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三章 客家文化阅读一、复习目标 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
客家人极力地保留着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传承
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汉族文化,又与时俱进地创造出了丰富多彩
的文化。客家文化是祖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
华民族自信的泉源。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了解家乡辉煌的过去、
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生活的习俗和传统的精神,以此来
激发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二、复习重点1.通过文本阅读懂得客家文化,理解保护客家文化的意义与责任。2.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理解、热爱客家文化,提高客家文化素养,弘扬保护客家文化。3.根据文体特点,运用文体知识和答题技巧解决问题。(一)(2012 年梅州卷)(10 分)(见课本)1.选文从哪些方面谈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4 分)答案:从客家人的居住环境、文化生活、乡土民俗和柏树的精神与风格这四方面来谈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2.请对本文第④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提出一个语文方面的有探究性的问题并作简要回答。(4 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问题: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增强了语言气势,更加突出了柏树顽强不屈的风格。示例 2:问题:句中的“无忧无虑”“潇潇洒洒”为什么不能删去?答案:因为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柏树积极乐观的心态。示例 3:问题:画波浪线句子中,“雷鸣电闪”是否有逻辑错误?答案:有逻辑错误,因为打雷时,闪电在先,响雷在后,应为“电闪雷鸣”。3.结合文段内容,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文章开头引用传说,体现了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
B.“一生献忠心南山松柏常苍翠, 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芳菲”这副对联可用于纪念或悼念革命先烈。C C.客家乡村至今都保留着除夕夜用柏叶煮水洗澡的传统,
谓之洗涤旧年秽气。
D.选文的每一自然段都以“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开头,这
样能使文章层次分明,主题突出。(二)(2013 年梅州卷)(10 分)(见课本) 1.文章第②~⑥段,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将雁南
飞的美景交代得井然有序。请你找出表明作者观察点的词语。
(4分)答案:观景台、林荫道、茶情阁、围龙食府
2.请你对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点评。(4 分) 答案:引用古诗,既使行文典雅(或:增加文采),又突出
情趣高雅(或:热情好客;表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点评超出
此范围,言之有理也可给分)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通观全文,作者不仅描绘了雁南飞之美, 更从茶文化、客家文化诸方面挖掘了其美的内涵。D B.本文将景物描绘穿插在游记中,骈散相间,语言华美;
多用修辞,独具特色;蕴含哲理,可读性和感染力强。
C.最后一段, 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在内容上,
表达了作者对雁南飞美景的痴醉和依恋之情。
D.本文以“寻梦”为线索,采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
的表达方式,回忆了作者在寒冬的一个傍晚再一次来到雁南飞
的所见所感。(三)(2014 年梅州卷)(10 分)(见课本) 1.俗话说: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蓄一方情。作者在
第③段中是怎样描述客家人的性格、精神与山的关系的?(4 分)
答案:因为山的独特生存生活环境,成就了客家人刻苦耐
劳、自立自强的淳朴民风,成就了客家人蹲下去就是一块石、
站起来就是一座山的担当形象。2.文章最后一段穿插了“叩头溪”的民间传说,有什么表达作用?(4 分)答案:增添了“桥溪”神秘而迷人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A.从风水学的角度看,桥溪属于中国人理想山居风水中的蓬莱山水模式。A B.“开门见山”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打开门看见的就是
山”,与成语“开门见山”的常用比喻义是有区别的。
C.选文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
法,描绘了“五彩林”秀丽多姿的景象及忠诚守护、矢志不渝
的精神。
D.本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桥溪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
富的人文内涵,抒发了对桥溪风土人情的赞美之情。【探究】1.热门考点 综合近三年的真题,客家文化阅读的热门考点有:内容主
旨理解、文章结构剖析、思想感情表达和写作技巧运用等方面。2.答题思路 (1)填空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把阅读材料中的关键的动词、
形容词、名词、副词挖出来后,让考生尽量按原文词语填空。
一般而言,考生答题时应该知道一空 1 分或者一个得分点 1 分。
备考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把阅读材料反复读,直到读出语感来
