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3-21 17: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加几”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2.能有序排列算式并发现9加几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快速口算。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要求:出一些10加几的题目给同桌做。 同桌互相出题口算。
引入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读到了哪些信息,可以怎样列式?看一看,想一想,说给同桌听一听。一名学生说,教师列出算式 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核心的过程推进 探索计算方法 一放:要求:9+4怎么算呢?能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出来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拿小棒来帮忙。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一想,拿小棒的过程怎样用算式表示出来,一边做一边轻轻地说一说。一收:方法一 —— 一根一根数捕捉资源:(一根一根数的操作过程。)提问:每次加1根,加了几次?说给同桌听一听。呈现:将操作过程写成算式: 9+1+1+1+1方法二 —— 凑十法捕捉资源:(先加1根,再加3根的操作过程。)提问:先加几再加几?说给同桌听一听。要求:刚才我们摆小棒算出了得数。这个过程怎样用算式表示呢?小结:9+1 =10,10+3=13。这道题分成了两步,变成了我们学过的算式。拓展练习:(1)9+5。(同桌互说)(2)9+2呢?(左边说)9+6呢?(右边说)归纳:做的这几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揭题:9加几介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先先加1再加几,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一个名称叫“凑十法”。练习: 9+3 9+7(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可能状态:绝大多数学生借助小棒计算,但是不清楚怎样记录思考的过程。方法预设:(1)一个一个数。(2)先加1,再加3。一生呈现操作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数一次用算式表示就是加上1。一生呈现操作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1)9加1能凑成10,算起来很方便。(2)先加了1还要加几。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思考感受:(1)都是9加几(2)计算方法都要先算9+1独立练习 过程中体现:1.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将计算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小棒图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核心问题的追问,将计算的过程及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沟通了“新方法”与已学的“连加”,让学生主动经历方法的形成过程。2.过程中及时拓展,重心下移,及时落实方法。3.在操作体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寻找规律 二放:说明:刚才我们研究了9加几的算式,找到了计算方法。提问:怎样才能发现里面的规律呢?你能有序地把9加的算式排一排吗?要求:这些算式中藏着什么规律呢?谁能把规律找全。交流:针对横向规律追问:得数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这个1到哪里去了? 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有序排除算式。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经历有序排列算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发现规律的过程,不仅获得规律本身,也体悟了发现规律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方法的迁移提供结构和能力的支撑。通过追问,实现规律与计算方法的沟通。
运用规律 用规律算一算。1.如:9+6=1□得数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2.如:9+□=□12第二个加数比得数的个位多1。 全体学生参与,用手势表示计算结果,同桌互相判断是否正确。 在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规律,并熟练计算。
拓展延伸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9加几。我们是怎么学的?小结:我们先从一道9加的算式想起,我们找到了方法,然后有顺序地排出所有的算式找到了规律,用规律就能算得很快。拓展:用这样的过程我们还能学习什么? 同桌讨论。拓展思考并回答。 回顾学习的过程,提炼学习的过程结构,通过拓展启发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能主动研究相关的新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