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语言文字运用(共5讲)

文档属性

名称 【最高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语言文字运用(共5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21 16:56:44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讲) 语句的连贯与得体
(对应学生用书4~6页)
1. 理清语段的整体思路,弄清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2. 进一步让语句符合内外部语境的要求。
●重点字音
濡染(rú)     三匝(zā)     侘傺(chà chì)
铩羽(shā)   寥落(liáo)    缔造(dì)
欷歔(xī xū)   慰藉(jiè) 发轫(rèn)
惬意(qiè)   饿殍(piǎo) 甬道(yǒnɡ)
曝背(pù)   绿林(lù)  远阜(fù)
怆然(chuàng)   麾下(huī)  迸发(bèng)
恣意(zì)   谛听(dì)  丰腴(yú)
翘首(qiáo)   桑梓(zǐ) 蕞尔(zuì)
褪色(tuì shǎi) 田塍(chénɡ)   慰藉(jiè)
●分辨敬辞谦辞
谦敬辞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
常见的敬辞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
●近义词辨析(二)
1. “启动”、“启用”与“起用”
启动:开始工作。启用:开始使用,其对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常是指物,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铁路已建成启用”。起用:古代多指官员遭遇父母丧葬,按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也指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罢免的官员;还可泛指提拔使用。
2. “伺候”与“侍候”
“伺候”和“侍候”都有服侍、供人使唤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伺候”是口头语,“侍候”是书面语。
3. “曼延”与“蔓延”
曼延: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指山脉、水流、道路等。蔓延:蔓草一类的植物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比喻事物像蔓草一样向四周延伸、扩展。
4. “不止”与“不只”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似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不只:不但,不仅,常与“也”“且”呼应,表递进关系,如“不只生产发展了,生活也改善了”。
5. “毕竟”与“到底”
都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如“这部书虽然有缺页,毕竟是珍本”。但“到底”还表示经一番曲折后才实现的情况,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
6. “爆发”与“暴发”
爆发:① 指岩浆突然冲破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等;② 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质变,或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爆发革命”;③ 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暴发:① 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如“山洪暴发”;② 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7. “成见”与“偏见”
成见:指固执不变的看法,侧重于固定不变,先入为主。偏见:指片面的有偏向的见解,侧重于偏向一方,不公正。
●常见易混淆的成语(二)
1. 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缺斤短两:(售出的商品)不够分量。
2. 沸沸扬扬:意为像沸腾的开水一样,多形容人声喧闹,议论纷纷。
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3. 挥金如土:形容任意挥霍钱财,毫不在乎。
一掷千金:原指赌博时下一次注就多达千金,后用来形容任意挥霍钱财。
4. 置之度外:表示不把某事放在心上,其对象多为生死、安危、利害关系等。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5.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6.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7.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8. 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9.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10. 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亦作“东山复起”。 
●常见易考的名言名句(二)
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3.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4.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5.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8.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9.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10.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有关“对联”的知识(二)
对联,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 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
例如: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理解:例①的上联描绘自然界的风声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下联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表明了作者顾宪成(明代东林党首领)在政治上的抱负。例②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2. 反对
上下联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即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正与反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正反对照、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本质。
例如:① 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割出新乾坤。② 理想,生活的旗帜;实干,成功的途径。
理解:例①用新与旧对比的方法,概括地描绘了革命者的大任,形象具体,气壮山河。例②从相对的方面,说明了理想和实干的辩证关系。
3. 串对
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两联连接成句,一顺而下,也叫“流水对”。
例如: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 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③ 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余勇写千篇。
理解:例①的上联表原因,下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结果。例②的上联表条件,下联表结果。例③的上下联表示事物间的转折关系。上下联内容衔接紧密,串成一个句子,显得十分顺畅紧凑。
