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专题检测
一、单选题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 B.蒸馏 C.萃取 D.分液
2.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苯和溴苯 B.水和酒精
C.乙酸乙酯和水 D.辛烷和汽油
3.蒸馏含有Fe3+的自来水获得少量纯净的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4.下列方法用于快速、微量、精确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
A.元素分析 B.红外光谱
C.质谱 D.核磁共振氢谱
5.向碘水中加入适量的四氯化碳,充分的振荡后,观察到( )
A.溶液分层,上层紫红色下层无色
B.溶液不分层,溶液紫红色
C.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D.溶液不分层,溶液黄色
6.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置 下层为橙色 裂化汽油可萃取溴
B 向Ba(ClO)2溶液中通入SO2 有白色沉淀生成 酸性:H2SO3>HClO
C 向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入铜片,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无明显现象 铜片未打磨
D 将一小块钠加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烧杯中 有气泡产生,收集气体,点燃产生爆鸣声 生成的气体是H2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水中,及时搅拌并冷却
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8.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127I和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C.硫酸铜、二氧化硫都是电解质 D.盐酸、漂白粉都是混合物
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①用图1所示装置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
②用图2所示装置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
③用图3所示装置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四氯化碳
④用图4所示装置从乙醇与苯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苯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应完成的内容是( )
A.只要验证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
B.只要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和CO2物质的量的比值
C.测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有机物与生成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
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其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H2O和CO2的质量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
D.萃取,分液前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12.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验证NH3易溶于水
B.用图乙装置加热NH4Cl固体制备氨气
C.用图丙装置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
D.用图丁装置制取蒸馏水
13.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分离它们的操作方法是( )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重结晶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必须干燥,否则将引起误差
B.分液操作时,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紧接着放出上层液体
C.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
D.蒸馏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15.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体,应用下列哪种分离方法( )
A.蒸发 B.过滤 C.萃取 D.分液
16.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加石棉网即可直接进行加热
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局部过热而暴沸
C.蒸馏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二、实验探究题
17.
(1)Ⅰ.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 。
(3)用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常含有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装置,气体应从 进;干燥乙炔最好选用 装置。
(4)为了探究乙炔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的有关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有机混合物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写结构简式)。
(5)Ⅱ.有机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已知在足量中充分燃烧,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如下左图所示装置中,得到如右表中所列的实验结果(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
实验前 实验后
(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A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则A的分子式是 。
(6)A能与溶液发生反应,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A的结构简式是 。
18.将如图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可以得到汽油和煤油.
(1)图中A、C二种仪器的名称依次是 、 .
(2)将以上仪器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e接 ; 接 ;k接l; 接f;g接 .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 处.
(4)在B中注入原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
19.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已知:2I-+Cl2=2Cl-+I2)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
(2)过程②中充入适量Cl2的目的是(用方程式解释) ,把溶液中的I-转化成I2。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 (只填一种)。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 → → →A→H→ →E→F。
三、综合题
20.卤代烃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四氯化碳可用作灭火剂、氟利昂曾用作冷冻剂、氯仿曾用作麻醉剂,卤代烃还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已知下面三个反应(其中A为氯代烃,B为烯烃)
反应①:A B 反应②:B CH3COOH+CO2↑+H2O
反应③:CH3CH2CH═CH2+HBr CH3CH2CH2CH2Br,请回答下列问题:
(1)0.5mol化合物B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 L的氧气.
(2)假设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那么A在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
(3)写出B在有机过氧化物(R﹣O﹣O﹣R)中与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检验A中是否含有氯元素的操作 .
21.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
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接,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完成以下题目:
(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所用的主要仪器有
(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 (填“相同”或“相反”).
(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 位置,以测量 的温度.
(5)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22.有5种烃:甲烷、乙炔、苯、环己烷、甲苯,分别取一定量的这些烃,完全燃烧后生成m mol CO2和n mol H2O,则
(1)当m=n时,该烃是
(2)当m=2n时,该烃是
(3)当2m=n时,该烃是
(4)当4m=7n时,该烃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食用花生油和水是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用花生油和水是两种不互溶的液体,据此确定其分离方法。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苯和溴苯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水和酒精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和水不溶,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辛烷和汽油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
3.【答案】A
【解析】【解答】蒸馏是为了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需要蒸馏烧瓶、(A)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牛角管等,不需要B中容量瓶、C中分液漏斗、D中漏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蒸馏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尾接管等,以此来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答】A、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A不符合题意;
B.红外光谱有机分子中各种化学键,B不符合题意;
C.质谱精确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C符合题意;
D.核磁共振氢谱测定分子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测定。
5.【答案】C
【解析】【解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层;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且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故四氯化碳层在下层;故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故答案为:C。
【分析】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
6.【答案】D
【解析】【解答】A.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溴水与裂化汽油会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均不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Ba(ClO)2溶液中ClO-具有强氧化性,SO2有强还原性,ClO-能把SO2氧化为SO4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ClO-+2SO2+2H2O=BaSO4↓+2Cl-+SO42-+4H+,所以该实验的结论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与铜片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本实验没有加热,不一定有SO2生成,所以“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得出“铜片未打磨”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钠与乙醇反应:2C2H5OH+2Na→2C2H5ONa+H2↑,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有爆鸣声,所以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均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裂化汽油中含有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ClO-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SO42-;
C.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SO2,SO2能使品红褪色;
D.金属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H2;
7.【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故A正确;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水中,及时搅拌并冷却,故C正确;
D、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氢气和氧气加热会迅速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水中,及时搅拌并冷却;
D、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氢气和氧气加热会迅速反应.
