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骨”。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
刘勰所说的“风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
“风骨”论在魏晋玄学及佛学的美学之后,从理论上提出和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重大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它对存在于儒家,特别是荀子一派美学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作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简明的美学概括,对促进汉民族审美心理和理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情感的抒发和表现(这就是“风”)必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这就是有“骨”),否则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就会是空虚、软弱、无力的,文辞的美丽也将因为它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而失去价值。中国历来反对靡靡之音,反对徒有其表的美丽辞藻,都贯穿着对于“骨”的强调,也就是对理性的内在的“力”的强调。没有“骨”的作品被看作是失败的、不美的。其次,作品要表现出作家的不为势利所屈的坚强崇高的人格。这也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再次,作品的文辞应当是高度凝练有力的(推及于书法、绘画,有所谓“入木三分”“笔底金刚杵”之类的说法),这同样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
以上几点,虽不是刘勰的“骨”论提出后才为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所具有的特点,但它是第一次由“风骨”论作出了最为简明深刻的美学概括。和“风骨”相连的这些特点,明显有着体现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值得肯定的东西。但由于“风骨”论所强调的理性、人格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这种理性在根本上不外是儒家所说的政治伦理原则,因此有着和儒家思想中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相联系的消极有害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去掉了这一面,把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摆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之上,那么“风骨”论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 刘勰的<文心雕龙>》)
材料二:
郎吉弩斯认为,具有“崇高”特质的文章不仅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而且应当具有动人的情感.它应当使“听众所产生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所谓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朱光潜语)。同样,刘勰也十分强调情感的作用。在《风骨》篇中,刘勰反复指出,“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情与气偕,辞共体并”。可见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他十分推崇“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辩骚》)的屈原,极力赞赏那种“志思畜愤,而吟咏情性”的作品,认为唯有这种“慷慨以任气”、感愤而激昂之作,方能“篇体光华”。
郎吉弩斯把文采看成是“崇高”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认为作品必须具备恰当的华丽文采,方能有“巨大的威力”与“迷人的魅力”,方可谓之“崇高”。而刘勰虽然认为藻饰与“风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认为文采并不是“风骨”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还打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野鸡虽有文采,但没有风骨,“肌丰力沉”,不能奋飞;鹰隼虽乏文采,却有风骨,“骨劲气猛”,能展翅云天。“夫肇翟备色,而翱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风也。”(《风骨》)
(摘编自曹顺庆《“风骨”与“崇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受汉末清议的“骨鲠”观念、魏晋人物品藻的“风骨”思想和《易传》崇尚的“刚健”意义等的影响,提出“风骨”论这一新的文学审美主张。
B.刘勰的“风骨”论,既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又追求像鹰隼一般的“气猛骨劲”之美,这充分体现了其审美思想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C.刘勰对“风骨”的要求与孟子倡导的“浩然之气”相关但不相同,前者尊重客观世界、重视自然之美,而后者则重视个体主观精神德行的追求完善。
D.郎吉弩斯的“崇高”论与刘勰的“风骨”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都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但对“文采”属性和作用的认定却见仁见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风骨”论强调在抒发和表现情感的时候必须渗透内在理性之“力”,认为对美丽辞藻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
B.“风骨”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也有着与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有关的消极有害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刘勰认为“风骨”与“文采”有联系但并非因果关系,有“风骨”的作品未必有“文采”,反之亦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却可形成佳作。
D.中国古代美学善用人的骨、筋、气、肌、血等形体要素来形象阐述艺术之美,可以表明在古人的意识中艺术审美与生命状态是存有相通之处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的一项是( )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B.“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C.“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D.“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后人评价曹操的《短歌行》堪称“建安风骨”的典范。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编者按),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难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的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晋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是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从而使这类作品别具一格。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先一切事物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作者以曹操及江淹的诗为例,是要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8、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9、曹操的《短歌行》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初,操承凉州从事及式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便欲拨军截山而还,遣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夜迷惑,误入张卫别营,营中大惊退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张鲁闻阳平已陷,欲降,阎圃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与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之。