●诗歌赏读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而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鉴赏点睛】诗歌借一棵“即将倾跌进深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树”来托物寄兴,塑造了一位遭狂风袭击,临近悬崖而顽强生活着的不屈的战士形象。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被“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的身体也弯曲成了“风的形状”,孤寂而痛苦,但它却仍像是“要展翅飞翔”……诗人以生存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树顽强的生命,表达了诗人不向命运低头,与恶劣的环境进行顽强斗争的意志。
●写作素材
高考前夕勇斗歹徒
2014年5月31日,在宜春至金瑞的中巴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一名男子突然持菜刀行凶,致5名乘客受伤。危急关头,两名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不顾个人安危,和歹徒搏斗,柳艳兵在头部、肩背被歹徒砍两刀负伤情况下将歹徒按倒在地,夺下歹徒手中凶器,保护了更多乘客的安全。事后,澳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先后欲破格录取两名少年,但柳艳兵和易政勇婉拒了澳门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好意,最终选择了省内高校。7月9日,江西“最美考生”柳艳兵、易政勇领到了录取通知书。据悉,柳艳兵被南昌大学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录取,易政勇则被录取到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
【话题】勇敢地捍卫正义;社会需要正能量;学校应真正地立德树人。
1. 做连贯题,不能兼顾中心话题、合理的语序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
2. 做得体题,不能根据语境(场合、对象、话题、情景等)分辨语言是否得体。
,         一) 把握好语意与形式,做好连贯题
连贯题对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重点。
连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语意方面的,包含句与句之间内容上的一致、语句的感彩前后一致、行文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等;二是形式方面的,包括恰当的语序、合适的语体色彩、前后一致的句式、句与句之间的呼应等。
做连贯题,要瞻前顾后,看哪些句子可以承前,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句子可以顾后;要注意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如“这”“那”“他们”等;要注意前后照应的句子或词语。
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2014·江苏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 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 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 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 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 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 ①②④⑤③      
B. ①④⑤③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②⑤①③
【答案】 D
【解析】 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比如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再用排除法就很容易确定正确的选项。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 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 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 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 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 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 ②③⑥④⑤①  
B. ②④⑥③①⑤
C. ⑤①②⑥③④  
D. ⑤②③⑥④①
【答案】 B
【解析】 从前文的句子“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算盘和口诀”可看出,下文应是对“算盘”和“口诀”的对应解释,②④主要说明算盘的结构及原理,⑥③①是对“珠算口诀”的解释,⑤是算盘和口诀融合运算的效果,放在最后。
,         二) 根据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做好得体题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辞、谦辞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
 (2014·江苏卷)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 B
【解析】 从四个选项上看,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交际用语主要考查谦敬之分别。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
 (2014·湖北卷)高一年级将举办“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 紧扣活动主题;② 必须原创;③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 不超过30字。
【答案】 (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解析】 本题要求比较具体,主题、语言表达、字数都有明确规定,书签上的赠言不仅要内容健康、有激励性,而且语言要雅正。
请使用“课后训练·专项突破一·高效精练”活页练习,及时查漏补缺!语言文字运用
第四讲) 句式与修辞
(对应学生用书10~12页)
1. 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与修辞表情达意。
2. 善于使用修辞,根据要求,鲜明、准确、生动、简明地表达。
●重点字音
揠苗助长(yà)   毁家纾难(shū)   躯壳(qiào)
直言贾祸(gǔ)   相互龃龉(jǔ yǔ)   勒紧(lēi)
瘦削不堪(xuē)   万头攒动(cuán)   犄角(jī)
泾渭分明(jīng)   并行不悖(bèi)    摄制(shè)
大相径庭(jìng)   不胫而走(jìng)     楔子(xiē)
煮豆燃萁(qí)   白头偕老(xié)    袅娜(nuó)
岿然不动(kuī)   三缄其口(jiān)   镌刻(juān)
家道殷富(yīn)   钟灵毓秀(yù)   佣工(yōng)
矫揉造作(jiǎo)   探本溯源(sù)   颤栗(zhàn)
●近义词辨析(四)
1. “品位”与“品味”
品位:指物品质量,人的素质、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品味:尝试滋味;品尝;仔细体会。
2. “损害”与“侵害”
损害:侧重在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蒙受损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意较轻,表示“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最大。常与“利益”“健康”“身体”等词语搭配。侵害:侧重指有害物(如害虫、病毒等)侵入而使受到损失,是“侵入而损害”的意思;也有“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地区或生物机体等,适用范围较小,语意较重,常与“人体” “牲畜”“庄稼”等词语搭配。
3. “迟疑”与“踌躇”
