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胜中学 2024 届高三期中模拟(11 月)
化学(A)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计 48 分)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玻璃棒在刻度线上方引流溶剂水
2.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陶瓷烧制 B.黑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3.设 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摩尔-CH3中含 10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 2.24L 乙醇与足量 Na 反应生成 H2 分子数 0.05NA
C.14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H 原子数为 2NA
D.每摩尔甲苯中含有的碳碳单键的数目为 7NA
4.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的盐是( )
A.NaHCO3 B.Al2O3 C.Al D.Al(OH)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时温度升高,是放热反应
B.灼热的焦炭与 H2O 的反应既是吸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C.如图可以表示 Zn 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D.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6.在一定条件下,取一定量的 A 和 B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A(g)+bB(g) mM(g)+nN(s) ΔH=QkJ mol -1。达到平衡时,M 的浓度与温度
和容器容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a+b>m
B.B.E 点的平衡常数小于 F 点的平衡常数
C.达到平衡后,增大 A 的浓度将会提高 B 的转化率
D.D.Q<0
7.实验发现,298K 时,在氯化铁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后,Fe3 立即被还原成Fe2 。某夏令营兴趣小
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锌少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 2e Zn2
B.左侧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C.该原电池的铂电极上立即有气泡出现
D.该原电池总反应为3Zn 2Fe3 2Fe 3Zn2
8.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金刚石比石墨的稳定性强
B.石墨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 △H= 395.4 kJ mol 1
C.石墨燃烧的活化能为 110.5 kJ mol 1
D.6 g 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14 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55.25 kJ
9.将镁、铝、铁三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过量稀硫酸中,待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质量相等,
则投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镁、铝、铁 B.铝、镁、铁 C.铁、镁、铝 D.铝、铁、镁
10.下列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A O H.Na 2 Na O 2O2 NaOH
C O2 Na 2CO3
B S O. 2 SO2
H 2O H2SO
N a2O3 Na 2SO3
C.Fe C l2 FeCl N2
aOH Fe OH O 2、 H2O Fe2 OH 3
D H.N 22 NH3
O 2 NO O 2、 H2O HNO3
11.实验室欲用 Na 2CO3 10H2O 晶体配制 100mL1mol/L 的 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 10.6g Na 2CO3 10H2O 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200mL 容量瓶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2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
1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形成的合金,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
的两种铁碳合金,下列有关生铁和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铁中碳的含量比钢中碳的含量高 B.用生铁炼钢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生铁和钢的硬度都比纯铁的硬度大 D.钢的化学性质和生铁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13.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 1mol
B.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不可能占有 22.4 L 体积
C.标况下,CO2气体摩尔体积是 22.4L/mol
D.某物质含有 6.02×1023个粒子,则该物质的体积为 22.4L
1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
引起的。如图为 N2(g)和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N2(g)和 1mol O2(g)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180kJ
B.通常情况下,N2(g)和 O2(g)混合能直接生成 NO
C.1mol N2(g)和 1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D.NO 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15.氨既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氨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酸 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均与氮氧化物有关
B.吸收塔中若转移0.6NA 个电子,则反应的 NO 物质的量为 0.1mol
催化剂
C.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 2OΔ
D.从氨分离器中分离出氨,主要利用了其易液化的性质
16.LiBr 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合成 LiBr 工艺流程如下:
3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工序的 BaS 是为了还原混有的少量 Br2
B.理论上参与反应的 n(Br2)∶n(BaS)∶n(H2SO4)=1∶1∶1
C.除杂工序中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H2SO4+BaS=BaSO4↓+H2S
D.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热的 NaOH 溶液进行组分分离
二、综合题(共计 52 分)
17.(10 分)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
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某
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 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试剂 1 是 。
(2)加入 KSCN 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况下,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
是 。
(3)在实验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
丙三位同学首先进行了猜想:
编号 猜想
甲 溶液中的+3 价 Fe 又被还原为+2 价 Fe
乙 溶液中的 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丙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
论。(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4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
