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有解析)--第二章 电路及其应用拔高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有解析)--第二章 电路及其应用拔高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09 22: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1.(2022浙江1月选考,12)某节水喷灌系统如图所示,水以v0=15 m/s的速度水平喷出,每秒喷出水的质量为2.0 kg。喷出的水是从井下抽取的,喷口离水面的高度保持H=3.75 m不变。水泵由电动机带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电压为220 V,输入电流为2.0 A。不计电动机的摩擦损耗,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水泵所需要的输入功率。
已知水泵的抽水效率(水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为75%,忽略水在管道中运动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  )
A.每秒水泵对水做功为75 J
B.每秒水泵对水做功为225 J
C.水泵输入功率为440 W
D.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0 Ω
考点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2.(2019江苏单科,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 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则电源的内阻r为 (  )
A.1 Ω    B.2 Ω    
C.3 Ω    D.4 Ω
3.(2020江苏单科,6)某汽车的电源与启动电机、车灯连接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开关S闭合,电机工作,车灯突然变暗,此时 (  )
A.车灯的电流变小    
B.路端电压变小
C.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4.(2018海南单科,10)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R,电源的内阻rA.R2消耗的功率变小
B.R3消耗的功率变大
C.电源输出的功率变大
D.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
考点3 测电阻实验
5.(2021北京节选,16)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金属丝的电阻。
(1)该同学先用欧姆表“×1”挡粗测该金属丝的电阻,示数如图1所示,对应的读数是     Ω。
图1
(2)除电源(电动势3.0 V,内阻不计)、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3 kΩ)、开关、导线若干外,还提供如下实验器材:
A.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1 Ω)
B.电流表(量程0~3.0 A,内阻约0.02 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电流0.5 A)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实验器材前对应的字母)
(3)该同学测量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得到多组数据,并在坐标图上标出,如图2所示。请作出该金属丝的U-I图线,根据图线得出该金属丝电阻R=    Ω(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图2
6.(2022全国甲,22)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 (电动势1.5 V,内阻很小),电流表(量程10 mA,内阻约10 Ω),微安表(量程100 μA,内阻Rg待测,约1 k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电阻R0(阻值10 Ω), 开关S,导线若干。
(1)将图中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某次测量中,微安表的示数为90.0 μA,电流表的示数为9.00 mA,由此计算出微安表内阻Rg=    Ω。
7.(2022全国乙,23)一同学探究阻值约为550 Ω的待测电阻Rx在0~5 mA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可用器材有:电压表(量程为3 V,内阻很大),电流表(量程为1 mA,内阻为300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4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可选10 Ω或1.5 kΩ),定值电阻R0(阻值可选75 Ω或150 Ω),开关S,导线若干。
图(a)
(1)要求通过Rx的电流可在0~5 mA范围内连续可调,将图(a)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的原理图;
(2)实验时,图(a)中的R应选最大阻值为    (选填“10 Ω”或“1.5 kΩ”)的滑动变阻器,R0应选阻值为    (选填“75 Ω”或“150 Ω”)的定值电阻;
(3)测量多组数据可得Rx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则此时Rx两端的电压为    V,流过Rx的电流为    mA,此组数据得到的Rx的阻值为     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b)
图(c)
8.(2022广东,12)弹性导电绳逐步成为智能控制系统中部分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某同学测量弹性导电绳的电阻与拉伸后绳长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如下:
(1)装置安装和电路连接
如图(a)所示,导电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作为拉伸端,两端分别用带有金属夹A、B的导线接入如图(b)所示的电路中。
(a)
(b)
(c)
(2)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L及其电阻Rx的测量
①将导电绳拉伸后,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A、B间的距离,即为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L。
②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调节R,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合适位置。记录两表的示数U和I1。
③闭合S2,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调节R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则此时导电绳的电阻Rx=    (用I1、I2和U表示)。
④断开S1,增大导电绳拉伸量,测量并记录A、B间的距离,重复步骤②和③。
(3)该电压表内阻对导电绳电阻的测量值    (选填“有”或“无”)影响。
(4)图(c)是根据部分实验数据描绘的Rx-L图线。将该导电绳两端固定在某种机械臂上,当机械臂弯曲后,测得导电绳的电阻Rx为1.33 kΩ,则由图线可读出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为     cm,即为机械臂弯曲后的长度。
考点4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9.[2020天津,9(2)]某实验小组选用以下器材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
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 )
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
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1 A )
待测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1 Ω)
开关、导线若干
①该小组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经仔细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条导线连接不当,这条导线对应的编号是    。
②改正这条导线的连接后开始实验,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端。(选填“a”或者“b”)