为止。解答时需读懂相关段落,理解相关内容,并抓住题干中
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2)选择题。先看清题干的要求,是要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
的,然后再解题。这类题目概括性强、灵活性大、覆盖面广、
逻辑严谨、评分标准统一,考查的内容涉及广泛,字、词、句、
段、篇、章,修辞、写法、赏析,皆在考查范围之内。解题时,
一要仔细审题,吃透题,反复分析,去伪存真;二要抓关键,
全面分析,反复检查,认真核对。 (3)简答题。简答题主要有解说、分析、概括三种题型。解
说题一般是让考生对词义、语意或事理进行解释说明。解释词
义或语意的方法是,在理解和掌握词语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联
系其所处语境,解释出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一般情
况下,只解释字面意思不得分。分析题一般要求考生对所给材
料的语言结构、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作出解释和说明。
与解说题不同的是,分析题中的解释和说明更需要考生发挥创
造力,而不仅是依据原文就可解决问题的,有时还需运用文学
理论方面的知识。做这类题的要旨在于能恰当运用学过的理论
知识,抓住问题的要害,尽量把问题考虑周到,不遗漏,且答
题语言要尽量简明。概括题一般要求考生用准确、简洁、不失
原意的语言精要地表达出阅读材料内容的大意。 客家文化阅读涵盖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掌握这些文
体知识和答题技巧。(具体方法在第三部分第一、二章有详细讲
解)第三章 客家文化阅读
训练一 模拟演练
(一)客家山歌
①“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衷肠”。这是一首普通的客家山歌。
②在客家地方,只要“逢到清风明月夜,处处都有山歌声”。客家山歌,它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采内涵,耐人寻味。
③客家山歌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异,如梅城山歌、松口山歌、石马山歌,腔调不同,仅梅州就有100多种腔调。其曲调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十分动听;演唱艺术上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修辞。如A.“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绫罗妹系纱,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山中嫩细茶。” B.“新打酒壶锡过多,十人见了九人摸,人人都话系好锡(惜,喜欢),就系唔知有铅(缘)么?”“斜风斜雨落斜河,斜竹斜篾织斜箩,斜针斜线安斜纽,斜妹斜眼睐斜哥”。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虚玄歌、逞歌、猜调等;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
④客家俗语有云:一日三餐歌梆饭,夜夜睡目歌帖头。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心。如:“妹子生得好人材,好比牡丹花正开,手攀绿竹想对想,钓槟落水望鱼来。”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才发展到大庭广众中唱,唱到北京及至海外。
⑤客家山歌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紫金,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作为客家人聚居中心的梅州,客家山歌更为流行。梅州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著名山歌手,过去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斗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热闹非常。届时,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将期待你光临,欢迎你参赛。正是:
⑥新绣荷包两面缝,一面狮子一面龙。狮子上山龙下海,唔知几何正(才)相逢。
1.上文依次主要介绍了客家山歌的风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方面内容。
2.“一日三餐歌梆饭,夜夜睡目歌帖头。”这句歌词形象说明了客家山歌大多取材于______________,它已成为客家人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述客家山歌作用的句子。
4.第③段中的A、B两首山歌很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首?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客家人,你一定熟悉客家山歌,请你举出一首山歌的例子(不要重复上文的山歌)。如果不能举例,请根据山歌特点,发挥你的创作才能,续写出下面两句歌词(第四句须押韵)。(任选一题作答)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写:山歌又好声又靓,画眉难比妹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家庭方面。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支持自己的孩子读书。即使贫困潦倒,生活难以为继的家庭,也是如此。旧时,有卖田地供子女读书的;有长年咸菜稀粥,从嘴里掏出钱来做子女学费的;有挑担、卖樵(柴)供子女上学的。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旧志书上就有这样的记载:有的学生因为家里贫穷而不能专心读书,他的父亲就从千里之外背着书回来教他;有的妻子为了供丈夫读书,就帮人舂米,两天只吃一次饭。
