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中考】2015中考(梅州)语文复习配套(课件+检测):第一部分(基础整合)第十二章 语法知识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新中考】2015中考(梅州)语文复习配套(课件+检测):第一部分(基础整合)第十二章 语法知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22 17:05:07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十二章 语法知识1.(2012 年梅州卷)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A.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妹妹,“高足”
指自己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B.“我读了以后才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句
子的谓语是一个动词,宾语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他担任初三班主任、科任以后瘦了八九斤,为啥?亚
历山大呀!”“亚历山大”巧用谐音,突出了工作压力之大。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充满信心。”这是一个病句。2.(2013 年梅州卷)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D A.“远山如黛”的“黛”字,部首是“黑”,读音是 dài,组
词可组成“眉黛”“粉黛”“黛蓝”“黛绿”“黛紫”等等。
B.“严禁随地吐痰!”按句子的功用分类,这个句子属于
祈使句。“随地”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
C.“2012 年 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中国
梦’下了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
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
个句子属于递进复句。
D.2013 年春晚“于谦遭网友吐槽”;“郑州东站停车收费比
机场停车收费还贵引网友吐槽。” “吐槽”是吐口水的意思。3.(2014 年梅州卷)下列有关语文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A.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我国唐代著名
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我国古代的人往往都有名、字、号。幼年时取的是名,
成年后取的是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长辈取定;号,又称别号、
表号,往往由自己选取,通常是表示自己的某种志趣。
C.“隶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后闪电般加入了
俄罗斯。”这个单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克里米亚、加
入、俄罗斯。“闪电般加入”是一个偏正短语。
D.“每个人都埋怨自己的记忆力,却无人埋怨自己的判断
力。”从复句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转折复句。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一)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见课本) (二)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
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结构、语气等语法
意义。(见课本)(三)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动词可以用“没有”来修饰,形容词则不能。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和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形容词。二、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见课本)
三、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成的,具有一定
的语气、语调,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
任务的语言使用单位。书面上要求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
号或叹号。(一)句子成分(见课本) 注意:用“‖”表示主谓句,“‖”之前是主语,“‖”之
后是谓语。若用了“‖”,主语和谓语下面就不用符号标示了。1.句子成分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 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
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
心语后面。 2.提取句子主干法: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
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
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
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
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3.划分句子的口诀: 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的”定“地”状“得”
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二)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不能拆分成两个
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
完整的单句结构:
1.从句子的用途、功能或者语气,可以将单句分为四类:
(见课本)
2.从句子的结构分,可以将单句分为以下几种:(见课本) 3.复杂单句分类: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
个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
分,单句就复杂了,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结
构复杂的长句。分三类:(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例如: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 4.复杂单句分析:须先找出主干。单句的主干是指把句中
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也就是主
语(或主语的中心语)+动词(或动词的中心语)+宾语(或宾语的
中心语)。分析句子,明确句子结构,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句意,
同时能够检查出成分之间搭配是否合适,句子结构是否完整等
等。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用“‖”表示主谓句,分开主语和谓语,“‖”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 第二步,再分别分析“‖”前的主语和“‖”后的谓语。
如:(严肃地对待文章内容)的人‖[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
(严格)的要求。 (三)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
的单句(分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分句)可以是主谓
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复句的分句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
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1.复句的特点: (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
句子结构,不管句子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是单句,而
(2)复句里的每个分句不做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即各分句
之间不存在主谓、述宾等结构关系。它们在结构上各自有相对
的独立性。比较下边两个句子:
只有一套主谓关系;“老杨走了的消息”是句子的主语,“马
上传遍了全村” 是句子的谓语)
有两套主谓关系;两个分句之间互不为句子成分,它们各自保
持相对的独立性) (3)整个复句不论由多少个分句组成,都只有一个贯穿全句
的语调。各分句之间有较小的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
示;整个复句之后有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
叹号表示。例如: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
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
得。(这个复句包含多个分句,而且不止一个层次,在显示两重
并列关系的分句间用了分号,每一重的各个分句间用逗号)
(4)复句中的分句意思上是有联系的,分句之间的联系反映
了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
句。例如:广大中小学教师为培养我们下一代付出了艰辛的劳
动,他们应该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这个复句中的两个分句是
按照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组合在一起的)2.复句与单句的区别: 主要看各分句间句子成分构成如何,只有一套主干的是单
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主干(有时共用一个主语)的就是复句。
可以从结构上、意义上、关联词上区分,但有关联词的句子,
不一定都是复句。例如: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列复句,有两套谓语和宾语)
②我们认为,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单句,只有一套主
