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路面硬化扩大。影响城市水循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南方城市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最主要是因为()
A. 过度开采地下水 B. 降水量减少 C. 蒸发量增加 D. 下渗补充减少
2.为减轻城市内涝,可采取()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增加用水量③硬化城市路面④铺设透水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21年7月17日—22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20日2时—21日2时,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达622.7mm,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辆被淹。图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2为郑州市内涝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与此次郑州内涝有关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有()
A. ②④⑧ B. ④⑤⑥ C. ④⑤⑨ D. ②⑤⑥
4.下列有关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B. 疏通河道 C. 增加植被覆盖率 D. 围湖造陆
5.为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 BDS
每到雨季,来南昌“看海”的新闻会不时地出现在网上。为治理城市内涝,南昌正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 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 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7.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
A. ①减少 B. ②减少 C. ③减少 D. ④减少
坎儿井古称“井渠”,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工程,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下图示意坎儿井剖面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新疆发展坎儿井的原因是()
A. 全年高温干旱 B. 地势平坦开阔 C. 沙质土壤较疏松 D. 夏季冰雪融水多
9.坎儿井的水主要用于当地()①农田灌溉②畜牧业用水③工业用水④居民用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水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以使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促进城市水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开发与低影响开发径流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0.导致图中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 降水量 B. 蒸发量 C. 下垫面 D. 外排量
11.对城市补水下渗效果最优的设施是()
A. 雨水罐 B. 蓄水池 C. 渗透砖 D. 下凹绿地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1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S村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传统水乡,依托“三溪两山一海”山水格局,运用水利、生物、建筑等措施,不断完善村落空间的水循环系统,并在“引-蓄-净-排水”等功能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景观,打造现代宜居的特色水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S村最初在龙潭设置堰坝的主要目的是()
A. 文化造景 B. 分区布局 C. 控制流速 D. 分洪调水
15.关于S村不断改善街巷农田水环境、打造特色水乡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溪畔:恢复植物群落,还原水岸生态 ②水街:设置亲水台阶,传承龙舟文化
③农田:种植生态作物,净化美化环境 ④巷道:铺设空心地砖,便于村民出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波罗的海南部海域海底近百年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下图为该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区域沿海分布的城市主导区位是()
A. 地形 B. 交通 C. 水源 D. 气候
17.波罗的海海底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
A. 周边国家排放的工业废水 B. 海上偶发的沉船交通事故
C. 暴雨冲刷来的土壤有机质 D. 海底矿产开采残留的尾矿
下图是“沿106°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8.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 山顶2000米左右处 B. 南坡海拔2200米左右处
C. 南坡海拔1300米左右处 D. 北坡海拔2100米左右处
19.关于1月份气温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④,主要原因是③海拔较低
B. ③>①,主要原因是③受地形的阻挡
C. ②>③,主要原因是②纬度较低
D. ①>④,主要原因是①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20.①地区为我国酸雨常发区之一,其自然原因是()
A. 纬度低,对流运动显著 B. 河网密布,径流丰富
C. 地形较封闭,阴雨天多 D. 人口多,城市化水平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2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填写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8分)
(2)目前,人类修建水库直接干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__________(填序号),如果图中的森林被大面积破坏,带来的直接变化是④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⑤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6分)
(3)若此图示意我国7月东部沿海,则示意夏季风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分)
(4)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__________状态,它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__________。(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州老城区建筑密度较大,地面硬化彻底,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雨季常出现较严重的内涝。近年来,郑州城市规划理念有所变化。郑东新区CBD的规划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利用此处原有的大片鱼塘,北引黄河水,南借南水北调长江水,把郑东新区CBD打造成了一座龙湖、龙子湖、如意湖、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魏河等河湖沟通的北方“水城”(图)。
(1)从水循环的环节角度说明郑州雨季降水的水汽来源。(4分)
(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走访了老城区与市郊农村地区民众,记录了他们对当地水循环过程的直观感受。结合访谈内容,分析老城区与郊区水循环过程的差异。(4分)
问题 城区 郊区
夏季暴雨的时候这里的路面会有长时间积水吗? 会 不会
雨后地面会很快干燥吗? 会 不会
(3)分析郑东新区“水城”建设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6分)