③实验中发现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读数变化明显但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电池组负极和开关之间串联一个阻值为5 Ω的电阻,之后该小组得到了几组电压表读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并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2021湖南,12)某实验小组需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器材有:一节待测电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R0)、一个电流表(内阻为RA)、一根均匀电阻丝(电阻丝总阻值大于R0,并配有可在电阻丝上移动的金属夹)、导线若干。由于缺少刻度尺,无法测量电阻丝长度,但发现桌上有一个圆形时钟表盘。某同学提出将电阻丝绕在该表盘上,利用圆心角来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器材如图(a)连接;
图(a)
图(b)
         
图(c)
(2)开关闭合前,金属夹应夹在电阻丝的    端(选填“a”或“b”);
(3)改变金属夹的位置,闭合开关,记录每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对应的圆心角θ和电流表示数I,得到多组数据;
(4)整理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图,所得图像如图(b)所示,图线斜率为k,与纵轴截距为d,设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为r0,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可表示为E=   ,r=   ;(用R0、RA、k、d、r0表示)
(5)为进一步确定结果,还需要测量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r0。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在图(c)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电阻丝用滑动变阻器符号表示);
(6)利用测出的r0,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三年模拟练
应用实践
1.(2021江苏横林高级中学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解液接入电路后,在t时间内有n1个一价正离子由A向B方向通过溶液内截面S,有n2个一价负离子由B向A方向通过溶液内截面S,e为元电荷,则关于通过该截面的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n1=n2时电流大小为零
B.当n1>n2时,电流方向从A→B,电流为I=
C.当n1D.电流方向从A→B,电流I=
2.(2022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某学校要求严格实行体温每日三检制度,体温检测员小张同学仔细研究了班里的额温枪及其技术参数(如图所示),发现它以两节干电池(内阻不可忽略)为电源,工作电流为5 mA,能通过传感器检测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根据红外线能量的强弱,快速、准确且无接触地测量体温,那么下列关于该额温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额温枪工作时,电池组两极间的电压为3 V
B.额温枪工作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15 mW
C.额温枪工作时,电路中每通过1 C电荷,每节电池都能把1.5 J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若换用两节充满电的800 mA·h充电电池,则可测温5.76×104次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与原来相比 (  )
A.电压表 V读数变小
B.灯泡L变亮
C.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D.电源内阻的热功率变大
4.(2022四川眉山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的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V为理想电压表,A为理想电流表。若滑片P向a滑动,则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小灯泡L会变暗
D.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会变小
5.(2022四川双流中学阶段练习)将一电源与一电阻箱连接成闭合回路,测得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与电阻箱读数R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
A.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可能大于45 W
B.电源内阻等于5 Ω
C.电源电动势为45 V
D.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阻箱消耗的功率增大,电源的效率升高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阻为2 Ω,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路端电压为10 V
B.电源的总功率为10 W
C.a、b间电压的大小为5 V
D.a、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 A
7.(2022山东潍坊联考)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极大缓解燃油汽车带来的污染问题,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如图所示为纯电动汽车的电路示意简图,若汽车电池组的电动势为400 V,内阻为0.5 Ω,能量容量为20 kW·h。当汽车以9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约为400 N,此时直流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为300 V,输入功率为15 kW,则 (  )
A.电路中电流为100 A
B.电池组的热功率为5 kW
C.直流驱动电机的内阻约为1 Ω
D.汽车最大行驶路程约为90 km
8.(2022四川泸县第一中学期末)如图(1)所示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个测量电流表内阻和一个电池组的电动势及内电阻的实验电路,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断开单刀双掷开关S2,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使电流表A满偏;
②保持R0的滑片不动,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接M,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A半偏,读出电阻箱R的阻值为a;
③断开开关S1,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接N,不断改变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以及分别与R相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和对应的;
④分别以R和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记录的R和对应的进行描点画线,得到如图(2)所示的坐标图像;
⑤通过测量得知该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k。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进行实验步骤①之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置于    (选填“左端”“中间”或“右端”)。
(2)被测电流表的内阻为    (用题中已知量表示),测得值与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相比较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    ,内电阻r=    (用实验过程中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进行表示,电流表内阻不可忽略)。
图(1)
 
图(2)
迁移创新