干,主语是“我们”,谓语是“认为”,宾语是“应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3.常见复句类型:(见课本)
4.复句分析方法: (1)首先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个层次所
在的地方,弄清前后分句的关系;然后对第一层次的两个分句
做分析,如果是复句,再弄清它的两个分句的关系。
(2)要正确判断复句的类型,一定要熟练掌握各类复句特定
的关联词,根据关联词作出正确判断。下面是几个容易搞错的
关联词,要记牢:不是……而是……(表并列);
不是……就是……(表选择);不管……都……(表条件);
尽管……也……(表转折);
即使……也……(表假设);
既然……就……(表因果);
无论……都……(表条件);
宁可……也……(表选择);
既……又……(表并列);要么……要么……(表选择);
只要……就……(表充分条件);
只有……才……(表必要条件)。 (3)没有关联词语的复句,判断其关系时,一要看内容关系,
二要试套关联词语。如“风大,雨急”,试套“又……又……”,
成“风又大,雨又急”,可判为并列关系。 (4)有的复句中的主语承前或蒙后省略。如添上主语,通常
为复句。例如,“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后分句省略了“这种态度”。第十二章 语法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短语在结构上全是述宾短语的一项是(  )
A.纯洁高尚 全面衡量 热烈响应 热切希望
B.灿烂异彩 重放光明 热情鼓励 放射光芒
C.分析成分 巩固胜利 战胜敌人 散发香气
D.感觉良好 完全彻底 修饰限制 搭配适当
2.下列句子用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  )
A.他身材高大。 B.他的身材高大。
C.他有高大的身材。 D.身材高大的就是他。
3.下列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4.下面的词语,按词性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应该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5.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
A.并列短语:听说读写 思想感情 光荣而艰巨 轻松愉快
B.偏正短语:新的语法 大操场上 跟我们学 非常激动
C.述宾短语:复习短语 洗热水 擦干净 送我一首小诗
D.述补短语:热起来 做下去 疼得发紫 读两遍 摆整齐
6.与“愚公移山”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江两岸 B.温故知新
C.学习计划  D.襟怀坦白
7.下列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在北京。
(2)游击队员们战斗在华北平原。
(3)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4)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
A.动词 副词 介词 介词
B.动词 副词 副词 介词
C.介词 动词 副词 介词  
D.动词 介词 副词 介词
8.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  )
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C.苏州园林布局幽雅。
D.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9.对加点词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霞升起来了。(助词)
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
C.这是很清楚的。(副词)  
D.我在房间里读书。(动词)
二、把下面各词填入下表。
校园 繁忙 北京 积蓄 三万 豁亮 诚实 中间 哪里 瞻仰 战场 颓唐 夜晚 驾驶 自己 坚固 起来 大伙 政治 二分之一 斤 朵
词类
词语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三、用符号法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他们为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神所感动。
6.我一直沉醉在世界的优美之中。
7.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8.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9.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
四、用“‖”划开主谓语。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没吃过白米。
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9.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10.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五、根据分句的内容及彼此的关系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
1.如果这时候你眨一下眼,会觉得壁虎根本没有动。(     )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3.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     )
4.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他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
5.鲁迅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可信的同志。(     )
6.写自传既要顾及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
7.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荆川纸”蒙在《荡寇志》《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
8.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到17米的地方就会发现井壁的一旁有一条隧道。(     )
9.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     )
10.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
11.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
12.一切大自然的产物都像是宝石制成的,宝石制成的东西却没有自然秀美。(     )
13.由于各种花粉的形态特征都比较固定,科学家可以根据花粉的形态和外壁的特征来鉴别植物。(     )
14.我们不仅要把你投到海里,还要把你怎样对待我们的事告诉世人。(     )
15.虽然天气这么冷,我却觉得很暖和。(     )
16.闻一多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
17.因为语文也是一门科学,它和数学一样都很重视逻辑推理。(     )
18.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19.既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也就这么心安理得地住下去。(     )
20.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
六、关联词练习。
1.(   )风吹雨打,我们(   )坚持到校学习。
2.(   )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
3.我(   )这么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
4.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5.(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
6.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7.(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   )相互连接,(   )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9.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10.这个橡皮(   )我的,(   )李明的。
11.这样的住宅(   )有些拥挤、杂乱,(   )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2.(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
13.(   )困难再大,我们(   )要坚持上学。
14.(   )明天天晴,秋游(   )按期举行。
15.道德(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第十二章 语法知识
【演练·巩固提升】
一、1.C 2.A 3.C 4.B 5.C 6.D 7.D 8.C 9.D
二、名词:校园、北京、积蓄、中间、战场、夜晚、政治
动词:瞻仰、驾驶、起来
形容词:繁忙、豁亮、诚实、颓唐、坚固
数词:三万、二分之一
量词:斤、朵
代词:哪里、自己、大伙
三、1.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他们为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神所感动。
6.我一直沉醉在世界的优美之中。
7.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8.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9.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
四、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没吃过白米。
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9.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10.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五、1.假设 2.并列 3.转折 4.假设 5.转折 6.并列
7.选择 8.假设 9.因果 10.递进 11.并列 12.转折
13.因果 14.递进 15.转折 16.选择 17.因果
18.转折 19.因果 20.递进
六、1.尽管 也 2.就算 也 3.虽然 但是
4.虽然 但是 5.即使 也 6.既 又 7.不管 都
8.不是 就是 9.虽然 但是 10.不是 而是
11.虽然 但是 12.如果 就 13.即使 也
14.如果 就 15.虽然 但是