九月,巴、夷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各举其众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约为巴郡太守,皆封列侯。
冬,十月,始置名号侯以赏军功。
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候,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习凿齿论曰:阎圃谏鲁勿王,而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自止,其此之谓欤!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
(选自《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B.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C.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D.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委质,古代卑幼前往拜见尊长时,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文中有“归附”之意。
B.夷,本义“东方之人”,为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C.举,意为“带动、率领”,与《阿房宫赋》中“戍卒叫,函谷举”的“举”意思相同。
D.列侯,爵位名,汉初称彻侯,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改列侯:也泛指诸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攻至阳平时,张鲁主张投降,其弟张卫则坚持抵抗,率军队把守关口,并且修筑了军事防御工事。
B.辛毗、刘晔等人禀报,说曹军歪打正着占领敌军要屯,夏侯惇怀疑敌军有所图谋,亲往查看方才相信。
C.阴平陷落后,张鲁属下想在撤退时烧毁宝货仓库,被张鲁制止,这一善意之举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许。
D.阎圃善于审时度势,他劝谏张鲁不要称王,也曾在阳平失陷后主张暂缓投降,这些建议都被张鲁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
(2)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
14、曹操最终能够成就霸业的优秀品性有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衫,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5、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郑风 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 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 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 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16、下列对《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但联系全诗看,并不是只描写消极情绪。
B.作者当时虽然在畅饮豪歌,却并不是借酒消愁,纵情欢乐。
C.“乌鹊”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
D.周公以至诚之心招纳贤才,作者认为要建立统一大业,就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17、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默写题
18、短歌行。
(1)《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留华易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7)《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筋骨”通常指人的体格强健。古人有言:“筋骨竦,气脉舒。”“筋骨如铁,万夫莫当。”对于文艺作品而言,“筋骨”乃气血文脉所在。有“筋骨”,文艺作品则①___________,历来是多数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文章风格;无“筋骨”,文艺作品则精神萎靡,内不能彰显真善美,外不能鞭挞假恶丑,其生命力往往也就②__________。作品的“筋骨”来自人民与社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是人民的生活场域。文艺工作者只有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才能使自己的创作筋骨强健、品格高标。
魏晋时期,以“三曹”和“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人,胸怀天下,为民代言,在创作中真实反映人民的苦难,其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至今仍被人们推为文章典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形势下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③___________地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才能“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否则,就很有可能陷于鲁迅所批评的那种“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欢,并视之为大世界”中去。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请结合曹操的《短歌行》及文字材料内容,简述鲁迅批评“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欢,并视之为大世界”的原因。
21、《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奸诈、阴险、嫉妒心很强的人,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读过《短歌行》后,你对曹操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段真情告白,100字左右。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品三国不如品曹操,①____________。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真实的人,相反,②____________。曹操的性格太过丰富,《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曹操。他的真实在于他的功过、是非、黑白都清清楚楚地写在历史的画卷上。虽然后世有所误解,但丝毫无损他的枭雄形象。相反,诸葛亮性格太过完美,③____________。他只是罗贯中先生以自己的审美理想倾心赞颂和精心描绘的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三国演义》给我们描绘的并不是真正的诸葛亮。