9.(2022四川成都七中阶段练习)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15 ℃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 V1(量程为0~3 V,内阻很大),电压表 V2(量程为0~3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4 kΩ),定值电阻R2(阻值2 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 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
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C.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 V1示数;
D.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 V2示数与电压表 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
F.断开S,整理好器材。



(1)测玻璃管内径d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     mm;
(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的表达式为Rx=    (用R1、R2、R表示);
(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则坐标轴的物理量分别为        ;
(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 V2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D 2.A 3.ABD 4.CD
1.D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每秒钟水泵对水做功W=mgH+×2.0×152 J=300 J,则水泵输出功率P1=300 W,由题意可知,水泵输入功率P2= W=400 W,故A、B、C错误。根据题意,电动机输出功率P出=400 W,故电动机线圈上热功率P热=I2·R=UI-P出=40 W,则R=10 Ω,D正确。
方法技巧 电动机的三个功率及关系
输入功率 电动机的总功率。由电动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决定,即P总=P入=UI
输出功率 电动机的有用功的功率,也叫机械功率,即P出
热功率 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时的发热功率P热=I2r
三者关系 P总=P出+P热
效率 η=×100%
2.A 若断开S,则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动势E,E=3 V。若闭合S,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关系可得,且U=2 V,R=2 Ω,得出r=1 Ω,故选项A正确。
3.ABD 开关S闭合后外电路增加了一个并联支路,则通过电源的总电流增大,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再由I灯=可知通过车灯的电流减小,由P=IE可知电源的总功率增大,故A、B、D项正确,C项错误。
解题模版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的一般思路
(1)思路“局部电路 整体电路 局部电路”。
(2)具体步骤:
4.C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c点向a端滑动,并联部分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并联部分两端电压减小,R3支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R3消耗的功率变小,B错误;因为总电流增大,所以R2支路的电流增大,R2消耗的功率变大,A错误;因为总电流增大,则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D正确;当外电阻等于电源的内电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外电阻越接近电源的内电阻,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原来外电阻大于1.5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c点向a端滑动,并联部分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但一直大于电源内阻,所以电源输出的功率变大,C正确。
5.答案 (1)6 (2)A C 
(3)如图所示 5.80
解析 (1)测电阻时多用电表刻度盘示数为6,挡位为“×1”,因此读数为6×1 Ω=6 Ω。
(2)电源电动势为3 V,待测金属丝电阻约为6 Ω,因此电路中最大电流约为0.5 A,故电流表选用A,滑动变阻器选C。
(3)根据坐标点作出U-I图,求出直线斜率,得出电阻为 5.80 Ω。
6.答案 (1)如图所示 (2)990
解析 (1)因为电流表的内阻未知,定值电阻不可能用来改装电压表,要得到待测微安表两端的电压,只能将微安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用U=R0(I-Ig)求得;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远小于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了测量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则电路图如答案图所示。
(2)根据答案图可知,=IA-Ig,U=RgIg=·R0
则Rg==990 Ω
规律方法 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择
(1)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的几种情况
①要求电压(或电流)能从零开始变化;
②当待测电阻Rx R(R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
③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路中电表、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如果滑动变阻器采用两种接法都能满足要求,则从节能、方便操作的角度考虑,优先选用限流式接法。
7.答案 (1)如图所示 (2)10 Ω 75 Ω (3)2.30 4.20 548
解析 (1)要求通过Rx的电流可在0~5 mA范围内连续可调,则应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电流表的量程为1 mA,需测到5 mA,则要对电流表改装,与其并联一个电阻R0,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则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2)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R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1 mA改装为量程5 mA,则R0==75 Ω,故R0应选阻值为75 Ω的定值电阻。
(3)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1 V,读数时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为2.30 V,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 mA,此时示数为0.84 mA,考虑到改装关系,流过Rx的电流为5×0.84 mA=4.20 mA,利用R=解得Rx≈548 Ω。
知识迁移 定值电阻在电路设计中的三种作用
8.答案  (2)③变小  (3)无 (4)51.80
解析 (2)③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S2后,导电绳与定值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提示:也可用串反并同法判断)。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S2 前,I1=,闭合S2 后,I2=,联立解得导电绳的电阻Rx=。(3)根据(2)的分析知,导电绳的电阻Rx=,与电压表内阻无关。(4)由图线可得Rx=1.33 kΩ时,导电绳拉伸后的长度为51.80 cm。
9.答案 ①5 ②a ③2.9 0.80
解析 ①由题意可知,电流表内阻与待测电池组内阻接近,因此电压表应测电路的路端电压,故导线5一端应连接电源正极。
②要保障电路安全,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最大,故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a端。
③设电池组负极和开关之间串联的电阻为R0,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U=E-I(R0+r),可知电源电动势即图线纵截距2.9 V;电源内阻为图线斜率k的绝对值减去串联电阻阻值(5 Ω),即r=|k|-5 Ω=-5 Ω=0.80 Ω。
10.答案 (2)b (4) -(R0+RA)
(5)如图所示