迟疑:侧重于从时间角度来说,指该拿定主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拿不定主意,不果断,侧重在时间上的耽搁;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可与“不定”“不决”等连用;不能重叠。踌躇:侧重于就具体行动的角度说,强调的是拿不定主意时动作上欲行又止、进退两难的状态;多用于具体行动;用于书面语;不能重叠。此外,还有“得意的样子”的意思,常组成成语“踌躇满志”。
4. 国是与“国事”
“国是”是专指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而“国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包含“国是”(国家大计)外,还包括其他与国家有关的大事,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灾祸等具体的国家事务。
5. “棘手”与“辣手”
“棘手”的“棘”指“酸枣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枝有刺,比喻事情难办,如荆棘刺手, 故曰“棘手”。“辣手”除了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外,还指“手段凶狠恶毒”的意思,一般作贬义。
6. “鉴于”与“基于”
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基于:根据。
7. “质疑”与“置疑”
质疑:指提出疑问,要求解答。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
8. “以至”与“以致”
以至:有“直到”“直至”的意思,表示有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以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
●常见易混淆的成语(四)
1. 功亏一篑: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2. 苟且偷安: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3. 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意志不可动摇。固若金汤:金,“金城”的简称,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的简称,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4. 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
堂而皇之:① 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② 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5. 海市蜃楼:① 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② 比喻虚幻的事物。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6.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忍辱含垢:忍受耻辱。
7.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强调脸色表情和顺。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
8. 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强调合力。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侧重齐心。
9. 赫赫有名: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声名显赫。
鼎鼎大名:鼎鼎,盛大,显赫。形容名气很大。亦作“大名鼎鼎”。
10. 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续不断。
川流不息:川,河流。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常见易考的名言名句(四)
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述而)
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诗歌赏读
尽管我再也不会歌唱
绿 原
       我失落了一支歌
一支从心里流出来的歌
从此我比哑子还哑
因为我只会唱这支歌
……
于是我丧魂失魄,到处寻找
可是我再也找不到
即使风止树静水落石出
我已习惯了哑巴的苦笑
……
一群少年从我身旁跑过
他们一边跑一边唱
唱的就是我那支失落的歌
【鉴赏点睛】绿原,著名诗人、翻译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国文学编辑家,“七月诗派”代表诗人。“文革”期间诗人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失落了一支歌”不妨可以看成失落了纯真,失落了真善美与假恶丑最明晰的分界,失落了对时代的信心和对美好的憧憬。这首诗也可这样解读: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痛彻心肺的蜕变,可是又是多迷恋、多舍不得那精致的透明的曾经的自己,也都一样选择了义无反顾,执着“寻找”那个原来的“我”。
●写作素材
妖艳的罂粟花
郭美美,这名因“红十字会”事件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成“名”的网络“炫富女”因为一件案子栽了:2014年7月9日,北京警方打掉一个在世界杯期间组织赌球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8名。郭美美是其中参赌人员。据查,她从小父母离异,其父有诈骗前科,其母长期经营洗浴、桑拿等服务,其大姨,涉嫌容留他人卖淫,其舅舅曾因贩毒被判刑。
郭美美是网络“炫富”的标志性人物,扭曲的价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让她从追求低俗一步步走进了违法犯罪的泥潭,不仅伤害了许多人,也害了自己,包括红十字会和慈善事业受到的冲击至今还未恢复。
【话题】人生需要有底线意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家庭环境影响人生。
1. 不注意具体语境,修辞不符,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造成无谓失分。
2. 未能从内容入手来思考语言形式,语法、修辞意识模糊。
,         一) 重温各种常用句式的知识,熟悉解题思路与步骤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重温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相关知识。
选用句式题解题要注意两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 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② 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仿用句式要分析格式定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清要求选题材,拓宽思路广猎取,炼字炼词求精工。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话题、句式、修辞、结构、手法、色彩、逻辑、表达、字数等方面的特点,才能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即内容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2014·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答案】 (示例)就像百米短跑起步一样,如果起步跑慢了,后面的跑步也往往会落后他人;人生的起步从一开始就要跑好。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仿写要注意句式和修辞。可依照“就像……一样,如果……,……都会……;……从一开始就要……”的句式结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仿写。