家族方面。各宗族都很重视兴学育才,办好本族子弟的教育,把这视为本族兴旺发达的大业。宗族的祠堂大都用来办学馆、学校,祠堂亦学堂,确保子弟就读。各宗族大都置有“公田”,收取的租谷或租金(俗称“公尝”),用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育本族子弟,包括开办学校,聘请教师,奖励学业优秀子弟,资助无钱读书的子弟等。许多宗族在这方面都有议定,有的还载入族谱。如《池氏族谱》载:“御制有曰:‘从今不薄读书人’,况宗族乎!自后,凡入泮者(注:经考试录取进府、州、县学读书的生员,俗称“秀才”),众公太及本房公太,各贺银叁两。”再如《宁都直隶州志》称:“赤贫之士朝入胶庠(注:胶为大学,庠为小学),暮成富室,激劝之方,最为尽善。”
城乡方面。各族姓社区竞相义举,集资办学。至清代中期,蒙馆、社学、义学、书院数以千计,学风鼎盛。古时若出了秀才、举人、进士,现代若出了大学生,不管出在哪家,都被视为全乡、全村的荣耀。在一些乡、村,采取各种办法,筹集钱、粮,用于资助和奖励学生读书。这一做法,旧时有,现在亦有。有的地方,筹集奖学基金,对考入高中、大学的学子,奖励多少,或补助多少,都作为制度固定下来,鼓励学生努力读书。
海外方面。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热心桑梓,慷慨解囊兴办了许多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其中,他们最为关注、最愿意资助的,便是教育事业。以梅州市为例,早在清末,就有不少华侨和港澳同胞,或个人捐款,或募集资金,在家乡兴建中、小学堂。驰誉海内外的梅县东山中学,从1913年创办到1949年,华侨捐资兴建的教学楼、礼堂、图书馆、科学馆等,就有12座。客家地区许多建筑完美、设备设施完善的学校,大多数都是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资兴建的。如闽西巨富胡文虎30年代在南洋发达后,自己一个人就曾赞助、承办中小学达1000多间。当代的曾宪梓、田家炳等许多侨领,更是这方面的楷模。华侨和港澳同胞乐于捐资兴学,反映了客家人热爱桑梓的秉性和崇文尚学的良好传统。
社会舆论方面。客家地区广泛流传这样的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嫲八尺长。鲤嫲头上承灯盏,鲤嫲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山鹁鸠,咕咕咕,唔读书,做苦工。”这两首童谣充分反映客家人从小就被灌输了崇文尚学的观念。在客家民间谚语中,也不乏这类内容,如:“耕田爱(要)养猪,养子爱读书。”“子弟不读书,好比没眼珠。”“不识诗书,有目无珠”等。
这些童谣、谚语,是前述几个方面的思想轨迹,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是整个客家人的共识。可以说: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里崇文尚学、兴学育才、耕读传家蔚为风气,成为客家人的传统美德。
1.请你阅读上文后,写出主旨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依次从家庭、家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阐述“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里崇文尚学、兴学育才、耕读传家蔚为风气”的。
3.“秉性”的“秉”应读为______;“慷慨解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语言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从语言或内容上品味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这个句子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读文章最后两段,会引起你对童年的联想吗?请再写出一首(不少于3句)你所熟悉的童谣或者一句与劝学相关的名言警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台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
①美浓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原名“弥浓”。美浓镇位于高雄县中部偏东。美浓镇地理位置特殊,东、北、西三面环山,中央为美绿平原,北倚美浓山群峰,主峰“月光山”海拔六百余米,峰势丰腴圆润。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统领林丰山、林桂山兄弟率领各氏族四十余人,来到美浓开垦,并在灵山脚下建立“开基伯公坛”,成为客家人开发美浓的始祖。美浓的好山好水,传承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延续到现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美浓镇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乐,无一不显现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智慧。如今,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②美浓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大陆广东省嘉应州属蕉岭、梅县等地。镇民多以务农为生,民风纯朴,刻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去,美浓人在辛勤耕作之余,常常以唱山歌自娱,“美浓山歌”在台湾的民谣中也自成一派。镇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美浓镇所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为全台之冠,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美浓的博士们还成立了全台湾唯一的“美浓博士学人协会”,可见美浓子弟教育水准之高,足以傲视世界。
③美浓的经济产业以芋叶著称。芋叶产量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称,而且芋叶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极富人文特色的油纸伞工艺精品,是抗战后才从广东潮州传入的,具有材质轻巧,坚固实用的特点,从制作到作画,都是纯手工的,已成为美浓的象征之一,人们只要一提到美浓,就会想到“油纸伞”。
