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1水循环(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1水循环(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9 06: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水循环
Water cycle
学习目标(1min)
1.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中,通过蒸发(蒸腾)、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大气圈 
生物圈 
水汽输送 
下渗 
自学指导(8分钟)
1、阅读课本P46-48,了解知道水循坏的概念、类型、环节
2、完成三维设计35页的主干梳理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  地表径流  、⑤下渗、⑥  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⑧  植物蒸腾  、⑨蒸发、③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 
3.循环过程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  太阳辐射  作用下大量  蒸发  ,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  蒸发(蒸腾)  ,或沿地面流动形成  地表径流  ,或渗入地下形成  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太阳辐射 
蒸发 
降水 
蒸发(蒸
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的  动态平衡  。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
动态平衡 
3.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1)不断塑造着  地表形态  。
(2)成为  海陆间  联系的主要纽带。
(3)对到达地表的  太阳辐射能  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  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影响着全球的  气候  和  生态  ,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地表形态 
海陆间 
太阳辐射能 
热量 
气候 
生态 
更新
周期
超过
自学指导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Q: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A:
自学指导(3分钟)
01
地球上的水
Water on Earth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多
水体分布
海洋水
96.53%
陆地水
3.469%
大气水
0.001%
淡水资源
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人类目前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02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Process and type of water cycle
水循环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海 洋
水汽输送
蒸发
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降水
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地下水
水汽输送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特点及意义 参与水量较大,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循环水量很少,只对陆地水进行更新,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作用
典例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水循环的类型
探讨下列现象参与的是哪一种水循环?
1.台风沙德尔未登陆时
3.塔里木河水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2.昌华江发源于琼中五指山,经昌华港西流入南海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类型的判定
一看 发生的领域
二看 参与的水体量的多少
三看 参与的环节
四看 联系的圈层
方法与技巧
注意:(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01 光照
光照越强,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
03 风速
02 气温
04 湿度
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
风速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
湿度越小,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
05 裸露的水域表面积
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海洋上空的水汽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充足的水汽
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
凝结核
形成降水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地面性质 硬化路面不利于下渗、沙质土壤利于下渗
坡度 坡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植被 植被越茂密,越有利于下渗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降水持续时间 降水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下渗
5、影响下渗的因素
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地下水丰富。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层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砂石覆盖层空隙大,利于水分下渗,可有效续集雨水,提高土壤含水量。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砂石覆盖层可以阻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3.读图3.4,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砂石覆盖层会影响水循环的下渗、蒸发和径流环节,可以起到透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昼夜温差等作用。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修建水库
植树造林
人工降雨
围湖造田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主要影响环节是地表径流。
有利影响 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城市绿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轻城市内涝灾害
人工增雨:增大降雨量,缓解旱情
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0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of water cycle
如同人体细胞有自己的新陈代谢与更新一样
不同水体也有自己的更新速度
“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对吗?
河流的更新周期为16天
也就是说
“人无法在17天内踏入同一条河流”
深层地下水
水体更新周期1400年
高山冰川
水体更新周期1600年
极地冰川
水体更新周期9700年
海洋
水体更新周期2500年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如河口三角洲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促进全球能量交换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
是(  )
A.C环节       B.G环节
C.F环节 D.E环节
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
A.A、B循环 B.H、G循环
C.A、C、G、E、F循环 D.B、C、G、F循环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