 (2014·浙江卷)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案】 (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与句式的仿写。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的“修辞”是广义上的,是遣词造句上的“修饰”,如上面诗句中的动词运用,特别是一个“碎”字形象生动。仿写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另外要注意:在形式上,仿写句必须与例句一致(包括结构、句式);在内容上,上下连贯,语意衔接;在构思上,可以发挥想象力。
,         二) 进一步掌握语言的修辞方法,使语言鲜明、准确、生动
常见修辞手法考查一般不单独命题,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将其融于其他考点进行综合检测,这样就往往给考生造成一种假象:高考命题不注重对修辞的考查。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命题方式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重综合的大趋势,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及地方卷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修辞类试题的考查力度。
要注意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要注意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押韵和谐,力求语言的声律美,让人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具体要求是:恰当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恰当选用句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014·四川卷)请紧扣下面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答案】 (示例1)《论语》中既有“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示例2)诸侯割据,群雄逐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画线句子的中心词是“和”,因而我们要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中的有关“和”的内容,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在答题时,要注意语意连贯,在规定的字数之内作答,同时要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句通顺。
 (2014·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
C. 楼上春容带雨来   D. 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偶(对仗)修辞以及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排除D项,“蝉曳”是主谓结构,与“墙头”明显不对仗;其次排除B项,题干例句中“雨细”是主谓结构,与“无语”明显不对仗;C项“带雨来”没有A项“聚落花”与“垂纤草”对仗工整。
请使用“课后训练·专项突破一·高效精练”活页练习,及时查漏补缺!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讲 近义词辨析
(对应学生用书1~3页)
1. 进一步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2. 进一步增强语境意识,立足于整个句子去选择辨析。
●重点字音
瞳孔(tónɡ)   阻挠(náo)    果脯(fǔ)
游弋(yì)   摇曳(yè)    凝露(nínɡ)
睫毛(jié)   给养(jǐ)   脊骨(jǐ)
浃背(jiā)   坍圮(pǐ)   金钗(chāi)
沉浸(jìn)   干瘪(biě)   冰雹(báo)
思忖(cǔn)   墓冢(zhǒnɡ)   发酵(jiào)
恫吓(dòng)   浣衣(huàn)  粗糙(cāo)
恪守(kè)   菲薄(fěi) 啮噬(niè shì)
缄默(jiān)   内讧(hòng)  执拗(niù)
戏谑(xuè)   摒弃(bìng)   瞭望(liào)
●近义词辨析(一)
1. “度过”与“渡过”
度过:主要是带时间性的经过,如“这个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假期在海边度过”。渡过: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间的经过,首先是涉水的空间转移,如“渡过重洋”“渡过黄河”。另外,也用于比喻义的“通过”,如“渡过艰难险阻”“渡过难关”。 
2. “权力”与“权利”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词义侧重于“利”,多用来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
3. “溅落”与“降落”
溅落:指重物自高处落入水中,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返回地球时,落到指定的海域。降落:从天而降,落下。
4. “抑制”与“克制”
抑制:受刺激后,组织或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焦虑和精神恍惚会使身体机能减弱,导致抑制。是与兴奋相反的生理现象。克制: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有条件去做而强制自己不去做。
5. “反映”与“反应”
反映: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6. “筹办”与“筹措”
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
7. “披阅”与“批阅”
披阅:披览,阅读。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
8. “处事”与“处世”
处事:处理事务。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处。
●常见易混淆的成语(一)
1. 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不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 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 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7. 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8.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9.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
白驹注隙: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10. 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团。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常见易考的名言名句(一)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6.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周南·关雎)
7.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8.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0.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有关“对联”的知识(一)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诗歌赏读
鱼 化 石
艾 青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鉴赏点睛】先写鱼儿生前自由、活泼、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的生活,打开读者思维,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然后写鱼生命毁灭的悲剧,写鱼化石的形态;最后写诗人从鱼化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诗歌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痛苦和挫折,要勇敢地抗争,生命的意义在抗争中得到升华。
