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9 15: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
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必修l(第1章一第4章第1节)。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生于池塘淤泥之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莲花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
B.池塘中的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池塘之中的淤泥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莲和池塘中的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2.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
起作用
B.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D.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3.原核生物结构简单、分布广泛,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大肠杆菌 C.水绵 D.黑藻
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甲图后,再用高倍镜继续观察右上方的4个细胞(结果如乙图所示),进行的操作正确是
A.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调节细准焦螺旋
B.换上倍数更大的目镜和物镜,再调节使光圈变小
C.换高倍镜后,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将四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5.下列关于归纳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认为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B.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C.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D.由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
6.如表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A.紫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B.砖红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C.紫色、苏丹Ⅲ染液、葡萄糖 D.砖红色、50%酒精、麦芽糖
7.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水通过氢键与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相结合而失去流动性
B.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是植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
C.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
D.急性腹泻患者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
8.《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的膳食搭配理论,能保证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给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谷”是人体生命活动能源物质的主要来源
B.“五畜”富含的蛋白质更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C.“五菜”中的纤维素被科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七营养素”
D.“五果”富含葡萄糖、淀粉和果糖等还原糖
9.几丁质(化学式为(C8Hl3O5N)n)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多糖类物质,主要来源为甲壳类动物、昆虫的外骨骼以及某些真菌的细胞壁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不是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纤维素、几丁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C.几丁质用途广泛,如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添加剂、制造人造皮肤等
D.几丁质被酶催化分解后,可能为某些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10.糖类和脂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中的磷酸“头”是疏水的,脂肪酸“尾”是亲水的
B.糖类、脂肪、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
C.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是动、植物体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D.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相同,在人体细胞中可相互大量转化
11.色氨酸可作为评定肉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在驴肉中的含量高于猪肉和牛肉,驴肉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也高于牛肉,故驴肉不仅营养价值高,味道也更鲜美。选购驴肉时,以“有筋(韧带)有肉,有肥有瘦”为佳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色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都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B.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使驴肉味更鲜,主要与它们的R基有关
C.若筋和肉中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同种蛋白质
D.肥肉中的N含量比瘦肉中的高,碳链中C原子数也更多
1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三肽
C.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上百种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13.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S—S—
是将2条肽链连接起来的二硫键(由2个—SH形成,即—SH+—SH→一S—S—+ 2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C.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有至少201个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64
14.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B.②为脱氧核糖
C.④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⑤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15.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B.原核细胞既有DNA,又有RNA
C.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DNA与RNA在组成上仅是五碳糖不同
16.细胞膜的功能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
A.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
B.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蛙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其细胞表面积的2倍
C.英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含有蛋白质
D.科学家利用神经细胞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通过对其化学分析,得知组成细胞膜的脂质
除磷脂外还有胆固醇
17.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生物膜具有“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
B.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和修正的过程
C.在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罗伯特森共同提出的
1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只可能含有一种脂质
B.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D.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说明组成细胞膜的分子都具有流动性
19.能促使植物细胞壁水解的酶最可能是
A.蛋白酶 B.果胶酶C.纤维素酶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0.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体积巨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一类细胞)内共生的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下列证据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
A.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而有别于真核生物
B.线粒体以分裂的方式繁殖,类似于细菌
C.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远大于外膜,接近于细菌的细胞膜成分
D.线粒体的外膜可与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融合沟通
21.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B.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有两层膜结构
C.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
D.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实际运动方向也是顺时针
22. 20世纪60年代,人们运用常温固定技术发现了细胞中的重要结构一细胞骨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变形虫形态的改变依赖于细胞骨架的作用
B.细胞骨架在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D.细胞骨架仅存在于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中
23.真核细胞中4种结构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分拣和转运蛋白质的场所
B.③是含有染色质的结构
C.②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场所
D.④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24.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可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越大的细胞,一般来说代谢越旺盛
D.④有利于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
25.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26.将红细胞和洋葱外表皮细胞同时置于清水中,红细胞被涨破,而洋葱外表皮细胞不被涨破。原因是洋葱外表皮细胞具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溶胶
27.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通过细胞壁 B.蔗糖通过细胞壁
C.水通过细胞膜 D.葡萄糖进入细胞
28.科研人员将A、B两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
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甲浓度条件下,A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小
B.乙浓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成熟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C.实验前两种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A
D.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戊>甲>丁>乙
29.在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协助扩散区别于自由扩散的是
A.顺浓度梯度运输 B.依赖囊泡运输
C.需要载体蛋白 D.需要消耗能量
30.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转运蛋白种类密切相关,转运蛋白包括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两种类型。下列有关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协助扩散的转运蛋白可以是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
C.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构象会发生改变
D.水既可以通过载体蛋白也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如图1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f代表小分子,A、B、E代表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l)若病毒为新冠病毒,则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 。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 ,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在 细胞中。
(3)图中物质f表示脂肪,其在动物细胞中因含有 而在室温下呈固态,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储备能源的物质。
(4)两个物质b通过 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图2所示化合物,请在图2中将该物质结构补充完整。
32.(10分)图甲、图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l)若图甲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
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乙是 细胞,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填编号)。
(2)在如图所示的两种细胞中,含有色素的
结构有 (填编号),无膜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蛋白质的“生产机器”是
(填编号)。
33.(10分)如图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
(l)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结合产生了H218O,则水中的18O来自氨基酸的
(填基团名称),水中的H来自氨基酸的 (填基团名称)。
(2)用35S标记的一定量氨基酸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以及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图
甲中a、b、c曲线所对应的细胞器依次是 、 、 图乙中d、e、f曲
线所对应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 、 。
(3)与图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细胞结构是[] 。
34.(10分)将某植物细胞浸润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得图甲结果,又将另外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浸润于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 3moL/L的蔗糖溶液、0.5moL/L的尿素溶液中,测得液泡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甲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 (填编号),②代表 ,⑤具有 功能特点,⑦中的液体称为 。
(2)细胞在质壁分离时,⑥处充满了 。
(3)图乙的A、B、C三条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表示正在0. 3mol/L的蔗糖溶液中的是 。
(4)对B曲线的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2.D 3.B 4.D 5.B 6.C 7.A 8.D 9. B 10. C 11. B 12. A 13. D 14. D 15. B 16. C 17.B 18.B 19.D 20.D 21.B 22.D 23.B 24. B 25. D 26. A 27. C 28. D 29. C 30. D
31.(除注明外,每空2分)
(l)核糖(1分)
(2)糖原(1分)肝脏和肌肉
(3)饱和脂肪酸
(4)脱水缩合
32.(除注明外,每空2分)
(l)⑨⑩ 动物(1分) ⑨⑩
(2)⑨⑩ ⑦⑧ ⑦(1分)
33.(除注明外,每空1分)
(l)羧基 羧基和氨基
(2)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内质网 细胞膜高尔基体
(3)②高尔基体(2分)
34.(除注明外,每空1分)
(l)①细胞核 选择透过性 细胞液
(2)蔗糖溶液(2分)
(3)A C
(4)B曲线细胞先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尿素能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