23、《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诸葛亮设计用装满草人的船,趁着大雾擂鼓逼近曹操水军大营。曹操看不清情况,于是下令用箭射之,诸葛亮因此得到了曹操“赠送”的数万只箭矢。诸葛亮命令所有军士大喊:“谢丞相赐箭!”请想象曹操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的反应,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只能以曹操的视角来写,且侧重刻画人物心理;②想象合理,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③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④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B.“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错。原文为“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认为对美丽辞藻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错。原文为“情感的抒发和表现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否则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就会是空虚、软弱、无力的,文辞的美丽也将因为它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而失去价值。中国历来反对靡靡之音,反对徒有其表的美丽辞藻”,可见美丽辞藻有“力”的支撑会更有价值,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会失去价值。没涉及选项观点,选项于文无据。故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含义,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风骨”的审美特征有:情感的抒发和表现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作家的坚强崇高的人格;文辞高度凝练有力。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不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B.“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塞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不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C.“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站在山头上,感情就好像弥漫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的澎湃。做什么事情都要全身心的投入。不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D.“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司马相如为了汉武帝写《大人赋》,号称有凌云之气,成为辞赋的宗师,就因为他的风力遒劲。这是刘勰论风骨时举例说明司马相如的文章有风骨,刚健有力。最能体现“风骨”特征。故选D。
4、答案:首先点明刘勰“风骨”论思想的源起,继而阐明刘勰“风骨”论与儒学的内在渊源与差异,进而具体阐述“风骨”论的审美特征及重大意义,最后提出当下我们应辩证看待“风骨”论的利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骨’……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点明刘勰“风骨”论思想的源起;第二段,“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刘勰对……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与……的孟子很不一样”,阐明刘勰“风骨”论与儒学的内在渊源与差异;第三段,“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重大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它对存在于儒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情感的抒发和表现(这就是“风”)必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这就是有“骨”),对于“骨”的强调,也就是对理性的内在的“力”的强调……作家的不为势利所屈的坚强崇高的人格……文辞高度凝练有力”,进而具体阐述“风骨”论的审美特征及重大意义;第四段,“由于‘风骨’论所强调的理性、人格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这种理性在根本上不外是儒家所说的政治伦理原则,因此有着和儒家思想中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相联系的消极有害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去掉了这一面,把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摆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之上,那么‘风骨’论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最后提出当下我们应辩证看待“风骨”论的利弊。
5、答案:①诗歌直言人生苦短的悲伤,抒发对贤才的真切渴望,情感真挚,充满理性光辉;②诗歌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一统天下的高度自信,昂扬向上,展现崇高人格;③诗歌采用四言古体诗形式,借助比兴,化用典故,语言凝练,厚重有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风骨”的审美特征有:情感的抒发和表现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作家的坚强崇高的人格;文辞高度凝练有力。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作品即可。《短歌行》一诗,从情感的抒发和表现看,“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等诗句直言人生苦短的悲伤,抒发对贤才的真切渴望,情感真挚,充满理性光辉;从作家人格来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一统天下的高度自信,昂扬向上,展现崇高人格;从文辞来看,诗歌采用四言古体诗形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借助了比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典故,语言凝练,厚重有力。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如果……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错。根据材料一原文第二段“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可知,如果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就不会诞生人的觉醒,而人的觉醒并不等同于对生死存亡的思考;根据材料一的第五段中也有原文“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可知,生死存亡的思考古往今来都有,只是审美魅力和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一样。故选A。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对原先一切事物怀疑和否定的结果”中的“一切”理解错。对应材料一原文第五段“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而选项中的“一切”扩大了范围。故选B。