18.(10 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利用 H2C2O4溶液和硫酸酸化的 KMnO4 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时通过测定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表方案。
实
溶液褪色
验 0.1mol/L 酸性 KMnO4溶液的 0.6mol/LH2C2O4溶液的体 H2O 的体积 实验温度
所需
编 体积/mL 积/mL /mL /℃
时间/min
号
① 10 V1 35 25
② 10 10 30 25
③ 10 10 V2 50
①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表中 V1= mL。
③实验①测得 KMnO4 溶液的褪色时间为 2min,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
速率 v(H2C2O4) mol·L-1·min-1。
(2)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 NO 和 CO 发生反应:2NO+2CO 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税可提
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
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t/℃ NO 初始浓度/mol·L-1 CO 初始浓度/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I 280 1.20×10-3 5.80×10-3 82
II 280 1.20×10-3 b 124
Ⅲ 350 a 5.80×10-3 82
①表中 a= 。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 (填实验编号)。
③实验 I 和实验Ⅱ中,NO 的物质的量浓度 c(NO)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 II 的是曲线
(填“甲”或“乙”)。
5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
19.(9 分)非金属单质 A 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 D,已知 D 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 在常温下为固体,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 的化学式是 。
②在工业生产中 B 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 而污染了环境。
③B 气体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 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 的化学式分别是 A ;C 。
②D 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 C 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
“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14 分)钠铝铁铜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金属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 FeSO4,较多的 Fe3+,Cu2+和少量 Na+。该工厂计划从废水中回收 FeSO4
和金属铜,假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均充分进行。根据下列流程图,回答问题。
(1)操作 a 的名称是 ,固体 D 是 。
(2)加入试剂①为 。
(3)加入的试剂②为 后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是 。
(4)c 操作是否为蒸发结晶 (填“是”或“否”),最终得到的 FeSO4晶体可能含有的杂质阳离子
是 ,原因是 。
6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
Ⅱ.向 500mL NaOH 溶液中投入 5.4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原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此时生成 H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Ⅲ. 钠的某种氧化物可用作呼吸面具和潜艇的供氧剂,这种物质与呼出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当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 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用 NA表示)。
21.(9 分)N 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含氮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且易转换成颗粒污染物。研究氧化亚氮分解对环境保护有重要
意义。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在异养微生物催化下,硝酸铵可分解为 N2O 和另一种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2)氮的氧化物既是空气的重要污染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
2NO(g)+O2(g) 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①2NO(g) N2O2(g)(快)ΔH1<0 K1
②N2O2(g)+O2(g) 2NO2(g)(慢)ΔH2<0 K2
反应 2NO(g)+O2(g) 2NO2(g)的ΔH= (用含ΔH1和ΔH2 的式子表示),K= (用含 K1和 K2 的式子表示)。
决定 2NO(g)+O2(g) 2NO2(g)的反应速率的是反应 (填序号),则反应①的活化能 E1,与反应②的活
化能 E2 的大小关系为 E1 (填“>”“<”或“=”)E2。
(3)在 373 K 时,向体积为 2 L 的恒容真空容器中通入 0.40 mol 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 57.0 kJ·mol 1。测得 NO2的体积分数[φ(NO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φ(NO2) 1.0 0.75 0.52 0.40 0.40
①0~20 min 内,v(N2O4)= 。
②上述反应中,v 正(NO2)=k1·c2(NO2),v 逆(N2O4)=k2·c(N2O4),其中 k1、k2为速率常数,则 373 K 时,k1、k2
的数学关系式为 。改变温度至 T1时 k1=k2,则 T1 373 K(填“>”“<”或“=”)。
7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
8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高三化学(A)答案
1.D 2.C 3.C 4.A 5.B 6.C 7.B 8.D
9.B 10.C 11.D 12.D 13.C 14.C 15.B 16.C
17. 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 少量 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 Fe3+
编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号
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 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如果溶液
①
入 KSCN溶液 不变红色,说胆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 如果溶液仍不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如果
或
入 FeCl3溶液 溶液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18.(1)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5 0.025
(2) 1.2×10-3 I、Ⅲ 乙
19.(1) H2SO 2 4 酸雨 2MnO +5SO2+2H2O=2Mn2+4 +5SO 4 +4H+
(2) N2 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20. 过滤 Cu 过量的 Fe 粉 稀硫酸 Fe+2H+=Fe2++H2↑ 否
Na+ 、Fe3+ 所加试剂没有除去 Na+ 、Fe2+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 Fe3+ 0.4mol/L
6.72L 2Na2O2+2CO2=2Na2CO3+O2 2NA
21. NH4NO3 N2O+2H2O ΔH=ΔH1+ΔH2 K= K1K2 ② <
异养微生物或催化剂
2×10-3mol·L 1·min 1 k1=60k2 >
{#{QQABDYAQggigAAIAAQgCEwXiCEMQkAECACoOxFAAsAABg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