(4)看到郑东新区建设的成功,有民众建议将“水城”方案推广到整个郑州市区,但也有专家指出在北方建设大规模的“水城”并不明智。请你简述北方地区不适合建设大规模“水城”的原因。(6分)
答案和解析
1~2.D、C
1.从图中可知,由于城市柏油路面增加,雨水“渗不下去了”,地下水补充减少,导致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D正确。ABC错。故选D。
2. 城市由于道路硬化,在雨季时,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引发城市内涝。为减轻城市内涝,就需要增加下渗量,扩大城市绿地面积、铺设透水砖有利于增加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①④对,②③错, C正确。ABD错。故选C。
3~5.B、D、B
3. 此次郑州内涝的发生,一是降水量大,与④有关。二是城市道路硬化,下渗少,地表径流大,图中⑤为地表径流,⑥为下渗,B正确;②为海洋降水,与之无关,AD错误;⑨为陆地蒸发(蒸腾),与之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
4.围湖造陆会加剧湖泊萎缩,导致城市蓄洪空间减少,不利于城市内涝的防治,D不正确,符合题意。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疏通河道等可以提高城市泄洪能力;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强雨水下渗,增加植被对水源的涵养,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5.题干说要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属于对面状地理信息的动态监测,应借助RS技术,B正确;GPS和BD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和导航,AD错误;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预测、规划等,C错误。故选B。
6~7.D、B
8~9.D、B
8.新疆夏季高温,冬季寒冷,A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坎儿井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并不适用地势平坦地区,B错误,新疆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渗入地下,地下水丰富,利用坎儿井,引水蒸发量小,D正确;沙质土壤较疏松不是新疆发展坎儿井的原因,C错误。所以选D。
9.根据材料,坎儿井古称“井渠”,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工程,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所以坎儿井的水主要用于当地农田灌溉、畜牧业用水居民用水,①②④正确,没有用于工业,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0~11.C、D
10.结合材料读图分析,与传统开发相比,低影响开发降水量不变,A错误;蒸发量二者差异不大,B错误;而下渗量增加,直接导致外排量较少,故径流峰值差异较大的直接原因是下垫面的渗水性能,C正确;径流量大了才导致外排量大,而不是外排量大导致径流量大,D错误。所以选C。
11.雨水罐和蓄水池是储水设施,不是补水下渗的设施,A、B错误;透水砖与下凹绿地均有补水下渗的作用,但下凹绿地因地面较低和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补水下渗作用更优,D正确,C错误。所以选D。
12~13.C、D
12. 植被恢复后,蒸发蒸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C。
13.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蒸腾增强,降水量增加,下渗量增加。但岩层向乙河倾斜,大气降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
14~15.D、A
14.本题着眼早期村落水利建设之初的山水格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图例“拦水坝、分水堰”显示堰、坝主要功能,从地形特征来看,村落水源从山上水库(西南角)流经两山间,注入龙潭,山上拦水坝降低流速,防洪,龙潭下游有2处堰坝,起到进一步汇水形成“潭”,并往下游分水为东、北两条溪流,调控水量,起到防洪与分水灌溉下游水田的作用,排除ABC,故选D。
15.在上题基础上,随着时间推移,村落水循环需要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运用水利、生物、建筑等措施,不断完善村落空间的水循环系统”,①②从生态、文化方向提升村落的宜居性,一方面了改善街巷农田水环境,同时也突出了水乡特色文化,①②可行;③水田种植生态作物,与当下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相冲突,④巷道建设承袭古代建设,明、暗渠,已相对完善,没有必要铺设空心地砖,排除③④;故选A。
16~17.B、A
16. 根据图示信息,沿海地区的城市主要依靠铁路相连,且港口也在铁路网内,由此可知其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交通,B正确;图示未涉及地形、水源、气候等信息,排除ACD,故选B。
17.根据材料信息“波罗的海南部海域海底近百年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结合所学知识,波罗的海周围国家众多,且该区域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受工业发展、战争的影响,周围海域海底沉积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A正确;偶发的沉船交通事故产生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数量不大,排除B;海底矿产开采的规模较小,尾矿残留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规模较小,排除D;暴雨冲刷来的土壤有机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较少,排除C。故选A。
18~20.C、D、C
阅读图中的年降水量曲线,在图中找出②山地附近年降水量曲线的最高点,然后过最高点向横轴作垂线,与地形剖面交于一点,即所求的降水量最多的点位于山体南坡。过此交点向纵轴作垂线,读海拔数值约为130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根据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变化可知,①为四川盆地,②为大巴山,③为汉水谷地,④为渭河平原。由图可知,③④两地海拔相差不大,温度差异主要受迎风、背风坡影响,A错误;③①两地气温应为③<①,①地距离冬季风较远、纬度海拔较低,B错误;②③两地,②<③,②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C错误;由经纬度可知,①位于我国四川盆地附近,冬季风为西北风,途经地区降温明显,①地受北侧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比④地较小,且纬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D正确。故选D。
据图可知,①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污染物不易扩散,且多阴雨天气,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因此酸雨危害严重,C正确;对流运动并不显著,污染物不易扩散,A错误;河网密布与酸雨多发关系较小,B错误;人口多,城市市化水平高不属于自然因素,D错误。故选C。
21.
(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蒸发
(2)④;增大;减小
(3)②
(4)更新 动态平衡
22.
海洋(太平洋) 水汽经过蒸发, 通过东南季风输送至此; 当地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的蒸发进入大气; 当地植物蒸腾作用将水汽释放到大气。
老城区地面硬化比重大, 植被覆盖率低, 下渗较弱, 降雨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郊区农田、绿地较多, 下渗较强, 降雨很快通过下渗补给地下径流。
(3)较多人工湖, 可容蓄雨季降水, 减轻内涝;湖泊较多, 蒸发增大, 空气湿度增加;增加下渗量, 补充地下水, 提升地下水位。
(4) 水面的大幅增加, 会加强蒸发, 消耗地表水, 加剧冬春季节的干旱; 建设大规模的“水城”会对加剧水资源的消耗,加剧生活、工农业用水的紧张;半湿润半干旱下降水不足, 需要引河流水进入“水城”, 加剧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水城”建设提高地下水位, 可能造成区域土地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