8、答案:①首先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②接着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写了“人的觉醒”在当时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并将其上升为时代特征。③最后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和积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六段,第一段先提出问题,“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然后第二段回答“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这是论点。接着第三、四、五三段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先分析它们发出的感喟“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然后说明当时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弥漫着这种情绪,“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并将其上升为时代特征,“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然后进一步分析这种核心的实质,“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而这种觉醒对于文艺和审美有着很大影响;最后第六段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以及积极意义,“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9、答案:①《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②诗歌中还表达了对于“人才难得”的忧愁和广纳人才的渴望。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③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曹操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也就是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首先看画线句的观点,“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意思是表明是颓废、悲观、消极,实际上暗含着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如对人生的留恋,建功立业的渴望等。再看《短歌行》中哪些地方能体现这一特点。如诗歌开头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比作“朝露”,极言人生短暂;“去日苦多”,在这短暂人生中,自己也已经过去了大半时间,此句更加剧了人生短暂的伤感;在这苦闷之中,只好借酒消愁。这几句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然后诗人却并不就此颓废下去,他渴望得到贤才,建立一番功业。诗中多次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以及对“人才难得”的忧愁,“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也想象贤才到来的愉悦,“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广纳贤才的渴望。这看似矛盾的心理和表现,其实质是统一的,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才懂得人生的可贵,才知道应当珍惜时光,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由此可见,《短歌行》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也恰好能够体现画线句的观点。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假如不明白这一点,仅重视武力征伐的作用,厚的爵位和赏赐只给那些拼死作战的武士,那么民众百姓会认为动乱有利可图,习惯于争相攻杀,倚仗武力,战乱就不会停止了。“民”作主语,“利于有乱”作谓语,故“利于有乱”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B。“于此”作“不明”的后置状语,故应在“于此”后停顿,排除C。故选D。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C.“意思相同”错误。“各举其众来附”,句意:各自率领全体部众归附朝廷。举,带动、率领。“戍卒叫,函谷举”,句意: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举”,被攻下。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B.“怀疑敌军有所图谋”错,原文是“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可见,原文是说夏侯惇不相信辛毗、刘晔等人的禀报,并不是怀疑敌军有所图谋才亲往查看。故选B。
13、答案:(1)等他前去实地察核,不像听到的那样,于是感叹说:“别人的估量,很少能令人满意。”
(2)本来我们想要归顺国家,但是意愿没能达成。如今避开大军强劲的势头(或:锋芒),并没有不良用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临履”,前去实地察核;“不如”,不像;“商度”,估量。(2)“归命”,归顺;“走避”,避开;“锐锋”,强劲的势头、锋芒;“恶意”,不良用心。
14、答案:①勇于自省,及时反思;②善于变通,因事制宜;③精于赏罚,善笼人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操承凉州从事及式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概括为:勇于自省,及时反思。(2)根据“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之”“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候,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概括为:善于变通,因事制宜。(3)根据“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概括为:精于赏罚,善笼人心。
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魏公曹操抵达阳平。张鲁准备以汉中为代价投降曹操,他的弟弟张卫不同意,兵众数万人凭借关隘坚守,在山上横向筑城墙十余里。当初,曹操听了凉州从事及从武都投降过来的人所说的话:“张鲁容易被击败,阳平城外的南、北山相距很远,无法防守。”便相信了。等他亲自实地观察后,发现不像所听说的那样,因而感叹地说:“别人的揣度,很少能令人满意。”攻打阳平山上的守军时,山势险峻难登,不能及时攻取,士兵死伤很多,军粮也将近用完,曹操心情沮丧,便想让军队开拔,切断山道以后撤走,派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喊回山上的战士。恰巧前锋军队在夜间迷路,误入张卫下属的军营,军营中士兵大惊溃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人跟在迷路士兵之后,便报告夏侯、许褚,说:“我军已经占据了敌人的重要据点,敌人已经溃散。”夏侯惇等人还不信。夏侯惇亲眼目睹后,于是回去报告了曹操,继续进兵攻打张卫,张卫等人乘夜逃走。张鲁听说阳平已被曹军攻陷,将要投降,阎圃说:“现在因为受到曹军压力而被迫投降,一定没有什么功劳;不如通过杜濩投奔朴胡,一同抗拒曹军,然后再归顺,功一定大。”于是逃奔南山进入巴中。张鲁部下要烧毁全部宝物和仓库,张鲁说:“本来我们准备归顺国家,而这样的意愿还没有转达上去。如今离开这里(只是为了)躲避大军的锋锐,并没有恶意。宝物仓库,本是国家所有。”于是,把府库封存好以后,张鲁等人才离去。曹操进入南郑,非常赞赏张鲁的做法。又因为张鲁原本有善意,派人前往安慰晓谕他。
九月,巴、夷两个少数部族首领朴胡、杜濩、任约,各自率领全体部众归附朝廷。于是朝廷划分巴郡,以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三人都被封为列侯。
冬季,十月,开始设置只有名号的侯爵,来奖赏那些有军功的人。
十一月,张鲁率领家属出来投降。魏公曹操亲迎,授予张鲁镇南将军的官职,按照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同时,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以及阎圃等人为列侯。
习凿齿论说:阎圃劝谏张鲁不要称王,而曹操却追封他,以后的人,哪有不愿归顺曹操的!堵塞水的源头,其下游的水自然不再流动,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假如不明白这一点,仅重视武力征伐的作用,丰厚的爵位和赏赐只给那些拼死作战的武士,民众百姓便会认为动乱有利可图,习惯于争相攻杀,倚仗武力,战乱就不会停止了。曹操这样封赏,可以说是了解赏罚的根本原则。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C.“‘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误,应是表明了诗人要以“山”“海”一样的胸怀接纳人才。故选C。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C.“作者自喻”和“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错误,“乌鹊”比喻尚在歧路徘徊的贤士。“何枝可依”表现了那些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故选C。
