含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36.(2分)根据题图分析,可判断“卵子死亡”病的遗传方式是 (常/X/Y)染色体上的 (显/隐)性遗传病。
37.(2分)若A/a为PANX1基因,则图11中2号个体基因型为 。
38.(3分)3号与4号能否生出正常孩子?
回答并说明理由。 。
39.(2分)6号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五)回答下列有关人类健康与进化的问题(15分)
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图12所示结直肠癌的多步发展过程中,涉及一些变异所诱发的基因激活(如K-ras)或失活(如APC)。
图12
40.(2分)检测发现多个结直肠癌患者体细胞的K-ras基因的第12号氨基酸改变,这种突变是因为碱基对发生
41.(2分)在结直肠癌发生的过程中,涉及到了部分基因缺失的情况,这种变异类型属于 。
42.(2分)结直肠癌的多步骤发展模式一般需要超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对此,下列事实可以解释“结直肠癌发展缓慢”的是( )(多选)
A.基因突变多发生于DNA复制时
B.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概率低
C.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
D.细胞癌变过程伴随着多个突变基因的积累
多种癌症都与遗传物种的变异有关,如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白细胞中常出现“费城染色体”(如图13),其上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BCR-Abl融合蛋白,使酪氨酸激酶一直保持活性,抑制了细胞凋亡。
图13
43.(2分)根据上述材料和已有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费城染色体可以遗传给子代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属于人类遗传病
C.费城染色体的出现是同源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D.抑制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有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多种疾病基因,比如抑郁症、肥胖、色素沉淀、尼古丁上瘾、红斑狼疮等等,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分析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并发现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近亲,在人类进化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图表示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
图14
44.(3分)请依据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补充完整下图,方框内填写现代人/黑猩猩/尼安德特人。
45.(2分)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距今300万年至360万年的人亚科化石。对其骨骼进行分析表明,她既能直立行走,又仍是一个树木攀缘者。这为人类进化提供了( )
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46.(2分)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遗传变异为人类进化提供原材料
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就越强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原始灵长类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人们现在都生活在各种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
1.(2分)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2分)半流动性
3.(2分)ABD
4.(2分)ACD
5.(4分)肿瘤微环境形成的低氧环境导致线粒体损伤(1分),抗原长期持续刺激TCR,使得线粒体自噬过程受到抑制(1分),导致细胞内mtROS大量积累,引起效应基因表达异常,(1分),从而使T细胞失去自我更新即增殖能力,导致T细胞耗竭(1分)。
6.(2分)特异受体(糖蛋白、蛋白质)
7.(2分)在营养缺乏条件下,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8.(2分)假说1: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假说2: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答案合理即得分)
9.(2分)AD
10.(2分)C
11.(2分)混合营养
12.(2分)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13.(2分)上升
14.(2分)D
15.(3分)CO2 C3(三碳化合物)盐芥
16.(3分)拟南芥
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下降,说明类囊体膜的稳定性下降,分布其上的色素含量也随之减少,造成光能吸收受阻及光能转换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反应
17.(2分)气孔导度下降
18.(2分)ABCD
19.(2分)有无细胞结构
20.(4分)(1)S期/间期 (2)逆转录 (3)⑤ (4)③
21.(2分)previr
22.(2分)C→G
23.(2分)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24.(2分)B
25.(2分)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Fe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26.(2分)表观遗传
27.(2分)AD
28.(2分)BC
29.(2分)常隐
30.(2分)C
31.(2分)AB
32.(2分)ABCD
33.(2分)ABCD
34.(2分)A
35.(2分)BC
36.(2分)常显
37.(2分)aa
38.(3分)不能,4号是卵子死亡患者,表现为不孕
39.(2分)1/4
40.(2分)替换
41.(2分)染色体(结构)变异
42.(2分)BD
43.(2分)AD
44.(3分)自上而下分别:黑猩猩;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现代人
45.(2分)D
46.(2分)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