●写作素材
“红楼痴儒”周汝昌
曹雪芹为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三百年后,周汝昌为了一部《红楼梦》,目盲耳聋,穷六十载,建立红学“四支”,使《红楼梦》之光华,粲然世间。红学家中,高人辈出,然而,如周汝昌用功之勤,用情之深者,再无二人。如今,周老先生驾鹤西去,其名字却与《红楼梦》一道,铭刻在时间的轨道上,流芳百世。
【话题】一生只做一件事;兴趣成就事业;功到自然成。
1. 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外延与内涵。
2. 只凭对该词语的感性认识,不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仔细揣摩与辨析其意义和用法。
,         一) 熟练掌握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近义词辨析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从比较明显的区别入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说,感彩和语体色彩的差别比较明显。① 感彩不同。如“结果”和“后果”,“侃侃而谈”和“振振有词”。② 语体色彩不同。如“小气”和“吝啬”,“寿辰”和“生日”。
2. 从词义方面的区别入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义方面的不同指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个体与集体的不同。区别时,先看同义词中有没有共同的语素,若有共同的语素,只要找出不同语素之间的区别即可。如果一组同义词中没有共同的语素,则需要考虑这组词在整体意义上有什么不同。① 词义范围不同。如“财富”和“财产”,“边疆”和“边境”。② 词义轻重不同。如“毁坏”和“损坏”,“竭力”和“努力”。③ 词义重点不同。如“精巧”和“精美”,“诡辩”和“狡辩”。
3. 从用法上的不同入手。如果一组同义词既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显的感彩的不同,词义方面又不好区别,就应该考虑用法上的不同。用法上的不同,主要指词的搭配习惯、词性和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的不同。① 搭配关系不同。如“保持”和“维持”,“必须”和“必需”。② 语法作用不同。如“诞辰”和“诞生”,“品位”和“品味”。③ 词性不同。如“偶然”和“偶尔”,“品味”与“品位”。④ 适用对象不同。如“年龄”和“年纪”,“伺候”和“侍候”。
辨析同义词时,一般要几种方法结合着使用,才能辨清各个方面的差异。
 (2014·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 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3)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_。
词语 不免 无可厚非
B. 词汇 不免 无可厚非
C. 词汇 未免 无可非议
D. 词语 未免 无可非议
【答案】 D
【解析】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也就是说,是指词语的某种集合体,因此,“词汇”不能用来指单个儿的词。“未免”这个词用得最少、用起来也最为简单。它必须与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否则句子不成立。不免:免不了。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2014·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__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_____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滋润 绚丽多彩 顽固 框定
B. 滋养 绚丽多彩 稳固 锁定
C. 滋润 多姿多彩 稳固 框定
D. 滋养 多姿多彩 顽固 锁定
【答案】 D
【解析】 滋养:① 养育,培养,如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身体;② 养分,养料,如丰富的滋养。滋润:① 湿润,不干燥,如滋润的土地;② 浸润,使湿润,如雨露滋润禾苗壮。滋养,一般作拟人的修辞,荆楚文化对国画的作用,用“滋养”比较好。创作风格,一般多用形式多样,故第二空选“多姿多彩”。“绚丽多彩”多用于色彩繁多。“顽固”程度重,更能体现故乡的味道在人脑海中根深蒂固。框定:多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处用“锁定”,强调难以摆脱。
,         二) 充分考虑语境,作全面分析
“正确使用”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更有是否使用得恰当、更好的问题。其实从高考的实际要求看,命题者着眼的不仅是正误,更重要的是是否恰当。必须充分考虑语境。也就是说,必要的知识积累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准确地透析语境,辨析某个词语或与其近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适用程度,这是关键。
 (2014·江苏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 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 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 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答案】 C
【解析】 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匠心:巧妙的心思。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浑成:天然形成。饱满:丰满、充足。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园林”是风景胜地,所以排除“别树一帜”;“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
 (2014·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_____的感知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____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 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 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 B
【解析】 精细:精美细腻,精明能干,精密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密而准确。题中侧重“细腻”而非“准确”。谛听:动词,仔细地听。凝神谛听: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倾听: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清幽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是壮阔的场景。
请使用“课后训练·专项突破一·高效精练”活页练习,及时查漏补缺!语言文字运用
第五讲) 图表的理解与分析
(对应学生用书13~15页)
1. 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
2. 提高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选用词语准确、简明。
●重点字音
众口铄金(shuò)   半嗔半喜(chēn)  卓越(zhuó)
便宜行事(biàn)   咸与维新(yù)   拮据(jié jū)
方枘圆凿(ruì)   歃血为盟(shà xuè)   分娩(miǎn)
徇私舞弊(xùn)   桀骜不驯(jié)   奶酪(lào)
三缄其口(jiān)   纨绔子弟(kù)   城垣(yuán)
危如累卵(lěi)   掎角之势(jǐ)    籼米(xiān)
沆瀣一气(hàng xiè)   不容置喙(huì)   歼灭(jiān)
风流倜傥(tì tǎng)   间不容发(jiān)   剽悍(piāo)
踽踽独行(jǔ)    量体裁衣(liàng)   跻身(jī)
锱铢必较(zī zhū)   否极泰来(pǐ)    泠然(líng)
●近义词辨析(五)
1. “鞭策”与“鞭挞”
