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2 07: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希腊哲学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近代科学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蓝色代表欧洲,红色代表美洲,绿色代表大洋洲 。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宙斯雕像掌管雷电,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 AthenaApollo Venus and Cupid 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不回家。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 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婚。他娶了一个木偶,给他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让这个木偶坐在牛车上。然后走街串巷。车夫沿途告诉别人,车上坐的是宙斯的未婚妻。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 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她来到华丽无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子撕成破布,她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这才使她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是她笑了,她终于和丈夫一同回到了奥林匹斯山。赫拉天资国色,但她除了对宙斯的爱以外,对别的神从来没有产生过爱情。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什么是人文精神?什么是哲学? 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一、哲学的产生(一)背景(约公元前7世纪)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2、古希腊城邦的形成,相对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3、人们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哲学诞生了。 一、哲学的产生(一)背景(约公元前7世纪)
(二)自然哲学(自然界)
(一)背景(约公元前5世纪)
1、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
2、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人的地位提高。
3、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二、哲学的发展 二、哲学的发展(一)背景(约公元前5世纪)
(二)智者学派(社会、人生) 二、哲学的发展(一)背景(约公元前5世纪)
(二)智者学派(社会、人生)
(三)苏格拉底(人) 二、哲学的发展(一)背景(约公元前5世纪)
(二)智者学派(社会、人生)
(三)苏格拉底(人)
(四)亚里士多德(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古希腊哲学主要研究的对象:自然哲学: (自然) ↓智者学派: (社会) ↓苏格拉底: (人)↓亚里士多德:(自然界和人类生活)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
①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
②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③古希腊经济文化的繁荣
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③ ④ D. ③ ④ 课堂练习B2.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课堂练习C3.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课堂练习D4.“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出的思想本质是
A.法律是神授的
B.人文主义
C.人人平等
D.人创造了万物课堂练习B5.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下列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know yourself ”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缪之千里”课堂练习B下课!自然哲学(自然界)泰勒斯:
西方哲学之父万物皆由水生成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公元前
8世纪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基础奠定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
改革,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
顶峰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公元前4世纪
渐衰 人 的 地 位 提 高智者学派(社会、人生)普罗塔哥拉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①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②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是由人来制定的,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①积极影响:②消极影响:“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走近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轶事 起初,普罗塔哥拉默默无闻。后来他流浪到雅典,埋头沉思了几年,然后,冲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正巧啊,那会儿雅典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而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开始职业教师的生涯。智者学派的影响①积极影响: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影响: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被人称为“诡辩学派”。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一个关于辩护的悖论 有一次,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招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教他学习法庭辩论之术。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塔格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欧提勒士以后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再付,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普罗塔哥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欧提勒士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不交。 欧提勒士毕业后并不出庭打官司,也不去交剩下的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在法庭上,普罗塔哥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一个关于辩护的悖论一个关于辩护的悖论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那么按照合同规定,我也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不管是赢还是输,我都不必付给你学费。”
苏格拉底(人)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 “知识即美德”③“认识你自己” 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出身于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曾经自幼随父学艺,后来,当过兵,曾经三次参战。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人五百人会议。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 大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有死罪。在收监期间,他的学生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这体现了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原则。后来在狱中服毒受死,终年7O岁。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苏格拉底之死(前399)苏格拉底趣闻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苏格拉底趣闻 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感受苏格拉底的魅力《隐士和熊》结合课本,分析这则寓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观点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读寓言,悟哲理没有知识就无法做到道德,美德即知识。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动动脑:
这些言论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观点?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内已有的美德。聆听苏氏名言孔子与苏格拉底“希腊的孔子”第一、生活的时间接近,时代状况相似。
第二、都主张美德和教育。
第三、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四)亚里士多德(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真理高于一切①最大哲学贡献:创立了逻辑学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其中有《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逻辑学》)《雅典政制》《政治学》《形而上学》《诗学》(《文艺理论》)《修辞学》《植物学》和几种关于动物的书。他的著作显示了他的博学。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