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姚 鼐
人文库
獨
尊
登 泰 山 记
1.了 解 作 者姚鼐及桐城派的相关知识,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3.学习本文烘托手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本文
简练的语言特色。
学习目标
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 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 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 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然袒古代
文人雅士更对泰山
作诗记文。
“岳”字的繁体字声符“狱”也有表意作用。古代牢狱的
围墙又高又厚,以免犯人越狱逃跑。秦汉之际,狱字
已有牢狱义。
住在大山区的人,周围都是高山环绕,像在牢狱中一 样。以字用狱作声符,取其周围高大像狱之意。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
泰山简介
岱,泰山的别名。
岱宗,泰山的尊称。
岳父、岳母 泰山、泰水
“天下第一山”之称。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 省郑州市登 封市)中岳奥 南岳衡山 (位于湖南 省衡阳市南 岳区) 南岳秀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
省泰安市)
东岳雄
西岳华山
(位于陕西
省渭南市华
阴市)
西岳险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
省大同市浑 源县)
北岳奇
五岳
【补充】
1.三山五岳
“三山”:一种是指传说的瀛州、蓬莱、方丈三座仙山;另一种是指黄 山、庐山、雁荡山 (安徽)三座山。大多采用后一种说法。
“五岳”:东岳泰山(山东)、南岳衡山(湖南)、西岳华山(陕西)、 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2.封禅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
大型典礼。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 帝, 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 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 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 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封禅仪式在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中都曾举行过,但以泰山的次数多且影响大而出名。
作者简介
姚鼐(1732—1815),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 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 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槲并称为“桐城三祖”。
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 《四库全书》 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 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其后先后主讲于扬州 梅花、歙县紫阳、南京钟山等书院四十年。
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
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 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 , 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知识拓展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 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槲和姚鼎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 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 桐城派)。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 达意,条理清晰, “清真雅正”。
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 《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 欧阳修等人的作品, 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桐城派散文特点: 提出“义法”主张。 “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法” 指表达中心的形式技巧。
“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记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 ,目的在于抒发作者
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如:《小石潭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 发作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物 ,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扬古 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桃花源记》叙事、写景,表现作者对理想社会 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议论 ,表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登泰山记》 写景、叙事,属于山水游记,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 情。
知识卡片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
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
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
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原文:是月丁未
原文中哪个词能看出是除夕
乾隆三十九年有没有大年三十 除 夕≠ 大年三十
写作背景
那“实”是什么
解 题
记, 一种文体,本文属
于山水游记。
“泰山”点明浏览的地
点。
“登”表明侧重于叙述、
描写游泰山的经过和所见 所感。
汶 (wèn) 水 南麓 ( lù)
磴 (dèng) 徂 (cú) 徕 ( lái )
绛 (jiàng ) 皓 (hào) 若偻 ( lǚ )
樗 (chū) 蒲 (pú) 石罅 (xià )
砌 (qì) 石
晦 (huì) 日
济水 (jǐ )
膝 (xī ) 盖
山南水北 名作状,向西 山北水南 名作状,向东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 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介词,在 分界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 城南十五里。
尝试说出这些地名的由来:
衡阳湘阴淮阴汉阴
衡阳(南岳衡山之南) 湘阴(湘江之南)
淮阴(淮河之南) 汉阴(汉江之南)
口诀: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文化常识:关于“阴”和“阳”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都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
水都向东流去。山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汶水,山北面山谷 中的水都流入济水。正处在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日观峰的位置。
山—水—古长城—日观峰,描写对象一句一换,富有层次感地描
摹出泰山的概貌,给读者留下丰富想象空间,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与
观日出做铺垫。
第一自然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
小结:
济水
汶水
泰山之阻,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
阳、阴: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阴” 。
第一段:
泰山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南北分流——汶水、济水 (面)
南北分界——古长城 ( 线 ) 最高之处——日观峰 (点)
简略勾勒轮廓,条理清晰
(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 南麓登。四十五里, 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 有余 。山脚 台阶,石阶
同“又”,用来
连接整数和零数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动词,经过 指示代词,这
(古):动词“至”与介词“于”连用,表示
到达;(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情
趁着,冒着
介词,在
界限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
道路漫长、险峻、山势高拔。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
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 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 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 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 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
所说的 沿着,顺着 连词,而 形作动,少于
再 顺承连词,相当于“而” 顶峰
复循西 谷 ,遂至其巅。古时登山, 循东谷入, 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
放在动词前, 表……的地方
至也。
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 (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
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 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 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 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 我没有到过那里。
登山路线
汶 十二月二十八日 水
姚鼐和朱孝纯
循
中谷
登
互
由
南麓
中岭 越
泰山西北谷
今天:
北京——泰安
474.4公里高速路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姚鼐
游记路线
自 京 师
齐河
历长清
循α
西谷 *
出京路线
日观峰
古 长 地
泰安
北 面
东面
西面
南面
济水
乘
石 王
不 王
名作状,像门槛一样 称为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 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
句末语气词,可不译 几乎 等到
覆盖 名作动,照
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表顺承 停留 ……的样子
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
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 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 雪, (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 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 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第二段:
登山时间: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 山巅
登 山 人 物 :余+知府朱孝纯子颍 遂至
登山路线: 西谷
复循
中岭(天门)
越
乘、历、
穿、越 京师 —
由
泰安
循 中谷
南麓
讨论:作者描写山顶上的景色时,描写了几幅图景 请
用原文里的词为这几幅图景命名。
这些图景的描绘运用了什么手法
合作探究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苍山负雪图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晚日照城廓。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颖坐() 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
弥漫 逐渐 天边
云中白若攫蒲数十立者,山也。极 天云 一线 异色, 须臾成五采。
片刻, 一会儿 同“彩”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