17、答案:同意。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怜才”是指怜惜人才。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表明观点:同意。前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比喻对“贤才”的思念,引用《诗经 小雅 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意思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贤才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18、答案:(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5)鼓瑟吹笙;月明星稀
(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譬、唯、衿、悠、笙、稀、掇、厌。
19、答案:铿锵有力;可想而知;坚定不移
解析:①从分句前后内容来看,此处应填与“精神萎靡”相反的词语,即慷慨激昂,强劲有力,故可填“铿锵有力”。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有节奏。指言辞或声音响亮有力。②此处要表达的是精神萎靡,则生命力就可以想见有多么微弱,可填“可想而知”。可想而知:可以通过推想而知道。③此处根据后文的“坚持”可知,要表达的是坚定地一直做下去的意思,可填“坚定不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词。坚定不移:形容人的意志、立场、观点等坚定,毫不动摇。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答案:文艺作品应当心怀人民,胸怀大义,肩扛责任,内彰显真善美,外鞭挞假丑恶,做到为民代言,才筋骨强健,才能流传久远。曹操的《短歌行》借慨叹时光短暂和人才难得的忧虑,表达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有心怀天下、当仁不让的精神,故而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如果只注重“一己小小的悲欢”,不能表达人民的心声,则精神萎靡,生命力不强,故而鲁迅批评这种创作方式。
解析:根据“有‘筋骨’,文艺作品则……历来是多数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文章风格”“‘筋骨’来自人民与社会……只有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才能使自己的创作筋骨强健、品格高标”“以‘三曹’和‘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人,胸怀天下,为民代言,在创作中真实反映人民的苦难”“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才能‘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可概括出文段的观点,即作品应有“筋骨”,即要心怀人民、担当责任,为人民代言,反映人民苦难,表达人民心声,才能久远流传。曹操的《短歌行》流传至今仍是经典名篇,作者没有囿于个人的“一己悲欢”,而是通过抒发个人对时光短暂和人才难得的忧虑,来表达自己平息战乱,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心怀天下,且具有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担当精神,这种慷慨刚劲的精神,使得他的作品能够至今流传,为人称颂。鲁迅先生之所以批评“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欢,并视之为大世界”,批评的就是那种只在意自己的一己得失,而不观照外部世界,不关心人民群众的自私心理,这种心理创造出来的作品也不会有久远的生命。
21、答案:曹公,我想对你说无论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要,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作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英雄的豪情壮志;敬佩你,是因为你有王者的宽广胸怀;吟诵你,是因为你的诗句磨砺着我的万千豪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以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示和要求,如本题的要求是“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段真情告白,100字左右”,然后要审出题干中的提示,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奸诈、阴险、嫉妒心很强的人,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读过《短歌行》后”,由此可知,人们对曹操褒贬不一,但考生要结合《短歌行》中的内容来评价曹操,因此考生要根据《短歌行》中曹操“心怀大志、求贤若渴的形象”以及诗中体现出的“慷慨之气”来写。同时“曹公,我想对你说……”这一话题也提示了拟写时候的人称,应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真情告白”则表明应是倾吐自己对曹操的“敬仰”“崇敬”“赞美”等情感。
22、答案:①品三国不如品诸葛亮;②诸葛亮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虚假的人;③《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太真实的诸葛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情景中补写语句的能力。第一空后面“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的文字判断,还要品诸葛亮。而根据句式对称的特点,依照前面“品三国不如品曹操”的句式,第一处可拟为“品三国不如品诸葛亮”。第二处横线,根据前面“相反”的提示,可知横线处填的内容与“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真实的人”这句话相反,故此处填“诸葛亮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虚假的人”。第三处横线的内容从最后一句话“《三国演义》给我们描绘的并不是真正的诸葛亮”可推知,都在说小说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塑造得不够真实,故此处可填“《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太真实的诸葛亮”等语句。
23、答案:
风声猎猎,蜀军士兵山呼海啸般“谢丞相赐箭”的呐喊声,仿佛是一支支长箭刺向了曹操,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怒突地升起,刚刚出兵,就被诸葛匹夫算计,简直是奇耻大辱,我定要踏平蜀吴,方解我心头大恨。可惜,谋士郭嘉英年早逝,否则老夫安能中计?看看身边这些酒囊饭袋的一脸苦相,真是难堪大用,且影响士气,心念于此,曹操仰首大笑,继而转向众人,说道:“诸葛匹夫想趁老夫立脚未稳和天降大雾突发袭击,被我军警觉识破,故而以‘借箭’欺我,众将士不可中计,可笑诸葛匹夫奸计未成,竟然发此狂言自欺欺人,哈哈哈!”风声呜咽,夜空流泪,曹操退回大帐,四下无人,长叹一声“孔明真神人也!”
解析:本题既是考查微写作,也是考查名著的阅读。这类题目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写作时要能准确把握名著作品中的人物特征,根据题干要求,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叙述、描写。本题重在发挥想象能力,但想象作文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要切合当时人物、背景等的实际,重点写人物的反应,注意刻画曹操这一人物心理,可以刻画曹操针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看法,也可以表现曹操对“草船借箭”这一事件的看法。同时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