④陶艺堪称为美浓产业的后起之秀。陶艺人士经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将自行制作的各种釉药,试用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陶土上,烧出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品,其中以美浓、东门、石桥、美陶坊等的作品最为有名,并赢得了 “陶艺之乡”的美誉。客家美食更是美浓的一大特色,其特点在于咸、香、肥,其中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美浓粄条等名菜美食,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油纸伞、陶艺及客家美食可以说是“美浓之宝”。
⑤美浓湖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环田,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也是冬季候鸟栖息的好所在。其他景点还有黄蝶翠谷、竹头角热带树木园、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等。
⑥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
(作者:江彦震。摘自《环球客家》)
1.请你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阅读上文后,我们知道美浓镇有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艺、客家美食等特产和纯朴民风、信仰佛教、____________ 、重视教育这些客家文化。
3.下面是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文章体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说明文。
B.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抒情。
D.文章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准确。
4.阅读上文后,如同你已经对美浓镇作了一次游览。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写出对美浓镇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__。
5.读完文章,你会发现作者对美浓镇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风味独特的客家菜
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来到客家人聚居地,你一定会被风味独特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
②客家菜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客家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
③(A)与潮菜比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讲究“咸、香、肥”。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B)讲究“咸”,是因为客家人住在山区,劳动强度较大、流汗较多,需要补充盐分。另外,咸的食物不容易变质,便于保管。所谓“香”,就是煎炒的多,吃起来香喷喷的,像煎鱼、煎蛋、煎豆腐等。所谓“肥”,就是放的油多。因为客家人多住山区,体力劳动多,身体需要较多热量,所以需要吃“肥”的食物。客家菜的形成特点反映了客家人勤奋节俭、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④与广州菜相比,客家菜以家常菜见长,讲究营养搭配。近年来,客家菜逐渐形成了“原汁原味,可口可心”的几个优点: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四是膳食讲究养生保健的效用,多用民间中草药材入菜,用于调理阴阳,清降补泻。客家菜的真材实料,毫不取巧,能让人领略到客家人朴实无华的传统文化气质。
⑤时至今日,客家菜也在不断地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一是从蒸、炖、煲、酿等传统客家烹饪方法到借鉴其它菜系流派的煎、炒、炸等技法;二是从只采用野生粗养的家禽肉类等为原料到兼用山珍海味等高档食品为材料;三是由过去外形古朴、花色简单到追求今天的色、香、味、形俱佳。
⑥客家菜的传统菜式有盐焗鸡、梅菜扣肉、酒鸡、肉丸以及酿豆腐等各色酿菜。此外,还有许多客家风味小食:味酵粄、发粄、黄粄、萝卜粄、芋丸、南瓜丸等,这些风味小食用土产的大米、豆类、地瓜、芋等加工制成,尤具特色。
1.客家菜有哪两个传统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中(A)(B)两处分别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客家菜的特色蕴含着客家人怎样的精神与文化传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一定品尝过不少客家美食,请你写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种美食,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广告词字数不超过15字)
美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客家人居住的美丽海岛——涠洲岛
①俗话说: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但说客家人居住的海岛,人们或许闻之甚少。而在广西北海,便有一个客家人居住的美丽海岛——涠洲岛。
②涠洲岛位于北部湾海域,南望海南岛,北靠北海市,东邻雷州半岛,西近越南。涠洲即水围之洲,意为海水包围的陆地。它是一万多年前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距北海市区36海里,面积26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79米。有环岛公路直通景点、村庄、港口。岛上住有20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大部分是客家人。据说是四五百年前与新会、四会当地人发生械斗,后迁徙上岛。客家乡音浓厚,似广东惠州一带的客家话。
