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轮回,理想的追寻——初中语文 《故乡》创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生命的轮回,理想的追寻——初中语文 《故乡》创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9 15: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的轮回,理想的追寻——《故乡》创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闰土不同时期形象特点。
2.探究人物变化原因。
3.认识生命的轮回,激发对理想的追寻。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席梦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鲁迅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来作别故乡的,作别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1.速读小说,说说文章以故乡为线索,写了哪些时间段的故乡?
预设 :记忆中的故乡、现在的故乡、未来的故乡)
任务一、遇见闰土
(一)1.在记忆中的故乡中主要写了哪位少年?他是这样的——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①齐读片段。
②说说少年闰土的形象。
预设:主要从外貌和动作两方面来刻画闰土形象,“头戴毡帽,颈套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写出了一个健康活泼、英俊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
2.“我”和少年闰土的关系怎样?请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①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②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预设: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二)1.然而,二十年后,回到故乡后再见中年闰土,他却是——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①指名朗读片段。
②说说中年闰土的形象。
预设:“灰黄”“很深的皱纹”“周围都肿得通红”“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写出闰土的生活艰难,饱经风霜,生活贫苦。像个木偶人。
2.二十年后,我们的关系又怎样?请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①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预设:陌生隔阂,隔着一层可悲的厚壁障。当年纯真健谈、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只能在记忆中再现。今天的闰土谨小慎微、毕恭毕敬,平等纯真的友情不复存在,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横亘在我们之间,无法跨越。
任务二、变化原因
(三)1.仅二十年时间,闰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预设:生活不易,过得极为艰苦。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2.了解社会背景、对比现实人物与小说人物
助读资料:
①鲁迅那个时代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动荡和苦难的时期。中国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死存亡的威胁,由于外国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社会非常不稳定,暴乱不断,经济萧条,民不聊生。
②闰土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是不少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章闰水。1919年12月鲁迅因为搬家北上,回到了绍兴。这时的章闰水已是四子一女的父亲,脸上写满了生活的沧桑,以至于鲁迅见到前来帮忙的他时,已认不出来了。小说中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都经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了”。
3.闰土的一声“老爷!……”读到了哪些深意?结合相关语句,分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理解。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预设:这一段对于闰土的外貌和语言描写,从“站住”“欢喜与凄凉”“动着嘴唇”“没有作声”“终于”突出地展现了闰土开始欢喜、继而犹豫、终究与“我”隔膜而称“我”“老爷”的过程。“凄凉”心里感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
对于迅哥儿,闰土有着与“我”一样的情感,从上文母亲提及的“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中,看出闰土也极为想念儿时的友人,留恋儿时的美好。这就是“欢喜!”但是“终于”叫出“老爷”二字,说明他最终臣服于内心深处对等级制度思想。
“!……”双重标点符号的使用,能读出他内心的复杂,凄凉,遗憾,苦楚。
小结:
闰土的变化,表现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对他命运的影响,这属于社会原因。闰土对儿时好友的称呼,写出的是封建等级制度思想对他的毒害,这属于个人原因。
闰土和章闰水的经历,体现了那个时代勤奋朴实但不知反抗的农民一生。他们勤劳善良,期待用踏实、勤恳埋头苦干换来好日子,但却在这种期待中日渐麻痹,变得不再躲避压榨者的“鞭打”,一直到痛苦死去。
那么“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怎样才能打破 如何改变“我”和闰土这一代人的命运?
任务三、生命轮回
(一)在现实的故乡中,也有一对如我和少年闰土一样亲密纯真的好朋友,从他们身上我们似乎看见了生命的轮回,他们是谁?
指名朗读片段。
①“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②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
“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
“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③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预设:短暂的相聚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相约下次再相聚。在宏儿与水生亲密无间、无邪纯真的关系中,我们感到了小时候的“我”和闰土的亲密的朋友关系,看到了生命的轮回。
任务四、追寻理想
(一)在宏儿和水生身上,鲁迅给予了怎样的理想追求?
①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预设:
记忆中的故乡因为有少年“我”与少年闰土的友好亲密的关系,“故乡”是美好的、亲切的。现实中的“故乡”的人闰土、杨二嫂,“故乡”的景都已经面目全非,“我”对现实的“故乡”是不满和失望的,“我”要作别现在故乡的人和景。但生命在轮回,现在宏儿和水生相约着何时再见面?“我”无法忘却记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也无法漠视现在故乡的萧索、故乡人的痛苦生活,“我”希望故乡好起来,希望故乡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这也表达了 鲁迅对贫穷多难的祖国的痛苦的爱。他想改变贫穷而多难的社会现实,并把希望寄托在宏儿和水生身上,希望他们能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二)1.只是未来的路在哪里?鲁迅清楚吗?指名读课文: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预设:
鲁迅并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但他通过创作《故乡》产生对故乡对祖国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他发出了他的呐喊……
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齐读片段,说说含义。
预设:
他相信只要努力实践行走,定然走出一条阳光大道,定然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一定会实现 !
3.设想二十年后,宏儿与水生再相逢的场景,写一个小片段。
课堂尾声
也许我们的今天就是作者所期望的宏儿与水生的生活吧!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生活定然会越来越好!让我们带着梦想和希望勇敢出发!再齐读最后一段!
作业布置
以鲁迅侄子宏儿的身份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告诉他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们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生命的轮回,理想的追寻
——《故乡》
希望:路
“我”与闰土 ———— 宏儿与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