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 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 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 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
旧历月份的相关常识 朔
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
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
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
阴历每月十六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一更 一鼓 甲夜
19:00 ~ 21:00
二更 二鼓 乙夜
21:00 ~ 23 :00
三更 三鼓 丙夜
23 :00 ~1:00
四更 四鼓 丁夜
1:00~3:00
五更 五鼓 戊夜
3 :00~5:00
五 鼓 :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
晚七点起更。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 三 更 ,丑时为四更,寅 时为五更。
“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知识拓展:
古代计时单位
日上 ,正 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 : 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有的
大红色 杂 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
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
承重,托起 有的人
升起来
大红色
白色
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
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 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 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时间 景象 描写角度
艺术手法/效果
五鼓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近 / 动 景
侧面烘托,为日出蓄势
稍 云中白若攫辅数十立者,山也 远/静景
侧面烘托
比喻
为日出蓄势
须臾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远 / 动 景
侧面烘托
色彩点染
日上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远/动景
正面描写,比喻
虚实结合
回视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远/静景
侧面烘托,拟人
拓宽意境
日出之景
文章第三段观日出(日观亭日出景象),作者是按照什 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 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时间顺序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 日将出、 日正出和日出后
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前后瞬息万变、奇异壮丽的图画。
日待出
日出后
日正出
日 将 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中白若樗蒲数十列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动静结合
比喻拟人
色彩点染
绚丽壮美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请你在原文中找出分属于“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的句子
分析这些句子的描写用了什么手法
日破云涛万里红
这一天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 宫, 在碧霞元君祠东。是 日观道中石刻,自 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
皆不及往。
去(看)
偏僻 对着
模糊,缺失
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
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 (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 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 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历史。
第四段写了哪些人文景观 有什么作用
思考探究
碧霞元君祠
道中石刻
皇帝行宫
岱祠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
方正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
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溪
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几里以内没
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平齐。
型 主 名 安 综 名 文 5 米
7 术 白 P 、 / 术 块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
石缝 通“圆”,圆形
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到 介词,同、跟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声音和踪迹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
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 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 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 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 三 多 ” “ 三 少 ”
“ 三 无 ”
多石 少土
无瀑水
多平方 少圜
无鸟兽音迹
多松 少杂树
无树
第五段写了哪些自然景观
冷硬孤寒
交代游记作者
补写自然景观
返记人文景观
描绘日出美景
记述登山经过
交代泰山位置
全文的思路
课后小测
1.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苍山负雪 , 明烛天南 ”。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三句写作者在山顶
远望所见的景色。
3 . 《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与朱孝纯所走山路危险难行的句子是 :
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4.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 ,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 臾 成 五 采 ”。
背默
(1)文中 “ 。 ” 几句话,作者
不言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 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并写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 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 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2)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 。”。 在天地相接的地方, 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样子。
(3). “ ”_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红赤红的像丹砂
一样,下面有晃动着的红光承托着。
(4)文中写泰山上石头的颜色、形状的句子是:
O
背默
(1)文中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几句话,作者不言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 负着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 出了积雪的光彩,并写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 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 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2)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在天 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 缤纷的样子。
(3)“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 红赤红的像丹砂一样,下面有晃动着的红光承托着。
(4)文中写泰山上石头的颜色、形状的句子是:石苍黑色,多平方 少圜。
1.重要字音
汶(wèn )水
磴(dèng)
绛(jiàng)色 石罅(xià)
南麓(lù)
徂(cú)徕(lái)
若偻(lǚ)
膝(xī)盖
砌(qì)石
晦(huì)日
樗(chū)蒲(pú)
文言知识梳理
2.通假释义
须臾成五采(“采”同“彩”,色彩)
多平方,少圜(“圜”同“圆”,圆形)
2.通假释义
须臾成五采(“采”同“彩”,色彩)
多平方,少圜(“圜”同“圆”,圆形)
3.古今异义
横至于泰安(古义: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
到达。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
事。)
石苍黑色,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今义:指数是2
的乘方;平方米。)
4.一词多义
其阴,济水东流(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阴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名词,阴天)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副词,暗中,暗地里)
余始循以入(动词,开始)
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副词,才)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动词,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动词,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名词,声望,名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名词,这里指农历十五日)
当其南北分者(介词,在)
崖限当道者(动词,挡住)
及既上(介词,等到)
皆不及往(动词,赶上)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动词,到达)
望 当 及
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动词,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 上,支持身体重量)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名词,同“座”,座位)
王曰: “何坐 ”曰: “坐盗。”(动词,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介词,因为,由于)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动词,弥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动词,磨灭)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相当于“于”,在)
余始循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自唐显庆以来(助词,与“来”连用,表示时间)
坐 漫
5.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汶水西流(名词作状语,向西)
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向东)
崖限当道者(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者, ……也”表判断)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余始循(中谷)以入
(余)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生(于)石罅
7.文化知识
1. 京师: 国都。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因各
朝代国都大多不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例如:京师学者 咸怪其无征。(《张衡传》 )“京师”指东汉国都洛阳。余以乾 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京师” 指清朝国都北京。
2.阴、阳: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水
的北面叫“阳”。
3.五鼓: 五更。古时常于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
代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