8.【答案】D
【解析】【解答】A.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127I和131I是原子不是单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够导电,导电离子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电离的,不是二氧化硫电离的,所以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盐酸是由HCl和水组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都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石油分馏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得到不同馏分,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B.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C.电解质为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的化合物;
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9.【答案】B
【解析】【解答】①胶体粒子能够透过滤纸,不能通过图1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得到Fe(OH)3胶粒,①不符合题意;
②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以采用图2的蒸发结晶的方法,②符合题意;
③碘与CCl4是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可以选用图3的蒸馏方法分离,③符合题意;
③乙醇与苯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以采用图3的蒸馏方法,不能采用图4的分液方法分离,④不符合题意;
可见分离混合物方法正确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B。
【分析】分离液液相溶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③④都用蒸馏分离。
10.【答案】D
【解析】【解答】A、烃燃烧的产物也是H2O和CO2,因此只生成水和CO2不能说明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只能测出C:H的个数比,不能得到是否含氧,B不符合题意;
C、不能确定是否含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H2O和CO2的质量,求出有机物中H、C的质量,H、C的质量和是否等于有机物的质量,如果相等,则不含氧,不相等,则含有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分子组成,因为燃烧时消耗氧气故需要再利用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来确定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含量。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苯或四氯化碳等,故A错误;
B.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应使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NaOH固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潮解,应放玻璃容器中称量,且应“作物右码”,故C错误;
D.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水,漏液不能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酒精与水混溶;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为防止含有杂质,下层液从下口倒出;
C.NaOH固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潮解;
D.有活塞或连接的装置使用前要检漏.
12.【答案】B
【解析】【解答】A.甲图为喷泉实验,原理是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A不符题意;
B.加热NH4Cl固体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遇冷氨气和氯化氢会反应生成NH4Cl,不能制得氨气,B符合题意;
C.丙图为蒸发操作,能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C不符题意;
D.丁图为蒸馏操作,能用以制蒸馏水,D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氨气及易溶于水;
B.加热铵根固体时需要注意混合气体遇冷极易凝结;
C.蒸发操作用于提取溶质结晶,需要注意蒸发器皿和搅拌时采用玻璃棒;
D.蒸馏操作注意冷凝水的流水方向。
13.【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种物质互溶,由于三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将三者的混合物置于同一蒸馏烧瓶中蒸馏出来,从而得到纯净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B。
【分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互溶,且沸点不同,通过蒸馏分离。
14.【答案】C
【解析】【解答】A.定容时需向容量瓶内加入蒸馏水,故容量瓶使用前不需干燥,选项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选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做焰色反应时,应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上灼烧,以除去杂质,然后再进行实验,选项正确,C符合题意;
D.蒸馏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冷凝水至专职恢复至室温,选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容量瓶使用前不需干燥;
B.根据分液操作分析;
C.根据焰色反应的操作分析;
D.根据蒸馏操作分析;
15.【答案】D
【解析】【解答】汽油和水不互溶,汽油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体分层,所以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D.
【分析】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据此解答即可.
1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石棉网,故A正确;
B.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则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故B正确;
C.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气体流向相反,冷凝效果好,所以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故C错误;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如果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会使残留的下层液体又混入上层液体,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B.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剧烈沸腾;
C.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气体流向相反,冷凝效果好;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如果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会使残留的下层液体又混入上层液体.