③涠洲岛上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雨量1863毫米。资源丰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曾游于此,写下“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的名句。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1995年,被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④踏上这座火山岛,撞入眼帘的是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像刚刚喷发过……岛上绿荫掩映,陡壁幽洞,怪礁奇岩,黄沙碧浪,景物奇美。岛上景点众多,有滴水屏、仙人洞、珊瑚滩、天主教堂等。岛上还建有各种娱乐设施,是海岛探幽,海上垂钓、浴海拾贝、潜水探奇的极好去处。
⑤岛上菠萝、香蕉、荔枝、龙眼树遍地都是。游客走过村头树下,岛民会主动热情招呼你,请你过来尝一尝,坐一坐。如果你是客家人,会讲客家话,他们会更高兴,更热情,几句乡音,几声问候,大家便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了。游客购买旅游特产,和买笑卖,物美价廉,无须太多的讨价还价。
⑥山水洞礁美景和淳朴的民风,令人流连忘返。连那看似平常的家鸡、山羊这些动物身上都具有独特的奇趣。
⑦涠洲岛上居民家养的鸡绝少进鸡舍,一般都栖息在树上。平时,每当夜幕降临,任凭风吹雨打,无论如何驱赶,家鸡都不肯挪位。但是如果哪一天你发现没有一只鸡栖息在树上了,那肯定是台风要来了。据岛民介绍,家鸡的预报一向都是准确无误的,岛上的居民都把家鸡当作可靠的台风“预报员”。
⑧涠洲岛上的灌木丛中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山羊,它们不时会凑过来与人亲热,或用尖角给你“搔痒”或与小孩 “顶牛”,可是一旦有危险信号,山羊们将立刻逃得无影无踪。据说,20多年前,岛上一位老人从陆上带来几只小羊羔,放养在山上。之后,几只小羊羔便再也没回来,一两年后,岛上的山羊奇迹般地多了起来,数都数不过来。
⑨涠洲岛风光美,人情好,四周烟波浩渺,全岛绿树茂密,气候宜人,动物奇趣,堪称______________。
(作者:良达)
1.文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第⑨段末画横线处补上恰切的词语。
答:堪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涠洲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文章说涠洲岛(客家)“人情好”,是指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C.“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像刚刚喷发过……”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距北海市区36海里,面积26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79米。”一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训练二 一线新题
(一)中央电视台2013中秋晚会导演组
致梅州市民的感谢信
亲爱的梅州市广大市民、可敬的客家父老乡亲们:
9月19日晚,“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梅州完美落幕。全球2.25亿观众通过CCTV1、CCTV4的并机直播同步收看了晚会的盛况,并通过各种形式盛赞晚会的精彩与成功。这一天,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升起的中秋明月都深深地打上了梅州的印记,客家乡亲的热情好客、质朴善良也伴随着《梅州月·中华情》的成功举办,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长久而美好的回忆。
在此,我们谨向在2013中秋晚会的筹备、排练、演出、直播过程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的梅州市全体市民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在晚会接待、现场安保、交通、电力、消防、后勤等各个方面为晚会付出的辛苦!感谢你们对央视“秋晚”付出的汗水、投注的热情!感谢你们在节目编排、舞台演出方面的积极参与、全心奉献!感谢你们100多天来的热情陪伴、默默关怀!
事实证明,今年的央视“秋晚”落户梅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里不仅有浓郁的中华传统、多彩的客家风情、秀美的山水田园,更有聪明智慧、善良淳厚的客家乡亲。今年的晚会因你们的参与而格外精彩,今年的月亮因你们的美丽而分外明亮。
因为有了你们,“展现唯美大气,办好全民秋晚”的追求才得以实现;因为有了你们,“节俭而不简陋、简约而不简单”的目标才得到落实;因为有了你们,“抒发中华民族情感,熔铸全球华人记忆”的理念才得以延续;因为有了你们,没有大牌明星参与的 “节俭秋晚、平民秋晚”也一样好看。我们相信,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都会像我们一样,通过这台精彩的晚会爱上精彩的梅州、精彩的你们!
清脆的杯花声声犹在耳畔,我们记得你每一次挥汗如雨、认真排练的样子。稚气的童谣琅琅还在萦绕,我们忘不了孩子们的欢笑和老师、家长们陪护的身影。寻访灾区百姓,我们感受到的是客家人的坚强与乐观,走进叶帅故里,我们体验到的是红色热土上的豪情与坦荡。一次次排练烈日下,你们送来自家产的金柚、透着体温的凉茶。一回回演练到天明,你们默默地陪护、任劳任怨地提供着后勤保障。
最难忘直播当晚大雨来袭的时候,坚持在每一个岗位上的人们都是向前冲锋的姿态,每一次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都比往常更加持久和热烈。我们记住了汉剧院的艺术家们在暴雨中的从容淡定与职业操守,也记住了在大雨中宁肯自己湿透,却把雨伞让给了摄像师和主持人的热情观众。虽然我们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你们就是千千万万个梅州人的真实写照,从你们转身离开的背影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传承的美德、看到了人性不灭的光辉。
让我们记住2013年中秋之夜。梅州月,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中华情,牵动了全世界华人的每一份目光。就在美丽的梅州,我们曾经风雨同舟!