解析 (2)为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应使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即金属夹应夹在电阻丝的b端。
(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电路结构有E=I(r+RA+θr0+R0),整理可得 ,故可得k= ,d= ,联立解得E= ,r= -(R0+RA)。
(5)现有器材中只有一个电流表,但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故考虑采用替代法测电阻,设计电路如答案图,操作步骤为:先将开关置于1,记录下电流表示数I,再将开关置于2,调节金属夹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记录下电阻丝接入电路部分对应的圆心角θ,则有r0=。
三年模拟练
1.D 2.BC 3.C 4.AC 5.B 6.AC 7.D
1.D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由图示可知,溶液中的正离子由A向B运动,负离子由B向A运动,因此电流方向是A→B,电流大小I=,选项D正确。
2.BC 额温枪工作时,电池组两极间的电压为路端电压,小于电源的电动势,故电池组两极间电压小于3 V,故A错误;额温枪工作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P=EI=3 V×5 mA=15 mW,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电源消耗的总功率,故B正确;每节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可以知道电路中每通过1 C电荷,每节电池消耗的电能为 W=qE=1.5 J,则有1.5 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若换用两节充满电的800 mA·h的充电电池,最多可测温的次数为n==1.15×106次,故D错误。
3.C 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 V示数变大;R两端电压增大,R中电流增大,则由并联电路规律可知,灯泡L中电流减小,灯泡L变暗,故A、B错误;因总电流变小,由P=EI可知,电源的总功率变小,故C正确;由P=I2r可知,总电流减小,故电源内阻的热功率变小,故D错误。
4.AC 由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a滑动,可知R3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增大,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会变大,D错误;由于电路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则外电压减小;通过R1、R2和灯泡L的支路电流减小,可知小灯泡L会变暗,定值电阻R2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B错误,C正确;由于电路总电流增大,通过R1、R2和灯泡L的支路电流减小,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支路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A正确。
5.B 将一电源与一电阻箱连接成闭合回路,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等于电源输出功率。由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与电阻箱读数R变化的曲线可知,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最大为45 W,所以电源最大输出功率为45 W,故A项错误;由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可知,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所以电源内阻一定等于5 Ω,故B项正确;由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最大值为45 W可知,此时电阻箱读数为R=5 Ω,由P=I2R,解得I=3 A,电源电动势E=I(R+r)=30 V,故C项错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由题图可知,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小于5 Ω时,随着电阻增大,其电功率增大,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大于5 Ω时,随着接入电阻的增大,电功率减小,故D项错误。
方法技巧 解此题的关键是对图像进行如下剖析,从而获取图像信息。
6.AC 设外阻为R则R= Ω=10 Ω,则I= A=1 A,则外电压U=IR=10 V,电源的总功率P=EI=12 W,则A正确,B错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求流过a、b电流均为0.5 A,所以Uba=0.5×(15-5) V=5 V,故C正确;a、b间用导线连接后,根据电路的连接可求得外电路电阻R'=2× Ω=7.5 Ω,电流I'= A≈1.26 A,故D错。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电阻的求解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前要明确电路结构,这是求解问题的关键。
7.D 汽车以90 km/h的速度行驶,电路中电流为I= A=50 A,选项A错误;电池组的热功率P热=I2R=502×0.5 W=1 250 W,选项B错误;直流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P出=Fv=fv=400×90× W=10 000 W,内阻消耗的功率P内=P-P出=5 000 W,直流驱动电机的内阻r= Ω=2 Ω,选项C错误;电池组能量容量为E0=7.2×107 J,电池组总功率为P总=EI=400×50 W=20 000 W,电池可用的时间t==3.6×103 s=1 h,汽车以90 km/h的速度行驶,最大行驶路程约为90 km,选项D正确。
8.答案 (1)右端 (2)a 偏小 (3)-a
解析 (1)在进行实验步骤①之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置于电阻最大的位置,即置于最右端的位置。
(2)半偏法测电阻的基本思路是可以认为回路中总电流不变,则在保持R0的滑片不动的同时,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接M,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A半偏,此时可以认为被测电流表的内阻与电阻箱R的阻值相等,即为a。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接M后,回路中总电阻有所减小,致使总电流有所增大,即通过电阻箱的电流略大于回路中总电流的一半,根据并联分流原理,被测电流表的内阻略大于电阻箱的电阻,即测得值与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相比较偏小。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RA+r),可得,则=k,=b,RA=a,则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电池组的内电阻r=-a。
方法创新 本题的创新处体现在利用半偏法替代伏安法测电阻,而且利用-R图像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处理数据,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9.答案 (1)30.00 (2) 
(3)纵坐标应该表示电阻箱阻值R,横坐标应该表示对应水柱长度的倒数
(4)偏小
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0 cm=30 mm,游标尺上0刻度和主尺上刻度对齐,所以最终读数为30.00 mm。
(2)设把S拨到1位置时,电压表 V1示数为U,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总电压E=+U
当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 V2示数与电压表 V1示数相同也为U,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总电压E=+U
由于两次总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动势E,可得,解得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的表达式Rx=
(3)由电阻定律Rx=,电阻箱阻值R=,所以纵坐标应该表示电阻箱阻值R,横坐标应该表示对应水柱长度的倒数。
(4)若电压表 V2内阻不是很大,则把S拨到2位置时,此时电路电流大于,实际总电压将大于+U,所以测量的Rx将偏小,因此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