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模拟地理A卷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模拟地理A卷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9 13:01:42

文档简介

景胜学校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模拟(11 月)
地理答案(A 卷) 2023.11
一、选择题 (每题 2分,50 分)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 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
绘成下图。据此完成第 1-2 题。
1.图中 a 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
2.图中 b 点对应的日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B.我国各地昼夜等长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在我国北方某地区,农民将庄稼花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春季时,发现秸
杆覆盖地比裸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要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秸秆覆盖下的地表作物能安全越冬,主要是因为秸秆( )
A. 增大地面反射 B. 减弱地表热量散失
C. 加强太阳辐射 D. 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4.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相对较晚,下列做法与其原理相似的是( )
A. 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透明地膜覆盖
B. 夏季南京地区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
C. 烟台地区夏秋季节在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
D. 冬季浙江地区熏烟驱霜保护西湖龙井茶树
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利于
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波状云的出现往往表明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
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了背风波(下图)。据此完成第 5-7 题。
5.该日当地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6.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
{#{QQABDYCQggggAABAAAgCEwGCCkMQkAECCIoOgEAIsAABwQFABAA=}#}
7.该日天气( )
A.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阴雨
B.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晴朗
C.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晴朗
D.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阴雨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完成第 8-9 题。
8.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9.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 10-11 题。
10.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 为地下暗河,因淀积作用形成
B.6 和 7 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C.1 和 4 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D.2 和 3 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
11.图中 6 和 7 像年轮一样是环境变化的记录器,随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 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 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 000 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
12-13 题。
12.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13.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2
{#{QQABDYCQggggAABAAAgCEwGCCkMQkAECCIoOgEAIsAABwQFABAA=}#}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
14-15 题。
14.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喜湿 B.喜阴、喜湿
C.耐寒、喜旱 D.喜热、耐旱
15.调查发现,近年来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光照更加充足
C.降水逐渐变少 D.水土流失加重
下图为某断陷湖剖面示意图。断层移动了曾经连续的沉积岩层。据此完成第 16-17 题。
16.该湖所在地区至少发生过的断层次数为( )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17.断层发生时可能引发( )
A.地震 B.泥石流
C.火山喷发 D.滑坡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18-19 题。
18.有关图中 A、B 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坡为阳坡、迎风坡 B. B 坡为阳坡、迎风坡
C. A 坡为阳坡、背风坡 D. B 坡为阳坡、背风坡
3
{#{QQABDYCQggggAABAAAgCEwGCCkMQkAECCIoOgEAIsAABwQFABAA=}#}
19.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 B 地区的自然地带最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下图为加拿大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第 20-21 题。
20.温尼伯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1.造成温尼伯和莱斯布里奇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下垫面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低位河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源头不断延长,与高位
河相遇后夺取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袭夺后部分河段可能出现河水倒流,发育成为“反
向河”。下图为山东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东周河与沂河之间历史上发生过袭夺现象。
据此完成第 22-23 题。
22.图中“反向”河段是( )
A.BC 段 B.CD 段
C.CE 段 D.FG 段
23.关于图中各河段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FG 段形成峡谷和瀑布
B.EF 段存在大量冲积砾石
C.CE 段东岸先堆积后侵蚀
D.CD 段河谷宽阔,水量变小
风切变是指大气中不同两点之间的风速或风向的剧烈变化。国际航空界公认风切变是飞
机起飞和着陆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形杀手”。风切变包括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
4
{#{QQABDYCQggggAABAAAgCEwGCCkMQkAECCIoOgEAIsAABwQFABAA=}#}
水平风切变是风向和(或)风速在水平距离上的变化;垂直风切变呈现为气旋中心附近一股强
烈的下降气流。其中雷暴云(强对流形成)下的垂直下沉气流〔这个“下沉气流”是雷暴云内
的冷空气下沉,实际情况确实有,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很大(雷暴云形成时主导气流始终是上
升气流为主)〕最危险。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24-25 题。
24.图中 A、B、C、D四地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最显著的分别是( )
A.D、B B.B、D C.C、A D.A、B
25.有架飞机由于紧急情况要被迫在该区域 A、B、C、D四地选择降落。最合理的降落地点和
着陆方向是( )
A.A 地,自南向北 B.B 地,自东向西
C.C 地,自西向东 D.D 地,自南向北
二、材料分析题 (共 50 分)
26.(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 月平
均气温约为 3 ℃,7 月平均气温约为 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 2 000 毫米左右,降
水 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图中 7 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2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
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
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5
{#{QQABDYCQggggAABAAAgCEwGCCkMQkAECCIoOgEAIsAABwQFABAA=}#}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
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28.(16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 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 300 多米的堆积物,
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
是罕见的。
(1)说明古乡沟多泥石流爆发的原因。
(2)说明我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特点。
(3)简述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
6
{#{QQABDYCQggggAABAAAgCEwGCCkMQkAECCIoOgEAIsAABwQFABAA=}#}景胜学校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模拟(11 月)
地理答案(A 卷) 2023.11
一、选择题 (50 分)
CABBC ACBCC CCDBA BABCA DCBAC
二、材料分析题
26. (18 分)
(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 7 月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气温
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气温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
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冬季,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
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
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
寒冷干燥气流。
27. (16分)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
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
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
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28.(16分)
(1)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此处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大,相对
高差大;夏秋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
富的物质条件。
(2)西南地区最为集中;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之间的接触带或过渡带
上;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
(3)冲毁城镇、乡村等;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损坏农作物、耕
地及林木;也会堵塞河道等。
{#{QQABaYYUgggAAAIAAQgCAwXwCkMQkAACACoGRFAIMAABgR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