2013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导演组
2013年9月23日
1.品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线句子连用四个“感谢你们”,都用感叹号,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封梅州市民父老乡亲写给中央电视台2013中秋晚会导演组的感谢信。
B.“今年的月亮因你们的美丽而分外明亮”是一个主谓句。
C.作为书信体,本文缺少问候语和祝颂语。
D.“梅州月,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中华情,牵动了全世界华人的每一份目光。” 巧妙的嵌入了晚会主题《梅州月·中华情》。
(二)赣州客家围屋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筑之特,类型之广乃世所罕见的。
围屋,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它的大门门额上大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盘安围、燕翼围、龙光围之属。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安远、信丰、寻乌等县。这些围屋大都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内住数百人,龙南武当乡的田心围,最多时曾住过900多人,小者仅四五百平方米,围内仅住一户人家。平面大体可分为“囗”字形和“国”字形两大类。囗字形,是指围心位置上不建房屋,这种形制的还包括“回”字形围屋。国字形,是指围中还建有一栋厅屋组合式民居,此形制为围屋的主流形式。此外,除常见的方围外,还有少数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围屋结构形式,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其做法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外表皮约30公分厚,用砖石材料,墙内侧厚度则均用土坯砖或夯土筑成。赣南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的关西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的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
围屋的最大特点是“防御性”。其外貌没有复杂的装饰,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威慑力。它外墙厚一般为一米左右(燕翼围厚达1.45米),高二至四层,中间楼层均设环吊楼,俗称“外走马”。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碉堡。碉堡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在转角处设,有的还在墙段中间设置,如同城防之“马面”。为了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一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一排排刺目的枪眼炮门,门,是围屋防卫的重点所在,因此门墙都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上包钉铁皮,板门后大多还设有一道闸门,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或在板门前设一道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又备有水漏。除少数外,一般围屋只设一孔门出入。围屋的顶层间是战备用房,通常都不准放杂物,并取外墙的大部分内侧墙体,作环形夹墙壁的,久困缺粮时,便剥蕨粉充饥。
围屋,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围屋内的人相见,互以宗亲长幼相称。因此,围屋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血缘性”。维持这种血脉关系的纽带,便是每年定时进行敬宗祭祖活动,故围屋内必设有“祖堂”这一公共建筑。围内实行族长管理制,统一管理围内诸如交通、卫生、排水、纠纷等。他们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
(节选自《中国广播网》)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一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赣州客家围屋的两大特点分别是防御性、血缘性。
B.国字形,是指围心位置上不建房屋,这种形制的还包括“回”字形围屋。
C.“围屋,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这句话是主谓句,谓语是“是”。
D.“这些围屋大都占地约一万平方米”一句中的“大都”“约”不能删去。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围屋都占地一万平方米,“小者仅四五百平方米”。删去后与事实不符,此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三章 客家文化阅读
【演练·巩固提升】
训练一
(一)1.种类体裁 影响作用 流行分布 歌手赛事(答对三个即可)
2.日常生活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心。”
4.示例1:A山歌中生动地运用了比喻,直白表露了哥妹(青年男女)的密切关系。
示例2:B山歌中运用了双关语,借物抒情,含蓄自然、贴切、生动地表达对他(她)的喜爱之情,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5.举例:略。
续写示例1:你系有心来作客,唱首山歌给你听。
续写示例2:上岗过坳唱一首,千斤重担都变轻。
(二)1.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或: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区里崇文尚学、兴学育才、耕读传家蔚为风气,成为客家人的传统美德)。
2.城乡 海外 社会舆论
3.bǐng 指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4.前后呼应(或: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通俗易懂(或:平白如话)
5.示例1:“光”“郎”“塘”押韵,琅琅上口。
示例2:以景写情,“秀才郎”“骑白马”是世人理想、期盼之情的表露。
6.童谣示例:月光光,得人爱,狐狸烧火猫炒菜,鸡公砻谷狗踏碓。萤火虫,唧唧红。唧望唧,碗里鲫。
名言警句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书到用时方恨少。
(三)1.“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2.芋叶 油纸伞 美浓山歌
3.C
4.美
5.热爱、赞美美浓。
(四)1.①口感偏重,讲究“咸、香、肥”;②以家常菜见长,讲究营养搭配。
2.作比较 作诠释
3.勤奋节俭、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和朴实无华的传统文化气质。
4.示例1: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鲜甜芳香,嫩滑可口。
示例2:盐焗鸡 客家盐焗鸡,浓浓客乡情。
(五)1.“涠洲岛风光美,人情好,四周烟波浩渺,全岛绿树茂密,气候宜人,动物奇趣。”
2.客家人多住在山里。
3.示例1:蓬莱宝岛 示例2:海上明珠 示例3:人间天堂
4. D
训练二
(一)1.感谢亲爱的梅州市广大市民、可敬的客家父老乡亲们在2013中秋晚会的筹备、排练、演出、直播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2.排比句增强了语势,用感叹号使得各个句子的感情表达更为强烈。
3.A
(二)1.江西赣州客家围屋 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诠释
2.内容上,具体说明“世所罕见”指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筑之特,类型之广;结构上,领起全文。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