鞭策:“鞭”和“策”原指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牛马等的用具,后有“督促”的意思,指严格监督、要求自己,多以比较完美而典型的人和事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从而逐步上进。使用范围较窄。鞭挞:鞭,鞭打。挞,用鞭子、棍子打人。意思是“鞭打”,比喻击。使用范围比“鞭策”广些。
2. “歼灭”与“消灭”
歼灭:词义较重,意思是彻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灭、铲除;只用于大量敌人(包括兵力、敌舰、敌坦克等)。消灭:词义较轻,可用于大批敌人,也可用于一个敌人。使用范围较大,除可用于敌人外,还可用于“证据”“错误”“现象”“贫困”“剥削”“流言”“事故”等抽象事物,也可用来同“苍蝇”“老鼠”“杂草”等具体名词搭配。
3. “考察”与“考查”
考察: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掌握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活动、行为),目的是进行评定或审核,有时词义更接近于“考核”“考证”。
4. “缥缈”与“朦胧”
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常用于仙境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市蜃楼等似有实无的东西,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朦胧:指由于月光不明而造成的看不清楚,如“月色朦胧”。此外,还有:① 曚昽,指日光不明,多用于书面语中;② 蒙眬,也写作“矇眬”,指快睡着或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如“睡眼蒙眬”。
5. “安静”与“静谧”
安静:可以指没有声音,表示“没有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没有吵闹和喧哗”的意思,如“病人需要安静”;也可指情绪、局势等,表示“安稳平静”的意思,如“过几年安静的生活”;还可以重叠成“安安静静”。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静谧:只指没有喧闹,即“安静”的意思,不能重叠,常用于书面语。
6. “视野”与“视线”
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也比喻注意力。
7. “预兆”与“征兆”
预兆:侧重表示迹象的显露是预先的,是在事前,所指的是比较大的迹象。征兆:侧重事前显示出来的迹象,所指的多是比较小的迹象。
●常见易混淆的成语(五)
1. 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不自量力。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阻挡。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2. 见机行事:机,时机,机会。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见风使舵:看风向改变帆篷方向,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多含贬义。
3.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形容词性短语。
推诚相见:用真心相待。动词性短语。
4.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5.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有分量,情谊深长。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6.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7. 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目很少,侧重指珍贵。
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
8.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又作“流言飞语”。
9.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非常紧急的情况。名词性短语。
迫在眉睫:睫,眼毛。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形容词性短语。
10. 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比喻进退两难。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口头用语。
●常见易考的名言名句(五)
1.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诗歌赏读
命  运
食 指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
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我只有是街头四处流落,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
【鉴赏点睛】这首诗写在196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的历史语境似乎不必再多说了,这里,有先觉者的骄傲,也有先觉者的孤寂,这是痛苦的心灵运行曲线,是在那严寒的岁月里不曾泯灭的人性的火种。这首诗悲郁苍凉,但又不乏昂奋警拔之气。这仿佛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情思在现代的延伸,内中饱含了中华民族“韧”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也是格外有意义的。
●写作素材
岸壁效应
船舶航行中有一种岸壁效应。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靠近一侧岸壁航行时,船首由于受到岸壁的反射作用会产生指向河心的岸推力,而船尾由于过水断面变小则会产生指向岸壁一侧的岸吸力。这两种力会使船航行时船体极不稳定,容易打转倾覆。
对船而言,岸边原本是最安全的停靠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然而船如果一味靠岸航行,结果却最不安全。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岸壁效应,“岸壁”在给人们提供保护的同时,也会影响人们更好地前行。
【话题】不要依赖安逸舒适的环境;环境与人生。
1. 对压缩题的特点和要求不明晰,不能准确判别题目类型。
2. 审题不清,不能敏锐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压缩语段重在分辨语段中心内容及层次。关键在于抓其本质,概括提炼。
,         一) 抓住漫画特点,理解漫画寓意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① 仔细观察整体画面。要仔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② 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③ 注意说明的顺序。对于漫画的说明,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题型2:揭示寓意。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解题思路:① 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② 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014·江苏卷)阅读下边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 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 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答案】 C
【解析】 漫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右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条鱼挂在鱼钩上,左边挂着一条鱼,中间是一个被抽象化了的人。人的一只手抓住右边上钩的四条鱼,另一只手伸向左边的那条鱼,并且头扭向左边的那条鱼,眼睛紧盯着它,由此可以判断这幅漫画的寓意为生活中有些人很少想到有什么,总想到缺什么。