17.【答案】(1)
(2)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C;d;D
(4)、、
(5)90;
(6)
【解析】【解答】(1) 实验室制备乙炔是用电石与食盐水反应, 反应方程式 ;
(2)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 硫化氢应用硫酸铜或氢氧化钠除去,洗气的装置,选C,除杂过程气体和除杂试剂要充分接触,长进短出,选d,干燥乙炔用碱石灰选D;
(4) 乙炔和HBr反应, 有机混合物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5)质谱图中最右边的质荷比是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干燥剂增重的是生成水的物质的量0.3mol;澄清石灰水增重的是CO2的物质的量0.3mol,9gA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9-0.6-0.3x12)/16=0.3mol,实验式CH2O,相对分于质量是90,A的分子式 ;
(6) A能和 溶液反应,有羧基,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A的结构简式 ;
【分析】(1) 实验室制备乙炔是用电石与食盐水反应 ;
(2)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
(3) 硫化氢应用硫酸铜或氢氧化钠除去,除杂过程气体和除杂试剂要充分接触,干燥乙炔用碱石灰;
(4) 乙炔和HBr反应产物的判断;
(5)质谱图中最右边的质荷比是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判断 ;
(6) 羧基能和 溶液反应,结构简式的书写 。
18.【答案】(1)(直形)冷凝管;锥形瓶
(2)i;h;a;b;w
(3)蒸馏烧瓶支管口
(4)防止暴沸
【解析】【解答】解:(1)蒸馏需要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铁架台、温度计、导管、冷凝管、橡胶管、牛角管、锥形瓶等,图中A是(直形)冷凝管,C是锥形瓶,故答案为:(直形)冷凝管;锥形瓶;(2)按组装仪器顺序从左到右,从下到上,该装置为蒸馏石油的装置,所以温度计插在蒸馏烧瓶中且下端在支管口处,冷凝管在中间,右边为锥形瓶,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延长热量交换时间,使热量能更充分,所以连接顺序为:e;i;h;a;b;w,故答案为:i h a b w;(3)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答案为:蒸馏烧瓶支管口;(4)为防止烧瓶内液体受热不均匀而局部突然沸腾(爆沸)冲出烧瓶,需要在烧瓶内加入几块沸石,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分析】(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2)按组装仪器顺序从左到右,从下到上,冷凝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3)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4)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19.【答案】(1)过滤;萃取、分液
(2)2I-+Cl2=2Cl-+I2
(3)苯(或四氯化碳)
(4)C;B;D;G
【解析】【解答】(1)操作①是将溶液和不溶性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操作③是从碘水中获取碘单质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
(2)过程②通入适量的Cl2可以将I-氧化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2I-+Cl2=2Cl-+I2;
(3)操作③利用I2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水与有机溶剂互不相容,将含有碘的水溶液进行分离,使用的有机物可以是苯或四氯化碳中任意一种;
(4)其实验步骤是检漏、加药品、振荡、放置、静置、打开玻璃塞、旋开活塞、倒出液体,所以其操作顺序是CBDAHGEF。
【分析】(1)根据混合物的性质确定分离的方法;
(2)发生的反应为氯气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3)萃取剂的要求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与原溶液互不相溶,据此判断萃取剂;
(4)根据萃取操作进行排序。
20.【答案】(1)50.4
(2)
(3)
(4)NaOH溶液、稀硝酸、AgNO3溶液
【解析】【解答】解:氯代烃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B,烯烃B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H3COOH、CO2,可推知B为CH3CH=CH2,(2)中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则A为CH3CHClCH3.(1)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其分子式是C3H6,1mol化合物B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体积为(3+ )mol×22.4L/mol=100.8L,0.5mol化合物B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50.4L的氧气,故答案为:50.4;(2)A为CH3CHClCH3,在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 ;(3)CH3CH=CH2在有机过氧化物(R﹣O﹣O﹣R)中与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4)实验室检验A中是否含有氯元素,先再氢氧化钠水溶液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再用硝酸酸化,最后加热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硫元素,所加试剂的顺序是:NaOH溶液、稀硝酸、AgNO3溶液,故答案为:NaOH溶液、稀硝酸、AgNO3溶液.
【分析】氯代烃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B,烯烃B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H3COOH、CO2,可推知B为CH3CH=CH2,(2)中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则A为CH3CHClCH3,据此解答.
21.【答案】(1)③①②⑤④
(2)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相反
(4)蒸馏烧瓶支管口;馏出蒸气
(5)防止液体暴沸
【解析】【解答】(1)实验的操作顺序是:先组装仪器(按组装仪器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最后添加药品,所以该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⑤④,故答案为:③①②⑤④;
(2)蒸馏需要的仪器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故答案为: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相反,否则不能使蒸馏水充满冷凝管,不能充分冷凝,故答案为:相反;
(4)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故答案为:蒸馏烧瓶支管口;馏出蒸气;
(5)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
【分析】(1)实验的操作顺序是:先连接仪器(按组装仪器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最后添加药品;
(2)依据蒸馏所需要的仪器回答即可,注意依次考虑;
(3)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即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相反;
(4)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据此解答即可;
(5)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22.【答案】(1)环己烷
(2)乙炔、苯
(3)甲烷
(4)甲苯
【解析】【解答】解: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有机物组成中C、H原子数目为m:2n.
(1.)当m=n时,则有机物组成中C、H原子数目为1:2,该烃为环己烷(C6H12);故答案为:环己烷;
(2.)当m=2n时,则有机物组成中C、H原子数目为1:1,该烃为乙炔(C2H2)、苯(C6H6);故答案为:乙炔、苯;
(3.)当2m=n时,则有机物组成中C、H原子数目为1:4,该烃是甲烷(CH4);故答案为:甲烷;
(4.)当4m=7n时,则有机物组成中C、H原子数目为7:8,该烃是甲苯(C7H8);故答案为:甲苯;
【分析】根据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有机物组成中C、H原子数目为m:2n,据此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