 (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副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32字(含标点符号)。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当你越过平衡点后,以为还会越走越高,
却惊讶地发现在走下坡路了。
③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 当你走在平衡点之前时,以为会越走越高。 ③ 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会发现原来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
,         二) 把握图(表)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
此类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第二,归纳概括认读结果。① 重视数据变化(或趋势)。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 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面的“注”等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③ 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④ 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2013·江苏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年龄人数 作品 20岁前 21~25岁 26~30岁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处女作 72人 95人 36人 7人
代表作 8人 31人 96人 50人 25人
  【答案】 (示例)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解析】 题干明确告知两个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此表统计的是200多位作家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二是作家渐至成熟。这里要清楚什么是作家的成熟,什么是作家的不成熟,当然,“不成熟”指的是处女作,“成熟”指的是代表作。这样就把表格数据分成两块了:一块是发表处女作的年龄;另一块是发表代表作的年龄。而表格中处女作的中心点是“21~25岁”,而代表作的中心点是“31~35岁”。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2014·全国大纲卷)根据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答案】 图表显示,2008年至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两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三点: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整体来看,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为逐年增长的趋势;第二,农村支出增长幅度较城市小,或者说增速慢;第三,增幅不同造成支出差距逐年增大。
请使用“课后训练·专项突破一·高效精练”活页练习,及时查漏补缺!语言文字运用
第三讲) 压缩语段
(对应学生用书7~9页)
1. 复习归纳压缩语段的常见类型,掌握常见解题方法。
2. 进一步学会审清题目的隐性要求、答题指向、限制条件等。
●重点字音
如法炮制(páo)  翻箱倒箧(qiè)   横剖面(pōu)
栉风沐雨(zhì)   弱不禁风(jīn)    蠕动(rú)
唾手可得(tuò)   虚与委蛇(wēi yí)   嗜好(shì)
涸泽而渔(hé)   博闻强识(zhì)    粗犷(guǎng)
苦心孤诣(yì)   一语中的(dì)     箴言(zhēn)
羽扇纶巾(guān)  暴虎冯河(píng)    宽宥(yòu)
心广体胖(pán)   拾级而上(shè)    咋舌(zé)
孤注一掷(zhì)   缄默无言(jiān)    抹黑(mǒ)
怙恶不悛(quān)  暴殄天物(tiǎn)    阻塞(sè)
●近义词辨析(三)
1. “引见”与“引荐”
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推荐。
2. “窜改”与“篡改”
两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不含贬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把正确的东西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3. “淡泊”与“淡薄”
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淡泊明志”。淡薄:① (云雾等)密度小,如“浓雾渐渐地淡薄了”;② (味道)不浓,如“酒味淡薄”;③ (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如“他对象棋的兴趣逐渐淡薄”;④ (印象)因淡忘而模糊。
4. “法制”与“法治”
法制:指统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法律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词,如“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如“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
5. “惘然”与“枉然”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
6. “不免”与“未免”
不免: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自然或必然导致某种情况出现,有不可控性之意。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主要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评价。
7. “徘徊”与“徜徉”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
8. “刮目”与“侧目”
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侧目: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侧目”含畏惧和愤恨的意味。
●常见易混淆的成语(三)
1.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观察事物明白透彻。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2. 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3.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4. 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亦作“风流雨散”。
5. 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坠,掉下。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
6. 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7.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8.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形容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9.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
10. 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多用于概述经历。
赴汤蹈火:汤,开水。蹈,踩。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多用于表达决心。
●常见易考的名言名句(三)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
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5.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9.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1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写作素材
“我没有敌人”
世界记住曼德拉,不仅因为他是南非第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人总统,不仅是因为他的努力,南非最终以和平方式废除了长达46年的种族隔离制度,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位和蔼可亲甚至有些淘气的老人,总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所以,他能自豪地宣称:“我没有敌人。”
“我没有敌人,”他在很多场合强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1994年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之后,曼德拉还特地发邀请函给看押他27年、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三名狱警,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就职典礼。在就职典礼上,曼德拉拥抱他们,并说出了让人回味无穷的一段话:“在走出囚室,通过自由的大门的那一刻,我就明白,如果不把悲伤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自己就仍在监狱之中。”
正如联大副主席阿依基莫娃在联大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致辞时所言,庆祝“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是为了提醒国际社会寻求社会公平与正义以及通过对话实现和平的重要性,是为了让世人行动起来,通过每天的点滴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话题】宽容是美德;世界需要公平、正义与和平。
1. 对压缩题的特点和要求不明晰,不能准确判别题目类型。
2. 审题不清,不能敏锐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压缩语段重在分辨语段中心内容及层次。关键在于抓其本质、概括提炼。
,         一) 归纳压缩语段题目的常考类型
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五种:① 整合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② 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③ 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④ 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⑤ 提取关键词。
这里要特别重视两种题型:一是下定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定义的格式: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要审题干,明确所给语句或语段的本质特征及字数等要求;分析所给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二是拟写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主要是概括出“行为主体做了什么”,一般按“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的顺序连词成句。
 (2014·山东卷)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答案】 (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所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段共三句。第一句写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第二句写参与活动的人很多,参与形式多样;第三句写该项活动很有价值。概括语段内容时就需要把这三句话的主要意思分别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2014·辽宁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字,含标点符号)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答案】 (示例)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解析】 压缩语段要“六抓”: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闻抓导语;② 概括抓物征;③ 描写抓对象;④ 议论抓观点;⑤ 推理抓结论;⑥ 信息抓关键词。这则材料是一则新闻,因此抓导语是关键。材料语段的导语是第一句话,是关键信息。为确保压缩后的语段信息涵盖全面,在不超规定字数的前提下,可以在导语之后的文字中抽取部分关键信息。
,         二) 熟知压缩语句的解题策略与常用方法
1. 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其侧重点。记叙性材料(包括新闻)中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是压缩时的重要信息点。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找到论点或中心句。说明性材料中时间、对象、范围、特征是主体内容。
2. 分析阅读材料结构,弄清其内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从而把握材料的重点。一般材料,其内部层次大约分联合结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关系)和偏正结构(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两大类。对前者,概括时要兼顾并存的内容,采取“撮要式”,切忌偏废;对后者,则要以“正”为主,采取“取舍式”,切忌舍本逐末。新闻材料,往往前有导语,主体部分才交代详情和有关背景材料。因此根据新闻材料,要抓住“导语”不放。综合使用摘录法、合并法、删除法、替换法等方法筛选材料主要信息。
3. 文段中特殊句子要高度重视,如中心句、首尾句、过渡句、设问句,乃至一些标志词(如“首先”“其次”等)。
4. 紧扣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① 尽量选用主谓句式(尤其是主动句)表达。② 尽可能地择用原材料中负载着主要信息的原词。③ 严格控制字数(包括标点在内),注意使用单音节词、简称、代词等。如概括出的句子超字数,说明其中肯定有某些内容还不够概括或内容上有根本错误。
5. 不忘最后检查。首先检查所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字信息要点全不全(须知评分标准常常是按信息点给分的);其次看是否符合重点或其他要求;再次看语句是否连贯,字数合不合乎要求等。
压缩语段的临场操作主要有下列四种方法:摘录法(或要点式压缩法)、删除法、替换法、复合法。这里不再赘述。
 (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温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 ~1克/立方来,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1) 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16字以内)
(2) 概括雾和雾的相同点。(16字以内)
【答案】 (1) (示例)能见度、相对湿度、颜色、浓度不同。
(2) (示例)都由污染物组成,都会造成视觉障碍。
【解析】 按要求应先筛选信息,再概括答题。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审题,明确要求。注意运用求同存异思维,抓好关键词。筛选雾和霾的不同点:“雾……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相对湿度大于……水平能见距离……;霾……烟、尘等颗粒组成……相对湿度小于……不甚透明……”概括为“成分、相对湿度、能见度不同”。筛选雾和雾的相同点:“雾……悬浮体……视觉障碍……朦胧缥缈……;霾……悬浮体……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不甚透明……”据此概括为“都是悬浮体,都会造成视觉障碍”。
请使用“课后训练·专项突破一·高效精练”活页练习,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